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清靜經》







        《清靜經》
                        參經心悟 - 全方位解讀

http://www.cc.nctu.edu.tw/~jindan/chuanjean/01/1-3.html

《清靜經》是全真道四大聖典之一,反映、涵攝了
全真道的基本教義和各種修鍊術,除了修真之士須常時
持誦外,歷來因為流傳它具有神驗,一般信徒及民眾因
而對之敬信不疑。加以它字數少,言簡意深,易於背誦
,先天具備普遍流佈的性質,故累世以來蒙其安撫、慰
藉、啟示、福澤的心靈不知凡幾。
洪啟元等十位同修都是二十一、二歲的莘莘學子,
目前就讀於臺灣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道教組,他們通過同
參共濡,分別自十個角度對此經進行學術性解讀。本刊
有感於他們可喜的讀經態度及可愛的全真作為,特別情
商刊出他們的讀經心得,以呈現新一代年輕全真人的奮
躍面之一。雖然他們初試啼聲,啼聲尚嫌清嫩,但聲聲
充滿希望。他們的大鳴大唱指日可待。--編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淨經》
老君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清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
慾未遣也。
能遣之者,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即悟,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即無,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不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
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從成立時代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洪啟元‧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清靜經》或《常
清靜經》,今《道藏》中有白文本及各家註本共七種。
本經文字共三百九十一字,經後有仙人葛仙翁、左玄真
人、正一真人三篇讚語。關於此經的成立時代,根據考
證應為唐代,因:

(
)《清靜經》七種註本中,屬杜光庭註本為最早,
杜光庭是唐末五代人,因此《清靜經》應係晚唐以前的
作品。

(
)「洞神部‧玉訣類‧是字號」的無名氏註本,載
有太極真人向唐‧同昌公主傳授五戒、十善、六齋、三
會、五臘、五忌之法,並誡其當奉持《清靜經》之事。
註中亦記唐時靈驗故事,以宣揚此經的神應。可見此經
在唐時已普遍流傳。
由以上兩點可知此經成於唐代殆無疑義。另從此經
文字用例來看,如三毒、六慾等詞彙並不常見於六朝以
前的古籍。故應為六朝後的作品而非葛洪所作。疑為後
世道流所依托,作者不詳。
本經文詞用法糅合儒釋道三家詞語,故作者應是容
攝三教思想者。其經文的意義,包含道教的道,佛教的
三業、三界說法以及儒家的道德說,但其基本思想仍為
老子道的本體論與人生論。
至於此經的成立背景,可大體以唐時的宗教情況概
觀。唐初李氏崇拜老子,故崇道抑佛;至武后朝,反崇
佛棄道。這種反覆的情況和六朝時期非常相似,所以佛
道並存在唐代,只是一方顯明,另一方則灰黯,並非消
失。到晚唐時,因政治更加混亂,人民浮奢,遂需要一
些教化人心的教材加以規範,宗教於此便發生了淨化作
用。亦因為佛道並存,所以彼此作品當中皆有對方的思
想存在,藉以吸收社會民眾的認同,故劃分並不很清楚
。加以這部經典旨在講清靜、無欲、陰陽等觀念,其演
變符合唐代社會狀況所需,更加深此經為唐朝作品的可
信度。
宗教作品欲廣佈流傳,必須適合人民的需要,必須
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就像《清靜經》中以清靜為宗,
以澄心遣欲為本,皆是因應時代所需。唐代人民喜好逸
樂,故此篇極適合當時社會民眾,藉由此篇恰可一定程
度喚回所缺乏的精神。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云:「
此經喻清靜二字,要人方寸虛明,獨露真體。」這也是
歷代道士所重視的修鍊方式之一。
由於本經思想為道教基本理論,故廣為各道門所吸
收,推闡既久,影響漸廣,各派皆將之列入本派「家當
」中。金元之際,全真道興起後,此經被列為日常持誦
功課的經典,修真者在領受初真戒時必須誦習此經,並
以此經為內丹性命鍊養的基礎,由此可知此經在全真道
中的地位,極有研究價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從版本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李苔菁‧
現存《道藏》中《清靜經》(「洞神部‧玉訣類‧
是字號」)的註本共有七家版本,各家因時代背景不同
,以及修道理論互有差異,故註解的宗旨與方向多少有
些出入。底下僅依時代先後分述之。

(
)杜光庭註本──唐末五代。註本釋經題曰:「清
者元也,靜者氣也,經者法也」。故曰《清靜經》為元
氣法;主旨在靜心去欲,以體道合真,宣解經義,另以
存三守一之養氣說引申經理。《清靜經》本具儒釋道三
教融合的特色,杜氏註本中更見發揮「三教聖人,所說
各異,其理一也」的道理。

(
)王玠註本──宋代。前序稱《清靜經》垂示生死
之因,教人領悟三生之理,是為「諸經之首」。其註引
聖賢之言,並繪圖輔之,如以周敦頤《太極圖》比喻道
家有無動靜之理,而推論丹道之微妙,強調性命雙修。
經後人水精子增註後(《道藏》未收),成為《清靜經
》最通行的版本。

(
)侯善淵註本──金世宗時。其解主張「大道中無
文字,文字中無大道,天文玉訣,須憑師匠口耳相傳」
。篇後附記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讚語。旨在闡
明言外經旨,發揮無、空與無為之義。

(
)李道純註本──元世祖時。本註旨在論述道的體
用與清靜的原則。多援用《易》、《老》之說,從道教
的本始教義闡述《清靜經》的義理。
(
)無名氏註本──元代。所註亦是發揮清靜無為之
義,並加入內丹、外丹、齋戒與誦念本經,以達相輔相
成的目的。註文以心、形、物俱為幻化之境,但滅動心
,不滅照心為主旨。因註後還有評註性的「論曰」,故
疑此版本並非一人之作。

(
)元代道士註本──此註本有註無經,首列《大道
淵源老氏聖紀》,敘老子誌化。次列《混元三寶之圖》
、《初真內觀靜定之圖》、《金丹大道之圖》,以存三
抱一,靜鎮百關釋之。末列《傳經證道品》,註中依次
引證真人之語,解釋傳經、開經、知覺、明師、口訣、
行功、成道、超凡、入聖等階品,將持誦本經與忠孝為
先、內丹修鍊相結合,深契全真道性命雙修之宗旨。

(
)王元暉註本──元代。註中多引丘處機、馬鈺、
劉處玄、牛道淳之語。其解廣泛援引丹經(如《黃庭經
》)及丹家之語,可謂全真道內丹集註。
另,《藏外道書》第三冊,收有《太上老君說常清
靜真經》,八洞仙祖合註,一卷,為《重刊道藏輯要》
續補的藏外道書。
再者,《清靜經》的相關著作,有《太上老君清靜
心經》一卷。其內容大體同於《清靜經》,成立時代在
《清靜心經》之後;二經的本旨皆以清靜為宗,以澄心
遺欲為本,取佛教空寂之說來闡明清靜無為的義理。其
相異處為《清靜心經》約略六百字,其中有七言偈語;
而《清靜經》有三百九十一字,較為精鍊,且有杜光庭
等七家註解版本,因此可見《妙經》之流傳較為廣遠。
亦顯示《清靜經》體大思精,具有無限深遠的意義,可
容納不同角度的解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從老子《道德經》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李美玲‧
老子《道德經》的道體論,認為道無始無終、無所
不在、無所不為、無形無象、無聲無味。道生天地,天
地生萬物。所以,道是超越表象的,是一種自然運行的
法則,人是自然萬物的一員,當然也存在於這個運行法
則中,如果人抗拒這個自然的法則,即是違背天體運行
的規律,只有自取滅亡一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老子強調自然即道,並認為「道常無
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看似消
極,其實卻是處世安邦最佳的利器。將「無為而無不為
」的哲學應用於人類社會,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只要
是不為害的就無所不為,這樣才合於宇宙的自然真理,
才是人類必須遵守的宇宙自然法則。
老子強調無為,重視自然。道生長萬物,都只是自
然的作為,不是刻意的經營,不偏不私,虛靜無為,即
清靜自然的生活;老子認為,人生的痛苦,主要是因為
私心太重、慾望太多、世俗的榮辱與福禍,都會動搖人
的心志,使人沉迷於貪、嗔、癡的慾念之中,趨榮避辱
、患得患失,無法知足、節制,最後陷於感官聲色之中
,淪為慾念的奴隸,終至無法自拔……。《清靜經》中
也提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
,三毒消滅。」一個人如果常常心為物轉,神為心役,
心神無法清靜,那麼道將如何存在呢﹖如果人心能守靜
,則能制慾,能制慾則道存哉!如果真能「如此清靜,
則能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
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這才是得道最後的目的與意義。
《清靜經》提到,人之所以不得真道,乃因人有妄
心、貪求、好爭,故煩惱孳生,真道墮失。在老子的人
生哲學中也告誡世人要不爭、守柔、善下,這是一種以
退為進的人生處世哲學,一個好爭的人,即使爭到了想
要的,也會為他自己帶來痛苦和不安;而一個不好爭的
人,由於他不爭,所以內心平靜自在,反而沒有人能夠
和他爭,容易獲得最後的成功。
老子亦主張抱樸守真,致虛守靜。「致虛極,守靜
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老子崇尚自然無為的生活
,強調心常清靜、節制慾望,知足,無慾,這樣的思想
衍生到《清靜經》中,便是心要能守靜,不為物役,而
神自能清,六慾不生,才能潛心悟道;倘若心不能守靜
,常為物役,追逐慾望尚不及,那還能悟道?
人如果凡事不強求,不刻意妄為,知足而且節制,
常保一顆清靜心,讓自己過著自然簡單的生活,那麼痛
苦與煩惱將無從生起,也才有可能悟得真道。故《清靜
經》中最後提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
常清靜矣!」準此以觀,《清靜經》實是老學的進一步
發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從丹道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李文琦‧
《莊子》「人間世」心齋論中所強調的「虛靜」與
《清靜經》中「常清靜」的觀念,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皆指向由寂靜而入深,在一層深入一層的入靜之後,使
自己契入混沌境界,此時心的知覺已不生作用,進而達
到真正的與萬物合而為一。
在道家內丹的仙道鍊養上,前述的思想,可謂修行
的軸心。無論北宗南宗,或任何道派,在修行上莫不以
清靜或虛靜為主旨。其存思、守竅的法則,即是依此循
序漸進,以證悟仙道生命的終極境界。凡人往往是六慾
橫生,三毒橫行,漸遠離真常之道。唯有明悟「常清靜
」,方可澄其心、清其神,而斷六慾、剷三毒。在《道
藏》目前所收的《清靜經》註本中,對於丹道的了悟各
家有不同的見解。玆略述於下:
元.李道純註本是循經文而解,以道的體用與清靜
原則,為心性的工夫。無名氏註本,則一方面發揮經文
清靜無為之義,另一方面又加入內丹、外丹、齋戒與誦
念《清靜經》彼此相合為用,實為全真道性命雙修之旨
的發揮。王元暉註本,乃廣引諸丹經及丹家之語,而將
《清靜經》解為內丹經。其註徵引宏當,析理精闢,可
謂元代全真道內丹思想集註。
諸家丹道學註本中,以王玠註本最善,亦最為通行
。該註本文辭簡質,直解經義,不重訓詁。其作圖輔助
說明丹道修鍊之旨,實源於陳摶、劉牧、周敦頤;此外
,又據周子《太極圖》比喻道家有無動靜之理,而推論
丹道之微妙。以下為王玠的篡圖解註二圖:


此表說明道乃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
焉在後,是以道存無體,神化無方。《道德經》亦指出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
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信。」

此表說明此神非思慮神,乃與元始相比肩,大則包
地包天,小則藏諸一粟,朗朗澄澈,豈可以有好清。若
以神思,神便非神也。何況神好清而人卻不知,則心地
愈生雜念,擾之不寧。《道德經》亦云:「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是也。
據此以論,《清靜經》在元代作為全真道鼎盛時期
的道門功課,其所蘊藏的性理與命功,除結合早晚課的
儀式行為外,更是丹道修鍊的指導原理,為全真道士二
六時中所奉行不渝的教內聖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從道教神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劉怡君‧
本文嘗試由道教神學的角度,探討「道──道言─
─道言的聆聽者」之間的關係,解讀《太上老君說常清
靜經》的經文內容,從而呼應道教神學中的濟度思想,
以彰顯本經在解決人類出路方面的終極意義。
由經文首言「老君曰……」,佐以經名「太上老君
說……」,當可看出此經為太上老君所言說。在道教信
仰內部的觀念裡,老君為無世不存的永在天尊,祂是道
所凝聚的一個終極實體,也是道的化身。透過老君的歷
世化生,大道參與並揭露了每個時空的道啟與道言,因
天時傳道,以天機度人,內在於萬物而協助萬物經歷一
次又一次生命的鍊度。
經中接著提到道的體和用:因其無形,而能生育天
地;因其無情,而能運行日月;因其無名,而能長養萬
物。祂是兩極性的根源(清/濁、動/靜),然其二元
屬性的根本,則是在清與靜。從這裡,可以看出道化生
、生化萬物的原則,正在於「降本流末」;也就是說:
道創生了萬物,因道言而成肉身,因此人的肉身可視為
道的律動性、神性、生命語言的展現;也因此人身亦具
備了靈寶祖,與天地、宇宙同源同構(皆為道),故
能夠聆聽、學習與彰顯道言和道啟。
道言與道啟又傳達了什麼訊息呢﹖既然道的本質是
清靜的,人理應復歸於清靜,才能夠返回於道。經文中
詳列了如何回歸清靜的方法,也清楚地啟示了回歸清靜
後的境況,甚而告誡了人們若不能復歸清靜,將沉淪到
何種情況。這些啟示,皆是清晰而明確的:祂明白地告
知奉道者該如何淨化自己的身心,如何明白大道作為萬
物的根源,其自身是一個完善的整體,也是一個清靜的
終極實體;而人作為一個淨化的道言聆聽者,本身不僅
是道言生命的聖顯,也必須向自己生命的本源來學習。
唯有如此,才能覺悟有限生命的暫存性,體驗大道的神
聖性,並使奉道者能在當下以自身生命,直接面對大道
,與直觀、感悟道的言說,而喚起個人對道的終極獻身
,使人們得以恢復神性生命,讓奉道者的靈寶玄珠得以
恢復光芒。透過這種光照,進而完成生命的解救之道,
也達到與道相遇,同行、同在的終極目的。
這樣的濟度之道,從道之所以能夠化生萬物的體用
出發,透過太上老君所揭示的道啟,使奉道者得以基於
自身分享來自大道的神性生命,藉著澄心、遣欲的淨化
工作,達到「湛然常寂」、「常應常靜」的「常清靜」
境地。在這樣的過程中,奉道者即能完成自身生命的解
救,而進入與道密契的回歸之道;這是道啟所揭露的濟
度訊息,也是太上老君對奉道者的應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從宗教哲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林明賢‧
從宗教哲學的角度解悟《清靜經》,約略可歸納出
三個主題:()道:推闡其義為體與用。()人:包含
其構成因素與因素的特性。()道與人的關係。以下即
循此理路,一一解析之。

(
)道:

1.
意義──包含道體、道用、道相、道理諸義,以
道作為宇宙的本源、生成原則與人生哲學。就道的形上
意義而言,道乃萬物生化的根源。就道的認識論意義而
言,則道超越名言概念的思考。就道在實踐哲學中的意
義而言,道乃人生最高的價值歸趨。

2.
性質──在本經中,道共有五種特性:
(1)
無形;
(2)
無情;
(3)
無名;
(4)
有清濁;
(5)
有動靜。
道既無形、情、名,則吾人何以得之﹖實因其作用之外
象而得知也,此可說是體天會地的生命大智慧的領悟。
如知男清女濁、男動女靜以察末溯本,由人事以逆推天
道,而知天清、動,地濁、靜,而後再知道亦有清濁、
動靜。

3.
作用──在本經中,道具有四種作用:
(1)
生育天地;
(2)
運行日月;
(3)
長養萬物;
(4)
使人常清靜。
道的生化作用沖虛無窮,以自然為法,以反為動,以弱
為用,具有主宰性、常存性。道亦是一切事物活動的必
然規律,具有相反相成、循環反覆的特性。道的玄德,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祂是萬物究極生命的
根源,卻不支配、控制萬物。最後,道體對照有形萬物
所呈顯的各種面相,雖然雜而多端,但其自處、處人之
術,要在清靜二字而已。清靜本是道的本質,內在於天
地萬物之中,為天地萬物所同具。人欲修道,與道同在
,捨清靜又何為?

(
)人:

1.
人與天地並列三才,人能常清靜,天地方能悉皆
歸。然人之回歸大道的主體即是心與神,方法則是澄心
與清神,使其清靜,歸於天地。為何人的主體是心與神
?此乃因神好清而心好靜之故,亦只有清靜才能入真道
,與天地契合。

2.
人的生命要素既然是心神,心神的特性本好清靜
,而人之所以擾亂心神的清靜本性,乃是受六慾、三毒
所左右之故。心神若不受此二者影響,則人便可在內觀
心、外觀形、遠觀物的過程中見悟。見悟則能見空、空
空、空無、無無,亦方能湛然常寂,不生六慾三毒,真
常應物。

(
)道與人:

1.
本末的關係──道降本流末而生萬物,人亦是萬
物之一,所以人的本源即來自於道。

2.
人如果能常清靜,天地便與人同歸於道。此即因
道有清濁、動靜,人雖流末,卻因溯本歸源的緣故,而
回歸於道。

3.
人因著清靜便可入道、得道。人之清靜,以真常
應物,雖應物卻真體不動,無心、無形、無物,故合於
道體之無心、無形、無情。

4.
人若悟道即可常清靜。既悟真常之道,即可常保
清靜矣!
以上僅就宗教哲學的角度,將道的涵義略為擴張,
重新組構,以彰顯《清靜經》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從神哲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鄭琪玉‧
「道教」名稱的由來,與其崇奉「道」的信念關係
密切,而「道」是什麼﹖恐怕很難完整而清楚的表達出
來。現以《清靜經》中所示現的「道」,從西方神哲學
中形上學的觀點,予以詮釋比較,以加深對「道」的認
識及瞭解。
形上學尋求一切存在物後面的存有,把存有當作對
象來研究。在《清靜經》中提到:道是無形、無情、無
名的,既是如此,道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道並
非個別具體感官所能知覺的事物,它雖無形卻無所不在
,天地萬物中均有其蹤跡,所以可說是宇宙萬物的「共
相」,它亦是柏拉圖觀念界的「善」,因其是分享的根
源,道生育天地萬物,反過來說即是天地萬物分享「道
」,故所以存在。因此,道是一切存在物後面的存有,
是形上學研究的對象。
「道」做為最高的存有,所以它也是亞里斯多德所
稱的第一因、第一原動者。道是自有的,無生無滅,對
道的解釋,隨著時間雖有不同的演繹,但此本質永恆不
變。而萬物陰陽動靜變化之因及推力即來自道,道本身
包含動靜、日月運行、四季變化……等,均是應道而有
變化,所以道是祂自己的原因,不再是別的原因之結果
的第一因,是恆常不被動者,但卻是其他運動淵源者的
第一原動者。
形上學後來常被神學家拿來論證神的存在。而第一
因、最高的存在即是上帝。但道不同,雖經過幾千年的
發展,「道」始終未被視為一有位格的神,「道」雖有
其神聖性,但始終未被中國人視為神祇來崇拜,雖然許
多先天的仙真,如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但均是
由道氣化生,始終無一稱為「道」的神,也許是道已超
越了神,超越了觀念界。在道教信仰中,所謂的「大道
」一詞,「大」義即指涉其廣無際,其深不可知的義蘊

由於東西雙方思考習慣方式不同,若硬將東方思想
放入西方思考模式中,雖然有所助益,但不可否認,仍
有一些不適合,如西方強調「觀念界」,但東方認為是
「性命」,精神與肉體並重。所以建立一套適合東方的
神哲學,已是刻不容緩的事。無論如何,希望通過拙作
對道的研究,能開展出富有東方宗教情操的神哲學思考
理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從宗教心理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清靜二字,要在方寸虛明,獨露真體
‧羅涼萍‧
在宗教信仰上,心理的作用是形成宗教信仰的重要
原因之一。經由心理上對宗教的認知,才能使人產生虔
誠信仰。本文擬從宗教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個體生命透
過《清靜經》獲得清靜的心理歷程。
本經旨在揭櫫吾人如何剝落心、形、物的牽制羈絆
,找回原本清靜靈明的天性。底下僅依此分別說明其心
理歷程:

(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就《莊子》的心齋而言,人心原本是清靜無染的,
然受各種慾望蒙蔽之後,即無法清靜。在宗教心理、宗
教經驗中,虛明的覺心、悟心,本一塵不染,因此吾人
原本就存在的道心亦無一毫人慾存在。明乎此,心外求
心,萬般作用盡是狂圖。

(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當吾人返回原本清靜的道心之後,吾人的認知將不
再被外在的形體牽制。因一切形體都是短暫的現象,處
於變化、非常的狀態,吾人肉眼所看到的形體並非永遠
都如此,它總有一天會毀壞消滅。因此當吾人以道心觀
照形體時,當下即能覺知並非真有其固定的形體,是以
心思活動即不致被現有的形體所桎梏。所謂「此物與彼
物道通為一」即是此意。

(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人由於受到視覺上的限制,總將肉眼所看到的認為
就是物體的形相。其實萬物是變化多端的,當吾人仰望
天空的一抹雲彩時,一開始它像一隻可愛的動物,但幾
秒鐘之後可能就不見了。而當吾人睜開眼睛時,雖能注
視一個物體,然闔上眼睛時,物體亦隨即消失。因此,
吾人若不蔽於視覺上的限制,復歸虛明道心,則能達到
無物、物無的清靜之境。
以道心內觀,而達無心、心無的清靜之境;以道心
外觀,而達無形、形無的清靜之境;以道心遠觀,而達
無物、物無的清靜之境。因此《清靜經》對心理的作用
,在於告訴吾人若能去除人心的各種慾望,則能達到內
心真正的清靜。人心昏昏而道心昭昭,頓悟道心,當下
即是清靜。
九‧從宗教社會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黃坤農‧
《清靜經》杜光庭註本的內容,近於盛唐時期「重
玄派」的思想,其理論和佛教的「空義」有相當程度的
關聯,在文化融合的必然趨勢下,此經曾受佛教空義影
響,再加以轉化,成為重玄派晚期的重要經典。又因其
言簡意賅,字數少,所以較諸大部頭經典傳佈的階層更
廣、人數更多,更能深入社會,和佛教的《般若心經》
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此經的意旨而論,它提出「清靜」之說為悟道者
的指導原則,在太平時期很切合人心的向背。因此和上
清、靈寶、正一諸派以實用為目的的存思、齋儀、符籙
等諸教法顯著不同,具有社會的必然性。但總體而言,
偏向於心性的鍛鍊。
此經既作為「重玄派」信仰的重要經典,則其中的
宗教意識必會隨著信仰進入信徒的生活,成為其生活準
則,進而強化信徒間的同一感,整合信徒。而後隨著教
派的擴張、信徒的增加,這樣的宗教意識也會擴大成為
普遍性的社會意識,整合層面當然也隨之擴大。
本經中亦提出男女、天地、上士下士、上德下德等
二元的觀念。類此二元對立的辯證方式,雖是其論證清
靜的方法,但也可看出重玄派信仰者的倫理觀。其中由
「爭」與「德」的因素來界定上士/下士、上德/下德
二種層次;間接的以「不爭」的清靜觀作為人格的完美
典型,進而削減了社會改革的力量。另外也重申「男清
女濁、男動女靜」的觀念,這對以男性為主的社會具有
穩定作用。所以,《清靜經》中的宗教意識能增進社會
結構的穩定性,達到某種社會控制的功能。
本經也為信徒提供心理調節的功能。藉由一個能「
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道」,使信徒相信解救
的可能;再由「得悟道者,常清靜矣」提供一個成道的
方法,經由「常清靜」的心理狀態使人可以去除妄心、
貪求、煩惱而脫離生死苦海。因著信仰「道」而達到一
種內在需求的滿足。
此外,本經尚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因為,能了悟
此經「清靜」之義者,不但能悟道,成就自我的完美生
命,還具有普化眾生、傳佈聖道的能力。由於此經標舉
這樣的功能,故而成為一種內在吸引力,引導社會大眾
閱讀本經,接受「清靜」思想,達到陶冶情操的功能。
由於《清靜經》的思想能滿足人們的內在心理需求
,達到陶冶情操的功能,自然能吸引信徒。當信眾增加
、組織擴大之後,這種內化的宗教意識便會外化成為行
為規範,加強一種靜態的清靜人生觀,而這樣的社會意
識因著信徒間的整合作用,可以達到某種社會控制的功
能,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和社會結構的穩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從道教美學的角度解悟《清靜經》
──道之美,非無常,非不常,而在真常
‧黃進仕‧
道,看似無形,實存於天地雲篆玉石變化之常形美
;道,聞似無情,實察於日月晨昏陰晴圓缺運行之常情
美;道,聽似無名,實立於男女乾坤陰陽調和之常名美
。因此道教美學所強調的是一種不含人為造作的自然純
淨之美。
觀乎《清靜經》所展現的意象世界實為天地日月萬
物運行變化之美,雖然變化是無常,但規律卻是真常;
其次,道所衍生的清濁動靜,從美學角度看來,有著一
種二元互補對稱的平衡之美,其中所展現的太極陰陽二
元互為基源;降本流末實為清靜本體,所存在的無染、
純淨之美。因此在體悟道之真常與清靜之美後,自然神
清心靜,六慾不生,三屍自滅,達到心靈解脫的常清靜
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得,亦非常道;聖道之能悟
,有如太陽之光,可藉外物感覺其形,卻抓不住其光形
。因此,道似有,實為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正如
被山嵐圍繞的山頭,顯現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
就是山的秘奧美景。從空間透視的角度來看,內觀不見
其心、外觀不見其形、遠觀不見其物,看似虛無飄渺,
實則常在;看似風雨雲湧,實則清靜純淨;看似有形之
立體時空,實為虛谷無無之空。道之體,根源有、空、
無、無無、常寂、不欲、真靜,直求常清靜純淨之美;
道之用,有如明礬一般,放入心慾動濁之水中,自有遣
慾澄心之用、神清心靜之效,如此一來,妄心即無,其
神不驚,萬物不著,貪求不生,煩惱不起,身心不苦,
不遭濁辱,昇離苦海,永得真道矣!
清靜與濁妄有如海中之氣泡。心清靜則小氣泡凝聚
成大氣泡,浮力上昇,得以早日渡脫苦海。反之,若心
濁妄則大氣泡分散為小氣泡,受外力束縛,浮力消失,
則身心永沉苦海,不得真道。因此心靈的解脫之法,乃
在得悟清靜之理,認清真常之道,此道理自然可得,不
須造作。是故上士、上德之所以勝過下士、下德,其差
異乃在於上士之不爭與上德之不德,充分顯現出一種不
執著的藝術,透過語言的描述,更容易使人體悟真常與
清靜之美,真常與清靜正是生命靈光所敞亮的解脫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