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四十一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楚簡本老子丙本裡,稱‘太一生水’之說,把‘天,水,地’,作為其他萬物始源,雖然如此過程,其中卻不含“陰陽”參與,難以直接推導出“故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個萬物結構規律。
所以“二”理解為“純陰質態純陽質態”最合理,簡稱“陰陽”。
其次對於‘一’。“抱一”“得一”“道生一”等等,說明“一”的含義至少有兩種:1,“一體性;混沌態”;2,“混沌純一的物質”。
則“道生一”中“一”解釋為“混沌純一的物質”最合理,簡稱“混沌”。
由於只有“道”體是“無”,且是“超越有無而合一”的“玄”態,所以才真正具有“不減不滅,普遍存在”性。其他“一,二”則都是“有”,在宇宙生化過程裡是依次或轉化或更替或改變存在形式的。
“三生萬物”不能直接據此解釋“三”,要先弄清楚“萬物”所指。《道德經》裡有不少地方提及“萬物”,但根據具體語境所指各各不一,需要具體分析。
由下文“故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應該知道“萬物”乃是“沖氣以為和”的萬物,即“萬千生命之物(包括人)”。在如《道德經》裡“萬物(:芸芸者)並作,吾以觀其複”。
再回頭看“三”。“三”生萬千生物,必然是除一切生物之外的存在物,那麼‘天(至陽)’‘地(至陰)’都是其中兩個,另外一個則可能是指“水”,也可能是指“天地之間的氣虛”。
指“水”,除“太一生水”提出水的先在性外,還可以從“陸地,海洋,天空”三種直觀結構來理解。且《道德經》裡說“天地相和,以降甘露(水)”,可見“天地可生水”而不是“太一生水”。但是由“天,地,水”生“萬物”,雖然含有“陰陽”其中,但是不能夠得出“(萬物)沖氣以為和”的結論(否則,應該說“(萬物)納水以為生”了)。
由“(萬物)沖氣以為和”,可知“氣”是“萬物”的生存必須。三由此解釋為“天,地,天地之間的氣虛(由‘道’蘊蓄)”。
這樣也比較符合古人的宇宙觀“上有無限高廣的納藏至陽的天,下有無限深廣的納藏至陰的地(包括水),兩者平行之間,則是容納萬物的氣虛”。
這樣的解釋不但直觀,如古神話中“盤古開混沌而分天地虛空”,也有這樣的直觀性依據。
還可以在《道德經》裡有照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比擬‘道’所運轉的氣虛)”。可見,老子是有所深刻觀察天地結構的。
有說三乃“天地神”,不但前後句不照應,且違背老子“人法道,道運行一切”的觀點。
有說三乃“天地人”“三才”,這是依據現實存在結構來歸納的說法,不可取。非但與下文論述“萬物”而後“人”都應當“和”的思路對不上茬,而且作為宇宙起源衍化說,未免水準低級。
綜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解釋:
道生出混沌,二者渾然一體,之中又孕育出陰陽(二),陰陽運轉使“混沌分化成天,地,氣虛(三)”,其中天蘊蓄至陽,地蘊蓄至陰,氣虛則起調和運動作用,三種力量三種成分一起衍化出其他萬物(包括有製造改造能力的人)。所以由此說‘故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而在整個過程中,“道”始終存在於一切。
用我的古文正解裡的話則是:
萬物者,有形;物物者,混沌;有有者,恍惚;恍惚已極,是名曰大道。是以,道生混一,混一孕陰陽,複化天地氣虛。天有象,地有質,氣有示,含陰陽,一大道,是謂玄穀;天以神,地以體,氣以息,和陰陽,契大道,萬物生之。是以,大道起分化,有無起陰陽,陰陽起勢時,勢時起衍畜,衍畜被合和,合和被清靜,清靜被自然,自然被大道。
是以,萬物莫不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以物或益之而損,或損之而益,以複正和。
參考連結:http://www.laozi.net/html/laoziwenhua/2009-02-27/123570010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