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造物主?答案只有兩個:有或沒有。本書以邏輯思考,推論的方式告訴讀者正確的答案,去解釋為什麼有一個造物主。
本書只有條目之分,但站長為了各位讀者網上閱讀或存取之便,將21個條目分為3頁。站長初讀本書時,其實有點看不懂;後來再讀此書,發現寫的不錯。當時看不懂的原因可能是中文譯者的用字遣詞有點深奧或是不那麼白話,所以站長在內容上有少許更動或改寫,這是和原書不同之處。站長想,或許仍有讀者看了之後有不明之處,歡迎來信詢問或討論。
本書只有條目之分,但站長為了各位讀者網上閱讀或存取之便,將21個條目分為3頁。站長初讀本書時,其實有點看不懂;後來再讀此書,發現寫的不錯。當時看不懂的原因可能是中文譯者的用字遣詞有點深奧或是不那麼白話,所以站長在內容上有少許更動或改寫,這是和原書不同之處。站長想,或許仍有讀者看了之後有不明之處,歡迎來信詢問或討論。
二十世紀的神話
在我們這個世紀裡,云云神話當中,有一個不管是無神論者或某些有神論者都相信的,便是「不信主」跟科學與理性是同一陣線。這個神話推論下來的結果,使「不信主」變成正常的立場--一個因無須求證,而變成不傷腦筋的立場;相反的,「信主者」卻要費盡唇舌,辯明立場。因此,「信主者」也就處於辯護的地位。
但是,「不信主」為何會變成正常的立場呢?我想,這好比被告與原告:被告不必證明自己無罪,只要推翻原告的證供;那「不信主者」亦只要指出「信主者」沒有真憑實據來支持他的信念,便已經足夠了。其實,這個缺乏反證的結論是誤導人思維的,因為找尋證據這個難題由原告一人負擔,而被告因為沒有主動要求什麼,那就輕輕鬆鬆,不必解決什麼難題了;縱使他亦有問題要解決,也絕與原告的不同。
舉一個比喻:甲,乙兩個政治家(或經濟學家)在辯論通貨膨脹--一個影響大眾的問題。甲說:通貨膨脹的根源是由於石油價格暴漲。乙則不以為然,他看不出通貨膨脹和油價有什麼關聯,認為甲沒法證明他的說法是對的。我們或許認同乙,但是我們總不會認為乙單單把甲的理論推翻就夠了吧!為什麼?因為通貨膨脹是關乎每一個人的問題,我們覺得那些政治家和經濟學家是有責任找出根源來,把問題解決。
所以,「信主者」要找出的答案--造物主創造世界--不單只關乎他個人的信仰,而是跟通貨膨脹一樣,影響每一個人,包括能提出答案的人,和推翻人家的答案的人。
問題癥結
有個問題,大家都會問的,就是:「我們從哪裡來?」這當然牽涉到很多其他的問題,但首先讓我們研究一下大問題的癥結。
「不信主者」對「人從哪裡來」這問題大概有三種反應,但每一種都缺乏理性分析,而且不符合科學,所以「不信主者」的自以為與理性和科學站在同一陣線上,根本不能成立:
(1)「不信主者」可能會說:「我不知道,也不愛管,我知道現今我在這兒,有權決定自己該做什麼及不做什麼,而我亦就是要這樣做。」
「我不知道....」,自承不知道一件事,自然是理性的行為,也合乎科學精神,但「不愛管」算哪一門呢?「不信主者」並不否定可能有造物主替他定了在現世要扮的角色,也不注意是否有造物主來裁判他的行為,決定他後世的路向,那是否等於造物主的存在與否對他毫無分別呢?這個態度自然不是理性的表現,因為死後究竟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可有很大的分別呀!不面對現實,不等於事實不存在,而現世沉迷物慾是不能抵償後世的懲罰的。
(2)「不信主者」可能會說:「我們或許是從無到有的。」對於這個反應,我要反問:「你這樣說,到底是認為有這可能,還是確確實實斷言人是從虛無而來的呢?」如果你說是有可能的話,那你根本沒有排除我們是由造物主所創造的可能性;既然如此,你便應該決定有造物主還是沒有造物主,那個可能性比較高及合理。不過,如果你斷言世界萬物從虛無而來,你就要細心考慮以下兩點:
第一:你怎麼知道?
第二:你有證據嗎?
我們看得出,證據你是沒有辦法拿出來的。沒有證據,怎可以算是合乎理性,合乎科學呢?世界萬物皆有其因,不會從虛無而來,這是非常合乎科學原則,合乎日常生活的規律的
(註)。既然這樣,那你又為什麼欺騙自己,勉強自己相信你「不信主」的立場是科學化及有理性的呢?
(註)如果問小孩子,他用的鉛筆是不是「咻」的一聲,出現在桌上?他一定會說:不是,是爸爸或媽媽買給他的。鉛筆不會憑空出現,一定是有人造了它;那麼簡單的鉛筆都需要人造,何況是那麼龐大複雜的宇宙?(此是站長舉的例子)
(3)明白了上述兩個反應是如何缺乏理性後,「不信主者」現在唯一可選擇的只有承認萬物有因。但由於他拒絕相信有一個超然的造物主,他會堅持這個萬物之因一定是在世上。
尋找根源
萬物產生的根源是什麼?有人拿世上某些事物當作萬物之因,比如說:偶像,動物,甚至個人。但崇拜偶像與相信巫術一樣,不入真正宗教之列,而宗教只是相信一位至高無上的造物主。有些「不信主者」認為可以消滅的人或物不會是造物者,反而天上不會消滅的星體值得去崇拜;但科學已證明沒有一種天體是永恆不變的,這亦證明了天體不會是造物者。既然造物主不是大型的物體,而這些大型物體其實是由很多細小的單元組合而成,「不信主者」便轉移目標,尋找最根本的,永恆的聚合單元。他們以為,有了這些單元,就能解釋一切,而神存在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可惜這些基本單元後來被發現也是會消滅的。人們從分解化合物中知道物質是由若干元素組成,而元素由分子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組成;但原子並不是如希臘人所以為的不可分裂的物質,它們是由某些更細小的東西組成,這便是我們所要找尋的「因」嗎?可惜這些東西卻不是固定的物質,而是非常奇特的東西,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的移動而改變;還有,我們不能直接觀察這些「東西」,它們的存在只可從它們的表現推斷出來。
永恆的造物主
以前「不信主者」所持之理由之一,是他們見不到主。但人是有理性的,他不必憑肉眼直接看到才肯相信,因為要相信事物的存在可憑觀察得到的現象推斷出來,但這樣對「不信主者」說簡直是白費心機。其實科學已再三證明了「信主者」的論據,因為推論法正是唯一證明粒子存在的方法。
我們要尋找的造物主(或稱因)必定是永恆的,也就是沒有開端的。既然沒有開端,那必是自足存在,也就是說,不必依賴他物來存在或延續其存在的。若是如此,這個「因」應是永遠不會消滅的。因此,一切可以消滅的事物,均不能永恆不變。所有形式的物質,包括粒子,都可消滅,而每一形式的物質必定受其他形式的物質所影響,於是,無論何種形式的物質都不會是永恆的。所以「不信主者」不能仰賴科學找到滿意的答案,科學是無法為他解決一些不合邏輯的事的。
自然的答案
有些「不信主者」說:「為何要尋找永恆呢?欲窮世上的有限,我們是不必外求永恆無限的造物主的。如果我們要解釋甲,我們得找出它的自然之「因」--乙;要解釋乙,則找出丙,如此類推。這一系列因果不一定要止於最終的「因」,它們可以是無窮盡的。」
要指出這個說法的謬誤,我們可用下述的例子說明:獨裁者聽到有人造他的謠言,下令秘密警察去追查。問甲,甲說是從乙那兒聽來;問乙,乙說是從丙處;問丙,丙說是從丁處....這樣下去,如果假定「聽者-傳者」的連鎖關係是無窮無盡的話,那麼謠言的真正最終來源便無法找到;可是,事實上必有一個造謠者去製造謠言,所以「聽-傳」的因果關係不可能是無窮盡的。同樣,任何被產生的物質本身不能用做解釋其他被產生物質的來源,而只有那些不被產生的物質才可以解釋被產生物質的來源。
最終的根源---因
「不信主者」的非理性及違反科學原則的態度我們談過了,現在讓我們看看「信主者」的立場。「信主者」與「不信主者」的態度相反,他是用理性去分析,是與科學原則相符合的。他認為萬物不會來自虛無,亦非來自其它可消滅的物質。因此,「物」必然是從某種永恆不滅的東西而來,而永恆不滅的也就是自足存在、超出限制,他的屬性亦是無窮無盡的。
這個永恆不滅的「因」如何引生「果」--即世間萬物呢?物質之產生不出兩個方式:(1)自然演變(2)由他物刻意去創造。
一切自然的「因」,以第一種方式產生「果」;理性的「因」,則以第二種方式產生「果」。例如:火不是有意把水燒沸的,水沸卻是盛了水的器皿挪近火源的結果(自然演變);但主婦是有意燒水泡茶,主婦的本質裡是沒有一樣東西會自然產生茶的,所以主婦是憑意志(刻意)決定要不要泡茶。
自然的「果」的產生不單純依靠一個「因」,還受到很多別的因素影響。舉例說:要水煮沸不單靠火,水一定要放在容器內,挪近火,又須有足夠的氧氣等....。但是,永恆的「因」卻是自足存在,不須依賴別的因素來體現的(存在,表現)。如此說,它不以自然的因果律來體現,它的體現是刻意的。而由於是刻意的體現,這個永恆之「因」必是活的,自足的。所以創造世界的造物主是〝活的〞、有〝意志的〞,自足存在及擁有其他同樣推論出來的特質。這個從客觀公正得來的結論,正合乎造物主向祂的使者所啟示的真理,而在祂的啟示中,我們可得到更完美的答案。
「我們從哪裡來?」是最根本的問題。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才可以回答「我們因何存在?」及「我們今後往哪裡去?」。而「不信主者」未能解答那根本的問題,他們對其餘兩個引申出來的問題亦得不到滿意的答案。
伊斯蘭的觀點
伊斯蘭教義之基石之一,是相信獨一的造物主,基於這信念,產生了其他信仰的支柱--信死後復生,信天使,信主的經典、信主的使者、信主的定度(前定)。體現(實踐)信仰的形式則有禮拜、施天課、守齋及朝覲。
在我們這個世紀裡,云云神話當中,有一個不管是無神論者或某些有神論者都相信的,便是「不信主」跟科學與理性是同一陣線。這個神話推論下來的結果,使「不信主」變成正常的立場--一個因無須求證,而變成不傷腦筋的立場;相反的,「信主者」卻要費盡唇舌,辯明立場。因此,「信主者」也就處於辯護的地位。
但是,「不信主」為何會變成正常的立場呢?我想,這好比被告與原告:被告不必證明自己無罪,只要推翻原告的證供;那「不信主者」亦只要指出「信主者」沒有真憑實據來支持他的信念,便已經足夠了。其實,這個缺乏反證的結論是誤導人思維的,因為找尋證據這個難題由原告一人負擔,而被告因為沒有主動要求什麼,那就輕輕鬆鬆,不必解決什麼難題了;縱使他亦有問題要解決,也絕與原告的不同。
舉一個比喻:甲,乙兩個政治家(或經濟學家)在辯論通貨膨脹--一個影響大眾的問題。甲說:通貨膨脹的根源是由於石油價格暴漲。乙則不以為然,他看不出通貨膨脹和油價有什麼關聯,認為甲沒法證明他的說法是對的。我們或許認同乙,但是我們總不會認為乙單單把甲的理論推翻就夠了吧!為什麼?因為通貨膨脹是關乎每一個人的問題,我們覺得那些政治家和經濟學家是有責任找出根源來,把問題解決。
所以,「信主者」要找出的答案--造物主創造世界--不單只關乎他個人的信仰,而是跟通貨膨脹一樣,影響每一個人,包括能提出答案的人,和推翻人家的答案的人。
問題癥結
有個問題,大家都會問的,就是:「我們從哪裡來?」這當然牽涉到很多其他的問題,但首先讓我們研究一下大問題的癥結。
「不信主者」對「人從哪裡來」這問題大概有三種反應,但每一種都缺乏理性分析,而且不符合科學,所以「不信主者」的自以為與理性和科學站在同一陣線上,根本不能成立:
(1)「不信主者」可能會說:「我不知道,也不愛管,我知道現今我在這兒,有權決定自己該做什麼及不做什麼,而我亦就是要這樣做。」
「我不知道....」,自承不知道一件事,自然是理性的行為,也合乎科學精神,但「不愛管」算哪一門呢?「不信主者」並不否定可能有造物主替他定了在現世要扮的角色,也不注意是否有造物主來裁判他的行為,決定他後世的路向,那是否等於造物主的存在與否對他毫無分別呢?這個態度自然不是理性的表現,因為死後究竟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可有很大的分別呀!不面對現實,不等於事實不存在,而現世沉迷物慾是不能抵償後世的懲罰的。
(2)「不信主者」可能會說:「我們或許是從無到有的。」對於這個反應,我要反問:「你這樣說,到底是認為有這可能,還是確確實實斷言人是從虛無而來的呢?」如果你說是有可能的話,那你根本沒有排除我們是由造物主所創造的可能性;既然如此,你便應該決定有造物主還是沒有造物主,那個可能性比較高及合理。不過,如果你斷言世界萬物從虛無而來,你就要細心考慮以下兩點:
第一:你怎麼知道?
第二:你有證據嗎?
我們看得出,證據你是沒有辦法拿出來的。沒有證據,怎可以算是合乎理性,合乎科學呢?世界萬物皆有其因,不會從虛無而來,這是非常合乎科學原則,合乎日常生活的規律的
(註)。既然這樣,那你又為什麼欺騙自己,勉強自己相信你「不信主」的立場是科學化及有理性的呢?
(註)如果問小孩子,他用的鉛筆是不是「咻」的一聲,出現在桌上?他一定會說:不是,是爸爸或媽媽買給他的。鉛筆不會憑空出現,一定是有人造了它;那麼簡單的鉛筆都需要人造,何況是那麼龐大複雜的宇宙?(此是站長舉的例子)
(3)明白了上述兩個反應是如何缺乏理性後,「不信主者」現在唯一可選擇的只有承認萬物有因。但由於他拒絕相信有一個超然的造物主,他會堅持這個萬物之因一定是在世上。
尋找根源
萬物產生的根源是什麼?有人拿世上某些事物當作萬物之因,比如說:偶像,動物,甚至個人。但崇拜偶像與相信巫術一樣,不入真正宗教之列,而宗教只是相信一位至高無上的造物主。有些「不信主者」認為可以消滅的人或物不會是造物者,反而天上不會消滅的星體值得去崇拜;但科學已證明沒有一種天體是永恆不變的,這亦證明了天體不會是造物者。既然造物主不是大型的物體,而這些大型物體其實是由很多細小的單元組合而成,「不信主者」便轉移目標,尋找最根本的,永恆的聚合單元。他們以為,有了這些單元,就能解釋一切,而神存在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可惜這些基本單元後來被發現也是會消滅的。人們從分解化合物中知道物質是由若干元素組成,而元素由分子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組成;但原子並不是如希臘人所以為的不可分裂的物質,它們是由某些更細小的東西組成,這便是我們所要找尋的「因」嗎?可惜這些東西卻不是固定的物質,而是非常奇特的東西,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的移動而改變;還有,我們不能直接觀察這些「東西」,它們的存在只可從它們的表現推斷出來。
永恆的造物主
以前「不信主者」所持之理由之一,是他們見不到主。但人是有理性的,他不必憑肉眼直接看到才肯相信,因為要相信事物的存在可憑觀察得到的現象推斷出來,但這樣對「不信主者」說簡直是白費心機。其實科學已再三證明了「信主者」的論據,因為推論法正是唯一證明粒子存在的方法。
我們要尋找的造物主(或稱因)必定是永恆的,也就是沒有開端的。既然沒有開端,那必是自足存在,也就是說,不必依賴他物來存在或延續其存在的。若是如此,這個「因」應是永遠不會消滅的。因此,一切可以消滅的事物,均不能永恆不變。所有形式的物質,包括粒子,都可消滅,而每一形式的物質必定受其他形式的物質所影響,於是,無論何種形式的物質都不會是永恆的。所以「不信主者」不能仰賴科學找到滿意的答案,科學是無法為他解決一些不合邏輯的事的。
自然的答案
有些「不信主者」說:「為何要尋找永恆呢?欲窮世上的有限,我們是不必外求永恆無限的造物主的。如果我們要解釋甲,我們得找出它的自然之「因」--乙;要解釋乙,則找出丙,如此類推。這一系列因果不一定要止於最終的「因」,它們可以是無窮盡的。」
要指出這個說法的謬誤,我們可用下述的例子說明:獨裁者聽到有人造他的謠言,下令秘密警察去追查。問甲,甲說是從乙那兒聽來;問乙,乙說是從丙處;問丙,丙說是從丁處....這樣下去,如果假定「聽者-傳者」的連鎖關係是無窮無盡的話,那麼謠言的真正最終來源便無法找到;可是,事實上必有一個造謠者去製造謠言,所以「聽-傳」的因果關係不可能是無窮盡的。同樣,任何被產生的物質本身不能用做解釋其他被產生物質的來源,而只有那些不被產生的物質才可以解釋被產生物質的來源。
最終的根源---因
「不信主者」的非理性及違反科學原則的態度我們談過了,現在讓我們看看「信主者」的立場。「信主者」與「不信主者」的態度相反,他是用理性去分析,是與科學原則相符合的。他認為萬物不會來自虛無,亦非來自其它可消滅的物質。因此,「物」必然是從某種永恆不滅的東西而來,而永恆不滅的也就是自足存在、超出限制,他的屬性亦是無窮無盡的。
這個永恆不滅的「因」如何引生「果」--即世間萬物呢?物質之產生不出兩個方式:(1)自然演變(2)由他物刻意去創造。
一切自然的「因」,以第一種方式產生「果」;理性的「因」,則以第二種方式產生「果」。例如:火不是有意把水燒沸的,水沸卻是盛了水的器皿挪近火源的結果(自然演變);但主婦是有意燒水泡茶,主婦的本質裡是沒有一樣東西會自然產生茶的,所以主婦是憑意志(刻意)決定要不要泡茶。
自然的「果」的產生不單純依靠一個「因」,還受到很多別的因素影響。舉例說:要水煮沸不單靠火,水一定要放在容器內,挪近火,又須有足夠的氧氣等....。但是,永恆的「因」卻是自足存在,不須依賴別的因素來體現的(存在,表現)。如此說,它不以自然的因果律來體現,它的體現是刻意的。而由於是刻意的體現,這個永恆之「因」必是活的,自足的。所以創造世界的造物主是〝活的〞、有〝意志的〞,自足存在及擁有其他同樣推論出來的特質。這個從客觀公正得來的結論,正合乎造物主向祂的使者所啟示的真理,而在祂的啟示中,我們可得到更完美的答案。
「我們從哪裡來?」是最根本的問題。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才可以回答「我們因何存在?」及「我們今後往哪裡去?」。而「不信主者」未能解答那根本的問題,他們對其餘兩個引申出來的問題亦得不到滿意的答案。
伊斯蘭的觀點
伊斯蘭教義之基石之一,是相信獨一的造物主,基於這信念,產生了其他信仰的支柱--信死後復生,信天使,信主的經典、信主的使者、信主的定度(前定)。體現(實踐)信仰的形式則有禮拜、施天課、守齋及朝覲。
萬物被創造的真理
穆罕默德是經由真主啟示,呼喚世人歸向真主,教導他們如何去侍奉祂--這正是主創造人的目的。很多聽穆罕默德道理的人,對主仍然迷惑不明,他們信主,但又把主與其他「神」連在一起;又有些人抱著無神的觀點,或自然主義的觀點。他們的信念是:「我們有死有生,消滅我們的只是光陰。」(古蘭經45章24節)古蘭經反問這些人:「是他們從無到有被創造出來呢?還是他們自己就是創造者呢?難道他們曾創造天地嗎?不然,是他們不確信真主。」(古蘭經52章35~36節)
換言之,古蘭經說明世界萬物,如人一樣,都是有一個開始的,而只有下列三個方式可解釋它們的來源:
(1)創造萬物,引生萬物的是虛無;也就是說,萬物從虛無而來。
(2)萬物自我創造。
(3)萬物之外有一個創造者,這創造者引生萬物,創造萬物
很明顯,第一個方式是不成立的;萬物自我創造更不能自圓其說;於是,唯一的結論是:萬物之外必有一個創造者。
有關主的真理
依照上述結論推想下來,無神論根本是站不住腳的。承認了這一點,我們或者要問:為什麼穆罕默德所呼喚世人去信奉的便是真正的創造者呢?這創造者可能是世人相信的眾神裡的其中一位,或唯物論者的(無神)論點呀!幾乎整部古蘭經都是著重解答這個問題。
其實,答案只有幾句話。理論上,創造世界萬物的主,必定擁有穆罕默德所呼喚世人去侍奉的主的屬性(特性)。為什麼呢?造物主的性質一定與其創造的事物的性質不一樣,因為如果祂與被造物是同等性質的話,祂便只是短暫的,和需要有一位比祂超越的造物者了。照這樣說,世上必定沒有一樣東西像祂。如果造物者不是短暫的,那祂必然是永恆的;而若祂是永恆的話,祂就不需用別的因素來引生,因此也不可能有什麼因素是祂需要依賴來繼續存在,那就是說,祂是自足存在的。既然祂不依賴任何物質生存和延續祂的存在,祂的存在必定是無窮無盡的。所以,造物主的性質是永恆不變的:「祂是最初的,至終的」(古蘭經57章3節)祂是自足存在,祂不只創造萬物,還孕育萬物,也可以使萬物消滅。一切發生在萬物身上的事,都有造物主這個最終的「因」在安排控制。「真主是創造萬物的,也是監護萬物的;天地的鑰匙,只是祂的;不信真主的蹟象者,才是虧折的。」(古蘭經39章62~63節)「大地上的動物,沒有一個不是由真主擔負其給養的,沒有一個不是真主知道其住所和貯藏處的。一切事物都記載在一本明確的天經中。」(古蘭經11章6節)
主的屬性(特性)
如果造物主是永恆不變,永遠存在,祂的屬性也是永恆不變,永遠存在的。祂不會失掉任何一種屬性,也不可能有新的屬性。因此,祂的屬性也是絕對的。除了造物主外,若還有一個造物主擁有同樣絕對的屬性,這是否有可能呢?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只要細心想一想,就發覺不對。
造物者的能力既然是獨一無二,祂必然擁有絕對的自由,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如果另外有一個擁有同等力量的造物者存在,祂倆又各自為政,就會產生以下兩種情況:其中一個要不是給另一個制服,就要互相中和(牽制)。這樣一來,給人制服的不可能擁有絕對的能力;互相中和的話,兩者的能力也有限了。縱使我們假設祂倆合作愉快,祂倆都不會是絕對有權力的。因為,其中一個在執行祂的旨意時,不能單純的依靠自己的權力,須加上「不干涉到另一個神」的條件才可以成功。古蘭經把這個論說綜合成這麼一段:「真主沒有收養任何兒子,也沒有任何神靈與祂同等;否則每個神靈必獨佔祂所創造者,祂們也必優勝劣敗。」(古蘭經23章91節)「除真主外,假若天地間還有許多神明,那末,天地必定破壞了。」(古蘭經21章22節)
主的力量
我們說過,「因」循著兩個方式產生「果」:一是自然演變;二是刻意的。如果造物者有上述的屬性,便不可能是自然演變的「因」。因為假如世上一切事物都從這個「因」自然自發的產生出來,性質必然與這個「因」無異;再者,任何自然演變都是要加上別的條件,那麼造物者的力量就有限了。
於是,我們得到的結論是:造物者是刻意去創造萬物的。刻意包含知性,而刻意與知性都含有生命的意思。所以,造物者一定是「活」的,全知的,及有絕對自由意志的。因此古蘭經說,真主行事必是刻意和有目的的:「我(真主)確已依定量而創造萬物。」(古蘭經54章49節)「難道你們以為我只是徒然地創造了你們,而你們不被召歸我嗎?」(古蘭經23章115節)而且祂是絕對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的主確是為所欲為的。」(古蘭經11章107節)祂對所創造的一切瞭如指掌:「....祂認識陸上和海中的一切;零落的葉子,沒有一片是祂不認識的,地面下重重黑暗中的穀粒,地面上一切翠綠的,和枯槁的草木,沒有一樣不詳載在天經中。祂使你們在夜間死亡,祂知道你們在白晝的行為。....」(古蘭經6章59~60節)
主是活的,祂擁有下述的一切:「安拉,除祂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祂是永生不滅的,是維護萬物的;瞌睡不能侵犯祂,睡眠不能克服祂;天地萬物都是祂的;不經祂的許可,誰能在祂那裡替人說情呢?祂知道他們面前的事,和他們身後的事;除祂所啟示的外,他們絕不能窺測祂的玄妙;祂的知覺,包羅天地。天地的維持,不能使祂疲倦。祂確是至尊的,確是至大的。」(古蘭經2章255節)
主不單只有無比的權力,祂還是公正的。祂從不妄加懲罰,祂是慈悲為懷的。祂的仁慈,套用穆聖的話,是「超越祂的懲罰」的。所以,祂不會懲罰我們每一過錯,相反地,祂洗刷我們的罪孽,擴大提高我們的德性。這些都是真正的造物主的屬性,而其他一切被稱為「神」(或最終的「因」)的人或物,因未能擁有上述所有的屬性,都不可能是我們所侍奉的造物主。
主的一體性
古蘭經清清楚楚地告訴了我們主應該是怎樣後,跟著便告訴我們為什麼除了主之外,沒有別的神,並且指出其他自稱神的荒謬之處。古蘭經質問那些崇拜人為偶像的人:「你們捨祂而祈禱的偶像,不能助你們,也不能自助。」(古蘭經7章197節)對崇拜天體的人,古蘭經引述伊布拉欣(亞伯拉罕)的故事:『當黑夜籠罩著他(伊布拉欣)的時候,他看見一顆星宿,就說:「這是我的主。」當那顆星宿沒落的時候,他說:「我不愛沒落的。」當他看見月亮升起的時候,他說:「這是我的主。」當月亮沒落的時候,他說:「如果我的主沒有引導我,那末,我必定會成為迷誤者。」當他看見太陽升起的時候,他說:「這是我的主;這是更大的。」當太陽沒落的時候,他說:「我的宗族啊!我對於你們所用來配主的事物,是無關係的。」』(古蘭經6章76~79節)
古蘭經也駁斥相信人類有「主」的本質的人:「猶太人說:「歐宰爾(註)是真主的兒子。」基督教徒說:「麥西哈(註)是真主的兒子」。這是他們信口開河,仿效從前不信道者的口吻。安拉惱怒他們。他們怎麼如此放蕩呢!」(古蘭經9章30節)
穆罕默德是經由真主啟示,呼喚世人歸向真主,教導他們如何去侍奉祂--這正是主創造人的目的。很多聽穆罕默德道理的人,對主仍然迷惑不明,他們信主,但又把主與其他「神」連在一起;又有些人抱著無神的觀點,或自然主義的觀點。他們的信念是:「我們有死有生,消滅我們的只是光陰。」(古蘭經45章24節)古蘭經反問這些人:「是他們從無到有被創造出來呢?還是他們自己就是創造者呢?難道他們曾創造天地嗎?不然,是他們不確信真主。」(古蘭經52章35~36節)
換言之,古蘭經說明世界萬物,如人一樣,都是有一個開始的,而只有下列三個方式可解釋它們的來源:
(1)創造萬物,引生萬物的是虛無;也就是說,萬物從虛無而來。
(2)萬物自我創造。
(3)萬物之外有一個創造者,這創造者引生萬物,創造萬物
很明顯,第一個方式是不成立的;萬物自我創造更不能自圓其說;於是,唯一的結論是:萬物之外必有一個創造者。
有關主的真理
依照上述結論推想下來,無神論根本是站不住腳的。承認了這一點,我們或者要問:為什麼穆罕默德所呼喚世人去信奉的便是真正的創造者呢?這創造者可能是世人相信的眾神裡的其中一位,或唯物論者的(無神)論點呀!幾乎整部古蘭經都是著重解答這個問題。
其實,答案只有幾句話。理論上,創造世界萬物的主,必定擁有穆罕默德所呼喚世人去侍奉的主的屬性(特性)。為什麼呢?造物主的性質一定與其創造的事物的性質不一樣,因為如果祂與被造物是同等性質的話,祂便只是短暫的,和需要有一位比祂超越的造物者了。照這樣說,世上必定沒有一樣東西像祂。如果造物者不是短暫的,那祂必然是永恆的;而若祂是永恆的話,祂就不需用別的因素來引生,因此也不可能有什麼因素是祂需要依賴來繼續存在,那就是說,祂是自足存在的。既然祂不依賴任何物質生存和延續祂的存在,祂的存在必定是無窮無盡的。所以,造物主的性質是永恆不變的:「祂是最初的,至終的」(古蘭經57章3節)祂是自足存在,祂不只創造萬物,還孕育萬物,也可以使萬物消滅。一切發生在萬物身上的事,都有造物主這個最終的「因」在安排控制。「真主是創造萬物的,也是監護萬物的;天地的鑰匙,只是祂的;不信真主的蹟象者,才是虧折的。」(古蘭經39章62~63節)「大地上的動物,沒有一個不是由真主擔負其給養的,沒有一個不是真主知道其住所和貯藏處的。一切事物都記載在一本明確的天經中。」(古蘭經11章6節)
主的屬性(特性)
如果造物主是永恆不變,永遠存在,祂的屬性也是永恆不變,永遠存在的。祂不會失掉任何一種屬性,也不可能有新的屬性。因此,祂的屬性也是絕對的。除了造物主外,若還有一個造物主擁有同樣絕對的屬性,這是否有可能呢?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只要細心想一想,就發覺不對。
造物者的能力既然是獨一無二,祂必然擁有絕對的自由,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如果另外有一個擁有同等力量的造物者存在,祂倆又各自為政,就會產生以下兩種情況:其中一個要不是給另一個制服,就要互相中和(牽制)。這樣一來,給人制服的不可能擁有絕對的能力;互相中和的話,兩者的能力也有限了。縱使我們假設祂倆合作愉快,祂倆都不會是絕對有權力的。因為,其中一個在執行祂的旨意時,不能單純的依靠自己的權力,須加上「不干涉到另一個神」的條件才可以成功。古蘭經把這個論說綜合成這麼一段:「真主沒有收養任何兒子,也沒有任何神靈與祂同等;否則每個神靈必獨佔祂所創造者,祂們也必優勝劣敗。」(古蘭經23章91節)「除真主外,假若天地間還有許多神明,那末,天地必定破壞了。」(古蘭經21章22節)
主的力量
我們說過,「因」循著兩個方式產生「果」:一是自然演變;二是刻意的。如果造物者有上述的屬性,便不可能是自然演變的「因」。因為假如世上一切事物都從這個「因」自然自發的產生出來,性質必然與這個「因」無異;再者,任何自然演變都是要加上別的條件,那麼造物者的力量就有限了。
於是,我們得到的結論是:造物者是刻意去創造萬物的。刻意包含知性,而刻意與知性都含有生命的意思。所以,造物者一定是「活」的,全知的,及有絕對自由意志的。因此古蘭經說,真主行事必是刻意和有目的的:「我(真主)確已依定量而創造萬物。」(古蘭經54章49節)「難道你們以為我只是徒然地創造了你們,而你們不被召歸我嗎?」(古蘭經23章115節)而且祂是絕對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的主確是為所欲為的。」(古蘭經11章107節)祂對所創造的一切瞭如指掌:「....祂認識陸上和海中的一切;零落的葉子,沒有一片是祂不認識的,地面下重重黑暗中的穀粒,地面上一切翠綠的,和枯槁的草木,沒有一樣不詳載在天經中。祂使你們在夜間死亡,祂知道你們在白晝的行為。....」(古蘭經6章59~60節)
主是活的,祂擁有下述的一切:「安拉,除祂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祂是永生不滅的,是維護萬物的;瞌睡不能侵犯祂,睡眠不能克服祂;天地萬物都是祂的;不經祂的許可,誰能在祂那裡替人說情呢?祂知道他們面前的事,和他們身後的事;除祂所啟示的外,他們絕不能窺測祂的玄妙;祂的知覺,包羅天地。天地的維持,不能使祂疲倦。祂確是至尊的,確是至大的。」(古蘭經2章255節)
主不單只有無比的權力,祂還是公正的。祂從不妄加懲罰,祂是慈悲為懷的。祂的仁慈,套用穆聖的話,是「超越祂的懲罰」的。所以,祂不會懲罰我們每一過錯,相反地,祂洗刷我們的罪孽,擴大提高我們的德性。這些都是真正的造物主的屬性,而其他一切被稱為「神」(或最終的「因」)的人或物,因未能擁有上述所有的屬性,都不可能是我們所侍奉的造物主。
主的一體性
古蘭經清清楚楚地告訴了我們主應該是怎樣後,跟著便告訴我們為什麼除了主之外,沒有別的神,並且指出其他自稱神的荒謬之處。古蘭經質問那些崇拜人為偶像的人:「你們捨祂而祈禱的偶像,不能助你們,也不能自助。」(古蘭經7章197節)對崇拜天體的人,古蘭經引述伊布拉欣(亞伯拉罕)的故事:『當黑夜籠罩著他(伊布拉欣)的時候,他看見一顆星宿,就說:「這是我的主。」當那顆星宿沒落的時候,他說:「我不愛沒落的。」當他看見月亮升起的時候,他說:「這是我的主。」當月亮沒落的時候,他說:「如果我的主沒有引導我,那末,我必定會成為迷誤者。」當他看見太陽升起的時候,他說:「這是我的主;這是更大的。」當太陽沒落的時候,他說:「我的宗族啊!我對於你們所用來配主的事物,是無關係的。」』(古蘭經6章76~79節)
古蘭經也駁斥相信人類有「主」的本質的人:「猶太人說:「歐宰爾(註)是真主的兒子。」基督教徒說:「麥西哈(註)是真主的兒子」。這是他們信口開河,仿效從前不信道者的口吻。安拉惱怒他們。他們怎麼如此放蕩呢!」(古蘭經9章30節)
(註)歐宰爾(Ezra)是猶太教聖人中最受尊崇的一位,所以一部份猶太人稱他為主的兒子。
(註)麥西哈(Messiah)是救世主之意,指伊撒;即耶穌。
古蘭經清楚的說明,一切主所造化的都聽命於祂,所以不能是祂的兒子:「他們說:「至仁主收養兒子。」你們確已犯了一件重大罪行。為了那件罪行,天幾乎要破,地幾乎要裂,山幾乎要崩。這是因為他們妄稱人為至仁主的兒子。」(古蘭經19章88~91節)跟著,古蘭經便解釋伊撒(耶穌)的本質是什麼:「在真主看來,伊撒確是像阿丹(亞當)一樣的。祂用土創造阿丹,然後祂對他說:「有」,他就有了。」(古蘭經3章59節)
信主者的態度
要做真正的穆斯林,奉獻自己給主,我們需要相信主是一體的,主是唯一的創造者,是唯一保存萬物,滋養及孕育萬物的主宰。但單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很多拜偶像的人也相信只有至高的造物主才有這樣的本領,但他們並不算是穆斯林。所以真正的穆斯林還要承認一個事實--除了主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值得崇拜。
認知了唯一的主的道理後,我們便要永遠保持這個信念,不應讓任何事物誤導我們否認這道理。當我們全心信主之後,這信仰將使我們的精神境界為之一變,繼而我們的行為也隨之變化。這些精神及行為上的變化,就是我們信仰的明證。穆聖曾說:「信仰是那緊繫於心中,及以行為表現出來的。」
在精神境界的變化當中,我們首先會覺得要感謝真主,這可以說是「侍奉真主」(Ibada)(註)的本質。感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信主的人是「否認真理的人」及「忘恩的人」。古蘭經說,人主要是由於虛榮心作祟,故而否認主的存在。這種自大的人,不肯承認自己是由一個比他偉大的神所創造,他不認為自己是受祂管制著,因此不覺得要感謝主。
信主者敬愛主,感謝祂所給予的一切恩典。信主者明白自己的一切德行,總也比不上主給予人的恩寵,所以他永遠是謹謹慎慎,唯恐主在今生或後世懲罰他,於是他敬畏主,奉獻自己給主,以極度謙卑的心情侍奉祂。一個人要做到這樣,必定要把主常存心間,時刻惦記著祂。惦記主是信仰的原動力,否則信仰便容易消失。
(註)「侍奉真主」的涵義廣泛,不單指為服從真主而禮拜,封齋,施天課和朝覲。舉凡人生的一切行為,由起居飲食,待人接物以至保家衛國,處理國際事務等。若其出發點是取悅真主,並嚴守古蘭經及聖訓去做的話,都是「侍奉真主」。
(註)麥西哈(Messiah)是救世主之意,指伊撒;即耶穌。
古蘭經清楚的說明,一切主所造化的都聽命於祂,所以不能是祂的兒子:「他們說:「至仁主收養兒子。」你們確已犯了一件重大罪行。為了那件罪行,天幾乎要破,地幾乎要裂,山幾乎要崩。這是因為他們妄稱人為至仁主的兒子。」(古蘭經19章88~91節)跟著,古蘭經便解釋伊撒(耶穌)的本質是什麼:「在真主看來,伊撒確是像阿丹(亞當)一樣的。祂用土創造阿丹,然後祂對他說:「有」,他就有了。」(古蘭經3章59節)
信主者的態度
要做真正的穆斯林,奉獻自己給主,我們需要相信主是一體的,主是唯一的創造者,是唯一保存萬物,滋養及孕育萬物的主宰。但單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很多拜偶像的人也相信只有至高的造物主才有這樣的本領,但他們並不算是穆斯林。所以真正的穆斯林還要承認一個事實--除了主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值得崇拜。
認知了唯一的主的道理後,我們便要永遠保持這個信念,不應讓任何事物誤導我們否認這道理。當我們全心信主之後,這信仰將使我們的精神境界為之一變,繼而我們的行為也隨之變化。這些精神及行為上的變化,就是我們信仰的明證。穆聖曾說:「信仰是那緊繫於心中,及以行為表現出來的。」
在精神境界的變化當中,我們首先會覺得要感謝真主,這可以說是「侍奉真主」(Ibada)(註)的本質。感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信主的人是「否認真理的人」及「忘恩的人」。古蘭經說,人主要是由於虛榮心作祟,故而否認主的存在。這種自大的人,不肯承認自己是由一個比他偉大的神所創造,他不認為自己是受祂管制著,因此不覺得要感謝主。
信主者敬愛主,感謝祂所給予的一切恩典。信主者明白自己的一切德行,總也比不上主給予人的恩寵,所以他永遠是謹謹慎慎,唯恐主在今生或後世懲罰他,於是他敬畏主,奉獻自己給主,以極度謙卑的心情侍奉祂。一個人要做到這樣,必定要把主常存心間,時刻惦記著祂。惦記主是信仰的原動力,否則信仰便容易消失。
(註)「侍奉真主」的涵義廣泛,不單指為服從真主而禮拜,封齋,施天課和朝覲。舉凡人生的一切行為,由起居飲食,待人接物以至保家衛國,處理國際事務等。若其出發點是取悅真主,並嚴守古蘭經及聖訓去做的話,都是「侍奉真主」。
死後復生
古蘭經論及死後的生命,旨在顯示世人“後世”是可能的,合乎需要的。不相信後世,我們對主的信念就不算完整。
復活是怎麼的一回事呢?穆聖在麥加傳道時,很多人都相信有至高的造物主,但其中很多人認為已死的及已腐化的不可能再生,他們以此嘲笑穆聖。古蘭經給出的答案是:驚異和嘲笑都是無理的,因為復活非但合乎邏輯,而且是實質上可能的事情。主既然造化了人,為什麼祂不能把死去的人再造呢?這應該比創造更容易才對。
為什麼復活是合乎需要呢?沒有復活,便顯不出主的公正、智慧與慈悲。主創造人,要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有些人行善,有些人做惡。假如沒有後世的賞善罰惡,公正便不存在了。主創造人有責任感的意義又何在呢?甚至派遣使者到世上來提醒人的責任感,也變得沒有意義了。
人類不會做無目的之行為,因為人有理性及知道公正。人尚且可以這樣,完美的造物主該是怎樣的呢?古蘭經說:「難道人猜想自己是被放任的嗎?」(古蘭經75章36節)「難道你們以為我只是徒然地創造了你們,而你們不被召歸我嗎?」(古蘭經23章115節)古蘭經說,否認後世的人純粹是心理作祟,做壞事的人不希望受到懲罰,他們妄想後世不來,拒絕接受審判日要來臨的事實。「難道人猜想我絕不能集合他的骸骨嗎?不然,(我將集合他的骸骨),而且能使他的每個手指復原。不然,人欲長此放蕩下去。他問復活日在甚麼時候。」(古蘭經75章3~6節)
行善
說到後世的善賞惡罰,總會帶出一個問題:我們行善,是否由於事情本身是善?或是由於怕受懲罰?或希望得善報(回賜)呢?那要看主是否因為事情本身是善,才下令我們去做;或那行為是由於主所命令的,所以才變成善事。依著者看,是由於行為本身是善,所以主才命令我們去做,不然,「主令世人行善」這句話便等於是「主令世人去做祂所命令的」了。
以上問題的答案是:我們做善事,因為善事本身有善性,而善有善報的本質已經是善,故我們說,因為我們所愛和仰賴的主要我們行善,而我們又希望得到祂的賞賜,所以我們行善。(站長註:換句話說,人本來就應該行善,人心也偏向行善;而行善不只自己高興,施惠他人,又能得到造物主的賞賜,何樂而不為呢?!)
古蘭經說,主創造人有道德感,讓人們認清善、惡,幫助他們做有道德之事。穆聖也說他的任務之一,是使道德行為更美好。行善的人在後世將享幸福,他們最高的賞賜是得見主的容顏;行惡的人在後世將受刑罰,他們最大的痛苦是不得見主的容顏。所以明智的穆斯林對後世無時忘卻,努力做好他在現世的行為,使他在後世享受到至高的賞賜。(站長註:有人說宗教不過是勸人為善,如果要人為善,自己的良心已經足夠,何須依靠宗教?所以宗教的意義絕不只有勸人為善。)
天使
天使跟人類不同,人類是泥做的,而天使是光做的。除了主的使者外,人不能以肉眼看到天使的本來面貌。天使要改變型態變成實體,人才看的見。我們對天使的認識,只可從安拉和眾使者的話得知。可是我們為什麼要知道有關天使的事呢?因為天使對我們十分重要,認識天使,好比認識自然界的定律,是有其必要的。
古蘭經告訴我們,這些多如恆河沙數的天使擁有很大能力,他們永不違背真主的命令,永不歇息的侍奉祂,而且不會感到厭倦。縱然如此,天使比人類還要卑下,因為主創造阿丹(亞當)時,曾命令眾天使向阿丹下拜,以示歡迎和尊敬。
天使與人的關係:
(1)天使把安拉的訊息傳達給祂的使者。這種光榮的任務,多數是由大天使吉卜利(Jibril)負責的 。
(2)天使看顧我們、監視我們。
(3)天使記錄我們的善與惡,我們的說話,一字一句都是毫無錯漏的被紀錄下來。
(4)一切的自然現象如刮風、下雨或死亡等,都是由天使負責執行的。
(5)戰事發生時,天使幫助信者,與信者並肩作戰,並為信者祝禱。
真主的經典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主的話語,但那不是主的唯一訓諭。在穆聖之前,真主曾賜給眾使者訓諭,猶如祂賜給穆聖的一樣。所以,要成為真正的穆斯林,我們便要一同相信以前所降的經典,如賜給姆撒(摩西)的經典(Torah)及賜給以撒(耶穌)的經典(Gospel)。因為真正的信者,是那些:「他們確信降示你(穆聖)的經典,和在你以前降示的經典,並且篤信後世。」(古蘭經2章4節)
主創造人類,讓人類可以侍奉祂(崇拜祂)。侍奉真主於是成了人類的仁愛本性,故此,除非人類先明白他因何被造,否則他不可能達到有仁愛之心及得到心靈上的平安。仁慈公正的主,在多方面幫助我們達到這境界。祂賦予我們善性,即認識主,侍奉主;祂賦予我們道德感和理解的能力;祂使整個宇宙充滿自然的啟示,引領會思考的人去認識造物主的存在。但為了使事情更容易去明白,讓人多知道一些主的偉大,和指引人類一個更具體的方法去侍奉祂,於是自有人類以來,主就通過眾使者降給人類明文的話語。古蘭經稱述這些話語是指引、光明、啟示、提醒....。這些經典基本上都帶來同樣的信息:「在你(穆聖)之前,我所派遣的使者,都奉到我的啟示,除我之外絕無應受崇拜的。所以你們應當崇拜我。」(古蘭經21章25節)
而這一切經典所闡釋的就是伊斯蘭--即服從主。安拉的宗教是伊斯蘭,所以努哈(諾亞)、伊布拉欣(亞伯拉罕)、亞固布(雅各)及他的兒子們、眾門徒及姆撒(摩西)、以撒(耶穌)等,沒有一個不是穆斯林。
所有使者帶來的宗教,論本質,論基礎,都是一樣的。但基於同一信仰而行的生活方式,後來結果未必相同。此中原因,可能是除了古蘭經外,別的經典都未能完整無缺的傳下來:有些完全丟失;有些殘缺不全;有些被人竄改了。而古蘭經卻受到真主的保證,永遠不能被人竄改,永遠得到真主的保護。
主的使者
使者是人,蒙主恩寵,被挑選出來為主傳話。自覺的努力不能使人成為主的使者,這是主的恩寵,只給予應得的人。所以,使者的地位和普通人不同,雖然他們也是人,但他們在道德,精神及學問上的修養都極高,他們有資格把「光明」帶到世上。主挑選使者時,都給他們證明,以證實他們所宣稱的,並使他們有別於冒充的使者--神巫或卜算的人。沒有使者會背棄主的訊息,或不能以身作則的。
有人問穆聖的行為如何?穆聖的妻子回答:「古蘭經」。她的意思是,穆聖是古蘭經要求的一切理想的化身。古蘭經強調使者的本性屬人,及他們所肩負的重任的本質,這兩點我們需要詳加解釋。
儘管使者與普通人不同,儘管他們與真主有特殊密切的關係,但他們仍是人。他們生子,也是被生的;他們飢則食,渴則飲;會睡覺,會死亡,會忘記事情,會犯錯誤。他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他們之所以能預知未來,全憑得到真主的啟示。除非他們得到主的允許,否則不能代任何人向主求情,他們也不能使人走上正道。總之,使者在宇宙的運行中是沒有影響力的。
一個特別被主強調的使者是以撒(耶穌),正如阿丹一樣,他是主用泥土造的。他是瑪利亞的兒子,不是主的兒子,他母子倆都吃食物。他確是主的「話語」的體現,但他是凡人,他不應該被人誤認為擁有神的屬性的人。他是主的「話語」,只因為主說「有」,他便存在了。世上每一事物存在,也是主「話語」的體現;而以撒之所以被強調,只因為他的被創造是更直接的來自真主的「話語」了吧!因此,以撒是主的忠心僕人,從不自承有任何神聖的地方。
使者受主差遣,擔上替主傳話的重任,這項任務不像表面所看那般容易,古蘭經對此亦有詳細的解釋。重點是:使者的職責僅為替主傳訊息給世人,訊息交代清楚後,世人的反應如何,他們不須負上任何責任。因為主已賦予人分辨真偽的能力,尤其在宗教方面,祂更賦予人自由意志,自行決定接受或拒絕真理。由於只有主才知道每個人的內心,所以也只有主才能決定什麼人是值得指引,什麼人該留在黑暗無知裏,不得光明。使者沒有這種權力,無法隨自己意思去指引他所意欲的人。「你(穆聖)當教誨,你只是教誨(他們的),你絕不是監察他們的」(古蘭經88章21~22節)
定度( QADAR)
這個字原本的意思是:「特定的度量」。它有很多相關的意思,例如:先確定一事物的質、量、地位,才著手創造它。
真主是萬物的創造者,祂創造每一事物,都依照一定的度量去做。祂在創造一事物之前,已先知道那事物的一切--它的大小及性質等。祂選定完成創造的時間、地點,亦擬定了被造物消殆的時間、地點。所以,相信真主的人,都相信世上沒有偶然發生的事。如果他遇上什麼不如意的事,他應說那是主的安排,所以人不應該花時間去追悔和擔憂;若有什麼稱心如意的事,亦不應誇耀,應該感謝主。古蘭經說:「大地上所有的災難,和你們自己所遭的禍患,在我創造那些禍患之前,無不紀錄在天經中。這事對於真主確是容易的,以免你們為自己所喪失的而悲傷,為祂所賞賜你們的而狂喜。真主是不喜愛一切傲慢者,矜誇者的。」(古蘭經57章22~23節)
自由意志與前定
如果主預先決定了每一事物的前途,包括人的自由行為,那麼,怎樣的行為才算得上是自由?而我們又怎樣才算是負責呢?為了這問題,在伊斯蘭早期的時候已有兩派走向極端的神學理論:一派認為人有自由意志及責任,他們否認主的先知先覺,斷言在我們實行了「自由」行動後,主才知道;而另一派則認為,我們的自由行為是與死物的移動無異(譯者註:即人的行為與死物一樣,並不是己身的意志所能控制的)。
我們且不必採納這些極端的見解,因為,把人的責任感與主的意旨連成一起是不難的。主聲言人是自由存在,而祂在創造每一個人之前,必已知道每一個人怎樣去利用自己的意志,例如,接納或拒絕主的訊息。主的預知和把預知的事紀錄起來,就是「定度」。但如果我們任意行使意欲,上述第一派學說的人便說:「我們可能違反主的意旨,所以說,不是每一件事都是依從主的意旨而做成的。」古蘭經對以上的話,給我們的提醒是:主立意我們有自由意志,也是祂准許我們任意行使我們的意志的。「這確是教誨,誰願意覺悟,誰可以選擇一條通達他的主的道路。除真主意欲外,你們決不意欲。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古蘭經76章29~30節)
對於以上的古蘭經訓,上述第二派學說的人說:「要是真的這樣,那祂應該阻止我們行惡呀!」對!祂當然可以,但祂讓人有自由的選擇,尤其是有關信與不信的問題。如果主阻止人行惡,迫他們向善,人便不自由了。
有人會說:「如果我們的行為是主預先所定的,那麼,我們的行為其實本來就是主的行為呀!」這是混淆不清的。真主要我們有自由意志--有選擇及決定的意志。祂創造一些條件使我們能夠運用意志,否則,我們可以說吃飯睡覺也是主的行動了。主創造吃飯睡覺這些事,但不親行這些事。
另外一個混淆不清的是:如果主容許我們行惡,那祂必定贊同惡行了。讓人憑意志做事,賦予人能力去做那件事,跟批准並贊同人去做那件事,根本是兩回事。主不一定同意每一件祂容許我們做的事,舉例說,祂讓人選擇信與不信,可不等於祂喜歡不信的人。
伊斯蘭的生活方式
以上所說的,是穆聖要求人接受的基本真理。要證明這些都是真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看我們在接受了這些道理後,於內心及外在方面所產生的良好變化。由於我們對人的態度與我們對主的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相信真主的偉大及慈悲公正,使我們對他人亦存有同樣感覺。而正由於我們對主及他人的信心及感情,直接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行為表現。真正的宗教應要求其信徒有一套發自其信仰的行為準則。
在麥加時期,伊斯蘭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則已確立。到了麥地那時期,穆聖把這套生活方式的各環詳加解釋。古蘭經細列各種方法,使人常常惦記著主,保持信仰不變。古蘭經及聖訓(穆聖的言行紀錄)詳列的規條與戒律,廣及人生各面--對主的崇拜、私德與行為、社交關係、政治秩序等,一切都為使人惦記真主而設。
穆聖要求人的內心對主有信仰,外在的表現則要合乎伊斯蘭。在麥加時,穆聖主要強調的是內心的信仰,但也沒有忽視外在的表現;而在麥地那時期,當一個穆斯林社會形成後,穆聖便集中處理後者--外表要合乎伊斯蘭。總括來說,在麥地那時期,安拉指示穆聖,教人遵守以下的侍奉主宰的方法及道德行為:
(1)禮拜:為了保持和加強信仰。那時的穆斯林要背誦及細研古蘭經,並不時向穆聖學習;他們又要經常禱告,還要以吉卜利天使教給穆聖的方式去做禮拜。
(2)施天課:廣義的施天課,是指任何服務他人的事。善待他人是對主有信仰的明證;傷害他人,卻自稱是信主、愛主,是偽信的表現。因貪財或希望增加財富而聚斂金錢是主所譴責的。純粹追求財富,在主看來,不論對今世或後世都沒有半點好處。人應該把財富花在滿足本身的需要及別人的需要上。穆聖說:「人們說“我的財富,我的財富”,你們除了會耗損貶值、吃掉、花掉和經施贈後而剩下的之外,你們還有什麼財富呢!」
(站長註:狹義的施天課,是指穆斯林每年的盈餘財產,達到一定的數額之後,應繳付2.5%給管理天課的人,由他們去散發給古蘭經上規定可領天課的人,如窮人等。真主說:「每個人的財產裡,有窮人的權利。」)
古蘭經論及死後的生命,旨在顯示世人“後世”是可能的,合乎需要的。不相信後世,我們對主的信念就不算完整。
復活是怎麼的一回事呢?穆聖在麥加傳道時,很多人都相信有至高的造物主,但其中很多人認為已死的及已腐化的不可能再生,他們以此嘲笑穆聖。古蘭經給出的答案是:驚異和嘲笑都是無理的,因為復活非但合乎邏輯,而且是實質上可能的事情。主既然造化了人,為什麼祂不能把死去的人再造呢?這應該比創造更容易才對。
為什麼復活是合乎需要呢?沒有復活,便顯不出主的公正、智慧與慈悲。主創造人,要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有些人行善,有些人做惡。假如沒有後世的賞善罰惡,公正便不存在了。主創造人有責任感的意義又何在呢?甚至派遣使者到世上來提醒人的責任感,也變得沒有意義了。
人類不會做無目的之行為,因為人有理性及知道公正。人尚且可以這樣,完美的造物主該是怎樣的呢?古蘭經說:「難道人猜想自己是被放任的嗎?」(古蘭經75章36節)「難道你們以為我只是徒然地創造了你們,而你們不被召歸我嗎?」(古蘭經23章115節)古蘭經說,否認後世的人純粹是心理作祟,做壞事的人不希望受到懲罰,他們妄想後世不來,拒絕接受審判日要來臨的事實。「難道人猜想我絕不能集合他的骸骨嗎?不然,(我將集合他的骸骨),而且能使他的每個手指復原。不然,人欲長此放蕩下去。他問復活日在甚麼時候。」(古蘭經75章3~6節)
行善
說到後世的善賞惡罰,總會帶出一個問題:我們行善,是否由於事情本身是善?或是由於怕受懲罰?或希望得善報(回賜)呢?那要看主是否因為事情本身是善,才下令我們去做;或那行為是由於主所命令的,所以才變成善事。依著者看,是由於行為本身是善,所以主才命令我們去做,不然,「主令世人行善」這句話便等於是「主令世人去做祂所命令的」了。
以上問題的答案是:我們做善事,因為善事本身有善性,而善有善報的本質已經是善,故我們說,因為我們所愛和仰賴的主要我們行善,而我們又希望得到祂的賞賜,所以我們行善。(站長註:換句話說,人本來就應該行善,人心也偏向行善;而行善不只自己高興,施惠他人,又能得到造物主的賞賜,何樂而不為呢?!)
古蘭經說,主創造人有道德感,讓人們認清善、惡,幫助他們做有道德之事。穆聖也說他的任務之一,是使道德行為更美好。行善的人在後世將享幸福,他們最高的賞賜是得見主的容顏;行惡的人在後世將受刑罰,他們最大的痛苦是不得見主的容顏。所以明智的穆斯林對後世無時忘卻,努力做好他在現世的行為,使他在後世享受到至高的賞賜。(站長註:有人說宗教不過是勸人為善,如果要人為善,自己的良心已經足夠,何須依靠宗教?所以宗教的意義絕不只有勸人為善。)
天使
天使跟人類不同,人類是泥做的,而天使是光做的。除了主的使者外,人不能以肉眼看到天使的本來面貌。天使要改變型態變成實體,人才看的見。我們對天使的認識,只可從安拉和眾使者的話得知。可是我們為什麼要知道有關天使的事呢?因為天使對我們十分重要,認識天使,好比認識自然界的定律,是有其必要的。
古蘭經告訴我們,這些多如恆河沙數的天使擁有很大能力,他們永不違背真主的命令,永不歇息的侍奉祂,而且不會感到厭倦。縱然如此,天使比人類還要卑下,因為主創造阿丹(亞當)時,曾命令眾天使向阿丹下拜,以示歡迎和尊敬。
天使與人的關係:
(1)天使把安拉的訊息傳達給祂的使者。這種光榮的任務,多數是由大天使吉卜利(Jibril)負責的 。
(2)天使看顧我們、監視我們。
(3)天使記錄我們的善與惡,我們的說話,一字一句都是毫無錯漏的被紀錄下來。
(4)一切的自然現象如刮風、下雨或死亡等,都是由天使負責執行的。
(5)戰事發生時,天使幫助信者,與信者並肩作戰,並為信者祝禱。
真主的經典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主的話語,但那不是主的唯一訓諭。在穆聖之前,真主曾賜給眾使者訓諭,猶如祂賜給穆聖的一樣。所以,要成為真正的穆斯林,我們便要一同相信以前所降的經典,如賜給姆撒(摩西)的經典(Torah)及賜給以撒(耶穌)的經典(Gospel)。因為真正的信者,是那些:「他們確信降示你(穆聖)的經典,和在你以前降示的經典,並且篤信後世。」(古蘭經2章4節)
主創造人類,讓人類可以侍奉祂(崇拜祂)。侍奉真主於是成了人類的仁愛本性,故此,除非人類先明白他因何被造,否則他不可能達到有仁愛之心及得到心靈上的平安。仁慈公正的主,在多方面幫助我們達到這境界。祂賦予我們善性,即認識主,侍奉主;祂賦予我們道德感和理解的能力;祂使整個宇宙充滿自然的啟示,引領會思考的人去認識造物主的存在。但為了使事情更容易去明白,讓人多知道一些主的偉大,和指引人類一個更具體的方法去侍奉祂,於是自有人類以來,主就通過眾使者降給人類明文的話語。古蘭經稱述這些話語是指引、光明、啟示、提醒....。這些經典基本上都帶來同樣的信息:「在你(穆聖)之前,我所派遣的使者,都奉到我的啟示,除我之外絕無應受崇拜的。所以你們應當崇拜我。」(古蘭經21章25節)
而這一切經典所闡釋的就是伊斯蘭--即服從主。安拉的宗教是伊斯蘭,所以努哈(諾亞)、伊布拉欣(亞伯拉罕)、亞固布(雅各)及他的兒子們、眾門徒及姆撒(摩西)、以撒(耶穌)等,沒有一個不是穆斯林。
所有使者帶來的宗教,論本質,論基礎,都是一樣的。但基於同一信仰而行的生活方式,後來結果未必相同。此中原因,可能是除了古蘭經外,別的經典都未能完整無缺的傳下來:有些完全丟失;有些殘缺不全;有些被人竄改了。而古蘭經卻受到真主的保證,永遠不能被人竄改,永遠得到真主的保護。
主的使者
使者是人,蒙主恩寵,被挑選出來為主傳話。自覺的努力不能使人成為主的使者,這是主的恩寵,只給予應得的人。所以,使者的地位和普通人不同,雖然他們也是人,但他們在道德,精神及學問上的修養都極高,他們有資格把「光明」帶到世上。主挑選使者時,都給他們證明,以證實他們所宣稱的,並使他們有別於冒充的使者--神巫或卜算的人。沒有使者會背棄主的訊息,或不能以身作則的。
有人問穆聖的行為如何?穆聖的妻子回答:「古蘭經」。她的意思是,穆聖是古蘭經要求的一切理想的化身。古蘭經強調使者的本性屬人,及他們所肩負的重任的本質,這兩點我們需要詳加解釋。
儘管使者與普通人不同,儘管他們與真主有特殊密切的關係,但他們仍是人。他們生子,也是被生的;他們飢則食,渴則飲;會睡覺,會死亡,會忘記事情,會犯錯誤。他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他們之所以能預知未來,全憑得到真主的啟示。除非他們得到主的允許,否則不能代任何人向主求情,他們也不能使人走上正道。總之,使者在宇宙的運行中是沒有影響力的。
一個特別被主強調的使者是以撒(耶穌),正如阿丹一樣,他是主用泥土造的。他是瑪利亞的兒子,不是主的兒子,他母子倆都吃食物。他確是主的「話語」的體現,但他是凡人,他不應該被人誤認為擁有神的屬性的人。他是主的「話語」,只因為主說「有」,他便存在了。世上每一事物存在,也是主「話語」的體現;而以撒之所以被強調,只因為他的被創造是更直接的來自真主的「話語」了吧!因此,以撒是主的忠心僕人,從不自承有任何神聖的地方。
使者受主差遣,擔上替主傳話的重任,這項任務不像表面所看那般容易,古蘭經對此亦有詳細的解釋。重點是:使者的職責僅為替主傳訊息給世人,訊息交代清楚後,世人的反應如何,他們不須負上任何責任。因為主已賦予人分辨真偽的能力,尤其在宗教方面,祂更賦予人自由意志,自行決定接受或拒絕真理。由於只有主才知道每個人的內心,所以也只有主才能決定什麼人是值得指引,什麼人該留在黑暗無知裏,不得光明。使者沒有這種權力,無法隨自己意思去指引他所意欲的人。「你(穆聖)當教誨,你只是教誨(他們的),你絕不是監察他們的」(古蘭經88章21~22節)
定度( QADAR)
這個字原本的意思是:「特定的度量」。它有很多相關的意思,例如:先確定一事物的質、量、地位,才著手創造它。
真主是萬物的創造者,祂創造每一事物,都依照一定的度量去做。祂在創造一事物之前,已先知道那事物的一切--它的大小及性質等。祂選定完成創造的時間、地點,亦擬定了被造物消殆的時間、地點。所以,相信真主的人,都相信世上沒有偶然發生的事。如果他遇上什麼不如意的事,他應說那是主的安排,所以人不應該花時間去追悔和擔憂;若有什麼稱心如意的事,亦不應誇耀,應該感謝主。古蘭經說:「大地上所有的災難,和你們自己所遭的禍患,在我創造那些禍患之前,無不紀錄在天經中。這事對於真主確是容易的,以免你們為自己所喪失的而悲傷,為祂所賞賜你們的而狂喜。真主是不喜愛一切傲慢者,矜誇者的。」(古蘭經57章22~23節)
自由意志與前定
如果主預先決定了每一事物的前途,包括人的自由行為,那麼,怎樣的行為才算得上是自由?而我們又怎樣才算是負責呢?為了這問題,在伊斯蘭早期的時候已有兩派走向極端的神學理論:一派認為人有自由意志及責任,他們否認主的先知先覺,斷言在我們實行了「自由」行動後,主才知道;而另一派則認為,我們的自由行為是與死物的移動無異(譯者註:即人的行為與死物一樣,並不是己身的意志所能控制的)。
我們且不必採納這些極端的見解,因為,把人的責任感與主的意旨連成一起是不難的。主聲言人是自由存在,而祂在創造每一個人之前,必已知道每一個人怎樣去利用自己的意志,例如,接納或拒絕主的訊息。主的預知和把預知的事紀錄起來,就是「定度」。但如果我們任意行使意欲,上述第一派學說的人便說:「我們可能違反主的意旨,所以說,不是每一件事都是依從主的意旨而做成的。」古蘭經對以上的話,給我們的提醒是:主立意我們有自由意志,也是祂准許我們任意行使我們的意志的。「這確是教誨,誰願意覺悟,誰可以選擇一條通達他的主的道路。除真主意欲外,你們決不意欲。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古蘭經76章29~30節)
對於以上的古蘭經訓,上述第二派學說的人說:「要是真的這樣,那祂應該阻止我們行惡呀!」對!祂當然可以,但祂讓人有自由的選擇,尤其是有關信與不信的問題。如果主阻止人行惡,迫他們向善,人便不自由了。
有人會說:「如果我們的行為是主預先所定的,那麼,我們的行為其實本來就是主的行為呀!」這是混淆不清的。真主要我們有自由意志--有選擇及決定的意志。祂創造一些條件使我們能夠運用意志,否則,我們可以說吃飯睡覺也是主的行動了。主創造吃飯睡覺這些事,但不親行這些事。
另外一個混淆不清的是:如果主容許我們行惡,那祂必定贊同惡行了。讓人憑意志做事,賦予人能力去做那件事,跟批准並贊同人去做那件事,根本是兩回事。主不一定同意每一件祂容許我們做的事,舉例說,祂讓人選擇信與不信,可不等於祂喜歡不信的人。
伊斯蘭的生活方式
以上所說的,是穆聖要求人接受的基本真理。要證明這些都是真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看我們在接受了這些道理後,於內心及外在方面所產生的良好變化。由於我們對人的態度與我們對主的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相信真主的偉大及慈悲公正,使我們對他人亦存有同樣感覺。而正由於我們對主及他人的信心及感情,直接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行為表現。真正的宗教應要求其信徒有一套發自其信仰的行為準則。
在麥加時期,伊斯蘭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則已確立。到了麥地那時期,穆聖把這套生活方式的各環詳加解釋。古蘭經細列各種方法,使人常常惦記著主,保持信仰不變。古蘭經及聖訓(穆聖的言行紀錄)詳列的規條與戒律,廣及人生各面--對主的崇拜、私德與行為、社交關係、政治秩序等,一切都為使人惦記真主而設。
穆聖要求人的內心對主有信仰,外在的表現則要合乎伊斯蘭。在麥加時,穆聖主要強調的是內心的信仰,但也沒有忽視外在的表現;而在麥地那時期,當一個穆斯林社會形成後,穆聖便集中處理後者--外表要合乎伊斯蘭。總括來說,在麥地那時期,安拉指示穆聖,教人遵守以下的侍奉主宰的方法及道德行為:
(1)禮拜:為了保持和加強信仰。那時的穆斯林要背誦及細研古蘭經,並不時向穆聖學習;他們又要經常禱告,還要以吉卜利天使教給穆聖的方式去做禮拜。
(2)施天課:廣義的施天課,是指任何服務他人的事。善待他人是對主有信仰的明證;傷害他人,卻自稱是信主、愛主,是偽信的表現。因貪財或希望增加財富而聚斂金錢是主所譴責的。純粹追求財富,在主看來,不論對今世或後世都沒有半點好處。人應該把財富花在滿足本身的需要及別人的需要上。穆聖說:「人們說“我的財富,我的財富”,你們除了會耗損貶值、吃掉、花掉和經施贈後而剩下的之外,你們還有什麼財富呢!」
(站長註:狹義的施天課,是指穆斯林每年的盈餘財產,達到一定的數額之後,應繳付2.5%給管理天課的人,由他們去散發給古蘭經上規定可領天課的人,如窮人等。真主說:「每個人的財產裡,有窮人的權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