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宗派概論


宗派概論
http://sql.fgs.org.tw/u005book/Showdata.asp?CatalogID=92
 
 
 
    第一課-宗派總論
    第二課-印度部派佛教
    第三課-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第四課-俱舍宗
    第五課-成實宗
    第六課-律宗
    第七課-法相宗
    第八課-三論宗
    第九課-天台宗
    第十課-華嚴宗
    第十一課-真言宗
    第十二課-禪宗
    第十三課-淨土宗
    第十四課-藏傳佛教
    第十五課-日本佛教
    第十六課-韓國佛教
    第十七課-南傳佛教
    第十八課-大理佛教
    第十九課-蒙古佛教
    第二十課-宗派外人物
    第二十一課-中印佛教的流傳
 
 
第一課 宗派總論
 
 佛陀的教義是極為簡明的,其究竟的目的,就是對眾生示教利喜,要讓我們從執著中醒悟過來。但由於弟子眾多,根性也不盡相同,佛陀對於這些人,並不執著於某種教義,而是採用能適合對方根性的道理,所謂契理契機為他們說法;就好比現在大學,設立種種的科系,就其興趣專長而因材施教。弟子們於佛陀涅槃後,將佛陀所說的「法」加以結集整理時,注入了很多的解釋,因此也就形成經、律、論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淵海的八萬四千法門的教義。
 
  可是,到了後世,祖師們有的特別尊重某一個法門,有的特別崇敬某一種義理,甚至還有特別推崇某些經論,而逐漸形成分門別類的系統,並且倡導自家所崇尚的教法是最為究竟的,而產生所謂的各宗各派:在印度的原始佛教就有分為上座、大眾的二十個部派;大乘則有中觀、瑜伽的空有二宗。在中國佛教,有演繹流傳至今的律宗、三論宗、禪宗、法華宗、淨土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等大乘八宗,俱舍、成實,小乘二宗:共成中國佛教十宗。各宗派開宗的祖師們為了消除宗派間的衝突,而運用判教的方式來整理佛陀的教法,並且各自判別各宗的高下,也為自宗在佛陀一代時教中安立位次,如華嚴宗的五教十宗說,法華宗的五時八教說,即是目前最普遍流傳的判教。而太虛大師也立大乘三宗:法界圓覺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印順長老則立大乘三系:真常唯心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來歸納所有的大乘教理。門戶宗派的興起,不僅是在印度或中國,其他重要的佛教國家中也都有同樣的現象,如藏傳佛教、日本佛教、韓國佛教……在本冊文中皆已列舉出其主要分派,因此,這裡就不再加以一一細述。
 
  然而,各宗的興起,各有其道風,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卻不能忽略了佛陀是觀機逗教的,方便順應眾生的根機,而導入正覺。這是說明了隨著世事的轉變,會有不同的教化方式,不同的發展。因此,佛陀的說法制戒等因緣,在時間上、空間上,都不拘泥固閉,也不專重某一種修證,某一種理論,某一條戒法……。因為,假如佛法偏頗起來,而自以為是能通往正覺的大道,那是不合真理的,甚至破壞佛法的特質與圓融,更有礙於佛法的弘傳。
 
  佛教傳入中國至今,約二千年的歷史,其中演變的過程也相當的繁複,為了讓大家總括的了解,我也特將其流傳與發展的中國佛教分為六個時期:第一、魏晉南北朝為經典翻譯時期;第二、隋唐盛世為八宗並弘時期;第三、五代趙宋為禪淨爭主時期;第四、元明清朝為宮廷密教時期;第五、清末民初為淨土經懺時期;第六、二十一世紀為人間佛教發揚時期。此六個時期,只是大致說明佛教在中國弘傳的情況。
 
  佛教是人本的宗教,不唯十方諸佛皆在人間成道、度眾,所有高僧大德也都是在人間修行、弘法,人間佛教的慈悲、空性、中道、緣起、業力、真如,乃是一切眾生的光明和指南。為了圓滿人間佛教,必先要有以下幾點觀念:
 
   一、佛教人間化
 
  佛陀出生於人間,以出世的心性,做入世的事業。真正佛子也應當積極進取地從事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和弘法的事業,轉娑婆為人間淨土,達到「人間佛法化,佛法人間化」的目標。
 
   二、教派統一化
 
  對於佛法的教義,不論是大乘、小乘各各宗派,固然有彼此的風格,但彼此之間不是批判爭執的,不是你錯我對的,而是相互的尊重與包容,相互的讚歎與融和,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因此,我們更應做到禪淨融和、顯密融和、大小乘融和、南北傳融和,甚至要將傳統與現代融和,共同恪遵佛陀的慈心悲願,融和五乘十宗,修持三學而圓滿佛道。
 
   三、教理科學化
 
  為了將佛法密切的應用於生活中,需要推行科學的佛教、生活的佛教,從生活上的衣食住行、人際往來的關係中,去推動以道德為本,有利於社會的現代化佛教。其中運用現代化的文明科技、語文、網路,節省了時空、人力,將佛法廣泛流傳,並且提倡以服務、奉獻、精進、耐勞等做為現代化的修行、試驗、考察、實證,提高眾生對佛教的認識與信仰。
 
   四、度眾國際化
 
  佛法不分種族、宗教、國家,因此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要努力推動淨化人心,福利群生的工作,甚至要結合各地人士的力量,共同為世界和平、社會福祉來努力。同時更要擴大胸襟,包容異己,群策群力,以法界為心,以地球人自居。
 
  今日的「佛教是人間的佛教」,這是佛陀的本懷,這個發展方向早已被世人接受了,懇切的希望我們都能開發自性,昇華人格,將佛陀的悲智願行落實人間。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佛陀為適應眾生根器,演說八萬四千法門,在原始佛教時代,諸大弟子便已隨個人的性格、思想、專好以及對教法的實踐,而呈現出迥異的風格。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後來更因時空因緣改變,後代佛弟子根性不同,對佛法義理也以不同角度詮釋、探究,由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逐漸形成印度部派佛教的發展。
 
   根本分裂: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佛陀入滅後百餘年,僧團對外的弘化日廣,面對各民族、語言、風俗、文化的差異,佛弟子對佛法義理及戒律行持也出現意見上的分歧,僧團首度分裂成主張積極前進,以革新派比丘為主的「大眾部」,和思想偏向傳統保守,以長老比丘為首的「上座部」。
 
  依據北傳佛教說法,部派分裂的主因在於教理上的見解不同。《大毗婆沙論》和《異部宗輪論》記載,認為僧團發展應以自由、進步為特色的大天比丘,以「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一偈所說的「大天五事」,表達對阿羅漢證果五項教義的新見解;持反對意見的上座部長老,為此與新進思想派比丘爭論不已。在阿育王親自協調的決議中,新進派比丘獲勝,上座部長老比丘因此不得不離開雞園寺,遠赴西北迦濕彌羅國,僧團正式分裂為「大眾部」和「上座部」。
 
  另外,南傳佛教則認為,部派分裂是由於佛陀入滅後的百年之間,東方毗舍離跋耆族的跋闍子比丘提倡「十事」新說,與西方主張嚴持戒律的耶舍長老,引發行持上的爭議。耶舍比丘獲得離婆多長老協助,邀請七百位聖賢比丘為律典作一結集,並在集會上一致決議「十事非法」;而主張此十事可行的比丘也同時舉行結集,因此而造成分裂。
 
  佛教史上將這次的分裂稱為「根本分裂」。
 
   枝末分裂
 
  上座部與大眾部根本分裂後,教團流傳漸廣,但由於師承不一而對義理解釋不同,加上各地多樣性的風土人情,各教派出現了因地制宜的主張。在各自發展論學、思想下,派系愈分愈多,到了佛陀入滅百年後至四百年間,「上座部」與「大眾部」又衍成二十部(或說十八部)的「枝末分裂」。
 
  一、上座部分裂
 
  《異部宗輪論》記載:上座部在佛陀入滅後約三百年至四百年初,發生七次分裂,分成十一部。
 
  第一次分裂出現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說一切有部。這是上座部系最大的派別,所傳的論藏典籍也最多,後來被視為上座部的代表。原來的根本上座部,因勢力大減而隱退至喜馬拉雅山中,稱為「雪山部」。
 
  第二次分裂是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了「犢子部」;後來,因對「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一偈的看法各有不同,犢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和「密林山部」,稱為第三次分裂。
 
  第四次分裂是從說一切有部直接分出「化地部」。「化地部」主張「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並說「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此觀念已具備大乘佛教思想。
 
  第五次分裂則指從化地部分出「法藏部」,法藏部相當重視「咒藏」和「菩薩藏」,開啟了後代大乘密教的先河。第六和第七次分裂時間大約在佛陀入滅後第三百年末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直接分出「飲光部」和「經量部」。「經量部」的開祖鳩摩羅馱,因善用譬喻說法,而使「譬喻」成為此部派的最大特徵,被視為後來大乘佛教譬喻文學的基礎。
 
  二、大眾部的分裂
 
  「大眾部」又稱「摩訶僧祇部」,是大眾部的根本部派,大天為其開祖,以「緣起觀」為論點,主張「現在有體,過、未無體」。「大眾部」的分裂前後有四次,大約發生在佛陀入滅後二百年中至滿二百年間,共衍出九部,是激發大乘佛教興起的主流。
 
  第一次分裂時,以「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的主張與大眾部主旨不合,獨立分出「一說部」;而「說出世部」則以「世間但有假名,出世間法則皆真實」另成一派;「雞胤部」則認為阿毗達磨是佛陀的真實教法,經律為方便教法,並主張應捨方便,依正理精勤修行,才能疾斷煩惱。
 
  第二和第三次分裂,各分出「多聞部」和「說假部」。最後一次分裂則是在佛入滅後滿二百年,大眾部因重新論議「大天五事」,或有表示贊成,或有表示反對者,因而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
 
  從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出來的部派中,有的以教理特色命名,有的以地名為部派名,更有以創始者立名者。各部派雖各自建立思想體系,但對於佛教的基本義理如「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涅槃」等,仍持一致的看法。
 
  從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以「部派佛教」稱之。在百家爭鳴,各有千秋的潮流之下,部派佛教展現了佛教思想發展初期的黃金時代,有如百花齊放,繽紛而燦爛!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印度大乘佛教最主要分為二大系統:一為中觀學派,二為瑜伽行派。中觀學派與瑜伽行派大約興起於西元一世紀至六世紀間。溯源而觀,原始佛教中,已含大乘思想;至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與上座部對於「空」、「有」看法的差異,更加明顯;而且各部派之間都以重視學說的立論為主,佛教因此逐漸偏重於義理的研究,反而遠離了人間佛教的實踐。於是,大乘佛教行者重新思惟佛陀教化的本懷,提倡落實慈悲利他的菩薩道,大乘佛教的開展於焉大盛。
 
  承繼部派佛教時期對「空」、「有」思想的見解,歸納印度大乘佛教學派的發展,一者是破一切執著情見,以彰顯諸法實性為主的「空宗」--中觀學派;一者則是剖析諸法相狀,以了知身心萬物為主的「有宗」--瑜伽行派。唐朝義淨大師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序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其思潮的興盛,由此可見。
 
   中觀學派
 
  西元一、二世紀間,印度大乘佛教盛行,大乘經典亦相繼出現。另一方面,當時小乘有、無學說競立,外道邪見紛沓。龍樹菩薩出世後,以般若經典為根本,造《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等,倡導般若空觀,「遣蕩諸執,破邪顯正」,大樹法幢,展現大乘佛教富麗宏偉的思想,衍成大乘空宗,成為西元三、四世紀間印度佛教的主流。
 
  承龍樹教學,門人提婆著《百論》、《四百論》、《百字論》,破斥外道思想及小乘教義;繼之,羅睺羅跋陀羅注釋「八不」之說;笈多王朝初期,青目撰《中論本頌》注釋本等,中觀學派逐漸形成。
 
  中觀學派以《中論》為主,闡述「性空、緣起」的思想,又有「世俗、勝義」二諦論作為說明。前者以有名的「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揭櫫「緣起」的根本思想,以諸法萬物皆起於因緣和合,故無自性,否定當時小乘、外道對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執著或戲論。二諦偈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說明宇宙萬法若立足於世俗諦,則一切法皆為「假名有」;若立足於勝義諦,則一切法皆為「自性空」。意即佛陀為化導眾生,以眾生理解的事相,開示真理。因此,若離世俗諦,則無法了解勝義諦;若離勝義諦,亦無法證入法性真實義。此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的「中道」觀,不偏執「有」或「空」,而從「真空妙有」中看待萬象緣起性空的本質,亦成為中觀學派重要的核心思想。
 
  西元四、五世紀間,中觀學派分成以佛護為代表的「具緣派」,和以清辨為代表的「依自起派」。前者強調「緣起諸法畢竟空」,後者則強調「自俗諦門觀緣起法,皆無自性、不可得;若從真諦門看,則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兩者對空性的看法相異。佛護、清辨、月稱、寂護、蓮華戒等人的中觀思想傳入西藏,對藏傳佛教發展影響很大。
 
  另外,中觀思想傳入中國,也深深影響中國佛教,除了衍成以弘揚《中論》、《百論》和《大智度論》為主的三論宗外,天台、禪宗等各宗派中亦含有甚深的中觀思想。
 
   瑜伽行派
 
  西元四、五世紀,約佛陀入滅後九百年,無著、世親二大論師出世,破斥當時印度偏執「一切皆空」的流弊,獨幟大乘「有」義,以「非有非空,真空妙有」,開創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以彌勒為開祖,相傳曾為無著宣說《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大乘莊嚴論》、《辯中邊論》及《金剛般若論》等五部大論。主要以般若空性為思想根本,採瑜伽為實踐方法,建立包括精神與物質的萬有存在,皆由心識所變現。無著造《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順中論》等,演說瑜伽唯識、阿賴耶緣起、蘊、處、界諸法差別的理論,確立了瑜伽行派的思想體系。
 
  約西元第五世紀初,無著的胞弟世親在「有部」出家,宣揚小乘。後來聽從兄長之教,回小向大,廣造論釋,時人呼為「千部論主」。在他的唯識教學裡,以《百法明門論》為總綱,《大乘五蘊論》說明諸法名相,《唯識二十論頌》完成唯識組織,並闡明唯識「無心外之境」的哲理,《攝大乘論釋》則成立「阿賴耶識」。另外,《佛性論》更肯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瑜伽行派的理論基礎由此而大成。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晚期代表作品,由於十大論師相繼造論詮釋,使得瑜伽學派成為西元第五、六世紀間,印度佛教的主流。十大論師中,德慧善於定學,著有《隨相論》、《中論注》等,曾在摩揭陀國與外道數論派論師辯論獲勝,因而深受國王崇敬;安慧是一位博學高僧,兼通大、小乘,並且擅長因明學,著有《大乘廣五蘊論》、《阿毗達磨雜集論》、《寶積經論》等;護法論師以那爛陀寺為中心,力闡世親學說,破小乘,伏外道,唯識大放異采,代表作有《成唯識寶生論》、《觀所緣緣論釋》等。戒賢曾依止護法為師,玄奘大師前往印度那爛陀寺時,曾向戒賢學習《瑜伽師地論》,對玄奘大師的思想產生極大影響。而在十大論師外,陳那擅唯識,卻成就於因明,成為新因明的創始人,而被喻為「中世紀正理學之父」。
 
  瑜伽行派主要的思想理論有「八識論」、「三性論」、「四分論」、「種子論」和「五位百法」等,其理論的完備,令人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近代許多學者如歐陽竟無、熊十力、梅光羲、王恩洋、周叔迦等,皆從唯識入門,而成為唯識大家。
 
  綜觀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潮,中觀與瑜伽學派有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兩者相美,使得當時法海奔湧壯闊,亦如日月之爭輝!
 
 
 
第四課 俱舍宗
 
 俱舍宗是依據世親菩薩所造的《阿毗達磨俱舍論》而成立的小乘宗派,其教義內容是以「我空法有」、「三世實有」為宗旨,故被視為小乘有宗。對中國佛教各宗都有重要影響,在思想的演變過程上,唯識宗可說是以俱舍宗為其根源。
 
  本宗除了以《俱舍論》為主要論典外,其他依據的經典有四阿含,論典有《發智論》、《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品類足論》等七論,以及《大毗婆沙論》、《阿毗曇心論》、《雜阿毗曇心論》等。
 
  西元四、五世紀間,世親菩薩感於當時有部教學在《大毗婆沙論》出現後,變得極為繁瑣,乃參酌經量部學說造《俱舍論》,批判有部傳統教義,為當時印度佛教界帶來震憾,因而研究風氣極盛。後來德慧、世友、安慧、寂天、陳那等也都相繼製疏詮釋《俱舍論》,說一切有部的教義由此更邁向新紀元。
 
  《俱舍》的弘傳,在中國分為新、舊兩個時期。南朝陳天嘉年間,真諦大師於廣州制旨寺譯出《俱舍釋論》二十二卷,世稱「舊俱舍」;唐永徽年間,玄奘大師於慈恩寺重譯《俱舍論》三十卷,為歷來法相宗的基本教本,則稱「新俱舍」。《新俱舍論》譯出後,玄奘大師門下弟子神泰、普光、法寶,各作註疏,大力弘佈此論。其後,又有圓暉、慧暉、道麟等作疏弘通。當時講學風氣隆盛,可惜在唐朝以後,此宗遂漸絕而不傳。元世祖時代,帝師八思巴造《彰所知論》,這是研究《俱舍》的最後餘光。
 
  俱舍宗的中心教義,是在說明諸法因緣的正理,破遣外道凡夫著我的執見,令斷惑證真,永離三界繫縛。主要論典是世親菩薩依「諸法無我印」所造的《俱舍論》。全論凡九品,組織縝密而不繁雜,可劃分為三大部份:第一、主要討論「法的性質和功能」;第二、討論眾生生死輪迴的因緣與果報,也就是對現實世間作分析;第三、透過修行的方法,說明解脫煩惱後所證悟世界的因緣與果報。其詳細內容如下:
 
  一、諸法概論:分析一切萬法的種類。以蘊處界三類統攝諸法,總歸為五位七十五法,並以十八界為中心,詳細探討阿毗達磨的諸門分別。
 
  二、因果論:一切有為法,必須依靠因緣和合,始能生起。本宗立六因、四緣、五果,來說明有情、無情、精神和物質的作用情形。
 
  三、輪迴轉生論:探討佛教的宇宙觀,說明有情世間和器世間的種種情形,透過三界、五趣、四生,說明有情眾生輪迴轉生的過程;再以十二因緣的三世兩重因果思想,說明眾生輪迴轉生的相狀。
 
  四、業感論:透過業感緣起,探討六道輪迴的原因,並細分業的意義與種類。
 
  五、隨眠論:說明六大煩惱(貪、瞋、癡、慢、疑、我見)、十隨眠及諸經中煩惱的分類與根除的方法。
 
  六、斷證論:探討由凡夫成為聖賢的方法與所證得的果位內容。
 
  七、破執論:從有部的立場評破其他學派「實我」的主張,並釐清無我論的真正意義。
 
  總之,此宗所依據的主要論典--《俱舍論》,乃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其組織結構嚴謹,對於諸法的分析雖千頭萬緒,卻有條不紊,世稱聰明論。雖曾光輝一時,影響大乘諸宗,然自唐朝會昌法難之後,此論隨著唯識學的不振,亦乏人研習。其理論在阿毗達磨論集中,是最富科學性、哲學性與分析性的,因此,佛教思想欲在科學昌明的今日及未來發展,此論的深研與發揚,有其價值。
 
 
 
第五課 成實宗
 
成實宗,以《成實論》為所依,又名「成實學派」。《成實論》是中印度訶梨跋摩(西元二世紀至四世紀間)所造。成實,具有「成四諦之實」的深義,意即闡說佛陀一代教法的真實義理,論說諸法皆空。其內容以正、反論證的方式,說明宇宙萬有各種現象的存在,都是無實體的假象,最後終歸於空,修如是觀可體解四諦的真理,以八聖道滅除所有煩惱,最後到達涅槃。《成實論》在教史上被定位為由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過渡時期的重要著作。古來對此宗的判屬時有異論,如南朝梁代三大法師站在《般若》、《法華》、《涅槃》諸經立場,以此論講二空,判定為大乘論。其後,北地的法上首判本宗屬小乘,繼而吉藏於《三論玄義》中判《成實》為小乘,智顗、慧遠亦以之為小乘,此後各家遂判定成實為小乘。
 
  《成實論》現為研究三論宗者所修習,可說是大乘空、有二宗的前方便。
 
  姚秦弘始十四年(四一二年),鳩摩羅什翻譯《成實論》後,其門人僧叡首先講述之,曇影繼而將此論整理分章,研究著疏者漸多。僧導是羅什門下最善於《成實論》者,他從關中到南方壽春(今安徽壽縣),廣為發揚,形成了南方壽春系的成實師系統,以曇濟、道猛、智欣、法寵、慧勇、寶亮為代表。其中,僧導的弟子道猛,以《成實》一部,大化江西,明帝為其建立興皇寺,並奉敕開講《成實》,帝與公卿皆親列法席,盛況空前。法寵受梁武帝尊為「上座法師」,敕住宣武寺。寶亮一生講《成實》十四次。
 
  羅什的弟子僧嵩則從關中到北方彭城(今江蘇徐州),形成了北方彭城系的成實師系統,以僧淵、曇度、慧球、慧次、僧柔為代表。曇度以其德風遠播,受魏孝文帝遣使徵請,住魏都平城,法席大盛,門下千餘眾。同門的慧記與道登均受北魏朝廷重視,道登更常侍孝文帝垂詢。慧球盛弘《成實》於荊、楚間,受敕為荊州僧主,享譽當世。僧柔受文宣諸王再三召請,駐錫於定林寺,四遠欽服,南齊文惠太子及文宣王均禮之為師。
 
  由於兩系的弘揚,分別受到南、北朝王室的護持,弘傳範圍遍及全國各地,世人遂稱弘講者為成實師。梁代,成實宗的南北二系會集於南京,大興本宗,人才輩出,僧柔、慧次的傳人開善寺智藏、莊嚴寺僧旻、光宅寺法雲,被譽為梁代三大法師,受到朝廷的護持。此時弘講經論的法師經常融會《成實論》來宣說大乘教義,《成實》被視為大乘般若系統的論書。其中,法雲尤為特出,以《法華》經義論《成實》,作《成實義疏》;梁武帝曾請講《法華》,以為久旱祈雨,其講說之妙,時無倫比。其次,智藏提出新本《成實》,形成新實宗,引起熱烈辯論,《成實》法筵極盛。僧旻則以利根辯才,名聞朝野。
 
  本宗於隋唐時代雖仍持續發展,但因受到梁代以後三論諸師,如僧朗、僧詮、法朗的破斥,到了唐初又有吉藏等判其為小乘,其後研究者驟減。
 
  成實宗宗義有以下要點:
 
   一、真俗二諦
 
  《成實論》中有二種二諦:
 
  第一種二諦:萬有的組成要素為真諦,如五蘊、極微、無為法等;但有假名而無實體者為俗諦,如:「瓶」由色法等因緣所成,「人」由五蘊法所成。
 
  第二種二諦:以諸佛的教法為世諦(俗諦),如說五蘊等法、布施持戒可升天等方便教;以真實空、涅槃為第一義諦(真諦)。這是《成實》的特色,若依世諦,說「有我」無咎;若依第一義諦,說「無我」為實,以此論統攝一切佛法。
 
   二、人、法二空
 
  二空觀能斷煩惱障(我執所生)與所知障(法執所生),二障斷除,得以成就佛果。成實宗主張以「析空觀」了知人、法二空的道理(大乘則主張「體空觀」,以明畢竟空真義)
 
   三、四聖諦義
 
  《成實論》的主旨,在闡釋如來所說三藏教法的實義。所謂實義,就是苦、集、滅、道四諦。
 
   四、宇宙分析論
 
  本宗將宇宙萬有概分為「五位八十四法」,色法十四、心法五十、非色非心法十七、無為法三。
 
  綜合上說,則可略知成實一宗的要旨,其異於俱舍等毗曇之說,而最具特色者,不外於「三心、二諦、二空」論,即揭示「假名心」(執著於五陰所成的人或色、香、味、觸等,所成的瓶等,為實有的心)、「法心」(執著於五陰為實有的心)、「空心」(緣於無所有的心)等三心,並謂若滅除此三心,則可脫離三界。二諦則指世諦(有我)、第一義諦(無我)。二空則為人空、法空,謂「人空」如瓶中無水,由五蘊和合形成的「人」,是為「假人我」;「法空」如瓶體無實,「五蘊」則僅有「假名」而無「實體」。
 
 
 
第六課 律宗
 
律,指佛陀隨緣制戒的具體規範,乃因僧眾不當行為而被動制定。在印度曾分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傳來中國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誦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本宗以律為所依,故名為律宗。
 
  佛陀制戒的原則是「隨犯隨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條戒律,都有其制戒的因緣和時空背景,其內容也因應對象而有不同。佛陀在結戒之初,曾宣說制戒的十大利益: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長;六、難調者令調順;七、慚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斷未來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佛典初次結集時,即已成立律藏,佛陀入滅後一百年,印度東部的跋耆族比丘首先提出十條新戒律,受到東部僧團的普遍遵行,造成西方長老比丘的非議,乃舉行結集,斥為「十事非法」,導致教團的初次分裂;其後教團陸續分出部派,所傳戒律不盡相同。
 
  佛教初傳東土一百八十年間,雖有經典傳譯,卻獨缺律典。直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印度曇摩迦羅始譯《僧祇戒心》戒本一卷,並敦請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傳戒,開中國十師傳戒的先河。
 
  姚秦弘始六年(),弗若多羅譯出我國第一部廣律《十誦律》後,律典相繼傳入;其中較重要的是「四律五論」。廣律譯出後,中土普遍以弘揚《十誦律》為主,關中則盛行《摩訶僧祇律》;《四分律》譯出後,流傳更廣,漸次取代各部,成為主流。
 
  南北朝至唐代,陸續有弘揚律宗者。唐初有終南山道宣律師,廣事著述,以大乘教義解釋《四分律》,為《四分律》的集大成者。他著作「南山五大部」,為後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為千年來我國律學行事的指南。
 
  《行事鈔》將「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其中以戒體最為重要,為戒律的根本,「戒體論」乃成為律宗的主要義理中心。道宣將佛陀一代教法判為「化、制二教」,以定慧法門為化教,戒學為制教,提昇了律藏的地位(佔佛陀教法的一半);又融小歸大,使律宗具有大小二乘互攝互通的特殊意義,奠定他在八宗的地位與發展基礎,貢獻卓越。
 
  道宣律師久居終南山弘化《四分律》,因其學養深厚,嚴持淨戒,律學大彰,世稱「南山律宗」。道宣的弟子秀()繼嗣法統,成為南山律宗二祖,其後法脈不絕。唐朝末年,經會昌法難及五代戰亂後,佛教衰頹不振,律宗亦漸式微。
 
  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師大弘律宗,唯因釋律有異,形成「會正」與「資持」二宗,「資持」影響尤廣。
 
  宋代以後,幾經戰亂,律宗典籍逐漸散佚,至元、明兩代,乏人傳承。明末清初,復有蓮池、蕅益、弘贊、元賢等著作論述;並有南京古心如馨律師登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薩於雲端受戒,頓悟心地法門,廣學大小乘律法,開壇說戒,徒眾萬人,再興南山律宗。古心門下的寂光,於南京寶華山創建南山律宗道場,成為日後的中國戒學中心,至今天下叢林傳戒,多依循寶華山的戒壇儀軌。
 
  寂光的弟子見月繼承寶華山法嗣,見月數傳至文海,清世宗時,奉詔入京,住持寶華律宗的分支--法源寺,開壇傳戒,從此寶華山法脈分燈全國,文海戒子遍滿天下。清代太平天國之亂,寶華山受到嚴重破壞,重建後,盛況不復。民國初年,唯弘一律師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雲遊著書,弘傳南山律宗。
 
  佛教的戒律講究修身利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戒律從外相的修持清淨,到內心的不動念,層次有所不同。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小小戒已不適用於各國不同的民情及現代時空。星雲主張應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廣五戒、菩薩戒,方能匡救當今道德淪喪、社會失序的時弊,提倡戒律規範人間化、生活化、現代化,建立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攝六度為戒律的內容,饒益眾生。
 
  經云:戒如良師,可以指導我們;戒如城牆,可以保護我們;戒如軌道,可以規範我們;戒如船筏,可以幫助我們度過生死大海。戒,是學習做人的根本。清淨的戒行,能夠培養健全的人格,圓滿幸福快樂的人生。
 
 
 
第七課 法相宗
 
本宗依據《解深密經法相品》而立,主張一切諸法的體性、相狀都是唯識所變,故將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分析其性相和體性,並加以組織化、系統化,所以稱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或有相宗。唯識學說建立種種「法相」,以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理,力矯空宗末流斷滅空的偏執,故名「大乘有宗」。
 
  唯識思想的發展,在佛教教理史上是一大邁進,從阿含、般若、中觀乃至瑜伽,逐漸開展,這是印度佛教思想愈趨縝密、圓融的過程。在西元四、五世紀,無著的《攝大乘論》和世親的《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為唯識思想的代表著作。主要說明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意識,並非實存的「境識俱空」,又稱為「真實唯識說」,由真諦三藏傳到中國,形成攝論宗。另外,主張「境空識有」的「方便唯識說」由陳那、無性、護法等唯識論師的傳承,經由玄奘大師傳到中國、日本,才有現今的法相宗。
 
  西元七世紀間,我國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曾在那爛陀寺從瑜伽論師戒賢受學五年,傳承《瑜伽師地論》及十支論的奧義,開創了中國的法相唯識宗。玄奘大師歸國後,住持長安大慈恩寺,在弟子窺基的協助下,以護法的注釋為主,融合印度十大論師之說,綜合而成《成唯識論》,此論為唯識宗的百科辭典,加上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是研究法相宗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窺基大弘法相唯識學於慈恩寺,世稱慈恩大師,故本宗又名「慈恩宗」。
 
  窺基慈恩宗一系由慧沼繼承法脈,續傳智周。智周傳如理,其後中國唯識宗逐漸衰微,傳承不明。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虛大師及歐陽竟無、王恩洋、梅光羲、韓清淨、朱芾煌、周叔迦、唐大圓、熊十力等居士學者致力於法相的研究。台灣早年有慈航菩薩闡揚唯識,著作《相宗十講》,後有印順導師作《唯識學探源》、演培法師作《八識規矩頌講記》、楊白衣居士作《唯識要義》等。近期也有不少法師學者致力於唯識教義的專研與著述。
 
  唯識教義分項略述如下:
 
  一、五位百法:「百法」是萬有的分類。研究唯識學,必須先了解諸法名相,這是進入唯識之門。世親菩薩從無著菩薩學習大乘法相教義後,造《百法明門論》,乃將萬法歸納為五位百法。
 
  二、萬法唯識:宇宙森羅萬象都是靠第八識--阿賴耶識無始以來所含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如果能夠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因而斷除妄執,可以了生脫死,回歸涅槃清淨之體。
 
  三、種子現行:百法中,除了無為法以外,其餘的有為諸法,皆從種子生起。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著產生「色」、「心」諸法現行的作用,稱為「種子」。當「種子」遇「緣」起「現行」時,就變現而成森羅萬象,因此說阿賴耶識是宇宙的總體、萬有的根源,此稱「阿賴耶緣起」。譬如喜捨心的種子現行時,見貧困者而心生歡喜,行布施,捨財物;看過巴黎鐵塔的相片,再見到實物時,會產生熟悉感。
 
  四、四分說:唯識學者為論證「唯識無境」的理論,說明主觀精神對於客觀對象的認識作用,提出心所四分說,即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所有心的作用,是由相分乃至證自證分四領域成立,且不離心識而存在,強調用心看心的原理。譬如照相,景物為「相分」,相機為「見分」,照相者為「自證分」,照相者調整焦距鏡頭要將景物清晰攝入的作用為「證自證分」。
 
  五、三類境:瑜伽學派將吾人所認知的塵境分為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六、三性與三無性:依「有」的觀點而言,一切諸法有三種自性(體性相狀),即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依「非有」的觀點而言,「識」有「境」無,故立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由以上三性、三無性之說,而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即三性、三無性具有不即不離的關係。
 
  七、五性各別:眾生依據個別不同的阿賴耶識種子,具有五種不同性質,可分為聲聞、獨覺、菩薩、不定、無性等五種種性,而定「可成佛」或「不可成佛」之說。
 
  本宗立三時教,以判釋佛陀一代所說教法。三時即第一時有教,第二時空教,第三時中道教。前二時為方便未了義教,止於偏有、偏空,第三時所說為中道真實義的圓滿教,屬了義教。唯識宗是屬第三時的中道教。
 
  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一切的境界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種種差別。如果我們能夠顯發佛性,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則能如實地了悟世間的實相,不被紛亂動盪、光怪陸離的現象所迷惑。如果我們能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因此,如何轉妄識為智慧,是解脫的重要途徑。唯識宗說轉八識成四智,即:第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二、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
 
  唯識學所立的名相為佛學名相的基礎,說理縝密,分析心理過程透徹,雖有「俱舍八年,唯識三年」之說,然其主張與實際生活多所相應,堪稱為佛教的心理學。如果有心學習,可依《成唯識論》所記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討、深入,必能臻於轉凡入聖的境界。
 
 
 
第八課 三論宗
 
三論宗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菩薩的《百論》開宗立派,宣揚空、無相、無所得、八不中道等義理,是具有濃厚印度傳承特色的宗派。以其著重闡揚諸法性空,故又稱法性宗,別稱空宗、無相宗、中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
 
  西元三世紀初,龍樹菩薩作《中論》、《十二門論》,倡導中道正觀要義、緣起性空之旨,而開本宗之基,即中觀學派。龍樹之後有二支派,一是龍智,一是提婆。龍智下傳清辨,清辨傳智光,智光傳師子光。提婆傳羅睺羅多,羅睺羅多傳須利耶蘇摩,須利耶蘇摩傳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於姚秦時代傳譯三論入中國。
 
  中國三論宗思想的形成,溯自早期般若思想與玄學結合,形成六家七宗格義之學,開啟本宗思想發展契機。繼由羅什大師譯三論,奠定我國三論基礎。羅什門人僧肇作《肇論》,確立空有無礙的般若思想體系,開中國三論宗思想的先河。羅什門下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等則宣教關中,形成三論宗南北二大學派。南朝劉宋時期(一-四八○),北派因法將欠缺而漸趨消沈,南派亦受成實宗的影響而未能發展。
 
  六世紀時,高麗僧朗以其卓越識見評破《成實論》,得梁武帝敬信,稍振三論之勢。僧朗之後,僧詮繼起,門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四哲,其中尤以法朗為俊傑,奉陳武帝之詔,駐錫京都興皇寺,大張講席,常隨眾千餘人,門下有二十五傑出傳人,以嘉祥吉藏最為特出。
 
  吉藏精研大小二乘玄旨,三十三歲駐錫嘉祥寺,大闡三論,著《中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大乘玄論》、《二諦義》、《三論玄義》等重要鉅著,融攝《涅槃》、《法華》大乘要旨,建立「不著二邊」,「即假即空」的中道理論體系,三論宗思想由此建構完成。 吉藏以後,雖有智凱、知命、智實、寂師、慧遠等高足繼起,然因思潮變遷,法相宗、禪宗盛行,唐代中葉以後,本宗遂告沈寂。近代研究三論特出者為印順長老,他對於中觀緣起性空思想有深入的闡揚。
 
  三論宗的教義主要有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三科。
 
  一、破邪顯正:依《大乘玄論》所示,「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見解,「顯正」即彰顯「無所得」的中道空理。破邪即顯正,意即破邪之外,別無他立。
 
  二、真俗二諦:為令眾生領悟「無所得」中道的理體,於無名相中,強設名相,而說「真俗二諦」。「真俗二諦」乃詮顯無所得理的「言教」,以破除二邊的執取。
 
  三、八不中道: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以此四雙八計破除「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計有所得的邪迷,以詮顯無得正觀,即是八不中道。
 
  本宗破除一切「有所得」執見,以「無所得」為宗旨,故不於佛陀一代聖教立權、實、真、假,或分深、淺、優、劣,然而為因應眾生根機,仍立二藏、三輪的教判。二藏,即聲聞藏、菩薩藏;三輪,即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
 
  修習三論者,首先須摒棄物我表相的種種對待,化否定為肯定,從出世到入世,變消極為積極,卻玄義而重實踐,從否定中建立「有」,從肯定中了悟「空」,方能照見萬法實相。在三論空觀思想裡,可以體悟身心、自他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從而發菩提願,展現出深切的入世關懷,為一切眾生廣行菩薩道,而不急於求解脫。
 
  空觀的建立,對於現實人生實有積極向上的正面意義。星雲主張建立與「空觀」相應的人生觀:「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捨為得、以眾為我、以教為命」,從體證解脫、承擔中,徹見「同體共生」的生命價值,才是圓滿與自在的人生觀。
 
 
 
第九課 天台宗
 
天台宗因開創者智者大師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華經》的教旨而建立思想體系,又名法華宗。
 
  本宗教門義旨,以《法華經》為宗旨,以《大智度論》為指南,以《大般涅槃經》為輔助,以《大品般若》為觀法,援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
 
  論及天台宗的歷史傳承及思想淵源,應遠溯自印度龍樹菩薩所撰的《大智度論》、《中論》。此二論傳入我國,經鳩摩羅什翻譯弘揚,此後,得北齊慧文、南嶽慧思兩大師的傳承,及至智者大師的發揚,創立教觀雙美體系,成為天台教學的基礎。
 
  慧文,北齊人,因閱讀《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的妙旨。又讀《中論》時,於「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之偈,頓悟空有不二的中道義,因而成立空、假、中三諦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觀」的觀法,其後傳法給弟子慧思。
 
  慧思承慧文面授觀心之旨,晝則盡職僧事,夜則坐禪修定。一日,於放身倚壁的一剎那間豁然開悟,明達融通「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生主張《般若》、《法華》是理論與實踐的雙軌,奠定了天台教學「教觀二門」的基礎。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承襲慧思的禪法,以一心三觀、十如是,發展為「一念三千」與「三諦圓融」。天台宗遂據此為基礎,而形成獨特的性具思想。
 
  智者大師承繼南北朝時期各家的教相判釋,獨創天台五時八教的判教體系。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是佛陀化導眾生的次第。八教,是為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化儀四教,是佛陀化導眾生的方式,即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是佛陀教化眾生的內容,即藏、通、別、圓。此五時八教的教判,是以《法華經》為圓教立場而施設的,將佛陀一代時教分門別類,適應各種不同眾生的修持,並依修行次第、證道果位,加以分析比較。
 
  智者大師一生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廬山,致力於著書立說,勤於修持禪定。也曾多次入宮為陳後主說法,為隋煬帝授菩薩戒,又至金陵弘法度眾,可謂是禪教一致,行解並重,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是大乘的菩薩行者,同時也是將佛學中國化,使天台宗具足中國佛教思想特色的第一人。
 
  灌頂,慧解超強,一生記錄整理智者大師的法華三大部等著作,撰述《涅槃玄義》、《涅槃經疏》,編有天台宗史《國清百錄》、《智者大師別傳》,對鞏固天台教團很有貢獻。灌頂以後有法華智威、天宮慧威、左溪玄朗。玄朗示寂後,湛然繼其法席,一生致力於弘揚天台教觀,講說撰寫,著作豐富,有《金剛錍論》、《止觀搜要記》、《法華文句》等多種。時人讚歎說:「荊溪不生,則圓義將永沒矣!」
 
  湛然之後,因會昌廢佛及唐末五代的戰亂,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度衰微。直到趙宋時代,清竦的熱心護法,吳越王錢俶的大力支持,天台宗風才又重見曙光。清竦門下有義寂,探索天台典籍、講演天台教學;義寂門下有高麗諦觀送天台典籍回中國,其後四明知禮復興宋代天台大業,被尊為天台第十七祖。
 
  天台宗在南宋以後,隨著國運的衰微,亦逐漸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稱「私淑台宗」,著《法華會義》等書,對天台教觀頗有發揮。民國以後,有諦閑大師創「觀宗研究社」,為作育天台學者的專門學府,後付法倓虛。在香港先後有倓虛、樂果、顯慈、定西、洗塵、覺光、大光、智海、永惺等法師弘揚天台;台灣有斌宗法師繼天台衣缽,門人慧嶽法師,承其法系至今。
 
  天台宗的教理門有: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五時八教的教相論、三諦圓融論、五重玄義的經典解釋論,及圓教的六即佛論等。實踐門有: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內含四種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等。在中國八大宗派中,由於它的義理組織嚴密,使天台有「教、觀」二門互照、「教觀雙美」的稱譽;同時也顯現其教觀兼備,事理圓融,解行並重的獨特風格。
 
 
 
第十課 華嚴宗
 
 華嚴宗係依據《華嚴經》而立名。杜順大師作《法界觀》一卷,總括華嚴奧旨而開宗。唐代賢首國師撰《探玄記》及章疏多種,華嚴法門因而大行,所以本宗又稱賢首宗。又本宗以四界說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亦稱法界宗。後以現今通行的《八十華嚴疏鈔》是清涼國師澄觀所作,故亦名清涼宗。
 
  《華嚴經》是佛陀成道第二七日所宣說的自內證法門。佛陀入滅後六百年頃,龍樹菩薩於龍宮中發現這部經典有三本,以上、中非凡力所能持,乃誦出其十萬偈四十八品,即為後世流傳的《華嚴經》。在中國有三種梵文譯本,即:東晉佛馱跋陀羅譯的《六十華嚴》、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八十華嚴》、般若三藏譯的《四十華嚴》。
 
  唐初,杜順大師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是一位融理論實踐於一體的大德。他一生中神異事蹟很多,比方說,有聾子、瞎子拜見他以後,能聽能見。有一次涉水過河,河水忽然斷流,等過岸後,才又水流如故。他所著述的《五教止觀》、《華嚴法界觀門》,為開展華嚴思想的根本要典,被尊為華嚴初祖。
 
  二祖智儼,二十七歲撰《華嚴經搜玄記》,記述《六十華嚴》的綱要,成一宗的規模。智儼一生著述弘法,以教育徒眾為職志,不求名聞,風範清高。
 
  三祖賢首法藏融和杜順、智儼思想,集其大成,完成華嚴教觀雙門的組織系統,並判釋如來一代教法為三時、五教、十宗,以《華嚴》為別教一乘的圓明具德宗。他所撰述的《華嚴經探玄記》、《華嚴五教章》、《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等,都是華嚴宗的重要著作。法藏一生宣講《華嚴》三十餘遍,常有瑞應,或有光明從口而出,或見五彩祥雲凝空,或感大地震動。尤其善用實物譬喻,嘗於長生殿為則天皇帝講《華嚴經》,以殿前金獅子為喻,解說法界構造、六相、十玄的意旨,使茫然不解的皇帝因而欣然了悟。又曾為理解力遲鈍者立十面鏡子,分列上下及八方,面面相對,於中央置一佛像,其後燃一炬照之,以此光影互相映現,闡釋「重重無盡」的法界緣起。
 
  四祖澄觀每日必誦《華嚴》,一生宣講《華嚴經》五十遍,身歷九朝,先後為七位皇帝講經,唐德宗曾讚譽道:「聽大師講《華嚴經》,心裡很清涼。」因此受封為清涼國師。澄觀秉承杜順的法界三觀,而述說「四法界」,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總具四種之理,撰《八十華嚴疏》。有「華嚴疏主」美稱,又此疏與法藏所撰《探玄記》,被譽為華嚴雙璧。
 
  華嚴宗至五祖宗密,首倡禪教一致,並作《華嚴原人論》,立足華嚴,會通三教,對宋明理學的形成和儒學哲理化產生重大影響。
 
  華嚴宗經過五位傑出祖師的推弘,完成精深的思想體系,和天台宗同為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光輝燦爛的二大圭璧。
 
  宗密示寂未久,唐武宗「會昌法難」起,經論銷毀殆盡,諸宗皆沒。至宋代,子璿重興本宗,門人淨源作疏倡導;又有道亭、觀復、師會、希迪諸師各作《五教章》注解,世稱宋代四大家。元代的普瑞、圓覺、本蒿、盤谷、文才、達益巴等,明代的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祖住等,清代的通理、周克復、續法等諸師大德,相繼或作章疏,或敷演《華嚴經》。此中,清代的通理和續法被認為是中興華嚴者。民初復有月霞創辦華嚴大學,門人以常惺為著。
 
  華嚴宗旨甚深玄妙,其骨幹則不出「法界緣起」。法界緣起者,謂宇宙萬象相互融通,此一物為他萬物緣,他萬物亦為此一物緣;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自他相待相資,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為明此法界緣起的內涵,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門」、「六相圓融」之旨:
 
  一、四法界:「法界」是指由佛心所顯現的宇宙萬法,一心含攝四種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其中,事事無礙法界特顯華嚴妙境(一真法界)
 
  二、十玄門:即以十門開演法界緣起的相狀,說明萬物同體,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之理。包括: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隱密顯了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境界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成具德門等十門。
 
  三、六相圓融:六相者,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一切諸法無不具足此六相,圓融,相即,無礙。
 
  一切諸法皆具足六相的圓融,法法具足十玄無盡的緣起。事事無礙法界,窮一體圓融之妙,此即華嚴「一乘別教」獨特的「性起法門」。
 
  「認識重重無盡華嚴會,恍悟自身佛法富貴人。」能認識佛心所顯現的華藏世界(一真法界),就能擴大生命領域,證悟生命的永恆,進而脫離貧賤、富貴、有無、生死、多少、高低等一切對待世界的束縛,而達到心靈上的圓融無礙,歡喜自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每年召開年會,星雲先後提出了「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圓滿與自在」、「自然與生命」等主題,希望人類不分彼此,能夠落實於尊重生命,而展現生機;能夠慈悲包容,而涵攝十方;能夠敬業樂群,而廣利一切眾生。
 
 
 
第十一課 真言宗
 

 
真言宗,專持真言密咒,建立曼荼羅,並以三密加持、修五相成觀,以期即身成佛的大乘宗派。真言咒語是諸佛菩薩自內證的密語,恐未具正知正見者妄修入邪,或生毀謗,故密而不可對未受灌頂者說,因而稱本宗為「密宗」或「秘密乘」。
 
  早在佛陀時代,真言密咒已流行於印度民間,用以守護、消災、治毒等。四世紀時,出現專說咒法的《孔雀明王經》,主張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的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軌,即可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七世紀時,密教結合大乘教理的精粹,組織了完整的理論系統,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主,成立「胎藏界」和「金剛界」密法兩大部,形成一個獨立的宗派,又稱「金剛乘」。
 
  八世紀後半葉,密教為了配合印度民族思潮,力求大眾化、通俗化,融入印度教學說。其後逐漸轉化為「時輪教」,將大眾化的金剛乘加以體系化,以「樂空不二」的無上瑜伽密法為中心,強調《金剛頂經》中的大樂說,是為「左道密教」,此派後來傳入西藏。
 
  密宗法門特別重視事相儀軌的傳承,且必須以顯教為基礎,並經上師灌頂正式傳授才能修習。因此,欲學密者須先通曉大乘教理,然後修滿十萬遍以上的四加行,即:四皈依法、大禮拜法、獻曼荼羅法、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念誦法,加行圓滿後,上師始依根器傳授「五部無上金剛法」的任何一部,作為行者的本尊專修法。藏密寧瑪派將佛陀一代教法分為三部九乘;阿底峽尊者所著《菩提道燈論》,將學佛的次第分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等「三士道」;日本東密祖師空海所立的「十住心」。此等皆說明修持密宗必須以顯教義理為基礎,次第漸進,不可踰越。
 
  中國佛教在三國時代已有經咒傳譯,但並無系統。直到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八世紀),密法從印度傳入,密宗才正式在中國發展開來,成為八大宗派之一。
 
  我國密宗尊龍樹為初祖,龍樹傳兩部密法給龍智;八世紀初,印度善無畏、金剛智乃至不空皆曾於印度得其真傳(傳說龍智活了七、八百年)。唐玄宗時,善無畏與金剛智先後將胎藏部、金剛部密法傳入中國,奠定密宗基礎。不空依止金剛智出家,盡得其密法,其後遵奉金剛智遺命到南印度廣求密教經典,回中國後專志翻譯,被尊為四大翻譯家之一。
 
  中國密宗在不空的發揚光大下,順利擴展,玄宗、肅宗、代宗及德宗太子皆受其灌頂,禮為帝師;不空派弟子於五台山造金閣寺、玉華寺,流傳至清末,五台山均為密教重鎮。
 
  唐代的密宗祖師還有一行、惠果。其中,惠果為不空的傳法弟子,受金剛界密法,係密教付法第七祖。他從善無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蘇悉地諸法,並融會二法,建立「金胎不二」的理論。此金胎不二的理念,由弟子空海帶回日本,成為東密開祖。此外,新羅僧惠日、悟真等亦傳此宗入新羅(今韓國)
 
  會昌法難後,密宗僅存「瑜伽燄口」、「施食儀軌」及楞嚴、大悲、十小咒等流傳下來。元、明、清三代,由於政治因素,帝王崇尊藏密,密法再度傳入。薩迦班智達和八思巴接受元帝封爵,並授以政治權力治理西藏;明代藏教有八大法王受冊封;清朝曾冊封四大活佛: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章嘉胡士克圖;因上有帝王的崇信,乃有臣民百姓望風披靡,加速密教的盛行。
 
  近代有法尊法師參學西藏,譯出數部藏密要典,首度溝通漢藏文化;星雲亦曾致力顯密融和;一九九七年三月,藏密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來台訪問後,遂掀起密教在台灣發展的熱潮。
 
  密教以顯教為基礎,忽略顯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頂咒法,或迷信雙修法,而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將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偏離佛陀教法本懷。唯有顯密佛教的共同發揚,才能為全世界人類福祉帶來貢獻。
 
 
 
第十二課 禪宗
 
禪宗的「禪」,溯源自印度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的「拈花微笑」,發揚光大於中國唐朝的惠能大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禪」,由此逐漸形成為「五家七宗」的龐大宗派--禪宗。其後再陸續傳到日本、韓國、越南,乃至近代普遍傳至歐、美、澳、非等世界各地。
 
  禪宗尊奉北魏時來華的菩提達摩為始祖。達摩以四卷《楞伽經》傳給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令人從「藉教悟宗」澄觀靜慮、止息雜念的「理入」,或從以德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的「行入」,以求得精神解脫。四祖道信「擇地開居,營宇立象」,接引道俗,舉揚禪風。其禪法以一行三昧、五門禪為特色。五祖弘忍的東山法門是依道信的一行三昧為基礎發展而成,東山法門承繼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重視達摩的領宗得意,形成中國禪學的主流,在當時佛教界有崇高的威望。
 
  此後禪宗分為兩派,弘忍的弟子神秀及其弟子以長安、洛陽兩京為中心的北方傳法,稱為北宗,禪法主張漸悟;惠能及其弟子在南方傳法,稱為南宗,禪法主張頓悟。唐中期以後,南宗逐漸成為禪宗主流,北宗逐漸衰微,乃至湮沒無聞。惠能的革新頓教禪法思想,主要是《壇經》中所敘述的:()強調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的「無相戒」;()主張頓教法門,說「一悟即至佛地」;()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實踐理念。
 
  惠能門下,主張惠能傳南宗正統性的人是荷澤神會。他曾於七三二年於滑台大雲寺與北宗論辯,爭取南宗的正統性,並極力宣揚南宗禪。四祖道信傍出的牛頭法融一派,在江東潤州牛頭山勃興,對南宗門下有極重大意義。此外,繼承惠能法嗣的是唐末五代青原行思、南嶽懷讓兩大弟子系統下產生的五宗七派。青原行思門下,分別流出雲門宗、曹洞宗、法眼宗。南嶽懷讓門下,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體現他禪法的特色,從日常生活行事中認識「起心動念、彈指瞬目」皆是佛性之用的禪旨。其弟子百丈懷海依此精神建立僧堂的禪院規制,有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馬祖的禪法經百丈而分出溈仰、臨濟二宗,臨濟門下日後又分出黃龍、楊岐兩派,宗脈相承,至今不絕。
 
  北宋是五宗七派的全盛時代,南宋則是看話禪與默照禪分立的時期。曹洞門下宏智正覺提倡默照禪的禪觀功夫,而臨濟楊岐派門人大慧宗杲,以參公案的方式,引導行人起疑情、看話頭,力求徹然大悟。
 
  元明以後,禪法漸微,其間雖有海雲印簡、萬松行秀、破菴祖先、無準師範等一代宗師相繼崛起,畢竟已呈儒釋調和、教禪一致的定局,漸失其獨立風格。近代禪宗大師首推清末民初的虛雲、來果二位碩德,紹隆宗風。
 
  隨著時代的遷移,現代無論是西方世界、東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由於社會生活的複雜紛亂,心裡無法得到安寧,因此,每一個人更需要禪的力量來安頓浮盪不定的身心。目前台灣及世界各國正掀起一股「禪學熱」,多數學佛人士熱衷於禪坐冥思,講說撰述。佛光山屬臨濟法脈,秉承菩薩道思想、人間佛教精神,因應時代之需,開創出「人間生活禪」禪風;並於世界五大洲分設僧信二眾禪堂,以合乎現代思潮的規約,來接引禪修行者,找回自家的本來面目。
 
 
 
第十三課 淨土宗
 
淨土宗是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因為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白蓮社,取義生西方淨土者皆由蓮花所化生,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所以又稱蓮宗。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藉彌陀本願的他力,祈獲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故又稱念佛宗。
 
  淨土思想廣見於大乘諸經。淨土,是指清淨國土,也就是以清淨功德所莊嚴的處所。其中極樂世界彌陀淨土自古以來即被視為諸佛淨土的代表。
 
  彌陀淨土思想乃依據《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三經所成立。《無量壽經》主要敘述阿彌陀佛成道的本緣、四十八大願,廣宣穢土五惡、五痛、五燒的劇苦,勸修往生法門,及揭示三輩往生的條件。《阿彌陀經》以阿彌陀佛的西方勝境為主體,以往生不退為宗,以「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為用。《觀無量壽佛經》則陳述往生西方的淨業正因「三福行」及「十六觀行」法門。四世紀間,世親菩薩造《往生論》,力勸往生西方。此「三經一論」先後傳入中國,成為淨土宗成立的重要典據。
 
  東晉弘揚彌陀淨土最力者,是廬山慧遠大師。他在廬山與大眾共修念佛三昧,據《般舟三昧經》修行,以期能往生見佛,是我國「結社念佛」的始祖,也是我國淨土的主流。
 
  北魏永平年間,菩提流支來華,授曇鸞《觀無量壽佛經》,傳承完備的淨土經論,使中國淨土法門有劃時代的進展。曇鸞依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明示難、易二道,他力、自力的差別,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修行的易行道,並專重持名念佛,以求生淨土。其後,道綽著《安樂集》一書,開示末世眾生的要路,依難易二道的說法,立聖道、淨土二門的教判。至唐代善導大師集其大成,立正行、雜行,撰有《觀無量壽佛經疏》、《淨土法事讚》及《往生禮讚偈》等,甚受淨土宗重視,故經其闡揚而確立的淨土宗,特稱善導流,對淨土宗影響至鉅。
 
  唐開元初,慧日大師自印歸國,見當時禪家視淨土為引導愚心的「方便說」,於是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張戒淨並行、禪淨雙修、教禪一致,以一切修行皆迴向往生淨土。於是中國淨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種教系,即:慧遠系統、善導系統、慈愍系統。
 
  其後,三祖承遠大師承慈愍慧日三藏之說,專修淨土,營立「彌陀台」,遠近皆附。四祖法照大師於南嶽般舟念佛道場勤修般舟三昧,禪定中感應彌陀親授五會念佛方法,乃創「五會念佛」法門。五祖少康大師於烏龍山建念佛道場,率眾日夜行道唱讚。
 
  六祖宋永明延壽大師,撰《萬善同歸集》,主張理事兼融、禪淨雙修,又作〈四料簡〉,宋代僧俗的禪淨雙修皆承其遺風。七祖省常大師結社集眾專修淨業,往昔廬山白蓮社的盛況於焉再現。八祖明代蓮池大師(即雲棲袾宏)精修念佛三昧,一生行持淨土,重視經教,撰《阿彌陀經疏鈔》,強調「信、願、行」三資糧為往生淨土之要;力倡「禪淨同歸」之說,融和二宗,令淨土宗凌駕諸宗之上,成為主流。蕅益智旭大師承襲蓮池教說,著《阿彌陀經要解》,選定《淨土十要》,為淨土行者必讀之書;又精研八宗教義,著作等身,主張禪、教、律三學一源說,並將此三學歸結於淨土法門,是為淨土宗九祖。
 
  清代以來,淨土信仰受到在家居士熱心提倡,如彭際清居士等,尊截流行策、省庵思齊、際醒徹悟為淨土祖師。其中,省庵大師結蓮社,制定〈淨業堂規約〉,互相策勵,屏絕諸緣,專修淨業,世人皆謂永明大師之再來。民國初年有印光大師,主張以淨土法門統攝禪、教、律各宗,力倡持名念佛,又致力社會慈濟事業,各地僧俗漸次興起結社念佛的風氣,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祖。政府遷臺後,淨土宗在臺灣持續受到廣大歡迎。
 
  綜觀淨土宗的發展,千餘年來,闡揚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難以計數,也有廣大的信眾,但此宗不若他宗有師徒授受的法系,因此沒有祖師的直接傳承系統,一直到宋朝宗曉法師才將歷代弘揚淨土法門有重大貢獻者列為蓮宗七祖,即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大師。後人復舉明代雲棲袾宏大師為八祖、蕅益智旭大師為九祖,清代行策大師為十祖、省庵大師為十一祖、徹悟大師為十二祖,近代則推清末民初印光大師為十三祖。這是淨土宗不同於其他宗派之處。
 
  淨土法門歷久不衰的原因,在於易修易持,有所謂「千經萬論,導歸極樂」的統攝八宗之勢。除了祖師大德親見彌陀、放光見佛、往生瑞相等事蹟外,歷代緇素及物類的往生實錄,也都令人生起無比信心。
 
  淨土宗的行持以念佛法門為主,一般可分為四種念佛法,即:
 
  一、持名念佛:繫心一佛,專心稱念名號,淨念相續,如《阿彌陀經》所云。
 
  二、觀像念佛:諦觀佛像,歷歷分明。
 
  三、觀想念佛:以觀像念佛為基礎,對所觀佛像留下深刻印象,再至靜處閉目憶念觀想,如《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六觀及《觀佛三昧海經》所云。
 
  四、實相念佛:觀自身及一切萬法的真實自性。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念佛法,又名「法身觀佛」。
 
  其中以持名念佛最為普遍,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深入民間,影響最廣。
 
  歷代以來,淨土修行者對於持名念佛也有多種方法,如:明持、默持、半明半默持,觀想念、追頂念、禮拜念、記十念、十口氣念等。星雲則主張在不同的心境也可以有不同的念佛方式來修持,如:
 
  一、歡歡喜喜的念(如歷淨土)
 
  二、悲悲切切的念(如子憶母)
 
  三、空空虛虛的念(如入法界)
 
  四、誠誠懇懇的念(如見彌陀)
 
  修持淨土法門者,應廣發菩提心,以「上求下化」的願心來稱念佛號,才能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相應。念佛,不一定要到寺院裡;但是,到寺院參加念佛法會,藉著大眾共修的力量,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極樂世界是我們幸福的國土,是身心永久的故鄉;清淨佛國是我們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恒的歸宿。但是極樂世界的往生,需要靠現世人生的千番歷鍊,萬般修行,才能達到蓮華化生,不生不滅的境地。佛國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來時光,而在當下人間淨土的建立,現世人生的莊嚴。因此,淨土行人希望求生淨土,就要以現實的世界做為立足點,老實念佛、修持,淨化我們現世生活。尤其對現代的家庭,對忙亂的社會人生,淨土是安定我們身心的殊勝法門。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西藏的佛教,應溯自西元四世紀,藏王拉托托日寧贊得《如意珠寶篋莊嚴經》等,因不解經義,以「玄密聖物」奉祀;至西元七世紀中葉,藏王松贊干布始建寺譯經,這是西藏佛教的嚆矢。
 
  西元八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貞虔誠奉佛,積極弘揚佛法,迎尼泊爾寂護大師入藏,講說律藏、中觀,建桑耶寺。惟是時藏地原始苯教排斥佛教,災難頻傳,佛教發展備極艱辛。西元七四七年,藏王接納寂護大師的建議,遣使者恭迎印度密教蓮華生大士入藏,立宗弘化,乃開藏密之源。大師以神通降服苯教教徒,悉奉佛教,同護佛法,屢建未成的桑耶寺乃順利竣工,所傳真言儀軌亦告大備。是時,並得啤瑪拉密渣尊者大力相助,披度僧眾,依教修行,這是藏地佛教前弘期的盛況。
 
  西元九世紀,苯教反佛勢力興起,藏王朗達瑪大舉毀滅佛教。其後,藏地內亂,民生疾苦,引起藏人向佛之心,乃迎印度尊者阿底峽入藏,從事改革,佛法再興,開啟藏地後弘期佛教的發展。
 
  在西藏佛教史上,佛教遭朗達瑪毀滅前,蓮華生大士所傳佛法,稱舊派,藏語稱「寧瑪派」;阿底峽尊者以後所傳佛法,稱新派,藏語名「噶當」,又稱新紅教,係將原來的密教融和顯乘,以顯密不二,經典與曼陀羅合一,為解脫要道,護持者眾。此後,西藏佛教迅速發展,宗派林立,因此精舍林立,寧瑪、噶舉、薩迦、格魯為四大教派,其餘尚有當巴桑吉所建的「希解派」,袞邦欽波特吉尊椎所創的「覺囊派」,博東巧勒南杰所立的「博東派」,布敦所興的「霞魯派」,以及如南喀堅贊雖未列「洛扎派」名,而顯盛一時的流派甚多。時至今日,或雖典籍尚存,法統失傳,或以法脈尚興,教義相似,或以流傳未久,而未弘傳,皆不贅述。茲就四大主流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四派概略說明如下:
 
   一、寧瑪派(紅教)
 
  寧瑪派是西藏佛教中最早的教派。寧瑪,藏語古老的意思。始祖即藏密開祖蓮華生大士,大士入藏之後,降魔建寺,闢地譯經,弘傳密法,一時佛法大興。
 
  十一、十二世紀間,藏僧三索爾及絨卻吉桑波等,奉蓮華生大士為開祖,依其密咒及所遺「伏藏」修習;自藏傳佛教後弘期始,稱寧瑪派。又此派僧人頭戴紅色僧帽,因此別稱為「紅教」。
 
  寧瑪派重個人實修,奉大乘思想,不置寺院,覓隱密山洞,修持巖藏或心中取得的蓮華生大士所傳密法。後來規模益廣,形成六大傳承,即噶陀、白玉、左千、雪謙、多傑乍、敏珠林是,盛行於康藏、青海、四川等地,至十六、十七世紀,始有較具規模的寺院,且發展快速,海內外承侍此派受法修行者眾多。
 
   二、噶舉派(白教)
 
  本派祖師馬爾巴,親自到印度向密教大師那洛巴修學密法,回藏後成為噶舉派的開祖。噶舉派注重口口傳授。噶,意指「佛語」或「師長的言教」;舉,意為「傳承」。此派在修法時穿著白色僧裙(馬爾巴沿襲自印度習俗),別稱「白教」。
 
  馬爾巴傳授「喜金剛」、「密集金剛」、「大手印」等密法,並全力投入梵典漢譯的工作。他以在家居士身分傳法灌頂,門下弟子以密勒日巴最為傑出,是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詩人聖者。密勒日巴的再傳弟子岡波巴,其弟子分為四大派和八小派,其中,杜松虔巴所創立的噶瑪噶舉派,即第一世噶瑪巴,以活佛轉世的方式傳承此派,至今已轉世至第十七世,從二世開始為忽必烈之師,乃至十世皆為中國元朝皇帝的教授師。
 
  噶舉派的教義傳承自應成派《中觀論》,最主要的教法是「大手印」法,並著重將生活中的不順遂視為修道的「助緣」,主張於逆境中磨練意志,以增長學法的信心。
 
   三、薩迦派(花教)
 
  西元一七三年,薩迦派的教主貢卻嘉布,在後藏仲曲河谷的薩迦地方,以所建的薩迦寺為名,成立此派。此派寺院牆上繪有象徵文殊、觀音與金剛手菩薩的紅、白、藍三色花紋,因而又名「花教」。
 
  薩迦法王與教主的繼承,是採父子相傳的家族傳承方式世代輪替相承。薩迦四祖貢噶堅贊曾應元帝忽必烈召請入朝,被尊為帝師,著有《薩迦格言》,流傳至今。薩迦五祖八思巴,亦被元朝尊為帝師,冊封為「大寶法王」,並委以全藏的統治權,薩迦派因而盛極一時。隨著元朝政治的衰微,薩迦派在西藏的地位也受到重大的影響,但其教義仍然流傳至今。
 
  薩迦派所弘傳的密法,傳承自貢卻嘉布得文殊的啟示,以清辨一系的中觀派教學解釋祕密乘,「喜金剛」法為其傳承,並以顯教中觀、唯識思想為基礎,注重「道果」密法的傳授。其教法有三個主要的修行次第,即:最初捨非福(惡業)中斷於我執(人空),後除一切見(法空),知此為智者。
 
   四、格魯派(黃教)
 
  宗喀巴遙承噶當派傳統,於西元一四九年以所建的立波噶當寺為名,創建「立波噶當派」。其後,又在拉薩創建甘丹寺,並發起「傳召」法會,乃改為「格魯派」。「格魯」意為善規與善行,後世尊宗喀巴大師為創始者。宗喀巴提倡宗教改革,講求戒律精嚴,注重顯教修學,並主張先顯後密的教法。此派因頭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
 
  宗喀巴採取噶當派阿底峽尊者顯密合一的思想,並建立先顯後密的修行次第,以五大部論為修學顯教必修課程。宗喀巴的代表作《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不但體現他的思想體系,也是格魯派的理論基礎。
 
  格魯派是西藏佛教教派中最後興起的,十五世紀以後的西藏歷史與格魯派的歷史密不可分,其勢力強大,寺院眾多,最著名的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倫布寺。
 
  西元一九五九年文革期間,十四世喇嘛丹增嘉措出走到印度西北部的達蘭沙拉,並建立流亡政府至今。
 
  隨著藏僧的流亡海外,各個教派在世界各地重建梵宇,弘傳密法,揭開了西藏的神秘面紗。各國學者對西藏的傳統、語言、典籍、教派、美術等方面,都有廣泛的興趣,形成研究、撰述與闡揚的熱潮。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西元六世紀中葉,佛教由中國經百濟傳日本,初期的弘揚以聖德太子(五七四-六二二)為最大功臣,他定佛教為國教,並在制定的十七條憲法中規定全民「篤敬三寶」,說明佛教為「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礎。此後,日本留學僧陸續至中國求法,將中國佛教的思想傳承、宗派教說、修行方法等引進日本,逐漸演變成日本特有的宗派佛教思想。今就日本幾個重要宗派一一簡介如下:
 
   一、南都六宗
 
  奈良時代(六四五-七九四),佛教主要的宗派有六家,即:三論、法相、成實、俱舍、律宗及華嚴。
 
  三論宗初祖為高麗僧慧灌,於元興寺大弘三論(六二五),這是日本宗派佛教的開始。其後智藏曾投中國嘉祥門下,道慈亦入中土兼學六宗,分別為二祖、三祖。
 
  其後,法相宗取代三論宗的盛世,人才輩出,與後來的天台、真言宗,鼎足而立。俱舍宗多依於法相宗,初傳在西元六五三年元興寺僧道昭入唐,跟隨玄奘大師習法相教義,回國後,廣弘法相宗義。二傳是在西元六五八年由智通、智達傳入,至玄昉入唐回日本後,法相宗盛行,學僧輩出,以興福寺、元興寺為根本道場。
 
  華嚴宗發軔於西元七三六年,唐代道璿攜華嚴章疏至日本,聖武天皇極推崇華嚴。之後,此宗一度衰落。鎌倉時代,高辨與凝然為復興華嚴的兩位巨匠。高辨融和華嚴與密宗的教學,被尊為嚴密之祖。凝然精通各宗教義,尤為華嚴集大成者,宇多天皇曾從師受菩薩戒,賜封為國師,可謂華嚴中興之祖。德川時代的鳳潭以天台解釋華嚴,識見雄大,為華嚴宗開創新局。
 
  律宗初傳於西元五八八年,僧尼善信等至百濟受戒,回國後,駐錫櫻井寺。天武天皇時,道光奉敕入唐學律,至唐代道叡攜律本赴日,講《行事抄》,戒律思想始為流布,是為第二傳。唐代鑑真大師自華東渡,傳授菩薩戒與三壇大戒,以唐招提寺為本寺,始為日本佛教戒法的確立。律宗曾一度衰微,鎌倉時代,俊以京都為中心,提倡北京律,頗受敬重。
 
   二、天台宗
 
  最澄為日本天台宗始祖,曾從中國天台湛然的弟子道邃、行滿受法,返日後,於比叡山融和禪、密、戒、圓,開創四宗融合的總合佛教--日本天台宗()。最澄弟子圓仁亦赴唐學天台與密法,至其弟子安然集大成,此時日本天台宗已極度密教化,稱為「台密」。台密系統傳至後世,總計有十三流派,對日本佛教影響頗大。
 
   三、真言宗
 
  真言宗以空海為開祖,因特重念誦真言得名。空海入唐(),從惠果學密,返日後,不久受賜高野山,乃建金剛峰寺及京都東寺為此宗根本道場,後人稱其所傳密教為「東密」。九世紀時,真言宗開始分裂成派,至室町時代已分枝成七十餘派。
 
   四、禪宗
 
  奈良時期禪風已自大唐傳入日本,先後成立臨濟、曹洞、黃檗三大宗派。
 
  鎌倉時代,榮西入宋求法,得臨濟心印,後來於京都開創建仁寺,融和天台、密、禪三宗開立臨濟宗,受到鎌倉幕府的信任,後人尊為日本禪宗的開山祖師。臨濟流傳至南北朝室町時代,深受幕府大臣尊崇,認為是完成武士人格修養的基本方法,禪的思想遂深入日本人的生活,與茶道、花道、書法、劍道等,水乳交融,自成一格。室町時代後期以夢窗疏石為主的五山派,是當時禪宗的主流派,受足利尊氏庇護,於京都開創天龍寺,有門徒千人,是五山文學最盛期。夢窗、大燈、一休等為大將,五山十剎法脈欣榮,至今臨濟宗有六千餘所寺院。
 
  日本曹洞宗創始人為道元禪師,嘗從榮西弟子明全學禪,後入宋,於天童山曹洞宗如淨禪師門下得法。返日後,創建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是為「曹洞宗」。一五七年後,柏原安天皇敕額永平寺為曹洞宗的總本山。一五八九年,由瑩山紹瑾所創的總持寺也被欽定為曹洞宗的總本山。因吸收民間流行的祈禱儀式,積極傳教,曹洞宗因而大盛,成為日本最大宗派之一,有寺院一萬四千七百餘所。
 
  黃檗宗與臨濟、曹洞合稱日本禪門三足,係由明末中國僧人隱元隆琦融和禪淨,成立於江戶時代。此宗以黃檗山萬福寺為道場,歷任住持皆為中國赴日弘化的高僧,近代才由日本僧人住持。萬福寺乃中國式的建築,道場以漢音誦經,法會與修行方式仍保留明代風格。此宗鐵眼道光編《鐵眼版大藏經》,對日本文化有極大的貢獻。
 
   五、淨土宗
 
  平安末期(十二世紀),社會動盪不安,人民始有嚮往他方淨土的思想產生。空也於民間提倡念佛法門,以稱念佛號為主,淨土乃成為普遍信仰。空也之後,天台宗系的良忍創「融通念佛宗」,為淨土信仰開闢新局。
 
  鎌倉時代,法然依中國善導《觀經疏》,以平安的東山為據點,強調「往生之道,念佛為先」,淨土於焉成立為宗。由於戰亂頻仍,念佛法門簡單易行,於是迅速擴展普及。法然圓寂後,其門下弟子各立其派,其中又衍出一遍上人所創立的「時宗」,風行一時。法然的淨土宗系至今仍為日本佛教最大宗派之一,大小寺院有七千餘所,對日本佛教影響頗大。
 
   六、淨土真宗
 
  淨土真宗,是藉由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期以往生成佛的教說。開祖為親鸞,強調念佛以信心為本,一念決定往生。此宗以無戒無律為宗規,僧俗一同。親鸞本人與相國之女成婚,首開日僧娶妻食肉之風,由於傳教平易,故發展迅速。
 
  本宗至親鸞的曾孫覺如,正式以本願寺為大本山,至室町時代第八世蓮如,教勢蓬勃發展。江戶時代後,分為十派,以東、西本願寺勢力最強。
 
   七、日蓮宗
 
  日蓮宗異於日本傳統佛教,為日蓮所創立。本宗以《法華經無量壽品》為中心,主張「妙法蓮華經」五字為佛教精髓,凡誦持者,即便是惡人,亦可成佛,又稱「法華宗」。日蓮後,本宗相繼分門立派,至明治時代,在家佛教運動盛行,由日蓮信仰又形成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佛所護念會及靈友會等新興宗教。
 
  綜觀日本佛教,教理上多源自中國宗派而發展,然在修行實踐上則趨於易行及通俗化,如真言宗、禪宗、淨土真宗、日蓮宗等之盛行。二十世紀後,日本佛教各大宗派更各自發展法會祝禱、辦學教育、社會慈善、學術研究等,佛教事業欣欣向榮,尤以佛學研究堪稱代表。從另一方面言,日本佛教有在家化的傾向,至今各宗雖傳戒法(一日即成),但三壇大戒早已廢絕,寺院僧侶多娶妻生子,和傳統佛教的持戒嚴謹大有不同。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西元四世紀左右,中國佛教傳入朝鮮半島,歷經三國時代、高麗時代的王族擁護與朝鮮時代的崇儒排佛等轉變過程,形成韓國的佛教特色,今日韓國已由保守的山林佛教逐漸走向現代化,落實人間的弘揚。
 
  三國時代,佛教初傳朝鮮半島,與民俗信仰相融,用以禳災祈福,發展到六世紀初,已高僧輩出。高句麗的佛教於七世紀頃,因道教盛行而沒落,但依然有幾位中流砥柱的高僧。百濟以律宗特盛。三國之中以新羅佛教最盛,留華僧侶帶回中土經論之學,三論、華嚴、法華、涅槃等教理已在此間弘傳。
 
  新羅統一韓國時(六六八-九三五),正值中國大唐佛教全盛期,有義湘入華依止華嚴二祖智儼,三年後,返國弘傳華嚴宗;圓測少年留華,專學唯識;惠通弘傳密法,為真言宗祖師;創建通度寺的慈藏律師亦曾入唐參學南山律宗三年。另外,元曉自立華嚴宗,與義湘各成華嚴兩派。禪宗最晚傳入,卻發展快速,於新羅末期達於巔峰,逐漸形成禪門九山:洪陟系的實相山派、道義系的迦智山派、梵日系的闍崛山派、慧徹系的桐裡山派、無染系的聖住山派、哲鑑系的師子山派、道憲系的曦陽山派、玄昱系的鳳林山派、利嚴系的須彌山派。新羅佛教初期依然充滿王權貴族專屬的色彩,在元曉等高僧的努力下,佛教開始流傳民間,也逐漸脫離中國的傳承,樹立朝鮮佛教獨特的教學。
 
  高麗時代(九一八-一三九二),正值外敵入侵與國家混亂的局勢(契丹與蒙古相繼來犯),佛教扮演「祈福禳災,鎮護邦國」的角色,深受王室尊崇。太祖廣建寺院,辦諸法會,以「十條訓要」明示後代要信佛護教。一時諸宗競起,可謂禪、教並行的時代。光宗王時,開啟高麗文教的盛世,並設僧伽科舉制度,授與僧階,稱「大選」或「佛選」,華嚴宗的均如亦深受其崇信。文宗王時,法相宗的韶顯刊印窺基的章疏三百餘卷,決凝為華嚴龍象,海麟為法相巨將,瑜伽大家鼎賢國師則歷受成宗、顯宗、德宗、文宗四帝禮遇。宣宗王(八四-一九四)崇尚佛教,敕准普濟寺貞雙等之請求,令禪宗九山的僧侶比照進士制,三年一選。其後,大覺國師義天力弘天台,至肅宗王六年(一一),又開天台宗的僧選,此稱「宗選」,原來興盛的禪宗逐漸衰頹,影響整個高麗佛教界。
 
  高麗時代的佛教在宮廷流於禳災祈福、權貴依附,而民間則注重實修真悟,淡泊出塵。韓國禪宗到了知訥禪師時(即佛日普照國師,一一五八-一二一,約南宋高宗至寧宗時代),立曹溪山修禪社(即今「曹溪宗」的由來)中興禪宗,其思想理論影響後世韓國佛教。二世慧諶編輯古德法語課徒,並採用祝禱儀軌,形成高麗禪宗獨具的特色。
 
  韓國佛教以高麗王朝為黃金時代,其主要發展乃在禪宗。此一時期的著名禪師還有再興高麗禪觀的梵僧指空禪師、中峰國師的重法孫千熙國師、末期龍象慧勤禪師。此外,太古普愚和尚曾於一三四六年時入元,得中土臨濟禪宗付法,回高麗後,建圓融府統合九山,曹溪宗禪風披靡整個佛教界,後來被尊為現代韓國佛教之祖。
 
  高麗滅亡後,朝鮮建國,推崇儒家,佛教因而備受壓抑排斥。朝鮮歷代皇帝(一三九二-一八九五)多採取反佛政策,佛教諸師則力圖振作,如無準己和撰《顯正論》駁斥排佛論;臨濟西山休靜曾率領義僧擊退日本外患,大振禪風,今韓國僧眾多屬此法系。另有晦庵定慧著《華嚴經疏隱科》、《禪源集都序著柄》,與鏡巖應允二人並稱教禪兩宗的大宗師。
 
  朝鮮末年,佛教諸師的努力獲得實質的重視,終於在一八九五年解除僧侶不得入京的禁令,不久於京師建元興寺,並設置「朝鮮佛教總宗務所」,佛教方得中興。一九一年,日本併吞朝鮮,京城佛教人士為了避免朝鮮佛教偏於禪教兩宗,乃取圓修之義,於覺皇寺成立「圓宗宗務院」,並和日本曹洞宗締結聯盟;反對派則於一九一一年召集南部各寺共同在松廣寺成立「臨濟宗宗務院」,尊太古普愚和尚為祖師。是年,日本政府發布法令,將朝鮮佛教分為三十個本山;翌年,日本當局以京城覺皇寺為中央布教堂,將朝鮮佛教稱為「禪教兩宗」。一九二五年,韓國佛教南北二派擺脫日本政府的監督,聯合組織「財團法人朝鮮佛教中央教務院」,作為中央統一的宗務機構,統轄全國佛教,不久將宗名改為「曹溪宗」,以太古寺為總本山。
 
  韓國在日本統治結束後(一九四五),因「事判僧與理判僧」的問題,歷經數年爭論,遂分出維護傳統清淨僧團的理判僧「曹溪宗」與事判僧「太古宗」。西風東漸後,韓國佛教宗派林立,在時代的需求下,日趨現代化。至一九九八年止,韓國已登記立案的佛教團體有五十四個,其中以曹溪宗、太古宗、天台宗、普門宗、真覺宗及圓佛教最具有代表性。
 
  曹溪宗是今日韓國佛教界的代表,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擁有二十五個教區本寺及約二千多個佈教堂,僧信二眾都熱心於弘法佈教。該宗在一九九年成立韓國第一家佛教廣播電台,一九九五年又成立佛教衛星電視台,逐步邁向佛教現代化的發展。
 
  太古宗是淨化運動後,由事判僧所組成的宗派。此宗以太古普遇國師為宗祖,保有傳統的梵唄音樂,在奉元寺設有「靈山齋」保存會,其傳人被列為國家的人間文化財。
 
  戰後的韓國天台宗成立於一九六六年,由上月圓覺法師在救仁寺所創立。救仁寺是一座可容納萬人的五層現代化建築,採用現代化的佈教方式,數年之間,信徒激增。又該宗位於釜山的三光寺、漢城的觀門寺,建有韓國最大的會館,經常舉辦大型活動。上月法師的新理念,旨在提倡:一、生活佛教;二、大眾佛教;三、愛國佛教。
 
  普門宗創立於一九七二年,以曇真國師為宗祖,創建普門寺為本山。該宗的特色是清一色比丘尼為主的道場,以釋迦牟尼佛的根本理念和觀世音菩薩的救度思想為宗旨,除設置佛教專門講院外,尚有養老院、育幼院、幼稚園,目前有三十六個分院,二一二位比丘尼,信徒五萬四千餘人。
 
  真覺宗為一密教的宗團,成立於一九四七年,供奉法身毗盧遮那佛,持誦六字真言,以現世淨化和即身成佛為宗旨,圭祥大宗師為其宗祖。該宗很重視教育和社會福祉,其事業除了設立學校、養老院、育幼院,也設有出版社。
 
  圓佛教是一九一五年在全羅南道產生的新宗派,創教者少太山奉《金剛經》為所依經典,以修行門(真空妙有)與信仰門(因果報應)為基本教義。其最高境界便是「處處都是佛像,事事都是供佛」,究其意旨仍在禪,即「動靜一如,處處都是禪,時時不離禪」。該宗以「()為表徵,取代一般寺院的佛像。其意涵為一個無始無終的圓圈,象徵法身佛,是宇宙萬有的本源,諸佛諸聖的心印,一切眾生的本性。其弘法事業包括設立學校、養老育幼機構、連鎖醫藥局、出版社、金融業等,集教化、教育、慈善為一體,致力於佛教的現代化、大眾化及生活化,深具人間性格。
 
  韓國的佛教已深入民間社會,普及各層面,藉著佛教電影、佛教管絃樂團、佛教合唱團、佛教藝術展等各項媒界,引領社會大眾提昇生活境界。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佛教源於印度,其後向外傳播,分成兩大主流: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包括錫蘭(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上座部佛教,稱為南傳佛教。另一主流,經中亞傳至中國、韓國、日本,屬北傳大乘佛教。
 
   一、錫蘭
 
  西元前三世紀中葉,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長老前往錫蘭傳教,佛教迅速發展,以大寺為統一教團的中心,弘傳上座部佛教。二百年後,錫蘭佛教首度分裂為大寺派與無畏山派,大寺派堅持傳統上座部佛教,無畏山寺派則兼容大乘佛教,兩派對立達千年。
 
  西元前二十六年,大寺派羅希多等五百長老舉行佛典第四次結集,誦出上座部的三藏和義疏,並首度將錫蘭佛教口口相傳的經典,用巴利文寫在貝葉上保存。摩訶男王時代(三-四三一),佛音論師(覺音)至錫蘭,住大寺,以巴利文為南傳上座部的三藏作注疏,並造《清淨道論》,奠定大寺派基礎,為南傳佛教留下傳承典籍。大寺派結集了完整的巴利文三藏與佛學著作,長期流傳在錫蘭境內,後來緬甸、泰國、高棉和寮國也傳承此一系的佛學。
 
  一一七至一年的五十餘年間,錫蘭受到異國入侵與毀滅,佛教受到極度摧殘,各大宗派皆化為灰燼,乃至傳承了一千多年的比丘尼僧團,自此不再重現。直至國王毗舍耶摩訶一世恢復國家主權,延請緬僧傳戒(七一),始重建僧團,然而也僅重興了上座部大寺派一系。
 
  十二世紀復興的上座部雖盛極一時,然而錫蘭在後來的數百年間,持續內憂外患,先後被回教徒、葡萄牙人、荷蘭人入侵、佔領,並進行宗教侵略,佛教在錫蘭幾近滅絕。十八世紀時,錫蘭幾經辛苦,終於請來暹羅比丘長老傳戒復教,佛教得以重興。一八一五年,錫蘭雖復淪為英國殖民地,然而經過二百年的獨立運動,終於在一九四八年宣布獨立,佛教也因而從備受壓迫中走向全面的自由發展。
 
  目前錫蘭佛教可大分為三大派,即:暹羅派、阿摩羅普羅派、藍曼匿派。三派教理並無差別,皆為南傳上座部,只是生活習慣及社會階級觀念略有不同。每派各有戒堂,各派不能到別派去受戒。
 
   二、緬甸佛教
 
  緬甸佛教始於阿育王遣使者至下緬甸打端地區傳教,十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及密教才開始傳入。一四四年,阿奴律陀統一全國,建立蒲甘王朝,他進行宗教改革,引進打端地區的上座部佛教,並全面推展,取代原有的宗教。一七一年,錫蘭國王毗舍耶摩訶一世遣使者來,求賜三藏,請派僧團傳戒,一時緬甸成為南傳佛教的中心。
 
  十二世紀時,來自大寺派的比丘建立錫蘭宗派,遂與來自打端地區的緬甸宗派形成對立,達二百年之久。一四七二年,庇古王朝的達磨悉提王統一上座部佛教。到了十七世紀末,緬甸佛教復因著衣論爭,形成偏袒派(一肩派)和通肩派兩派,其後主張著衣覆蓋雙肩的通肩派獲勝,結束了將近百年的宗派紛爭。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
 
  一八八六年,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至一九四七年,終於宣告獨立。獨立後的緬甸努力發展佛教,曾於一九五四年五月至一九五六年五月於仰光召開第六次佛教經典結集大會,出版完備的巴利文南傳經典,成績斐然。
 
  目前,緬甸由軍政府掌權,不再保障佛教的特別地位,從此盛極千年的緬甸佛教漸與耶穌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立於平等的地位。
 
  今緬甸佛教僧團主要有哆達磨、瑞景、達婆羅三派,前二者為傳統宗派,達婆羅派則為十九世紀末由哆達磨派的革新者所成立,僧眾最少。三派教義無別,惟於戒律所見有異,特別是所持用物、著衣法及生活儀節主張不同。緬甸佛教僧制甚嚴,在南傳佛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泰國
 
  在泰族人立國以前,泰國佛教的傳入約可分為上座部佛教(西元前三世紀)、大乘佛教(八世紀)、蒲甘佛教(十一世紀)、錫蘭佛教(十三世紀)
 
  十三世紀中葉,泰族在湄南河建立素可泰王朝,並禮請泰南錫蘭系僧侶至素可泰城弘揚佛法。此後歷代泰王大力發展佛教,到了十四世紀中葉阿踰陀王朝的盛世(又稱暹羅王朝),佛教的教義體系與僧團組織此時已相當完備,並於一七五年遣高僧至錫蘭協助復教,於彼傳有暹羅派教團。
 
  一七六七年,阿踰陀王朝因緬軍侵襲而滅亡,至一七八二年,始由昭披耶查克里創建曼谷王朝,是為拉瑪一世。他重整南傳佛教,整理經典,廣建寺院,其中以王室寺院玉佛寺最為著名。拉瑪四世曾出家二十六年,精通巴利語和佛教教義,他改革泰國佛教,主張嚴持戒律,栽培許多優秀的僧伽,成立「法宗派」,原有的教團則被稱為「大宗派」,兩派流傳至今。兩派所依經典無異,惟遵守戒律的標準有別。法宗派成立較晚,僧眾較少,但多為王族,故其勢力遠在大宗派之上。
 
  泰國皇室始終是佛教的忠實擁護者,一九三二年,泰國改為君主憲制,憲法首條規定:「國王應是佛教的信奉者,宗教的擁護者。」乃至於今,泰國君民上下崇奉佛教,舉凡個人婚喪喜慶或國家行事,皆以佛教儀式為依歸,為舉世聞名的佛教國家。
 
   四、高棉
 
  高棉於西元三、四世紀從印度傳入婆羅門教(印度教)與佛教,成為此地信仰的主流;爾後,佛教漸為印度教所取代。九世紀安哥王朝建立後,上座部佛教自錫蘭傳入,逐漸影響安哥帝國的文明,與印度教並為王室的宗教信仰。闍耶跋摩七世皈依後,佛教遂取代印度教的地位,廣泛地在柬埔寨弘傳開來。此後柬埔寨孩童在寺院中接受啟蒙教育,成年後必須出家為僧,稍長始離寺還俗成家立業。一八六三年,高棉成為法國殖民地,佛教仍在王室的護持下,以上座部佛教為國教。百年後雖然獨立,卻好事多磨,先是與越南交戰,而後發生內亂,招致赤棉的危機。一九七五年,革命軍在金邊取得政權,王室瓦解,全國寺塔幾乎全部封閉,八萬僧侶或流亡海外,或還俗、殉教。翌年,越軍入侵,成立親共偽政(柬埔寨人民共和國),至今國家依然處在各方游擊軍的危機中。目前高棉佛教在外國佛教組織的支援下,已陸續在重建恢復中。
 
   五、寮國
 
  寮國種族眾多,初傳多種宗教,大乘佛教於西元七世紀傳入。一三五三年,法昂王建立第一個統一國家,遣使至柬埔寨(高棉)迎請高僧入境弘傳佛法,建立上座部佛教,復以為國教,規定國王為佛教與僧侶的最高護持者。
 
  歷代國王對佛教多所建樹,蘇利那旺沙王(一六三七)在位期間,佛教極盛,首都永珍成為當時東南亞佛教的中心。十九世紀時,寮國成為法國的殖民地後,佛教景況大不如前。二次大戰後,寮國獨立後,於憲法中規定佛教為國教(一九六一),佛教才再度興隆。晚近,赤禍綿延,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佛教自此衰弱不振。
 
  寮國佛教屬上座部南傳的一支,融入原有的民間宗教與婆羅門教色彩,深具民族特色。境內佛教分為瑪哈尼迦派(大部派)與達瑪育特派(法相應部派)。大部派可葷食,接受金錢布施,多辦學校,僧侶晉級考核嚴格;法相應部派嚴持戒律,不能接受財施,不歌舞觀聽,重視僧團組織,專研原始佛教經典。佛教協會的領袖僧王享有比國家元首更為尊榮的地位。
 
  今日南傳佛教各國逐漸走向國際,南、北傳佛教的融和已是當今佛教的潮流。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大理,位在中國雲南點蒼山東麓,洱海之濱,因氣候變化而有「風花雪月」的美譽。西元十世紀至十三世紀獨立為大理國,定都於大理。元、明迄今,設雲南省治,乃滇西交通、政治、經濟重鎮,亦為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有「妙香佛國」之稱。據史料記載,約八世紀間佛教傳入,為中國西南區首先佛化者。著名佛剎有崇聖寺、感通寺、無為寺、宏聖寺等。其中,最著名的佛教聖地為宜川縣西北的雞足山,乃迦葉承佛旨意,手捧佛陀金色袈裟,等候彌勒佛出世之處,因此雞足山成為佛教第五大聖地。
 
  大理境內有漢、白、回、彝等族,以白族人數最多。佛教傳入後,與白族文化融和,民俗的「三月街」,即成為白族人感念觀世音菩薩應化救苦的節日。另外,在語言、文字、藝術、建築、雕刻,乃至姓氏取名,都深受佛教的影響。尤其佛教火葬的習慣,使得白族亦以火葬為殯葬禮俗,可見佛教深入白族的生活。
 
  大理佛教盛行於十世紀末葉南詔國後期,當時王室、貴族莫不以佛教為皈依,並敕全民禮敬三寶。至大理國時,領導者多以佛教治理國家,建國三百餘年,二十二位君王中,有十位出家為僧,在歷史上無出其右。大理國「用僧為相」,從僧侶中「設科選士」,輔佐政令的推展,使得佛教成為大理的「國教」。
 
  十三世紀,佛教仍盛行不衰,元朝的郭松年《大理行記》記載:「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齋戒幾半,絕不茹葷飲酒;沿山寺廟極多,不可彈紀。」可見佛教的盛況。
 
  大理佛教受密、禪、淨、律等教法影響,各宗興起。西元九世紀,密宗由印度阿吒力贊陀崛多傳入,受到南詔王勸豐佑的信任、護持,成為大理國師,並成為「阿吒力教」。西元十三世紀後,阿吒力教勢力大減,至清康熙時,取消阿吒力於政府的官職。後又有回族領袖杜文秀占據大理,佛教寺院遭嚴重破壞,阿吒力教衰微。
 
  禪宗是繼阿吒力教傳入大理的宗派,始於西元十三世紀。元朝雄辯大師以當地民族語言宣傳佛法,駐錫的笻竹禪寺成為雲南第一座禪宗寺院,亦為顯教弘傳最初據點。至普通、普福、道元三位禪師時,大理禪宗大為流傳。
 
  大理自古教派林立,高僧輩出,華嚴宗有大理皎淵弟子雪庭譯《華嚴懸談會玄門》,明末雲南高僧讀徹大師宣講賢首法藏及清涼澄觀大師著作,律宗有弘傳南山律讀體大師等。
 
  近代滇西佛教衰落,佛寺遭祝融焚毀,虛雲老和尚曾至此發願重建道場,太虛大師率弟子駐滇,團結信徒,力陳「淨密平等」、籌辦「雲南佛學院」、開辦「佛化小學」,並以雲南為據點,訪問東南亞佛教國家等,凡此種種,對大理佛教的復興有莫大的貢獻。
 
  今日大理著名寺院雞足山、感通寺、觀音堂、寶象寺等,逐漸恢復舊觀,許多重要佛寺、佛塔及出土的佛教文物等,都受到國家保護,成為研究大理佛教的重要文獻。一九九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贊助「雲南大理佛教文化考察團」,至大理實地調查,並將研究論著彙集成《雲南大理佛教論文集》,首開台灣佛教學術界大理佛教文化實地研究之風。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蒙古位於亞洲中部,西接新疆,東抵日本海,北界西伯利亞,南鄰中國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分。在地理位置上,以戈壁沙漠為界,漠北稱為外蒙古,漠南為內蒙古,自古即是突厥、韃靼、蒙古等三種民族遊牧地區。蒙古遊牧民族原以「薩滿教」為傳統信仰,佛教傳入後,取代薩滿教而逐漸成為人民的信仰中心。由於蒙古佛教傳承自西藏,故其宗教儀式、寺院組織、活佛轉世等,大約與藏傳佛教相同,尤其章嘉呼圖克圖與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並稱內、外蒙古二大喇嘛,對蒙古佛教有極大的影響。
 
  西元十三世紀,成吉思汗以強大的武力建立一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元朝,蒙古佛教即由西藏傳入,成為蒙古與藏傳佛教最早接觸的時期。元太宗窩闊臺之子闊端王子是最早皈依佛教的王室成員,曾迎請藏傳佛教薩迦派四祖薩迦班智達至涼州會面,允許喇嘛至蒙古弘法,從此佛教便在蒙古傳播開來。到了忽必烈時期,由於他的大力護持,佛教更成為蒙古人普遍的信仰。
 
  忽必烈未即位前已皈依喇嘛上師,即位後,尊八思巴為國師,「統領天下釋教」和西藏地方行政事務,開元朝帝王任命國師的先河。尤其忽必烈啟請國師創蒙古新字,並校勘漢藏兩種藏經,撰成《至元法寶勘同總錄》,豐富了蒙古文化的內涵。此外,忽必烈依漢制所建的太廟落成時,禮請僧侶做七晝夜佛事,自此,每年定為永式。元成帝時,因皇帝信佛虔誠,而有大臣必蘭納識里代替皇帝出家,必蘭納識里並奉敕翻譯梵文經典,後來被封為「普圖明廣照宏辯三藏國師」。元武宗時,西藏高僧法光至蒙古,增訂蒙古新字,相繼有中國、回紇等佛教學者,譯藏文經典為蒙文。元朝百年中,上自皇帝宮室,下至文武百官,無不信奉佛教,對蒙古社會影響極深。
 
  元滅後,蒙古人北退,佛教一度中落,至百年後,西藏黃教東來,佛教才又再度復興。
 
   內蒙古的佛教
 
  西藏黃教傳入蒙古,主要由於內蒙古俺答汗皈依佛教。原來元朝滅亡後,蒙古各族割據為政,相互爭戰,加上明朝的北進,使蒙古連年受戰爭之苦,經濟受到摧殘,百姓渴望和平,佛教便成為蒙古各部族首領安定民心的力量。
 
  俺答汗最初曾請金字西藏藏經至蒙古,一五七七年派遣使者入西藏,迎請第三世達賴喇嘛瑣朗嘉穆錯巡錫蒙古,講經說法。俺答汗頒贈「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封號予瑣朗嘉穆錯,並於綏遠歸化建立內蒙首座寺廟「甘珠爾寺」。從此,敬佛息武,禁止殺戮,黃教因而盛行於內蒙古。
 
  章嘉呼圖克圖是內蒙古的宗教領袖,也是內蒙藏傳黃教格魯派最大的轉世活佛,他被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常駐多倫、北京、五台山等地。傳到十四世後,進入清朝,備受帝王重視與禮遇。章嘉十四世曾奉敕住持北京法源寺,受封為「灌頂普照廣慈大國師」,掌管西藏以東黃教,多倫諾爾示寂後,康熙皇帝還曾親送龕座至西寧。
 
  清雍正皇帝曾就教章嘉呼圖克圖十五世,並言其禪之造詣得力於章嘉。西元一七三四年,雍正封他為「灌頂普照廣慈大國師」;一七三六年乾隆高宗頒贈「管理京師寺廟喇嘛札薩克達喇嘛」印,一七五二年受封「振興黃教大慈大國師」之號。章嘉呼圖克圖十五世精通滿、藏、蒙、漢等語言,其著作等身,並且被奉為蒙藏佛典的圭臬。
 
  十九世章嘉呼圖克圖,是最受顯教教友歡迎的活佛,一生備受尊榮,是民國四大喇嘛、黃教四大呼圖克圖之一。先後受封「宏濟光明」、「召因闡化」、「護國淨覺輔教」等德號,歷任蒙藏委員會委員、蒙旗宣化使、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等要職。一九五二年參加於日本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並向日本交涉,恭迎玄奘大師頂骨回台灣,安奉於日月潭。
 
  一九四七年後,內蒙成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為歸綏,在共產制度下,寺院失去了宗教功能。直到鄧小平執政,宗教政策改變,內蒙古的宗教活動才逐漸活躍,例如:中國佛教協會設內蒙分會,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開辦喇嘛培訓班、傳戒、成立佛教組織等。一九八九年,由民眾聚資興建的巴音浩特延壽寺舉行寺院落成暨開光法會,千餘名信眾參加,成為阿拉善地區第一座顯教寺院。
 
   外蒙古的佛教
 
  外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黃教傳入外蒙古,始於土謝圖汗曾祖阿巴岱汗。達賴三世大弟子大慈邁達里呼圖克圖,受阿巴岱汗延請,於喀爾喀圖拉河邊一寺院弘揚佛法,大受歡迎,因而受封「大慈諾門汗」或「博碩克圖濟農」尊號,阿巴岱汗可說是最初弘揚佛法於外蒙古的人。直至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使外蒙古佛教更加光大。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乃駐錫外蒙庫倫佛教教主,亦為喀爾喀蒙古藏傳佛教格魯派最大的轉世活佛。一六一四年,達賴喇嘛四世派遣爵南派僧多羅那他至漠北弘法,被尊為「哲布尊丹巴」。一六三四年示寂,轉世再來,受康熙封為呼圖克圖大喇嘛,即哲布尊丹巴一世。
 
  哲布尊丹巴二世,曾創札尼特高等宗教學院於庫倫,一時僧侶雲集,成為外蒙政教中心和喇嘛教育聖地。其後歷代轉世,皆受清帝禮遇,至八世示寂為止,三百年間,具有外蒙政治、宗教的領導權。光緒四年後,清朝與外蒙關係逐漸惡化,並削弱蒙古佛教勢力。清滅亡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於庫倫獨立,號「大蒙古國」。一九一五年六月,外蒙古取消獨立,北京政府派遣使者前往庫倫,封哲布尊丹巴為「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汗」,政治上採自治方式,此時佛教極為興盛。一九二四年,哲布尊丹巴八世示寂,蒙古自治政府改組為蒙古人民共和國,廢除政教合一,幾次的壓迫佛教政策,終於激起蒙古民眾怒潮,一九三一年,「蒙古人民革命黨」第八屆大會中才又決議採溫和政策。
 
  外蒙古獨立後,許多寺院被改為宗教博物館,或另作他途,目前僅存庫倫甘丹寺仍保持佛教傳統,成為外蒙佛教中心。除例行功課、法會外,每年有十五天的夏安居,僧信二眾努力研究教史及文化,並致力佛典翻譯、編纂、刊印和修復歷史古蹟等。寺中圖書甚多,其中珍藏有七萬多冊西藏典籍,是世界上研究佛教歷史文化的主要機構之一。一九七年創僧伽培訓所,國際佛教組織「亞細亞佛教和平會議」(ABCP)總部亦設於此。另外,「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蒙古分會也與其他三十多國分會締結友誼,並邀訪參觀,以了解蒙古宗教生活風貌。
 
  目前蒙古佛教雖不似以往興盛與開放,但我們仍然期待蒙古佛教的重建與復興,俾使佛光再度普照大漠南北!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佛陀入滅後,佛弟子將佛陀的言教發揚光大,由於時代背景及個人研究的差異,而有宗派的區別。由於宗派的發達,佛法更能應機,廣為流傳,除了本冊各宗各派所提及的祖師大德外,還有許多對佛教發展相當有貢獻或於教史上堪稱代表的人物,在本文中一一點出,以補闕漏。
 
  印度本土有付法藏第一祖大迦葉尊者。智慧第一,懾服外道的舍利弗尊者。承教啟經,結集法典的阿難尊者。籌建祇園精舍,宣揚布施法門的須達長者。矢志出家,堅持佛道的大愛道比丘尼。十大願心,教化童男童女的勝鬘夫人。佛化家庭,六度攝眾的維摩詰居士。遣使弘教,法敕傳世的阿育王。保護佛教,結集法典的迦膩色迦王。文藝度眾,造論始祖的馬鳴菩薩。
 
  始傳中國有:最早來到中國的中印度竺法蘭與大月氏僧迦葉摩騰。首傳止觀經論的安世高。第一位在我國翻譯及傳布大乘佛教般若學理論的支婁迦讖。翻譯《無量壽經》的支謙。中國佛教梵唄之祖陳思王曹植。第一位兼有儒釋道三教思想的翻譯家康僧會。中國僧侶西行求法第一人朱士行。廣譯大乘經典的竺法護。神異伏暴的佛圖澄。有部論典大家僧伽提婆。漢晉間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安大師。著作中國古代第一部介紹印度和斯里蘭卡旅遊參訪記錄的法顯法師。倡導「佛性論」,創「頓悟成佛」、「闡提成佛」之說的道生法師。翻譯《大般涅槃經》的曇無讖。復興北魏佛教,建設雲崗石窟的曇曜法師。翻譯《楞伽經》的求那跋陀羅。編著《弘明集》、《出三藏記集》的僧祐法師。地論宗之祖菩提流支。四次捨身為奴的皇帝菩薩梁武帝。樹立後世高僧傳記體例典範的慧皎法師。我國佛教傳譯史上的泰斗真諦大師。
 
  隋唐以後有:三階教主信行法師。刻經護教的靜琬法師。著作《破邪論》、《辯正論》,挽回佛教厄運的法琳法師。長於法相因明的圓測法師。東塔律宗創始人懷素律師。唐代譯經之雄菩提流志。唐代西行求法譯經家義淨法師。譯經三藏實叉難陀。以法為樂,送子出家的裴休宰相。宋代天台宗山外派名僧智圓法師。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蓮池、蕅益大師。
 
  近代大德有:晚清刻經弘法的楊仁山。擅長詩文繪畫的曼殊法師。愛國僧人八指頭陀。弘揚佛法,《仁學》救世的譚嗣同。佛學治國的國學大家章太炎。專研法相瑜伽的歐陽竟無。著作佛書,教化社會的梁啟超。倡導八宗平等,鼓吹佛教革新的太虛大師。護國衛教的戴季陶。現代佛教史學者湯用彤。戒殺護生,菩薩畫家豐子愷。講學於錫蘭大學的法舫法師。弘揚三論的印順長老。傑出優婆夷孫張清揚女士。
 
  現代佛教的趨勢,逐漸走向人間化、普及化,二十世紀以來,中國佛教在諸山長老、大德胼手胝足辛勤耕耘下,方能在各地播撒菩提種子,延續法脈,乃至形成今日佛教蓬勃發展的氣象。以下再列舉民國以來弘教的諸方大德,如:宗仰、道階、應慈、會泉、慈舟、圓瑛、月溪、守培、妙果、能海、仁山、性願、智光、廣欽、持松、常惺、南亭、普淨、樂觀、白聖、道安、宏船、東初、震華、巨贊、正果、曉雲、如學、懺雲、竺摩、演培、煮雲、證嚴等法師,及王一亭、熊希齡、江味農、蔣維喬、丁福保、朱子橋、趙夷午、聶雲台、康寄遙、范古農、李子寬、屈文六、李炳南、朱鏡宙、周宣德、蔡念生、詹勵吾、黃懺華、傅偉勳、楊秀鶴、南懷瑾、張澄基、于凌波、張曼濤、鄭振煌、鄭石岩、林清玄等居士、學者。
 
 
 
第二十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佛教源於印度古國,經過二千五百餘年的流傳,至今成為世界大宗教,期間以傳入中國的影響最為深遠。十三世紀,佛教在印度衰微後,南傳佛教仍囿限於南亞諸小國,而北傳佛教自傳到中國後,於隋唐八宗並起,大放光彩,進而傳入日、韓,乃至西方國家。漢傳佛教在佛教史上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中印佛教的流傳值得吾人加以研究。
 
  
 
   一、印度佛教的流傳發展
 
  太虛大師依據思想主流將印度佛教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
 
   ()小行大隱時期--約西元前四世紀至西元一世紀
 
  佛陀應機說教,而有小乘、大乘教法的不同,如弟子中悲智雙運的舍利弗、護法衛教的目犍連、度化邊民的富樓那,都是大乘根性的佛子。近代學者稱佛陀時代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佛陀入滅後,主張頭陀苦行的大迦葉尊者主持結集,弟子們對佛陀教法的不同詮釋,已埋下日後部派分裂的種子。百餘年後,佛教首度分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史稱「根本分裂」。爾後逐步分裂,各立支派成二十部,即所謂「部派佛教」;數百年間所傳的教法多為聲聞、緣覺的小乘佛法,故稱佛教史上的第一個五百年為「小行大隱時期」。
 
   ()大主小從時期--約西元二世紀至七世紀
 
  從西元二世紀馬鳴、龍樹菩薩開始的次五百年間,大乘佛法從潛隱不張的時期走向康莊大道,高樹法幢,一時大乘菩薩人才輩出,小乘佛法也就退於次要、從屬的地位,稱為「大主小從時期」。
 
  初期大乘佛教以《般若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維摩經》、《華嚴經》等為代表性經典。中期大乘佛教的思想主流發展為空、有二宗,即中觀派以龍樹《中論》為基礎宣揚般若空觀;瑜伽派以彌勒為開祖,於般若空性上,注重瑜伽行,建立唯識說。
 
   ()密主顯從時期--約西元八世紀至十三世紀
 
  佛陀涅槃千年後,進入後期大乘佛教,此時大乘佛教極度興盛,刺激傳統印度教的改革復興,二教交互融攝。七世紀頃,印度受到回教民族阿拉伯人的侵略,激起國家民族意識而傾向民族宗教的印度教;佛教於此政治背景下,逐漸融和印度教而傾向密教化。
 
  八世紀初,密教集大乘教理的精粹,以真言密咒為中心,完成密宗的體系。其後,密宗為大眾化、通俗化,乃融入印度教學說,是為左道密教。此派經蓮華生大士傳到西藏,成為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主流。
 
  十二世紀末,回教徒屢次入侵,徹底摧毀佛教寺院,僧侶多逃往國外,佛教已完全融入印度教中。至十三世紀時,佛教在印度終至衰微不振。
 
  
 
   二、中國佛教的流傳發展
 
  佛教傳入中國至今,約有二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現在為了大家了解方便,星雲特將其流傳與發展分為六個時期,以茲說明:
 
   ()經典翻譯時期(東漢至魏晉南北朝)--約西元一世紀至六世紀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印度佛教東傳中國,梵僧陸續攜經來華,並翻譯佛典以利弘化。《四十二章經》是中國第一部翻譯的佛典,從東漢至魏晉南北朝五百年間,陸續譯出三藏十二部,奠定中國各大宗派的成立基礎。東漢安世高、支婁迦讖、北魏菩提流支、西晉竺法護、南北朝鳩摩羅什、佛馱跋陀羅、真諦等,都是此一時期的譯經代表人物。
 
  佛教聖典漢譯後,經過祖師大德的弘講注疏,漸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及宗教觀念消融,發展出獨特的學派,開隋唐宗派林立的先河。
 
   ()八宗並弘時期(隋唐盛世)--約西元六世紀至十世紀
 
  隋唐三百餘年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譯經事業配合宗派發展,令漢譯三藏更趨完備,諸學派的基本立場與思想旨趣各有偏重,先後開宗立派,形成中國大乘八宗,各宗派齊頭並進,展現無窮的活力。
 
  唐代的佛教,除盛行於本土外,並弘傳至日、韓等國,先後有道照、智通、玄昉、空海、最澄等入唐求法,返國開創法相、律、密、天台各宗。唐末五代,教難、兵火不斷,諸宗一時皆沒。
 
   ()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約十世紀至十三世紀
 
  唐末五代教難與戰亂頻仍,佛寺廟產遭受破壞,法義典籍亦多失佚,唯有「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法脈不斷。北宋時期,禪宗受到朝廷官員及士大夫的喜愛,成為五家七宗的極盛時代。南宋臨濟大慧宗杲主張「看話禪」,曹洞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二家分立禪宗天下,人才輩出。北宋永明延壽著《宗鏡錄》,乃整理禪學的鉅著;大師提倡「禪淨雙修」,闡明見性成佛,亦得誦經念佛,廣作萬善行門,其著作《萬善同歸集》即調和禪、淨二宗的法執;又作「參禪念佛四料簡」,標明禪淨雙修是最好的修行方式,更加促進淨土宗的盛況。
 
  宋代知識分子援佛入儒,發展出別具特色的「理學」,是儒家融和、吸收佛教哲學,著重於闡述「心性」與「天道」的理論。這是佛教信仰普遍為中國人民所接受的力證。
 
   ()宮廷密教時期(元、明、清)--約十三世紀至十九世紀
 
  元世祖忽必烈尊薩迦派八思巴為國師,命八思巴等勘定漢、藏兩種藏經,撰成《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嗣後歷代皆崇信西藏佛教,均優遇喇嘛教,保護僧徒,密教乃廣行於蒙、藏、漢三地。明代亦以崇仰藏僧的方式來治理西藏,廣封法王。
 
  明、清兩代是中國佛教式微時期,佛教至明代已深入中國民間,甚至產生佛、道不分的情形。明太祖為加強對佛教的管理,曾頒布法令,嚴禁僧俗往來。清代朝廷對蒙古採取懷柔政策,帝王崇尊密教,為喇嘛僧建立寺廟,雍正並改北京雍和宮為喇嘛寺。此時民間或有他宗信仰,但法運衰微,佛教益頹,清末漸盛行居士佛教。
 
   ()淨土經懺時期(清末民初)--約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
 
  明太祖鑑於佛教團體民間勢力的龐大,頒布詔令,將佛教劃歸為山林之教,自此僧侶或以山居自修為依歸,或居市集以念佛誦經超度亡靈為本業,失去大乘佛教弘法利生,廣結人緣的菩薩精神。
 
  此一時期,高僧大德或隱居山林自修,或志在民間遊化,在經懺時流的世風下,別開參禪念佛的淨業,諸宗派多以念佛為基本修行。民間持誦佛號,發願往生西方的信仰亦盛,如印光大師主張念佛法門,致力社會救濟,各地僧俗遂興結社念佛的風氣。清末民初,佛教續遭法難,楊仁山、太虛大師等護教、革新,為中國佛教留下了希望的種子。
 
   ()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一世紀)
 
  二十一世紀是回歸佛陀時代的人間佛教時期,佛陀出生、修行、成道皆在人間,說明佛教是以人為本,廣度有情的生命之教。六祖惠能大師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因此佛法要落實人間,才有存在的價值。
 
  民初佛教領袖太虛大師力排舊弊,倡導佛教革命,喊出「人生佛教」的革新口號,影響深遠。一九四九年,政府播遷來台後,佛教在大陸幾經摧殘,一蹶不振。五十年來,佛教在台灣蓬勃發展,可謂受到人生佛教思想的啟迪;佛教不僅能增進人生的幸福,更負起人間和平、團結的使命。星雲一生以發揚「人間佛教」為己志,主張佛教應現代化、生活化,方能裨益群生。如弘揚佛法要「語文國際化」,發展佛教要「現代資訊化」,修行方式要「人間生活化」,寺院組織要「道場僧信化」。
 
  如今世界佛教莫不趨向「人間佛教」的目標,可見二十世紀後的世界必定以「人間佛教」為主流,走向同體共生、平等和平的歡喜與融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