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耶佛合參》





《耶佛合參》

王景慶


--------------------------------------------------------------------------------

簡介

王景慶牧師見證~我如何信主,如何成為傳道人

耶佛住世事蹟~教主與救主
 ·釋迦佛住世的事蹟
 ·救主耶穌在世的事蹟

耶佛上帝觀~信佛可以找到上帝嗎?
 ·基督教上帝觀
 ·佛教上帝觀

耶佛宇宙觀~業感與創造
 ·佛教宇宙觀
 ·基督教宇宙觀

耶佛人生觀
 ·佛教人生觀
 ·基督教人生觀

耶佛罪惡觀~煩惱、業與罪
 ·佛教的人生觀
 ·基督教罪惡觀
 ·耶佛罪惡觀結論

耶佛得救觀~解脫與得救
 ·佛教的解脫
 ·基督教論救恩
 ·信耶穌的重要
 ·救恩與功德
 ·佛經的浪子

淨土宗與福音~信淨土與信耶穌是一樣的嗎?
 ·淨土宗的根源
 ·修淨土的方法
 ·佛教徒對淨土的批評
 ·基督徒對淨土的看法
 ·念佛所引伸的問題

禪宗與福音~禪是謎、玄妙;福音是真實、生命
 ·佛學講座
 ·絕對「無我」
 ·辯論重點

佛教徒常問的一般問題~答佛教朋友的疑問
 ·問:基督教道理太淺、上帝地位很低、天仍在輪回之中?
 ·問:十字架的贖罪道理不合因果的原則?
 ·問:基督教的愛很狹隘,只愛人類?
 ·問:若上帝是仁慈的,為何創造一個這樣痛苦的世界呢?
 ·問:上帝創造世界,上帝又是誰創造的呢?
 ·問:上帝造人的問題?
 ·問:上帝有人的樣式?
 ·問:基督教道理的缺欠,是沒有三世因緣……
 ·問:一切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佛教、基督教都是一樣的?

結論~十點總括的分別
 ·佛教的優點
 ·基督教與佛教的比較


《耶佛合參》

王景慶

簡介

  「耶佛合參」一書作者王景慶牧師,是一個數十年潛心學佛的人,直至他歸信基督後,他整理了自己對佛教學說的認識,寫成這本書,這是一本值得每位華人信徒一讀的護教著作。

  作者有豐富的佛教生活經驗,他除了透徹瞭解佛教行的內心世界,更有從這種思想層面轉而投向基督化思想的親身體驗,有這樣獨特的心路歷程而寫這個題目,是非常適合的,這點也是令本書生色和成功的因素。  

張 序

  王景慶牧師寫的「耶佛合參」出版至今已經十九年了,最近道聲出版社打算重印,我非常贊成,因為關於這方面的中文書籍不多,再版有它的意義和需要。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說的,這本書不光是想從理論的層面去比較耶佛兩教的異同,而是作者數十年身為佛教徒與基督徒的生活經驗裡,親身體驗到兩者在教理與生活方式上有根本的分別,讓讀者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概括性的瞭解。這本書對那些未曾接觸過佛教和基督教,而想瞭解一點兩教根本思想的人六說,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由於作者有一種見證基督福音的使命感,帶有濃厚的護教成份,因此這本書亦適合基督徒閱讀。加上作者用淺顯易明的文字介紹佛教的主要思想,避免了深奧難明的佛學術語,使人容易明白,這是本書的優點之一。雖然這是一本小書,但對基督教和佛教的基本教理作了全面和有系統的介紹,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瞭解基督教與佛教有一定的幫助和參考價值。

  張子元 牧師

自 序

  這是一本文集,不是同一時間寫出來的,是作者多年來在「道風」雜誌上,及其它刊物上刊出的短篇,收集在一起,可是各文是集中在一個題目上──耶佛有什麼區別?現在出了這本書,使希望研究基督教與佛教之間有何區別的人,得窺全豹。雖然不是怎樣詳細討論耶佛之間的一切問題,但關於二教重要的題目,是提出了。本書適宜牧師、傳道人自用,及在神學院宗教比較學一門課上作參考,同時也是一本佈道書,信徒可以送給佛教親友看,令他們明白什麼是基督教。

  有人說:「英文耶佛比較的書已出版得多了,何必又出一本?」我的回答是:「我曾收集不少這題目的英文書,可是多是些西方大學教授、學者寫的,他們看了許多參考書,就寫出一本書來,可能他們根本未曾到過東方,或者只旅遊一次,參觀幾處廟宇,攝了幾張照片,作者根本就無佛教生活經驗,所寫的盡是些理論,紙上談兵而已。實在的佛教,不單是理論,也是實際的生活。這二方面,有時分別很大。比方歐美一班學者,只研究佛教的理論,覺得奧妙有趣,如果真得出家,住在寺中一、兩年,他就會見到佛教的實際生活,不過是求籤、燒香、燒錢紙、持齋、念經、拜佛、超度死人,求自己死後的解脫。

  我可以舉一個實在的例子:美國大學生艾肯小姐,最近在臺灣出家,削髮為尼,她本是一有名而無生命的基督徒,讀過些英文佛學書,覺得奧妙有趣,就跑到各圖書館搜集佛學書來看。佛教的教理吸引了她,覺得人生是空苦無常,須尋求涅盤寂靜為樂,於是到臺灣一尼庵出家。可是過了一年實際尼姑青罄紅魚的枯寂生活,她失望了。結果是離開尼庵,養長了頭髮,又回美國老家去了。

  艾肯小姐走錯了路,是由於那些佛書作者,只寫奧妙的理論,而無實際的生活經驗,而導致她誤入歧途。不少朋友要我介紹佛書給他們看,我就苦於無一本合適的可介紹。我擔心那些只描寫佛教好,而不提佛教缺點的書,會令讀者如艾肯小姐一樣受到迷惑。最可惜,是尋佛道者沒有將佛理與福音做比較,不知道福音的寶貴,就極易走迷路。

  為什麼要寫這書?其中一些特色,是本書不單舉出耶佛二教確實的道理,更在於,作者曾作為佛教徒數十年,加上基督徒的生活經驗,不是如歐美作者從外人的角度觀察,乃是深入體驗,而又是具體、扼要地寫出,使讀者一目了然。從此,人手這一本書,佛教便不再是玄妙不可測了。

  王景慶 於道風山
一九六九年七月

王景慶牧師見證~我如何信主,如何成為傳道人

  佛教淵源

  救主耶穌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十五16)

  真的,按我的知識,我的環境,是絕不會信耶穌,我之所以能信仰救主耶穌,乃是主的恩典一步一步引領我。

  我是安徽合肥人,生在虔誠的佛教家庭中,我祖父是地方上佛教徒的領袖,家中樓上設有佛堂,每逢初一、十五,各地男女信眾都會來我家拜佛,我父也是從小吃長齋,念經拜佛,繼續我祖父的志願。我從小也是這樣,乃是承接我父親來的,我父親盼望我接續佛堂的責任,幫助信眾的信仰生活。

  我一直長到二十歲時,不單不吃魚肉,就連雞蛋也不吃,因為根據佛教信仰,雞蛋能孵小雞,吃了是殺生,因果輪回,吃的人以後要投胎變雞來償債的。我從小就能背誦「心經」、「金剛經」、「覺世經」等書。我也時常跟隨父親去各鄉探訪信徒,有時步行數十裡外,經過數日才能回角我父親有幾種勸善書,到一處就招集道友來念或講解給他們聽。遇著有喪事,就舉行三日至七日的佛事,就是供佛像、燒香、燒錢紙,數人奉誦佛經,讓道友拜佛,在一起吃齋,我受各地道友熱情招待,覺得很快樂。

  表姊出家

  我遇見對少虔誠道友,真是饑渴慕義,比方我的一位表姊,原是一字不識,她後來竟然能看書、講經,她看破紅塵之後,將衣物首飾,送與姊妹,出家為尼(我祖父、父親,皆是以買賣木料為職業,是在家居士,許多道友,也都是在家人),雲遊名山訪道,她曾幾次勸我出家,說出家有許多好處。她雖然出家為尼,住在離我家約六十裡的尼庵中,仍時常來我家探望,稱我父為「二爺」,時常說二爺是她的恩人,使她覺悟。以後我每見表姊,只覺她愈來感瘦,枯乾得像一位老太婆,原來她不單持長齋,而且持淡齋,就是連油鹽都不吃。後來,有一年未來我家了,我母親很掛念她,帶我步行六十裡去看她,到時,她的小廟是緊鎖的,問到鄰人,方知她已經去世了,鄰人說,這位師傅(指我表姊)真是善良,在我們鄉里中,無論老少,她都用愛心看待,她自耕自食,有餘就施給別人,她為自己,一點也不積蓄,常看見她用飯焦(俗名鍋巴),用開水泡一泡就算一餐,穿的袈裟,補了又補,真像一個叫化子。有一天早晨,鄰人發現她已燒死了,我們想她是在前一晚,預備了大堆柴草在寺外空地上,點著火,然後坐在其上燒死的,次日早晨,她還盤膝合掌坐著,但已全身焦了。

  執筆至此,我的眼淚不禁已落下來了,我這位可愛可敬的表姊,因為碰到人生痛苦,決志剛烈,出家求了生死,可惜無機會聽見救主福音,若是她有機會聽見福音,她的熱心,不知要救多少靈魂啊!

  我感謝主,在我十八歲時,即一九二五年,遇見艾香德老牧師,那時他在南京豐潤門內設立景風山基督教叢林,招待佛道出家人與居士在該處學道,我父因人介紹,與香德牧師談得很投機,當時該地每日供應的膳食全是素菜,因此我父願意留我在該處學道,可是我因革命的浪潮所衝激,未受洗就參加革命去了。

  一個十八、十九歲的青年,對於人生、社會,有什麼深的閱歷呢?不久,我就碰到如我表姊遇到的人生痛苦了,我曾想到自殺,亦曾想到出家,我已自動削了發,成了和尚頭,不要修飾,常到蕪湖赭山廣濟寺中,閱經、靜坐,當家自安法師、自靜法師,與我成了知己,為何不就出家呢?只因有父母在堂,兩弟俱幼,仍有老養責任,後來讀到王陽明集,得知王陽明亦曾想要出家,只因有祖母在,放心不下,後來他覺悟到:「此心放不下是人性,若放得下,人類絕種矣。」

  感謝主,主耶穌在此時找我,祂遣祂的僕人艾香德博士來蕪湖看我,在我家住一日,查經、禱告,以後與艾博士常有見面機會,每次見面,我都感覺如沐春風中,身心俱極愉快。

  感悟真理

  一九三一年,我正在蕪湖後方醫院當上尉軍醫,聽聞艾博士到了南京,特請假去南京景風山聖馬利亞洞受洗。這次受洗,立志為基督徒,是因為羡慕艾老博士的人生觀,因為正當我悲觀厭世想要出家時,他對我說過一句話:「上帝叫我在世界一天,我就樂意地為祂做工一天,上帝何時叫我回去,我也十分願意。」這差不多成了我終生格言,過了幾年後,我對於主的道有了更深認識,覺得做基督徒,必須重生得救,經過四十日的禱告,我在主前倒空了自己,讓主寶血進入我心中,潔淨了我,這時我才與主耶穌親自在靈裡碰面。祂給我的,不單是好教訓,乃是奇妙的救恩,因此救恩,我得與上帝和好。從此能在禱告裡與上帝相交,信心就不再迷惑了。

  我嘗到主恩的滋味,立即向家人傳道,首先我的妻、子受洗歸主,以後我的弟弟也信主受洗,我的父親最難信主,他以為耶穌是西方的菩薩,他已信佛六十多年,堅持絕不改變信仰,我的母親對於耶穌救恩雖仍不太明白,但對於兒女的改變,她也很感動,她勸我父親說:「即使耶穌是菩薩,我們也當信耶穌,因為兒子不會騙我們的。」我為父母禱告,四年之久,父母終於信了耶穌,而且是非常地深信不疑。

  為主工作

  我跟從艾香德博士在道風山傳道──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六九年,三十多年了,其間雖短時間去北京入神學院進修,去北歐講道,又去美國進修神學,但大部份時間都在道風山過修道士生活,一面研究基督教聖典,一面繼續研究佛教教義,接觸過許多佛教和道教的朋友。

  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二教在中國都有悠久的歷史,對於歷代誠心盡道者,皆曾給予心靈上的安慰,這是一定的,但其缺點,沒有救恩,沒有上帝。宇宙觀沒有計劃,人生觀也沒有計劃,只想靠自己修行或煉丹,成仙成佛,甚至染有低等宗教趣味,如畫符、念咒、扶乩、燒錢紙、趕經籤、問卦、拜大大小小神佛像。

  不少佛道教朋友,怕聞基督教,以為是洋教,那麼,佛教不是外來宗教嗎?真理是上帝的,上帝是人類的,救恩是為每一個人預備的。

  請聽聖經的話:「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

  又請聽救主耶穌說:「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六37)

耶佛住世事蹟~教主與救主

  釋迦與耶穌的比較,是不好寫的,我的意思是不容易寫的。在基督徒看:「我們的救主耶穌是無可比的。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他雖降世為人,然生非受造,原與上帝為一。佛只是眾生開覺悟,是受造,眾生皆可成佛,佛只是覺而已。」另外一方面,在佛教徒看:「佛是九界之尊,耶穌不過是人之乘,比佛還低四級呢!」這兩種看法是我常常遇到的。今將釋迦佛與主耶穌在世的事蹟,概略地述出來,讓愛道的朋友進一步地瞭解吧!

--釋迦佛住世的事蹟--

  幼年事蹟

  釋迦佛生於印度尼泊爾的迦毗羅城,是一小王國。父名淨飯王,母摩耶夫人。釋迦是一族的姓,他原名悉達多,是出生之後,他父親請阿私陀仙人所取,意為「一切成就」。以後人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中的智者」。佛則是開覺悟後之稱,佛即覺悟的意思。他出生的年斂,按佛教書籍雜誌記載,頗不一致,竟有相差至三百年、五百年的。一九五二年在日本召開世界佛教徒聯誼大會,才決定以一九五六年為佛出世二千五百年,讓世界各地舉行慶祝大會。這樣我們可以設定他降生於西元前五四四年,逝世於西元前四六四年,在世享年八十歲。

  佛經記載,釋迦之母摩耶夫人,模六牙白象入懷而有孕。四月八日(世稱浴佛節)在藍毗尼園中,破母右脥而生,生後七日,母去世,經母妹波暗波提撫養成人,生後有一位年老道行甚深的修士名阿私陀仙人,手抱嬰兒釋迦泣曰:「悲哉!我已年老,不能聽釋迦之說法。」此事可比較老祭司西緬抱嬰孩耶穌故事,路二2532

  釋迦生來天資聰慧,異乎常人,淨飯王延師教育,稍長,文武皆能。願他繼續為國王,治理國事,不願他出家(出家、修行都是當時印度早有的事),可是到底阻攔不住,他出家了。

  出家因緣

  身為太子,得父寵愛,凡飲食衣住、金銀珠寶、美女音樂,一無所缺,人生還不滿足嗎?是的,這些東西只能滿足他肉身的欲望,卻並不能滿足他心靈的要求。他心靈中有些問題,非尋求解決不可。

  經上記載說:他一日乘車出遊東門,見一老人,傴僂低頭,口齒疏缺,鬚髮如霜,形容黑皺,氣苦嗽喘。又一日出南門,見一病人,越脹醃瘦,呻吟苦惱,命在須臾。又一日出西門,見一死人,其實圍有家人哭。最後出北門,見一出家人,說出家修道,可免生老病死之苦,太子心存羡慕,午志出家。經上記載這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人,皆是天神變成,來點化太子的。

  父淨飯王知道太子要出家,心中憂愁。一面為太子預備種種享樂的事,盼他回心轉意,一面密令臣僕小心防止太子離城出家。可是在天一夜晚,歌舞酒酣之後,他決定捨棄家庭,帶著一名忠僕叫車匿的,暗暗地出走了。

  太子出家的年代,記載亦不一致。大約是十六歲完婚,娶耶輸陀羅為妃。十九歲生子羅喉羅,就在這年出家。

  修行至開悟

  太子出城,至東方籃摩國,以刀斷發,著沙門衣,命令僕人車匿持發帶馬,回去父王,謂己出家。淨飯王知不可挽回,乃差遣矯陳如等五人,隨行保護。

  釋迦到處訪道,初在去毗舍離城途中,遇一修行甚深的人名阿羅邏加藍,就跟從他學習,以後證到四禪天境界,覺得不是究竟涅盤,遂又他往。以後在近王舍城一阿蘭若林中,訪另一位導師名優陀羅羅摩子,住了不久,覺其所學,與阿羅邏氏相仿,也不是究竟。遂又群去,往般荼婆山林中靜修。有人問他:「你在此修行,不怕毒蛇猛獸嗎?」他答:「是非我所畏,我所畏者,生老病死。老來腰脊傴僂,不能步行,猶如枯樹,是最可畏。複次病來,痛楚呻吟,眠坐不安,是最可畏。複次死來,世間名利財物皆不能留,死最怖人。」(見「佛本行集經」)

  最後釋迦去雪山連河畔,入苦行林,苦修六年,一日僅食一米一麻,餓至形消骨立,幾瀕於死亡邊緣。此時翩然明白苦行之徒勞,遂飲牧女贈與之牛乳,恢復體力。行至伽耶之畢波羅樹下(後人稱這樹為菩提樹),鋪草坐誓曰:「我不成道,誓不起座。」靜坐揣摩,夜見明星,豁然大悟。歎曰:「奇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佛教所謂十二月八日,釋迦成道之日。

  成道之年,佛書記載不一,有謂三十五歲,有謂三十歲,證之說法四十九年之說,大約是三十歲為成道之年。

  遊行說法

  釋迦成道後,即遊行恒河兩岸說法教誨眾人,先到「鹿野苑說四諦,度矯陳如、摩阿那摩、跋波、阿舍波闍、拔陀羅五人,是最初佛教五位弟子。從「鹿野苑」反摩揭陀途中,受教化皈依者日多。其中有事火婆羅門三迦葉及弟子五百人,一同皈依為佛弟子。及至摩揭陀之都王舍城,頻毗婆羅王為造「竹林精舍」為釋迦說法之場,此時有舍利弗、目犍連皈依,二人原是婆羅門學者,在北方的舍衛國,有須達長者,是一位富翁,常濟貧苦人稱他為給孤獨,也特別建造「祇園精舍」,請釋迦去說法。今日所流行的「金剛經」,就是在園內說的。

  佛成道第五年,回家視父淨飯王病,此時有異母弟難陀,從兄弟提婆達多、阿難陀、阿菟樓陀、拔提喇,諸子皆隨佛出家。佛之唯一獨子羅喉羅也削髮出家。為這班少年王子削髮的理髮優婆離也受感動跟諸王子同時出家。不久淨飯王去世,佛之姨母,即養身之母波闍波提,偕佛之夫人耶輸陀羅及五百宮女來至佛所,削髮出家,此為佛教有比丘尼之始。

  佛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大迦旃延議論第一,阿菟樓陀天眼第一,優婆離持誡第一,羅喉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

  釋迦弟子中也有一位猶大,名叫提婆達多,時常迫害釋迦,想置釋迦於死地,都給釋迦躲過了,不單提婆迫害,也有些外道嫉妒,大弟子目犍連即被外道用石頭打死,正與聖經司提反被害完全相同。

  晚年事蹟

  釋尊八十歲時,由吠舍離去拘屍那羅途中,「佛身有疾,舉體皆痛。」什麼病,不可考。到了波婆羅城的闍頭園,有一鐵匠名淳陀供養飲食,其中有豚肉(一說木茸),致腹痛下痢,病更加重。行至拔提河婆羅雙樹間入滅。

  說法大綱

  釋尊說法,初無大小乘及各宗派。佛滅後六百年間,印度有馬鳴、龍樹大師出,遂將大乘標出。以後逐漸分為十多個宗派,佛教思想,變為龐雜,有時各宗道理,甚至處於相反地位,逆令學者對佛法不易摸到頭尾。其實宗派雖不同,大小乘雖有別,然佛法是有基本教義,為各宗派所共譬仰。就像基督教雖有聖公會、信義會等數十種派別,然而也有基本教義,為各會所共信仰。

  甲、 四諦

  諦者,真理,四諦即指四個人生真理

  1. 苦諦。苦就是痛苦,謂人生充滿各樣痛苦,雖有些少樂趣,亦非真樂,轉眼變苦。歸納之,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

  2. 集諦。集是聚集,由煩惱因,招感種種苦果,就是集。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等是名煩惱,為一切苦的因,由這因遂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香、聲、味、觸、法六塵的沾染,障蔽真心,造業受苦。簡言之,惑、業、苦,三者迴圈,生死輪回,是為集諦。

  3. 滅諦。滅是寂滅,滅除一切煩惱的苦,證得出世涅盤清淨的果,這是佛徒修行的最高目標。佛入涅盤,涅盤意為寂滅。欲離生死苦得證涅盤,首在滅惑,惑滅則業不生,業不生則苦不集,是為滅諦。

  4. 道諦。道是修道,滅苦之方法。歸納起來,就是八正道,以下另述。

  乙、 三世十二因緣

  過去式:1、無明──惑,2、行──業。以上為集諦。

  現在式:3、識,4、名色,5、六處,6、觸,7、受。以上是「苦」,為苦諦。8、愛,9、取,以上為「感」,10、有,為「業」,三者為集諦。

  未來式:11、生,12、老死,以上為「苦」,十為苦諦。

  以上三世十二因緣,是在輪回沉淪之中,只有苦集二諦,無滅道二諦。

  丙、 八正道

  1、 正見(行四諦的真理)2、正四維(思維分別四諦的真理),以上二者為「慧」。3、正語(離妄語、綺語、惡口兩舌)4、正業(離殺、盜、淫、妄、酒等惡行)5、正命(在正當職業上生活)6、正精進(努力修行)7、正念(專心繫念,攝心不亂),以上七者為「誡」。8、正定(以真智入無漏之禪定),是為「定」。

  以上八正道,詳細言之,為三十七道品,歸納言之,為三無漏學。

  丁、 三無漏學

  1、 誡(持守誡律)2、定(入於禪定)3、慧(得真智能),以上又名三增上學,為修道根本步趨,任何宗派不能越此三學。「楞嚴經」云:「攝心為誡,因誡生定,因定發慧,是無為三無漏學。」除滅貪嗔癡,勤修誡定慧,是沙門著實用功處。

  戊、 六波羅密

  波羅密譯為度,故又名六度,為大乘菩薩修行的方法,度者度到彼岸,得解脫。

  1、佈施,2、持誡,3忍辱,4精進,以上四者是為「誡」。5、禪定,是為「定」。6、智能,是為「慧」。

  誡有止惡行善二義,故六度之佈施、持誡、忍辱、精進,以廣義說,都可包括在誡內。六度中的持誡是消極說法,嫌義說法,三學中的誡是積極說法,廣義說法,故列表如上。

  己、 十法界

  這是佛教有情宇宙的系統,共分十種境界。

  1. 地獄──行上品十惡
  2. 餓鬼──行中品十惡
  3. 畜牲──行下品十惡
  4. 修羅──行下品十善
  5. 人 ──行中品十善
  6. 天神──行上品十善

  以上是為輪回六道,乃屬「苦諦」與「集諦」。

  注:十惡,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四妄語、五兩舌、六惡口、七綺語、八貪欲、九瞋恙、十邪見。反此為十善,即一不殺生,十不邪見。

  7. 聲聞──悟四諦
  8. 緣覺──悟十二因緣
  9. 菩薩──四弘願六度萬行
  10. 如來──開悟入涅盤

  以上為四聖,即「滅諦」與「道諦」。

  佛教教理龐雜,宗派繁多,各有個家經典學說,但以上所舉的甲乙丙...己是佛教的基本學說,是任何佛教宗派必須承認四共同信仰,而四諦可說是基本教理的綱領。

--救主耶穌在世的事蹟--

  幼年的事蹟

  救主耶穌降生在猶大國的伯利恒城,他是降生在一間馬棚內,所臥的搖籃是一個飼馬的馬槽,並沒有現代聖誕圖片上所畫的那麼好看。馬棚乃是污穢、潮濕、黑暗,加上牲畜的氣味,是令人住得不舒服的地方,主耶穌卻降生在其中,有人將世界比為馬棚,因這世界已敗壞成為污穢、黑暗、醜惡,充滿牲畜氣味,但人子卻降生在其中。

  聖保羅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 這事在耶穌未降世以前幾百年間,就被好幾位先知紛紛預言了,以下略略列舉:

  *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賽七14)

  *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他的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九6)

  * 「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彌五2)

  耶穌的名字是天使所取的,意思是「救主」,或「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一21)

  降生之後,有牧羊人(路二820)、東方博士(太二112),西緬等異跡。聖經上記載祂是上帝獨生子(約一18),是太初的道(約一1),與父原為一(約十30)。祂降世為人,真是空前絕後,祂降生年份最易記憶,因為西元前、西元後,就是以耶穌的降生之前、之後計算的。

  耶穌家境貧苦,沒有進過什麼學校,當時有人議論他說:「這人不曾念過書,怎麼有這等學問呢?他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的弟弟妹妹,不都在我們這裡嗎?」

  門徒路加記載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可見耶穌少年時,身體、知識、靈性都平均發展,是一位極蒙上帝和人喜愛的青年。

  與施洗約翰的因緣

  施洗約翰離開家庭,住在約但河曠野,在洞中,穿駱駝毛衣,食蝗蟲野蜜,他的苦行有如釋迦所遇的阿羅邏加藍仙人,不過他不是單為自己了生死而離開家庭,他有更高的目的,因他眼見社會黑暗、欺壓、貪婪、訛詐,於是大聲疾呼,要國人靈魂醒來,離開罪惡:

  「現在斧頭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枝子,就要砍下來,丟在火裡,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訛詐人,衣食有餘的,要分給那沒有的。」

  他有先知殉道者的精神,不畏權勢。很多平民、官吏、軍人,都受了他的感動,來約但河受洗,表示悔改,作新人。這曠野呼聲,一時轟動了猶太地。他至終卻受希律王迫害,在監中被斬,這是後事。

  當此之時,耶穌三十歲,也來到了約但河受洗,約翰攔住他說:「我應當受你的洗,你反倒到我這裡來嗎?」約翰在門徒跟前聲明自己,就是替耶穌解腳上的鞋帶也不配,並指著耶穌自己的門徒約翰、安得烈等,跟從了耶穌。

  耶穌知道這是工作的時候了,便離開約但河,獨自一人來到了曠野,對於自己將來的使命,加上一番慎重的思索。這是聖經的記載,祂退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

耶佛上帝觀~信佛可以找到上帝嗎?

  上帝是宇宙萬物的根本,人類心靈的歸依處。認識上帝,既是永生(約十七3)。人在世間找不到安息,除非歸回到父上帝的面前(奥古斯丁語)。佛祖釋迦在菩提樹下開覺悟,四十九年傳道教訓人,他找到了上帝嗎?信佛的人,可以從佛的教訓中,找到耶穌所顯示的上帝嗎?據我四、五十年來學佛的經驗,知道領佛教朋友認識上帝,在這點上是最難的一關。

  我今寫這個問題,頗為重要,因為許多佛教朋友不明白基督教的上帝觀,以為上帝是佛教的天主,三界中的天王。如欲在色界之頂,為叨利天之王,統領三十三天,又如大自在天,在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高則高矣,還是在輪回之中。有這誤解,就輕視基督教,以為基督教好則好矣,只不過勸人行十善,人天乘而已。就是將來升天上,仍是未了生死,甚至說上帝也未了生死,佛與菩薩都比上帝大得多,為何要敬拜上帝?有這種誤解,阻止其向道之心,真是可惜!

  我常想,為什麼有此誤解?實在由於文字翻譯上所引起,若不譯為上帝、天主、神等名稱,而譯為道、真理、實相要法性,真如等名稱,則佛家人就易明白,不會誤解。約翰福音第一章之「洛各斯」Logos譯為「道」,第八章之「阿乃太一亞」Aletheia譯為「真理」,皆非常合適,至於希臘文「太阿斯」Theos譯為上帝、天主、神,猶太文Jehovah譯為耶和華,就都未算好的中文。我要敬告一切追求真理的朋友,不可執著文字障。宇宙萬有的本體,本來無名,世人尋求它,經驗它,不得不強立一個名字,老子稱之為道、自然,釋迦稱之為實相、真如,孔子稱之為天、上帝,都是強立名字,讀者若一定要從字義上去解,執著上帝就是三界中的天帝,筆者就無話可說了。

  聖保羅說:「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後三6)研究宗教的人,不能沒有這個知識,現在我想略為指出數處聖經,讓我們思想,基督教所敬拜的上帝,是怎的,然後再來比較,上帝是在三界之內的天神嗎?是菩薩嗎?是佛嗎?或是佛以前的另一位呢?

--基督教上帝觀----

  上帝是怎麼樣的一位上帝?這是宗教上最大的問題。約翰福音十七章3節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這就是永生。」即是「體證真如,即開覺悟。」我們用語文字不能說明祂的本質,但可顯示一些輪廓。

  一、 上帝是道(參約一1)

  這是什麼?很難下界說,老子曾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

  名之曰道。」,孔子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解釋最好是莊子:「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筆者讀書至此,再三點頭同意。因為基督教的上帝觀,正是如此,使徒約翰著福音書時落筆就寫「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是從希的哲學「洛各斯」Logos來的。最早有赫拉頡利圖斯(Heraclitus536470B.C. , 以弗所人),他認為世界一切物質皆在生滅之中,變動之中,惟洛各斯不變,惜世人不認識洛各斯,故他與約翰有一樣的感慨(參約一1011)。以後有柏拉圖(Plato427-348B.C.),他的名著「理想國」,理想的根源,即是洛各斯,人類精神被肉體的情欲所捆綁,如同牢獄,須明白洛各斯,方得解脫。我認為最佳解釋洛各斯的人是費羅(Philo,25B.C.-A.D.40),三者貫通為一,人若明白此洛各斯,他可稱為上帝之子。古教會名人游斯丁(Justin,A.D.100-165)、奥古斯丁(Augustine,A.D.354-430)都承認各民族、各宗教中有洛各斯的種子(Logos Spermatikos),因此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孔子、老、莊,及希臘哲學家,皆知有「道」(請參看:徒十七28,十35,約三21)。單提上帝觀中這一點,上帝是道,你能說祂只不過是三界中的天神嗎?

  二、 上帝是真理(參約十七17)

  真理是什麼?審判耶穌的長官彼拉多不明白(約十八38),主耶穌也未回答他,大約是彼拉多問後就出去了,主耶穌無機會告訴他,但在約翰福音十七章17主曾明言,「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祂的道就是真理。」又十四章6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及一章14節「道成了肉身...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所以真理二字,從背景看,就是上帝本體,從表面看,就是耶穌的言行生谷,耶穌來世是為真理做見證,耶穌的言行生活。耶穌來世是為真理做見證,耶穌的言行生活,是真理可見的一面。上帝本體,是真理不可見的一面。我們再就上帝觀第二點看,上帝是真理,你能說祂只是三界的天神嗎?

  三、 上帝是無所不在,到處都在的 (參約四2021,徒十七24,耶二三24,詩一三九112)

  怎樣能無所不在?有人想是丈六金身,頭頂天腳踏地,這是錯了。古教會用一個字Omnipresent,「什麼地方都在」,這是無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就算人的心靈,也不受時空所約束,人坐在一處,但心思可一跳十萬八千里!人心可想天各一方的友人,上下古今的事情,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阻礙,何況上帝!基督徒與上帝同在,無論在船上、車上、山上、都市皆可,無論是早晨、晚上、白日,少年時、老年時皆可,這是上帝無時間與空間限制,無所不在,到處都在的意思。你說祂是三界天神嗎?

  四、 上帝是永在、恒常不變的 (參提前一17,雅一17,出三1315)

  上帝是永在,意思是無時間的限制,凡時間內的東西,必有過去、將來,物質受時間限制,心靈則不被時間限制「上帝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彼後三8,來十三8),但上帝是進入歷史,這是上帝的作為表現,而上帝本體則無時間的限制,「永在」eternal意是無生無滅,一切事物皆是不持久、易變的,惟上帝恒常無變(immutable),三界天神是如此嗎?

  五、 上帝是靈,不能看見的 (參約一2124,林前六15)

  主耶穌說:「上帝是靈,所以拜祂的當以心靈和誠實拜祂。」靈是人所不能見,但不能說沒有。古今中外多少修道的人忽然開悟,不是肉眼看見什麼,乃是心靈領悟,自己微小的心靈,與上帝靈感通,就開悟了。靈的本體雖不可見,但靈的作為是顯明的。聖經全部是上帝靈的作為。上帝靈亦稱聖靈,感動先知,使有能力、勇氣、智能,做上帝的僕人,新約使徒傳道,亦是靠聖靈的同在,惟有靈能與靈相感交通,肉眼是無法得見的。「從來沒有人看見過上帝。」(約一18)因為上帝是靈,非物質,所以是看不到的。

  許多人會疑問:「舊約聖經描寫上帝在園中行走,祂豈不是有腳?上帝的膀臂不露,豈非有手?上帝說話,豈非有口?」殊不知這是文學上擬人的描寫,並不是真得手、口。又有人說:「創世記不是明說,上帝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嗎?」這也是文學上的描寫,形像不是指肉體上,乃指靈性上的。人起初被造時,像上帝,有真理、仁義和聖潔,乃至後代愈墮落而不像上帝,(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三23)若有人執著聖經字句,拘泥解釋,一定說上帝是有形相的,實在說,這態度不能助他認識宗教,若讀到聖經──「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喝」,就拿杯子到教會要水喝,豈不是笑話嗎?

  六、 上帝是超然與內在的 (參弗四5)

  使徒保羅說:「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斷判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羅十一33),這是指上帝超然(transcendental)方面。保羅又說:「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十七2728) 這是指上帝內在(immanent)方面。

  有的宗教僅知上帝是超然,或僅知上帝是內在,皆不是對上帝完全的認識。若僅超然,人就不能瞭解祂,變成高高在上的虛空理想。若僅內在,也就落到泛神論的境界,或上帝是我,我就是上帝的自大狂境界。

  上帝在人類中,歷史中顯出啟但人類是受造,不是上帝。人可在自然界中看出上帝的作為,但大自然不是上帝。佛教有一句話說:「山河大地全露法身」,但要分辯,勿以為山河大地就是法身。人可在人類歷史中,在自然界中,覺悟到上帝,但最要緊之處,乃是在心山認識,因上帝不僅超然transcendental,同時也是內在immanent,並非一個時候超然,一個時候內在,乃是無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聖經說:「清心的人敬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五8),此「見」字仍不是肉體的「見」,乃是心靈的感通,指認識。三界天神是如此的嗎?

  七、 上帝是三位一體的 (參約二十28,十30,徒五24)

  對三位一體的描寫,新約聖經有清楚的記載,如馬太福音二八章27節「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參看林後十三13),又約翰福音二十章28節「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約翰福音十章30節,主耶穌說:「我與父原為一。」,使徒行傳五章34節「欺哄聖靈就是欺哄上帝」,約翰壹書二章1節「中保就是基督」,中保原文是保惠師、辯護者,是聖靈的代名詞,在主後二百年間教會中用拉丁字Trinitas,中文譯為三位一體。這道難解,在回教徒中尤難,但在佛教中卻不難,因為佛教已有三位一體的理念,如法、報、應三身;體、相、用三大,皆是三位一體的。

  八、 上帝是創造主 (徒十七24,太十一25)

  宇宙從哪裡來?生命從哪裡來?誰管理宇宙間的秩序?唯物論者以為宇宙間全是物質(原子偶然的結合),沒有創造主,但任何科學家,無論是研究化學、天文學、植物學、動物學的,都發現宇宙萬物中有一定的規則,不是紊亂無章的,萬物絕非原子無目的的偶然結合。

  詩人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十九) 科學家哈爾登博士(J.S Haleane)說:「我在實驗室中看出上帝的智能。」王陽明說:「一草一木,皆含至理。」試想物質是自生自造的,還是有上帝創作的智能在其中,哪點更為合理?耶穌在禱告文中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您。」(太十一25),又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五17) 

  人可與上帝同工(林前五9),這種信仰,影響人生樂觀,影響世界文化進步,其關係甚大。

  九、 上帝是父 (約十一41,太六89)

  位格(personality)譯為人格、品格,是人不可少的。能自知、自行,是位格的要素。凡能正當施用自知、自決、自行能的的,就算有品格的人,父代表有位格person,personality,不是理論、道理,是有知識、意志、感情的,無這三點,就不能算有位格。如佛教真如,就只是理,而沒有位格的。人類覺悟上帝是父,是有位的,為一重要的認識,因為宗教的虔誠,品格的向上,生命的依託,全靠認識上帝是父,若基督教的上帝無位格,只是真理、道理,就流於佛教真如一流了。我的一位佛教朋友說:「我們不拜真如,甚至罵真如也不要緊,但你們不敢罵上帝。」其間區別就是真如無位格,而上帝是有位格的。

  十、 上帝是愛 (約壹四821)

  上帝是愛,是耶穌基督對世人最大的啟示,愛是生命,恨是死亡(約壹三14)。住在愛裡面,就是住在上帝裡面,因為上帝是愛。

  (A) 上帝的愛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約壹四10),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

  (B) 上帝的愛是施與的,不是佔有的。青年戀愛是相對的。貪愛是佔有的,自私的。上帝的愛是施與的,犧牲的。

  (C) 上帝的愛是博愛,不是偏私的(太五4548):「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世上的愛普遍有三類,一愛家人,二愛朋友,三愛不值得愛的人,第三種就是上帝的愛。

  (D) 上帝的愛是聖潔的,不是姑息的。犯罪的,祂必管教,正如世上的父責子不是不愛子(參看來十二911)。悔改的人必蒙天父赦免,犯罪的必有審判,因為上帝的愛,是公義聖潔的)彼前一16,約壹一5)

  十一、上帝是聖潔的 (彼前一16,約壹一5)

  人所崇拜的神,影響人的德行。若知上帝是聖潔的,自己亦必趨向聖潔之路。基督徒的生活,其崇高目標就是成為聖潔。回教特別重視沐浴,猶太教祭儀特別重視潔與不潔,這是人類對上帝的覺悟。孟子:「雖有惡人,齋誡沐浴,則可以祀上帝。」這是高明的見解。看以賽亞書六章15節,出埃及記三章5節,每一虔誠信徒親近上帝時,必有這種感覺。

  聖潔與罪是不能共存的,上帝愛罪人,但不能與罪親近。換句話說,罪人不能接近上帝。悔改的人罪被洗去,才能親近上帝。人愈在聖潔上生活,就愈配親近上帝。

  十二、上帝是公義 (徒十34,約十七25)

  上帝是公義的,有這等信心,這等眼光的人,在冤屈中可得安慰。人冤枉我,誤解我,但公義的上帝知道我。對公義上帝的信仰,也影響人類社會的道德。阿摩司先知所傳的上帝,特別重視公義(摩五2124),阿摩司責以色列人犯罪,上帝也要刑罰罪人。

  中國墨子的上帝觀是愛,荀子的上帝觀則是公義,荀子「公論篇」「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一切先知皆是傳這番道理。

  十三、上帝是全能的 (創十七1,太十九29)

  「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關於全能二字,有許多人誤解,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A)、上帝的全能,不能成就與自己旨意相反的事。如上帝是聖潔的,祂就不能犯罪,是公義的,就不能屈枉正直。奥古斯丁說:「永生上帝不能死,祂不以使已過的事變為未過的,不能使假變真,不能認不道德的事為道德。」

  (B)、上帝行自然律,但不受自然律的拘束。自然律就是上帝行動的法則,祂可以自由運用它。

  (C)、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不勉強人行善。

  (D)、學校可以開除不良學生,但不如此做,希望學生悔改。上帝不是不能毀滅世界,人犯罪受苦,上帝寧願與人同受苦,耶穌釘十架就顯明了這個真理,因上帝就是愛。

  十四、上帝是獨一的 (約五44,林前八4)

  上帝是獨一的,舊約新約聖經都這樣說,祂是絕對,獨一無二的,所以信徒不可事奉別的神。世人崇拜金錢、名利、智能,高一級的則崇拜聖賢、覺者、聖徒、天使。可惜以上都是受造物,他們的能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不配受敬拜。

  「中庸」「其物不二,則其生物也不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書經」「唯精唯一,允執厥中」,這都是揣摩到上帝是獨一的。

  基督機上帝觀敘述至此為止,我一面覺得敘述得太長,一面又覺得還嫌不夠,因為認識上帝即是永生(約十七3),許多佛教朋友,對於上帝觀不清楚,以為是三界的天神,現在我提出了以上這十四方面的論點,以下可以做一點比較了。

--佛教上帝觀--

  我常在佛教中尋找,看有沒有上帝觀,我們研究宗教歷史,知道各宗教各民族皆有上帝觀,誠如使徒行傳十七章:「要叫你們尋找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儒教中的上帝觀,可以說是「天」,如「天生德於予」。「知我者,其天乎」,不過沒有基督教這樣清楚。在道教中,有人以為上帝就是玉皇上帝,那是大大的錯誤,玉皇上帝是宋徽宗所封,姓張名儀,生於漢朝,根據道教學說,玉皇是人修功而升任的,功完了,還要退位讓人,與基督教上帝觀差得太遠了。道教中只有老子所講的自然、道,與基督教的上帝觀有點相近,佛教中有上帝觀嗎?我們當先看一看三界。

  三界

  1. 欲界:以有色身及五塵欲者(由五根而起之色、聲、香、味、觸)謂之欲界。為五趣雜居地(五趣即地獄、餓鬼、畜牲、人、天),此界分二級:

  A. 地居:1、琰魔王界(地獄、餓鬼道)2、金輪王界(畜牲、人道)3、四天王天(東南西北每天王有八天)4、帝釋天(第三十三天居中)

  B. 虛空居:1、須夜摩天(彼天光明無晝夜)2、兜率天(傳釋迦從此天降生)3、化樂天(彼天受用皆心所欲)4、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即此天之主)

  (以上欲界從四天王起共六天)

  2. 界:色為質礙之義,即有形的物質,雖超欲界,因尚有色身,故名色界。此界由禪定之深分四級:
  A. 初禪天,名「離生喜樂地」,無痛苦,只喜樂,然未全定,尚有眼耳識,大梵天即在此天,此天分三天。
  B. 二禪天,名「定生喜樂地」,常在定中,更加喜樂。此天分三天。
  C. 三禪天,名「離喜妙樂地」,無喜樂,乃最喜樂,此天分三天。
  D. 四禪天,名「舍念清淨地」,無苦樂諸受,曰舍受,大自在天即在此天,此天分九天。

  (以上色界共分十八天)

  3. 無色界:即精神界,無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只有後三識(意、未那、阿賴耶),亦因禪定力之深而分四級:

  A. 空無邊處(此天心定,了惟虛空,不知自之所在,但如無邊虛空)
  B. 識無邊處(有空時仍是相對之空,此仍是對境,至此定中,即空亦泯)
  C. 無所有處(至此天連所有觀無邊心識亦無有)
  D. 非想非非想處(此天既非有想,亦非非想)

  (以上無色界共四天)

  這三界共分二十八天,還是在六道輸回之中,流轉無常的。「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死病老憂患,如是等火,熾燃不息。」楞嚴經說:「三界若空花」。釋迦佛在世時,有外道修行甚深者,其人死後,有人問其轉生何處,佛答:「生非非想天。」又問:「更複如何?」,佛曰:「墮畜牲及地獄。」佛徒若稍為研究基督教的上帝觀,即不致誤認上帝為三界中的天神,可惜多數人不事研究,僅以「上帝」一名詞浮淺,以為等同三界中的天神,誠為保羅所歎「他們將上帝的真實,變為虛謊!」(羅一25)

  我在佛教三界中找不到基督教的上帝觀,有一位居士問我:「佛是不是上帝?因為佛教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我答:「佛者覺也,佛亦是眾生,不過覺耳。」佛曾對眾生言:「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按基督教的話說,佛菩薩都是眾生,都是受造,佛有許多位,而上帝只是一位,佛是追求真理得覺悟,上帝原本就是真理。佛是得道成佛,上帝就是道。

  真如

  我看佛教中勉可代表基督教上帝觀的,只有「真如」、「法界」、「佛性」。真如梵音是「部多多他多」,真者真相,如者如此,真相如此,即是「真如」。本是不可名而姑且這樣叫它,英文譯為Suchness,與老子「自然」相似,「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自己是如此,亦是強名。又與希伯來「耶和華」相似,耶和華意思就是「自有永有」(出三1315)。可見中西哲人,英明見解,大略相同。「法界」是真如的別名,「華嚴經」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還此法界」,與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8節的意思也正相同,大意是「一切從上帝而生,一切仍歸上帝」(大涅盤經),三十二迦葉菩薩品云:「如是佛性,即有七事:一常、二我、三樂、四淨、五真、六實、七善。」此解頗合基督教上帝觀,但上帝卻不只是這七事耳。

  楊仁山居士所著「佛教初學課本」有云:「無始終,無內外,強立名,為法界。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覺,號無明。空色現,情器分,三世間,從此生。迷則凡,悟則聖,真如體,須親證。」親證真如則為覺,與認識上帝即永生,其義相同。

  真如三大

  大乘起信論中論真如有三大,與上帝是三位一體,其說亦相近。所謂三大:

  1. 體大:即真如的體性,是平等,無生之始,無命之終,無增無減,永遠長存──上帝。
  2. 相大:即真如的德相,謂如來具足大智大悲,常樂我淨等一切功德──耶穌。
  3. 用大:即真如的作用,內潛源底而熏妄心,外現報應二身,感化眾生──聖靈

  希伯來書一章3節:「(主耶穌)是上帝本體(上帝是體大,畢竟常恒)的真相(耶穌是相大,因祂為如來,具足大智大悲,常樂我等一切功德),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洗淨了人的罪(聖靈是用大,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內潛源底而熏妄念,洗淨人的罪,外則充滿宇宙)。」此經與真如之體、相、用三位一體又相同。雖然如此,我們不能說,真如可以完全代表上帝,其間最大區別是真如沒有位格或說品格,personality。真如與自然、道、真理一樣,只可代表一部份或說一方面的上帝觀。讀者可以再看筆者前面所寫「基督教上帝觀」一至七項,與真如的確毫無違背。不過若基督教上帝觀只有前七項,而無後七項,則上帝只是道、真理、本體、自性、抽象的思想,流入於放任的哲學,對上帝不能生起敬畏、崇拜、祈禱、仰望、順從、交托等生活了。

  因為真如沒有位格,佛教變為無神教,佛教變為哲理。無神教能救人靈魂嗎?哲理能救人靈魂嗎?

  世界各種宗教大都有自己一套上帝觀,但他們的論點亦多不完滿,因此我明白耶穌為何被稱為「上帝的獨生子」(約一18),因為只有祂一人將上帝顯示地得最清楚。主耶穌說:「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看見他了。」(約十四7),耶穌又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

耶佛宇宙觀~業感與創造

  這世界從何而來?佛教主張:「由於眾生業感。」這意思是說:「由於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累世作惡業,果報所感召,是因緣所生法。若無眾生惡業,也就無這娑婆痛苦的世界。」基督教主張:「這世界是上帝所創造。」佛教徒就問:「上帝為何創造這樣充滿痛苦的世界,叫人受苦呢?」因此一九五二年世界佛教聯誼會在東京開會時,宣言不承認基督教創造學說。以下我將這兩種學說,略為解釋。

--佛教宇宙觀--

  佛教宇宙觀,可分二部份來說:

  兩個世界

  1. 情世界──情者即一切情識的眾生,這世界是就有情眾生的區別方面而說的。內分三界九地五趣:

  三界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乃五趣雜居地,包含地獄、餓鬼、畜牲、人、天。色界包括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無色界則有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非非想處地。

  2. 器世界

  器者器物之謂,這世界是就有情眾生所依住以生活的物質世界方面來說的。

  「俱舍論」說宇宙以「須彌山」為中心,四面各有一大洲,南曰南瞻部洲(即是地球),北曰北俱盧洲,西曰西牛賀洲,東曰東勝神洲。須彌山山根之下有鐵圍山,即陰間地獄。須彌山上有二十八天(須彌山意「無量高」,據說有八萬四千由旬浮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沒入水中。每由旬約為四十裡)須彌山的範圍,稱為一泗天下,數這一泗天下至一千,名為小千世界,又數小千世界至一千,名中千世界,又數中千世界至一千,名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意思指堪能忍苦,蓋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能忍受一切痛苦。智度輪又云不只三千大千世界,更有「十方恒沙三千大千世界」,「十方微塵世界」。

  這等世界,都不是安穩之所,遷流轉變於成住壞空四劫之中,迴圈不已。比方現在的世界是四劫中的「住」,將來有「壞」有「空」,「空」了之後又有成住壞空,如此迴圈,沒有起頭,也無末了。劫是梵語,是一很長的時間,說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每經過百年則壽減一歲,如是減至人壽十歲時為止,再經過百年則增一歲,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此一增一減名為一小劫,成住壞空要經過四中劫名為一大劫,即是一中劫是成,一中劫是住,一中劫是壞,一中劫是空。經此四中劫名為一大劫。一大劫過去,一大劫又來,如是名為何僧祇劫或無量劫。

  我遇見過一位老僧,他告訴我曾做一夢,夢見一座高山。及他行至山腳下,則見該山原來盡是人畜白骨堆成。一人在他身旁問他:「你知道這山來歷嗎?」他答說:「不知。」身旁的人就指示他:「這些白骨、人骨、獸骨、鳥骨,皆是你一人累劫以來,生生死死,所堆成的呀!」他吃了一驚醒來,就出了家。我不知道他說這夢,是個比喻,意思要勸人出家,或者是他真的曾做此夢,我似乎在某一佛教刊物中也讀過這一故事。不管怎樣,這夢就是佛教的真實思想,基本教義,並不是夢,乃是教義。佛教以為這世界的一切有情眾生,在三界九地五趣之中,生死輪回,無量劫以來白骨堆成山,這種娑婆世界,非離開不可。

  世界由來

  至於這種娑婆世界,從哪裡來的呢?佛教中也有幾個說法──

  1. 業感緣起:這就是說世界之成,由於眾生業力所感。業就是造業,或說是行為,感就是感召,說世界之所以有,是因為眾生的心、口、身所造的業感召來的,這是佛教最普遍的信仰。

  2. 阿賴耶緣起:這說是針對業感緣起與真如緣起說的。以為小乘的業感緣起,只立滅無常之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靠不住,有生死間斷,集合則成之,分散則歸無有,那麼六識無有之時,業力依存何處來繼續不斷投胎呢?又以為大乘真如緣起也不對。因為真如是永遠(真常)不變的,焉能生成千差萬別的世界?這是不合因果律的。因此唯識宗在小乘六識之外,更加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讀,因為阿賴耶識中藏有一切善惡種子,故可譯為藏識。此識中之有漏種子現行,則生生死輪回的世界,無漏種子現行,則顯露清淨的涅盤。此說還是業感緣起,因是有漏種子現行,就是業感。

  3. 真如緣起:出於大乘起信論,以為萬法出於一心。所有世界萬象眾生差別,皆起於生滅門,至於寂然不動,自性清淨,則是出於真如門。所謂一心開二門,為何有生死門呢?是由於一念無明,忽然妄動,故生生滅門。這世界是由生滅門來的。這樣,世界之由來,還是逃不出業感緣起,因為無明妄動,就無生滅門,無生滅門,就無這世界。

  4. 六大緣起:出於密宗,是心物二元。六大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前五大屬物質,後一大屬精神。宇宙萬有在其間生生滅滅,都是這六大的集合與分散。佛與眾生都是六大所成。六大即佛,佛即六大。即心即佛,心外無物。這是十足的泛神論,為什麼六大聚而成為眾生與世界?還是離不了業感。

  5. 法界緣起:出於華嚴宗。「無不從此法界流出,無不歸還此法界」。宇宙萬有人外衣,真如一心是實體,二者是一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山河大地全露法身,與六大緣起,同樣的是泛神論,同樣是離不了業感。

  歸納

  綜合以上佛教對於世界的看法,可歸納以下幾點:

  1. 世界不是上帝所創造,乃是眾生業力所感
  2. 世界之成沒有好的目標,好的計畫
  3. 這世界乃是痛苦、無常,三界九地五趣都在成、住、壞、空四劫變動之中
  4. 這世界的成因,是眾生的無明、業力,或說有漏種子現行所現,所以看世界是不好的

  佛教的世界觀如此,就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勢必出家來解脫,對家庭、社會、國家無積極創造的熱心,遇痛苦時,無奮鬥前進的勇氣,只有看空、看假、以為業力所致、逃避現實、消極而悲觀的人生。

  弘一法師是一位有學問的人,因信佛而出家,其妻攜子至寺苦苦哀求見一面,但他堅持不可。他差人對妻子說:「只當我患虎烈拉死了吧!」在佛教人看來,弘一法師是大勇大智,堅決斬斷愛欲,從此可跳出生死海。但在基督教以至放諸普世皆準的倫理觀看來,這是無愛心,只是一種消極逃避的人生,人生觀不同,是由於宇宙觀不同的影響而產生的。

--基督教宇宙觀--

  基督教宇宙觀,認為天地萬常,是一位至尊至善聖潔慈愛的天父上帝創造的,有目標有計畫,所造一切皆是美好的,在創世記第一章記載創造萬物的故事,故事非常淺顯,就像童話那樣淺白,但其中卻包含最高超的信仰,這高超的信仰,有以下八點:

  1. 宇宙萬物由上帝創造而來
  2. 所創造的一切原皆美好。
  3. 萬物受造各從其類,有律則,不是偶然湊合
  4. 人有身體也有靈魂
  5. 人賦有上帝形像
  6. 男女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7. 人要管理世界萬物
  8. 不能說禽獸與人平等

  以上八條是創世記創造觀的特點,除了儒家天生萬物,道家道生萬物有相似外,在佛教中找不出這樣的創造觀。可能佛教徒要問:「你說世界萬物是一位至善至高的上帝所創造,那麼為何創造此娑婆世界,給眾生受苦呢?」我要請你看創造原則的第二點「所造的一切都是美好」,聖經清楚記載,神六天造萬物,都說:「神看著是好的。」(第二天除外),所不美好、醜惡、兇殺、欺詐、淫亂,都是人類犯罪之後才有的,這樣人就失去了上帝的形象,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三23),人類就有了各樣痛苦,人應當回歸上帝,與上帝同工(林前三9),重行滿足上帝創造伊甸園(樂園,起初世界的名稱)的心意,這是基督教的信仰。

  雖然現今人仍然妄用自由犯罪,阻擾上帝創造的計畫,但天地萬物仍在上帝手中保管、治理,主耶穌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五17)使徒保羅說:「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弗二10,林後五13,啟二一18)。這等宇宙觀,就使基督徒的人生樂觀,讓他們能奮鬥前進了。

  一年夏天,我旅行湖南南嶽山,在南嶽第一大叢林祝聖寺,與二十余出家人談道,也談到世界來源的問題。他們帶著譏笑的口吻問我:「上帝是慈愛的,為何創造此不完全,諸多痛苦罪惡的世界給我們眾生受苦?」

  我們一面走一面談,已由室內走到後園門外。我見古樹參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飛舞,襯著近樹遠山,好景極其優美。我指著這大自然說:

  「上帝創造天地,原是美好,所以為好者,只因人類犯罪,故生種種痛苦,若人心潔淨,則能領略這大自然的美。古人做詩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十九11)日月星辰運行的奇妙,山川大地蘊藏的豐富,上帝預備的,沒有不好,你們信世界之生是由於無明,是眾生業力所感,思想脫離世界,拋棄婚姻,拋棄家庭,在此出家,但我們主耶穌說:『我不求他們(門徒)脫離世界,只求他們脫離那惡者。』(約十七15)。人若成為上帝兒女,就能欣賞世界的豐富和奇妙!」

耶佛人生觀

--佛教人生觀--

  佛教人生觀可包括在「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幾個字裡面。

  一、 無常

  佛教看人生是「無常流轉,生死相續」。成唯識論說:「恒轉如暴流,以剎那生滅,後一剎那即非前一剎那故。」不單人生如此,即世間萬有,亦莫不如此。人生怎麼樣無常流轉?我們可以看六道輪回的說法:

  六道輪回

  * 三惡道
  1. 地獄道:十八層地獄最苦之處
  2. 餓鬼道:一種鬼魂常受饑餓之苦
  3. 畜牲道:豬狗牛羊及飛鳥

  * 三善道
  1. 修羅道:樂少於苦,常動干戈
  2. 人道:即世間人類
  3. 天道:分三界二十八天

  這六道又名六凡。輪回即流轉之義,謂這六道乃是無常流轉,生死相續的苦境,死後也許投為牲畜,也許墮入地獄,也許投入餓鬼,也許升天上,都是按照這人業報,在這六道之中,轉來轉去,如海中之波,一波過去,一波又來,人在生死海中,流轉不息,所謂「苦海無邊」即是說人在六道輪回之中,無常流轉,永無止息。

  人死後並非完全了結,乃是有三世因果相續,世世即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前後相續,不斷流轉。欲明佛教人生看法,必須知三世十二因緣:

  * 一、 無明(過去世無始之煩惱迷惑)

  * 二、行(因煩惱而做之善惡行業),以上二者為「過去式」。

  * 三、識(就是去投胎的靈魂)四、名色(在胎中身心漸漸生長)五、六入(六根俱全將近出胎之時)六、觸(二、三歲能有觸覺)七、受(六、七歲時能感受苦樂)八、愛(十四、五歲時生種種貪愛)九、取(成人之後因貪愛而取求)十、有(因愛取之業而有未來之果),以上為「現在世」。

  * 十一、生(因有業而又有生)十二、老死(有生便有老死),以上二者為未來式

  現在之生,因於過去之無明(即愛取)與行(即有),未來之生,又因現有貪愛與愛取所招致未來的結果,這樣迴圈流轉,生死相續,沒有窮盡之時。

  二、 苦

  佛教看生是苦,以做人就是苦,所以有「生為苦本」。何謂生為苦本?因生為殺盜淫妄惡業本,為貪瞋等煩惱本,為病老死等苦本,故為苦本。

  人生不單有輪回墮入惡道之苦,就是世世給你做人也是苦。佛教的看法: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共八苦。佛教看人生是苦,下面還有敘述,這裡暫不多說。

  三、 空

  佛教看人生是空的,所謂「四大皆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風,指為天地間一切物質的因素,天地萬物是四大和合而成,人身亦是四大和合而成。四大皆空,就是一切皆空,一切皆虛幻如泡影,「四十二章經」上有云:「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一次我在北京廣濟寺,看見一張畫上面畫一骷,旁邊注有四行字說:

  修行當作如是觀,色相皆幻有何貪?
  四大和合無常現,苦苦連天出世難。

  不看空世界、看空人生,不會出家以求脫離。

  四、 不淨無我

  釋迦佛在入滅前,告訴弟子人生的究竟,勉勵他們精勤修道,以求解脫,所謂「四念住」:

  1. 觀身不淨:身為父母所生之肉身,謂身之內外污穢充滿,無絲毫淨處,看人的身體有「臭皮囊」之稱。太虛法師在廣州講經時,解釋觀身不淨的意義如下:「身之始,厥為住胎,父精母血和合而成,殆無淨美可言;及至出身,糞穢時遺,涕淚交流,亦無可淨;繼而長大,體態端好,容光煥發,似可美矣;然而詳審諦觀,外而汗液垢膩,沐浴不去,坐令百萬微生蟲晝夜齧膚,內而五辛雜投,葷濁備畜,自內而外,無可淨美。其似可美者,僅此泡影色塵,自詒眼識,而況惱人暮景,轉瞬即至,則並此似美之泡影,亦不能久持,血氣內衰,精神損耗,發蒼齒落,肌瘦膚黃,百病叢生,而四大將散之兆現矣。及至壽終識盡,顏色先變,肌膚次之,膿血雜流,化為蛆類,筋骨最後卒變劫灰。而人之寶愛色身,不惜自起煩惱,造作惡業,誠無謂矣。」(「佛乘宗要論」四十三頁)因此佛教徒甚至於割肉、斷指、燒疤,毫無顧惜。基督教則不然,以「身體是聖靈的殿」(林前六19),看為貴重。人的身體若不加以保護,使它強健,心靈也往往受影響。耶穌令瞎眼、跛腿、長大痲的人恢復了健康,因此基督教也重視醫藥事業。

  2. 觀受是苦:受即是人身心所感受的,人身心所感受者,大別有五:苦、樂、喜、憂、舍,舍就是不苦不樂,不憂不喜之謂。身心所受,雖有喜樂,乃暫時喜樂,非真喜樂。太虛法師設喻說:「譬若人有疥癩,以手搔之,暫止病癢,謂之為樂,一停手間,加以紅腫,其苦更甚。」所以說人生所受實唯是苦。

  3. 觀心無常:心為眼等之心識,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心為無常。

  4. 觀法無我:謂人乃四大五蘊和合而成,實無有我。「四大」前已解釋,五蘊亦名五陰,蘊者蘊藏,陰者障蔽,指此五者,令真如法性掩沒不見故。

  五蘊──
  * 色蘊:即有形之物質,指「身體」。
  * 受蘊:即感受苦樂等之心的作用
  * 想蘊:即思想辨道明是非者
  * 行蘊:即有意志而發於行為者
  * 識蘊:即指第六意識,指「心」。

  這五蘊因緣和合而成人,不過是無常幻有。在「僧一阿含二十七」有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心經」有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照見五蘊皆空」。人既然是五蘊幻有,沒有我,何用貪焉?

  總括說來,佛教看人生是「無常、無我、苦、空、不淨」,換句話說,就是「虛幻的、痛苦的、無意義的、污穢的」,明白做人是如此,所以要出家求解脫,超輪回,了生死。

  或說這是佛教「小乘」人看法,「大乘」人行六波羅密,克苦救世,自利利他,精神上得解放,不是苦、空、不淨、無我、無常了;而是常、樂、我、淨了。這話論到精神上的修養是對的,論到人生的看法,則是不對的。因為佛教的人生觀,就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淨的,不分大小乘。無論大乘或小乘,都是要認識人生是無常、無我、苦、空、不淨的,都是要超出輪回生亡的。沒有一個大乘說人生是可戀,天堂是可靠的。「法華經」是大乘的,有說「三世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佛教無論大小乘修行的目的,或勸人修行皆是要脫離生死輪回之苦,不單做人不能了生死,就是做了天上的神也不能了生死,所以有「修行人不可修人天福」。因為人天福乃在六道輪回中,生死未了。「生死未了,如喪考妣」,「三界如牢獄,生死是冤家」,因此影響人生,萬事消極,四大皆空,一切皆曇花泡影,缺少積極努力創造的精神,所以遭遇人生痛苦的悲觀者,都易走向皈依佛門,看空世界,以求解脫生死,進入涅盤,釋迦佛及其弟子,現今寺中僧尼都是例證。


--基督教人生觀--

  基督教則不同,認為人生是有價值的,在世上做上帝的兒女,賦有上帝的形像,高過萬物(創一27),上帝兒女受命管理世界萬物,為世界主人翁(創一28),有權利用萬物,創作生產,與上帝同工(林前三9)

  雖然人類妄用自由,離開上帝,生出種種罪惡痛苦,然而上帝仍是管理世界,差遣救主,使人勝過罪惡,勝過痛苦(約十六33)。基督徒的人生,不是出家逃避痛苦,耶穌不躲避十字架而迎接它,使痛苦變為人類的喜樂。祂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又向父說:「我不求您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您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十七15)

  基督徒以愛在人類中服務,愈做愈有味。雖然人生短暫,在世界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二11)。世途行完畢時,就毫無畏懼的,返回天家,與父上帝同在(約十四3)。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消極的,乃是積極的,不是逃避的,乃是向前的。

  人若認為人生有意義,有價值,應當努力向前奮鬥,創造,與上帝同工,就必贊成耶穌式的人生;人若以為人生是苦空、無常、虛幻,就必跟隨釋迦。這兩種人生觀分別是很大的。

  接受佛道者,看人生不過泡影,瞬息幻滅,他的人生觀是否定的,勢必逃避現實,進入虛空寂滅之境。接受主耶穌的人,看人生是有使命的,充滿著生機活力,他的人生觀是肯定,雖遇苦難,有主耶穌同行,能努力奮鬥,追求上帝指示的目標,做有益身心,服社會的事業。

  這是主耶穌的應許:「我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耶佛罪惡觀~煩惱、業與罪

  罪惡是靈性的大障礙,是人類痛苦根源,基督教佈道的出發點,就是要救人脫離罪惡,雖然佛教勸人修行的出發點,是在脫離苦海,而苦海也就是惡業所引起,故將兩大宗教的罪惡觀比較一下,是極有意義的事。

--佛教的人生觀--

  佛教看人生是苦,苦是從業來,業是由無明來。無明是因,業與苦是果。無明是無始以來,即在人心中,猶如基督教的原罪,十分相似,因為據基督教的聖經記載,人類的罪,原是始祖亞當離開上帝而來,由罪才生出多樣痛苦與死亡。佛教認為人類無始以來,由於有「無明」為緣生「行」,緣行生「識」,緣識生「名色」,緣名色生「六入」,緣六入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緣愛生「取」,緣取生「有」,緣有生「生」,緣生而有「老死」,這是佛教的十二因緣法。

  一、 佛教說罪是什麼?

  佛教少講「罪」,但講「業」。十惡業就是罪,那十惡業呢?分身、口、意三類:

  * 第一、 身業有三種:即殺、盜、淫,這是身體所犯的罪。
  * 第二、 口業有四種: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是口所犯的罪。
  * 第三、 意業有三種:是貪、嗔、癡,這是意念對於外境所引起的罪。

  人類所做的惡業,都是由於無明而起的。無明的內容,即「煩惱」,佛經上分析人的「煩惱」很詳細。「煩惱」亦即是基督教「罪」的代名詞。佛教只稱為煩惱,不叫它做罪。煩惱分兩大類,一是根本煩惱,二是隨煩惱。根本煩惱是根,隨煩惱是枝葉。

  簡述之,根本煩惱有六種: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隨煩惱有二十種:忿怒、仇恨、覆藏(隱瞞罪)、惱害、嫉妒、慳吝、虛誑、諂媚、損害、驕傲、無慚、無愧、掉舉(心掉不寧)、惛沉(心滯蒙昧不清,與掉舉相反)、不信、懈怠、放逸(放蕩如野馬妄為)、失念(失正念有邪念)、散亂(心不專一)、不正知(顛倒是非)

  佛教徒常講煩惱不講罪,這些在基督教看都叫罪(參羅一1832)

  二、 佛教說善是什麼?

  佛教認為將以上惡業、煩惱反過來就是善,就是道德。善與道德就是對己對人都是有益的。十惡反過來變為十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癡。

  善心所法,計得十一種: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以上是唯識學百法中的「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種,或善,或惡,或不定。以上十一種心所有法是善的。

  三、從誡律中看佛教罪惡觀

  佛家有七眾,持誡各有不同。七眾是一、比丘(和尚),二、比丘尼(尼姑),三、式叉摩那(譯為學道女,是沙彌尼進一步欲受「具足誡」者),四、沙彌(初出家未受「具足誡」者),五、沙彌尼,六、優婆塞(在家男居士),七、優婆夷(在家女居士)

  1. 比丘應持二百五十條誡。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2. 比丘尼應持三百四十八條誡。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
  3. 式叉摩那,欲為比丘尼,須再學道二年,方可受具誡。
  4. 沙彌應持十誡。
  5. 沙彌尼應持十誡
  6. 優婆塞應持五誡
  7. 優婆夷應持五誡。

  五誡是:一殺,二盜,三淫,四妄,五酒。

  十誡是加上:六不著花鬘及不香好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並不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觸錢金銀寶物。

  此外則有大乘菩薩誡,根據「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則有十重誡四十八輕誡,是出家僧所應受的。根據「優婆塞誡經」受誡品,則有八重誡,二十輕誡,是在家居士所應受的。關於大乘菩薩僧誡,除梵網經之外,尚有瑜伽誡,名「菩薩誡本」,其中四重誡,四十八輕誡,是根據「瑜伽師地論」中菩薩地誡品而來。

  誡律是佛家七眾所共修,律居三藏之一,釋迦佛在世時對弟子說:「在我去世後,汝等以誡為師。」誡定慧三學,以持誡修行為首。未有不持誡而能開悟者。

  這篇短文不能盡刊出「比丘誡」是什麼,請讀者自行翻查比丘誡本「四分律」,或「四分律比丘誡相表記」,雖然費些時間,但是一件極有趣味的事。

--基督教罪惡觀--

  基督教一個重要的題目是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罪是人類最大仇敵,死亡和痛苦的根源──「死的毒鉤就是罪」。(林前十五56)

  一般人將罪惡二字連在一起使用,其實二者有些分別。

  罪(sin)是原因。
  惡(evil)是後果。

  犯罪之後的結果,必定是惡,惡卻不一定是罪,如病、貧、天災,都是惡,由外而來,罪是道德上的,由心而起。「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可七2122)

  一、罪的實在

  有人以為一切遭遇都由天註定,由環境所造成,自己是無罪的,有人以為罪只是一種概念,但現實生活中罪卻是實在的:

  1. 公私道德的判斷

  公眾對於某人所做的事,好壞都自有判斷,曾經殺人的人,一生有強烈罪疚感跟隨,令他無法遺忘自己的罪行。

  2. 國家社會法律的裁判

  幾乎每個國家和社會,都有法律制裁罪惡,使違法的罪人無所遁形,足證犯罪的事在世上何等普遍。

  二、一般人對罪的看法

  1. 罪是由物質(欲望)控制

  中西哲學家都有持這種主張的。希臘柏拉圖認為身體是罪惡的,肉體捆綁了靈魂,佛教亦如此。此外又有人主張不可有美麗東西,不可聽美好聲音,不可吃好東西...其實,身體和物質都是好的,物質並沒有罪,罪是從人心發出的

  2. 罪是由於愚昧無知

  這派人以為犯罪是由於缺少教育,認為野蠻人與文明人是差得多,但我們卻知道,文明社會的人,也同樣犯罪

  3. 罪是由於生活缺乏

  人因窮困所以偷盜,夫妻因窮困所以爭吵,失業青年因空乏而自殺。人人衣食足,就良善了。此說筆者亦不能贊同,試看多少富有夫妻也照樣吵罵,達官貴人也照樣貪污枉法。

  4. 罪是基於獸性

  此派認為人是動物,所以罵人:「豬、狗、牲畜。」,人有獸性,還未進化到高尚地步。

  以上四者,似乎都是將罪推到別的事物上,人自己不用負責任,但都不是罪的真正原因。

  三、基督教對罪的看法

  1. 罪的責任必須由人自己負。基督教認為人類在上帝面前最為尊貴,高出一切受造之物,賦有自由意志,所作所為,無論好壞都要自己負責,並且要接受上帝審判。

  2. 罪的起源,是人妄用自由,離開上帝。禁果並非特別的果子,它代表上帝的法律,人類始祖抗拒上帝的命令,擅吃禁果,就陷入罪的箝制中。

  3. 罪的性質()就是自私自利(selfish),從以上帝為中心(theocentric),墮到自我中心(egocentric)。把自己放在上帝和他人之上,一切罪念煩惱就產生。

  4. 聖經中罪字的原文意思

  A. Hamartia 有射不中的意思(罪,羅二23),聖經中罪的總稱,是指不像上帝,不合上帝的心意,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就是罪。

  B. Parobasis 不走正路(罪過,羅五14),公園有「請勿踐踏草地」一牌,你走草地就錯了,違望律法就是罪

  C. Paraptoma 失足墮地(過犯,羅五15),英文譯作trespass(侵犯),前者意即人立在平地上面失足跌倒,後者指越過、侵入不應進入的界線

  D. Parokoe 不聽從(悖逆,羅五19),意即聽不見,聽不清,或聽雖聽見,卻不理會,就是罪

  E. Anomia 反對,不守律法(不法,羅六19)

  (中文罪字,是古文網字下麵加一非字,網,古網字,意網盡天下之非,皆是罪)

  亞當可說犯了以上各罪,因為即使犯罪一條,亦是犯罪了。

  5. 罪的結果,就是痛苦。古人罪字寫成x(編者注,字典也查不出來,乃是「上自下辛」)字,辛苦也,辛苦,辛,悲傷也,如辛酸。罪的結果是自己辛酸。還有將罪字寫成辜字,「說文」有:「辜,罪也」,可解為「自古以來,罪就是辛酸」。

  A. 上帝方面
    1. 不能得上帝的喜悅,令聖靈擔憂
    2. 斷絕交通,上帝與人之間有了隔斷的牆。

  B. 自己方面
    1. 道德敗壞
    2. 健康受損
    3. 靈性死亡

  C. 他人方面
    1. 社會不安寧
    2. 是壞榜樣

--耶佛罪惡觀結論--

  1. 佛教將罪業,分為身、口意三方面,而特別重視意業,這點與基督教相同。耶穌在馬太福音五章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犯姦淫了。」

  2. 佛教以為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有無始無明,障蔽真性;與基督教說人自始祖以來,遺傳原罪,與上帝隔絕之說相近,以弗所書二章說:「你們從前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指罪)。」可見人本是與上帝隔絕,也不明白真理的。

  3. 佛教誡多,比丘二百五十誡,比丘尼三百四十八誡,誡多則難遵守,處處拘束,行動無自由,如查看四分律,則可發現許多誡是出家人也不易持守的,基督教誡少,只從摩西留下來的十誡,耶穌又融為「愛神,愛人如己」,兩條重要的誡。嚴格說來,就是一個字,都包括在「愛」中了,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愛是恒久忍耐...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提摩太前書一章命令的總歸就是愛」,羅馬書十三章,「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4. 佛教誡律雖多,但只限於人倫道德的層面,未提到人須對上帝負責,基督教誡命雖只有十條,但頭四條就提到人對上帝當盡責任,後六條才是人與人之間的事,這是不同的。

  5. 佛教徒犯罪,只是自己的事,其信仰中並沒有說對上帝的虧欠;基督徒犯罪,則不僅是自己的事,也是得罪上帝,此又是不同點。

  6. 佛教消滅罪惡的方法是持誡、修定、得慧,以持誡為先。基督教以為人不能完全守住律法,只有在恩典之下,方能完全律法。

  7. 佛教懺悔罪,分理與事二方面,一是理懺:「罪無體性,罪性本空」,罪從心起將心懺,懺罪無如不起心,心忘罪滅兩皆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此是理懺。事懺是五體投地,向佛懺悔,求佛證明,佛不能赦罪,只求佛力加被,使自己可以持誡修善。以基督徒眼光看來,佛教理懺心空罪空,無賠償之道,對犯的罪無責任感。事懺「求佛證盟,佛力加被」,無赦罪之道,無代替之道,罪責還須自負。基督教悔改則是向上帝悔改認罪,有救恩代替的途徑,救主耶穌寶血,洗盡一切罪,替悔改憺償清罪債,使他立刻成為新人,得新生命。

耶佛得救觀~解脫與得救

  基督教的得救,在佛教中叫做「了生死」,或「解脫」,了字含有了知、了脫二義,即先要了知人生是在六道輪回、三世因果、生死相續的苦海中,然後決志了脫生死。解脫亦是此義,即是先要瞭解人生是在生死輪回苦海中,決志了脫生死。

--佛教的解脫--

  欲了生死,欲解脫,必須超出六凡而入四聖。佛教勸人修行,不可修人天福報,以為人天乘仍在輪回之中,生死未了,不是安樂家。六凡即是六道(天、人、修羅、畜牲、餓鬼、地獄)。四聖即是:

  1. 聲聞。聞佛之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之惑,入涅盤者。
  2. 緣覺。觀十二因緣而得覺,出有佛之世,曰緣覺,出無佛之世曰獨覺。
  3.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簡稱菩薩,意為覺氏情,度己度他者。
  4. 如來。如來即佛,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度化,故曰如來,是一切佛之通稱。

  眾生修行,達入此四乘方是了生死。

  四乘

  前二者是小乘,後二者是大乘。乘是運載的意思,如舟車之運載,由無明運載至大覺(),由有漏雜染運至無漏清淨(),由生死苦海運載至究竟涅盤()。大小乘之別,則因小乘功在自了,大乘在利度眾生,只圖自己得救,就是小乘,幫助多人得救,就是大乘。

  佛教小乘的要旨:

  1. 了生死為因:因即種子,意思先是瞭解三世相續之苦為種子,而立志求解脫,此是悟理。

  2. 離貪愛為根本:貪愛為眾生生死煩惱之源,欲求解脫,須在根本上下功夫,離出貪愛,此是起行,離貪愛者,首當離出五欲「色、聲、香、味、觸」,又有一說認為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出家人已除去頭三樣,僅餘食、睡。所以要修行求解脫,以出家為宜。「四十二章經」第十六章有言:「汝等沙門,愛道法者,去世資財,求乞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3. 滅盡離妙為究竟。滅指滅盡一切煩惱,盡是盡生死有漏之業,離指解脫三界六道之苦,妙謂妙應真常,這是小乘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證果。

  佛教大乘的要旨:

  1. 菩提心為因:菩提可譯做道,或做覺,即是以求道、求覺之心為種子,以求無上正等正覺的結果。「心經」云:「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薅多羅三藐三菩提」,謂覺於圓明寂照之妙真如性,如「楞嚴經」所謂「獲本妙心」。以基督教的話來解,可說是盼望與上帝和好,與主同在,這是大乘修行的最高目標。

  2. 大慈悲為根本:與樂為慈,拔苦為悲,菩薩普修六度萬行,皆枝幹花葉,唯利度眾生之大慈悲心,乃為根本,此與基督教所說:「有信、有望、有愛,其中最大的是愛」相仿。

  3. 方便為究竟。方是方法,便是便利,先求菩提心以自覺,再以大慈悲為根本,行方便法門以利度眾生,這是大乘最高理想。「楞嚴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基督教的「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為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以佛教話來解,這就是大乘精神。

  佛教不同宗派

  大小乘只是心願的多少問題,至於怎樣修行才可以得救,可以解脫,在佛教用功方法有多種,因此分出許多宗派,以下是佛教最著名的宗派,他們各有不同的修持方法。

  一、 法性宗──可以天臺宗為代表

  天臺宗修持的方法,重在「一心三觀」,一心就是我們人現前的一念,觀就是觀想、觀察、思維、揣摩。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道觀。宇宙萬有,非常豐富複雜,在佛教看只不過是因與緣的和合而成的幻象,因緣終了,複歸無物,所以叫空觀。萬有現象,皆是幻象,不是真()常實在,不過暫時有一個假名,明白此理,不再貪求執著的,叫做假觀。既知世間一切現象,皆是空,皆是假,就要一切皆撇下,連空假的觀念也撇下,就非空、非假、正中中道,不落邊際,就叫做中道觀。人用功的時候,能返觀一心,掃除心中種種妄想,瞭解世間一切皆因緣和合的幻象。從此空觀再看出一切幻象並非實在,不過一時的假名,放不了一切,還是落於空,落於假,要證到非空非有,非假非真,不落邊際的中道觀境界,就是解脫了。

  二、 法相宗──就是佛教的唯識宗

  唯識宗要人修持到佛的地位,要經過四十一個階段,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

  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修行方法。第一阿僧祇劫,修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住就是修行人要一心安住在六度的行為上,發大信心,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十行就是修行的人以十行為實行六度法門。十回向就是修行的人不將自己所修行的功德歸向自己,而回向一切眾生,令其脫離苦海,又將自己所修持的智慧功德,不歸向世之福樂,而回向證得佛果。第二阿僧祇劫,修初地至七地,初地名見道位,就是靠以往修行,至此已見道了,第三阿僧祇劫,修八地至十地,從第二地至十地,名修道位,精進、禪定、智能,證得諸法實相,真如本體。四十層階段完了,就成佛了。

  三、 禪宗──

  禪宗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謂「若欲見佛,須見自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修誡,都無益處。」眾生因埋沒本性,所以輪回六道,諸佛因證得本來面目,所以超脫苦海。怎樣能見性呢?要「明心方能見性」(可比較聖經太五「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明心見性的方法,就是靜坐參禪。靜坐到心無雜念、妄想,念念皆本真相應,達到定而不動的境界,即得智慧,忽然開悟,即解脫了。

  四、 淨土宗──

  此宗以念佛為修行法門,因為容易,所以盛行。念佛有三種:

  1. 持名念佛,就是時時刻刻,或出聲,或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2. 觀想念佛,就是觀想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的種種情況,一心默想,思維,讚歎
  3. 實相念佛,不著形式,舍諸妄念,一心系於佛,是為覺性念

  此宗有三要,是「信、願、行」,是念佛不可少的條件。

  五、 密宗──

  此宗修行方法是持咒,以為咒有止惡成善的力量。持咒有三密:

  1. 持咒時,手結手印,叫做身密
  2. 口誦咒語,沒有錯誤,叫做口密
  3. 心中觀想佛菩薩名號,叫做意密

  持咒者要身口意三者全神貫注,同入了秘密的境界,自然妄念不起,工夫成熟,就開悟得解脫了。

  佛教修持方法,其法因各宗而不同,但有一共同必經之路,就是誡定慧,由持誡而入定,由入定而生智慧,則得覺悟而得解脫,稱為三無漏學。其實佛教解脫方法,歸納起來,不外誡定慧三學,而誡字又是三學及一切修行方法的起首。持誡是無論哪一宗皆要遵求的,是修持的基礎,成佛的根本。「遣教經」云:「釋迦將入滅時,弟子環繞泣問於佛滅後,當以何人為師?佛言:『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中譯誡律),如暗遇明,如貧得寶。當知此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

  誡律是防止身、口、意犯罪的,一信佛就要受誡,在家信佛教者,須受五誡(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有持八誡者,加上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花鬘纓絡,不習歌舞戲樂。本家沙彌須持十誡,就是以上八誡外再加上不蓄金銀寶物,過午不食。出家比丘則須持二百五十誡(見四分律誡本),比丘尼須持五百誡。持誡分二方面,一止持,二作持。止持是諸惡莫作,作持是眾善奉行。

  唐人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好佛學。為校州刺史時常與寺僧遊,一日問鳥巢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輕笑曰:「三歲孩兒也知這道理。」,鳥巢禪師莊重答曰:「八十公公行不得。」這真是經驗之談。

--基督教論救恩--

  耶穌使徒保羅是法利賽人,飽學之士,他也說:「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後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見羅七)

  基督教說人絕對不能靠律法稱義,「凡以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因為不照律法書上所記的去行的,就被咒詛。」(加三10)「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加二16)

  不要說二百五十誡難守,就是五誡也難守得完全。從表面上看,殺、盜、淫、妄、酒,不犯的人很多,其實不然,你若從上帝的眼光看,能守五誡的人,可以說是沒有,耶穌說:「你們聽見古人說,不可殺人,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地獄的火...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太五)

  上帝不單看人的外表,也看人內心,視人內心的動機,因為罪根不在外面,是在人心裡。主耶說:「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因為...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的,且能污穢人。」(可七) 這一切在基督教說,都是犯罪;在佛教說,是犯誡。

--信耶穌的重要--

  基督教認為人無法自救:第一、因人從初生至老,是罪中長成。「我是在罪孽中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五十一5)「惡人一出母胎,就與上帝遠離,一離母腹,便走錯路,說謊話。」(詩五十3) 以往罪債,必須報償,「罪的工價乃是死」,這是上帝公義所定的律,人若無法洗去自己的罪,就不能逃避罪的苦果、刑罰,正如佛教說的因果及十二因緣法。第二,人容易跌倒,無力守誡,「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

  說到上帝插手拯救世人,這也有難處:

  * 第一、 若上帝因著愛,白白赦免罪人(完全不計較人類所犯的罪),這就沒有公義

  * 第二、 若上帝保存公義,直接將世人毀滅,那就沒有愛。

  公義慈愛,二者不能偏廢,故上帝恩賜,開方便法門,法外施仁,差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犧牲在十字架上,設立赦罪的救恩,「凡信祂的人,必因祂的名,得蒙赦罪」(徒十43)「律法既因肉體的軟弱,有所不能行的,上帝就差祂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在肉體中定了罪案。」(羅八3)「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西一14)「祂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約壹二2)主耶穌自己說:「我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太二十28)又說:「我的血是為多人流出來的,使罪得赦。」(太二六28)

  基督教論人得救的方法,不是靠行律法,不是靠好行為,單單只靠一條,就是「信耶穌」,「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羅三28)

  這因信耶穌,得蒙赦罪、稱義、得救、得解脫,得永生的道,在佛教徒中是很難明白的,因為佛教太看重因果律,哪有他人吃飯,另一人得飽?耶穌受苦,而他人得救的事呢?但是,如果人肯虛心思考,會發現不是難明白的,它並沒有破壞因果定律和上帝的公義,乃是成全了。救主耶穌設立了救恩,人不信,不要,仍得不著。信耶穌是種因,當然也得救恩的果。「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弗二8)這有什麼難懂呢?信的人接受耶穌為救主,悔改、重生、領受聖靈、得新生命,從心裡改變了。從前罪在心裡做主,如今耶穌在心中做主,你說這人不該得救嗎?

  人若詳細查考耶穌的生活,就能知道他的聖潔、犧牲、仁愛、偉大,值得我們跟從追隨,你愈親近祂,就愈認識祂,到底必發現他非常人,乃上帝兒子,乃救主。「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就必曉得...(約七17)

--救恩與功德--

  我曾在廣學會出版的謝頌羔牧師著作中,看到一則故事。這本書的名字我記不清了,大約是「九樓隨筆」吧!故事是這樣的:

  一天謝牧師與漫畫家豐子愷先生在一起吃茶,謝牧師為豐子愷先生講解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回頭的故事。浪子分得家業之後,獨自跑到遠方遊蕩,耗盡了財產,又遇饑荒,就窮苦起來,為人家放豬,在痛苦中想起了父家口糧有餘,就決心起來回家見父親,向父親悔改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做你的兒子,求你收我做一個雇工吧!」父親動了慈心,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將金誡子戴在他的手上,吩咐僕人拿上好的袍子、鞋子給他穿,殺豬宰羊,邀請友來家飲宴,慶賀他的兒子是失而復得,死而復活。這故事當然是比喻天父慈愛,寬容世人無知時所犯的罪,只要知罪悔改,信靠耶穌基督,就得赦免,恢復天父兒女的地位。

  豐子愷先生是信佛的,他聽完了謝牧師的話,搖搖頭說:「沒有這麼便宜的事,你所說的,不合因果。」

  謝頌羔牧師與豐子愷生若都還健在,不知他們還記得這回事否?而現在他們思想有無改變,亦不得而知,我本人也曾遇見好幾位佛教朋友,都以為悔改赦罪的救恩,不合乎因果,是邪知邪見。

  一次義大利法師羅迦蘭陀偕男女居士數人,來道風山遊覽,他們也是認為耶穌的十字架救恩,不合因果,一位居士說:「犯罪是因,受苦是果,不能種豆得瓜,也不能種瓜得豆,你種了苦果子樹,就沒有甜果子吃,必得吃苦果子。」

  貴州人了義法師曾來山居三、四個月,我們朝夕談道,有時談到深夜十二時,他對聖經頗瞭解,惟對救恩尚不明白。他對聖經中一切神跡皆信,相信程度有時超過我,創世紀一至三章對信佛的人最不易解的章節,他都瞭解,都信了,惟有耶穌的救恩他最難置信,難信的原故,就是以為不合因果。他說:「哪有他人吃飯,我得飽之理?譬如你打得我遍體鱗傷,我要在你身上報復,你卻拉耶穌出來說:『你不要打我了,你打耶穌吧!』這真是豈有此理?耶穌釘十字架,值得我們恭敬贊歡。但那並不是我們的功德。你說我們只要信祂,罪就得赦免,白白地稱義,沒有這麼便宜的事。」

  如此例子,不勝枚舉。我看因果的觀念,是阻攔佛教人士信耶穌的大難關。他們都要靠自己修持,積功德以消罪,看不見上帝是愛,不能信白白得恩。不靠功德,「因信稱義」之道。

  其實因果之道,聖經也提及,在加拉太書六章78節說:「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欲撒種的,必從情欲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哥林多書後九章6節:「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是真的。」哥林多後書十一章15節說:「他們的結局,必然照著他們的行善。」又約翰壹書三章4節:「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羅馬書六章22節:「罪的工價乃是死。」講的都是因果。在基督徒看來,佛教所講的因果,就是基督教所講的律法,是上帝所定的律,犯罪的必受沉淪之苦,人在此因果律之下,無力打破枷鎖。約翰福音一章17節:「律法本是從摩西傳得,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自從主耶穌犧牲在十字架上,設立救恩之後,人類可以因信活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不是廢掉律法,乃是成全律法,不是廢掉因果,乃是成全因果,此中奧妙意義,可惜許多人不能、也不求明白。

  以上辯論因篇幅關係不能多提,我更借用另一浪子回家故事來解說恩典與因果之間的關係,俾學佛的人能明白救恩並不違背因果定論,而欣然接受,這是我寫本文的盼望。

--佛經的浪子--

  一年暑期,我與田蓮德牧師同讀佛教大乘經典「妙法蓮華經」,看到信解品第四,其中有敗子回家故事,與聖經所記相仿,略述於下:

  譬如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避他國,十、二十至五十歲,遇窮,乞食四方,父念子來尋至是城,一日子巧乞食至父家,不知是父,見父踞獅子床,眾吏民環繞,以為王者,或是王等,有大勢力,心懷恐怖!念此非我乞兒所能到之處,恐獲罪,急拔足奔逃。時父已見,識為己子,急命人追回。窮子以為果其獲罪,驚極昏倒。父憐此子,命人勿強迫之,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放之去。蓋知此子志意卑劣,忘父已久,不敢近尊榮之父,雖然如此,父並未忘其子,命僕二人,裝做窮人,與其子為友,介紹窮子來此長者家除糞,得工資,免在外受饑寒之苦。他日,父從窗間見其子羸瘦憔悴,著糞土污穢之衣,慢之,即自己脫下華服,穿上糞土污穢之衣,並右手執除糞之器,以此方便故,得以親近其子,勉以安心除糞,勿他去,我當視汝若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窮子在此二十年中除糞,長者見子可靠,託管財寶,最後請親友來,言明此窮子是真其子,將一切家產交托與他。

  「法華經」中這個敗子故事,與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故事極其相似,敘述的父親,都滿有恩典慈愛,可惜許多學佛的人不明白,拘泥於因果律法之下,要自己做除糞的工作,一天一天用自己的力量來修行,除去點滴心中污穢,得到每天些微的除糞工資(積功德),不敢放下卑劣意志,俯首認罪悔改,仰面親近尊榮天父,立時接受兒子名份,享受天國產業。

  這窮子不能立時認父,因他迷惘已久,不知父親慈愛,做了二十年的除糞苦工,心地才能明白,恢復了父子關係的地位。就兒子方面說,是由功德而一步一步升遷,由除糞而管家而兒子。但就父親方面說,卻是一貫地充滿了恩典、慈愛,父原來並不要兒子做除糞苦工,父有恩典,原盼望兒子能立時認祂,可惜孺子不敢,信心太小了,父親仍然無時不在找兒子,差二僕去引導他,介紹他做除糞工作,但最有恩典的,乃是慈父自己脫下華服,穿上除糞的污穢衣物,來到除糞處,親近兒子,給他兒子的名份,這正如耶穌的降生,我們讀腓立比書二章5節:「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成為人的式,既有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四章47節:「及至時候滿足,上帝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份,你們既為兒子,上帝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這是何等的恩典!可惜許多人還在律法、因果功德之下,更苦苦做除糞的工作!除糞的工作,並非不好,守律法、積功德並非不好,只是靠自己的義,就廢掉上帝的義,終久仍被捆在因果律之下,不能明白天父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有一位傳道人,挑了筐鹹魚,沿大街小巷叫賣:「賣鹹魚!不要錢!」許多人都以為賣魚的人有神經病,哪有賣魚不要錢的事?結果跑了幾條街都無賽買。上帝的救恩,耶穌基督的救恩,已白白的賜下,許多人就以為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是的,天父的愛,是超乎我們所知所想的,但能明白天父的愛而相信的人是有福的!

淨土宗與福音~信淨土與信耶穌是一樣的嗎?

  一次我與能仁尼師談道,她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了,我憐她年輕出家,持齋念佛,吃苦修心,走冤枉路,所以找機會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告訴她:「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祂不是單講教訓給人聽,叫人自己苦修,祂憐憫世人有罪,智慧能力不能自救,故親自捨身十架,流出寶血,使凡悔改信祂的,罪得洗淨,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這乃是我們所傳的福音,福音意思是好消息。在福音書上記著一位強盜,他與耶穌同被釘在十字架上,他臨死時求耶穌說:「主啊!求你在天國中紀念我!」耶穌說:「你今晚要同我在樂園裡了。」你看,這是何等奇妙的恩典!若是強盜靠自己修行,那他就沒有得救機會了。

  能仁尼師聽了我的一番話,她說:「那在我們佛教也一樣容易,只要至心念阿彌陀佛名號,一心不亂,就能消除罪業,往生西方了。」

  果真信阿彌陀佛與信耶穌是一樣的嗎?淨土宗與基督教有好些地方相似。無疑,淨土宗在佛教中是一個很好的宗派。這裡我應當寫出淨土宗的根源,與修行的方法,以及佛教徒對念佛的批評,最後是基督徒為何認為念佛與信耶穌二者是似是而非,實際是完全不同的。

  淨土宗的根源

  我國淨土宗發起人是東晉時慧遠大師(生於東晉成帝鹹和八年,卒於安帝義熙十二年,A.D.333-416),於孝武帝太元十五年(A.D.390)在盧山結白蓮社,與友人同修淨土,這是我國淨土宗初祖,以後有曇鸞、道綽、善導、承遠、法照、少康、永明、蓮池、萬益、截流、省庵、徹悟等十多位祖師相繼傳化。近代則有印光大師力揚淨土。此宗在中國、日本甚為流行,原因也許是這宗依仗阿彌陀佛的願力,靠他力靠信仰,即得往生,道理簡單,易於修行,為似其它宗派要專靠自己,積功、消罪,相比之下可謂難若登天。

  淨土宗的經典,以「阿彌陀佛」、「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三經為本。「阿彌陀佛」中說:「佛說西方去此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若有持念其名至『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得生其國土」。在「無量壽經」中,佛言阿彌陀佛在無量劫前,原是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度眾生。在「觀無量壽經」中,佛言十六種觀想之法,九品往生,這是三經中重要的內容。欲詳細查看者,請到寺中很容易找到這三本經典,也很短、易懂。

  修淨土的方法

  修淨土者,有「淨土三要」,有如旅客遠行,所必備的資糧。這「淨土三要」,即是「信、願、行」,三者缺一不可。信是相信,要信因果,信阿彌陀佛,信自力兼仗他力,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不虛謊。「願」是發願,願望離棄娑婆諸多痛苦的世界,而一心嚮往西方極樂。「行」就是實行,要有毅力實行觀像、觀想、禮拜、供養,及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

  修淨土者,有四種念佛方法:

  1. 稱名念佛:即是念誦名號。高聲念、默念、跪拜念、行住坐臥念、定課念,以期念念續相續,一心不亂。

  2. 觀像念佛:觀帷塑或繪畫之阿彌陀佛像,如何莊嚴、偉大,猶如親自見到真佛。

  3. 觀想念佛:默想西方淨土如何光明美麗、奢華莊嚴、心心嚮往。有十六種觀法,如日觀、水觀、地觀、樹觀等,恕不詳述。

  4. 實相念佛:此念較難,因實相無相,不以色身及相好念故。此念近於禪宗參禪,印光大師覆張純一書云:「實相念佛,實相雖為諸法之本,凡夫業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歸宗,禪也靠不住,淨土也靠不住。」宋初永明大師提倡禪淨可以合一。他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跎。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但一般佛教徒,多取稱名念佛,以其易故。總之,各種念佛法,同有一個目標──一心不亂。印光大師以為當人臨命終時,家人萬不可哭,以亂其心,心亂則無主,可能隨業投胎,墮三惡道。故勸人組助念團,圍繞病人床前,大聲念佛,以助其一心嚮往西方(見「印光大師文鈔」)

  佛教徒對淨土的批評

  1. 日本淨土宗龍谷大學,瓜生津降雄教授,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五日日本佛教的「中外日報」上寫道:「關於阿彌陀佛的思想由來如何,有的學者認為和古波斯人的禮贊光明思想有關。有的學者認為是太陽神話的具體化。(如京都帝國大學松本三郎博士,在他的極樂淨土論中,就認為阿彌陀佛是太陽神),至於它的發祥地也有種種意見,或波斯,或阿拉伯,或西藏,或西域,也有人認為是從基督教而來。」

  2. 日本京都大學佛教教授武內義範,認為大乘非佛說,已是定論。又說淨土向外,靠他力,不合原始佛教,是受外來影響。

  3. 東京教育大學教授家永生三郎,說念佛是咒語,非佛說,如佛重生於今日,見到許多人念佛,他一定感到驚異。

  4. 主張大乘非佛說的龍谷大學教授池本重臣,因研究「無量壽經」,搜集梵本,吳、漢、魏、唐、宋本,發覺記載各有不同,如有的說二十四願,有的說三十六願,有的說四十八願,也有的說阿彌陀佛已入滅。為何有這些差別?無人能解答(見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二日的「中外日報」)

  5. 日本禪宗大師,在國際間有名有鈴木大拙博士,批評念佛:「一日中念三萬遍,至少十個鐘頭,簡直是疲勞身心!」(「令木大拙選集」一卷一五六頁)

  6. 日本佛教真宗開神(淨土宗之一派)比睿山之親鸞上人,承認三十年念佛修持,不能勝過淫誡,出家生活時,曾三次有妻,我國淨土宗蓮池大師亦自責云:「年少未出家時,造諸惡業不待論矣。出家以後,身、口、意三業...貪欲嗔癡等念,或乍滅而倏生,或力制而彌強。以此自知現是具縛凡夫,去道遼遠...(見「淨業良導」八十一頁)

  7. 我國虛云大師說:「印光文紗,不可以傳於後世。若有明眼人出世,就禁止他流行。」。又震天大師說:「若依我說,淨土宗不是究竟,口念佛號為妄。」(以上見一九五七年六月一日「覺生雜誌」)

  8. 我國常惺大師說:「我國的佛法,在唐時雖有十三宗的鼎盛,宋明以來,實際上只有禪宗和淨土宗的勢力最大。就這兩宗比較起來,禪宗不及淨土簡易,故晚近以來,差不多可以拿淨土來代表整個佛法了。而僧徒的萎靡不振,消極等死。也就實在上了這個消極法門的當了!因為念佛的人,既時時欣賞極樂而厭棄娑婆(世界),他對社會事業,哪裡還有時心來過問呢?」(見常惺著「僧界救亡的一個新建議」)

  9. 禪宗有時主張禪淨合一,有時也絕對反對淨土。有這故事傳下:有人在禪堂念一句阿彌陀佛,則須叫人挑水洗淨禪堂的門窗地板。在達摩「血X(右肉字旁,左為永,乃「脈」俗字)論」中有這樣的話:「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修誡,亦無益處。」

  10. 我國定西大師,曾創辦荃灣東林念佛堂。一九六三年,在香港正覺蓮社說法時講:「四重誡法,為入道根本。因八萬四千法門,不出誡定慧...若犯四重誡,不通懺悔。雖云帶榮往生,佛力加被。百中無一。故須堅持四重誡法,而輕誡先須嚴守。」

  11. 我國印光大師寫「淨土指要」,亦如是說:「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誡,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誡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繼之前導。」由定西、印光,二位淨土宗大師所說的,可知淨土宗,不是單因信,首先,第一必須持誡,因為「誡定慧」是佛教各宗派修行不可缺的基本法,更是淨土宗法門的根本

  基督徒對淨土的看法

  念佛種種

  1. 念佛是積功德。念愈多,功德愈大,每日定課三萬、五萬、十萬,以念珠記之。筆者回憶幼年時看見家母念佛,記到十萬時,就取出一紙印的塔,上面寫下自己姓名,在佛前焚了它。這比修橋鋪路行善事,功德更大,因為能助人往生西方極樂。

  2. 念念相續,是控制和集中心思之法。目的是達到丟下一切煩惱,一心不亂,只想西方,有所謂「追頂念」,念時一句追一句,中間不留空隙,所以叫追頂,使雜念無時間生出,善於念佛的人,多採用此法。印光大師說:「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

  3. 觀想念佛是幻想。在「觀無量壽經」上,佛告韋提希夫人,十六種觀想之法,無非想幫助要提希夫人用這方便之法,忘卻她的憂愁痛苦,其實日想、水想,地想,樹想等等,皆是一種幻想。

  4. 念佛不是單因信,根本還要修三淨業,持誡修善。「觀無量壽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淨業:,一者孝養父母,事奉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誡,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此三種業,乃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參看上文「佛教徒對淨土的批評」中,第10定西大師,第11印光大師的意見)

  5. 說者辯曰:「雖然信淨土宗者,無力持誡修善,淨業未完成,惡業未消除,然可「帶業往生」,在西方再修,比較在東土修為容易。」這與基督教異端「煉獄」的說法相似。按「觀無量壽經」所記,除具足誡行諸功德之上品上生者,能在彈指頃往生外,其餘八品,皆須經文天數字的時間修持,還未能成佛。有過一小劫,三小劫,十小劫,滿十二大劫者(以上為時間計算單位)。怎能說在西方修行容易?

  6. 淨土宗是否佛說,誠然是一個疑問,因為阿彌陀佛若能消除人罪,就是廢去了因果的說法。連釋迦佛自己也不能廢去因果。按佛教道理說,眾生雖然在佛前懺悔,只能求佛證明,堅固自己有懺悔之心,佛無赦罪權柄。佛不能說:「因您懺悔,你的罪我赦免了。」赦罪之道,只有基督教可說,因為基督教不信三世因果之說,而上帝大能,基督教的救恩,人子有赦罪權柄。今佛教說阿彌陀佛能消除人罪,是自己取消佛教因果的定律。本身種罪因,在東土苦果未受報,即生西方,破壞因果,不合佛法。故筆者亦懷疑佛說三經,是受外來影響(請參看上文「佛教對淨土的批評」中第14)

  7. 阿彌陀佛是否歷史上真有其人,是一個疑問。按「無量壽經」佛祖釋說阿彌陀佛在無量劫前,是比丘僧,名法藏,發願修行成佛。究竟法藏是何時何地人,歷史上並無考據。救主耶穌基督則不然,祂實在成了人,在世三十三年半,有事蹟有言行,可為信徒日常生活的楷模。至於阿彌陀佛無歷史及生平記載,無實際生活經驗,不能做為人類生活的模範。

  8. 念佛不能解決問題。有人以為念佛就是等於基督徒的禱告,其實相差甚遠。禱告是活潑的,一方面是傾訴自己心中的意念,其中有讚美、感恩、祈久、交托等。另一方面是靜聽從主而來的旨意,其中有禁止、責備、安慰、引導等。禱告是基督徒每日生活的活水泉源,要解決每日所遇見各種的事,如求學、交友、婚姻、錢財、事業上的問題。要在主的旨意中,對於個人、家庭、鄰友,都關係重要,而念佛則是死板的一句,一心念佛,極本就是想離開一切世事, 不想到世上的實務。

  9. 念佛是消極、厭世的。看娑婆世界,生死煩惱,諸多痛苦,無一樂處,故念佛求往西方,教理根本就是消極厭世。二六時中,一心念佛,還有時間求學問,幹事業嗎?所以念佛一事,只有老太太及出家人居多,在家青年,掛一串珠來念佛則幾乎是沒有的。基督徒觀念對世界是積極樂觀,認為世界是天父所創造的,山水樹木,鳥語花香,是供人享受的,雖然人生光陰數十年,但有天賦責任,對父母、子女、夫婦、朋友、社會、國家,皆有責任,不可推諉不管,而且要按上帝旨意,在世生活,做上帝所喜悅的兒女。世途完畢,返回天舉,那是自然的事。與心存厭世,求往西方極樂的觀念,完全不同。

  10. 信淨土與信耶穌,兩者完全不同,就是不談理論,只在實際生活上就可以看出,一個信淨土的人,他要持齋、焚香、拜偶像,信六道輪回,三世因果,甚至要出家做和尚,做尼姑,他的人生完全是一位佛教徒,信耶穌的人,他就會讀聖經、禱告、守禮拜、愛家人、服務社會,他的人生就要效法耶慧基督的榜樣,這兩種人生觀念,生活方式,是完全的不同。

  到此,筆者奉勸誠心念佛的朋友,再思想以下四個問題:


  念佛所引伸的問題

  1. 阿彌陀佛的功德,能消除人的罪業嗎?那豈不是破壞了佛法因果?如果說不能消除人的罪業,但人可以帶業往生,那西方豈不成為罪人的世界,不再是淨土了嗎?有人辯說,帶業往生西方,修成之後,還要來東方投胎,還要受報,以保護不破壞因果之說,你想在東土的眾生,能等他三小劫、十二大劫(計算時間的單位),才來還他罪債嗎?就算東土眾生能等他三小劫、十二大劫一消業債,那麼,這也等於說,阿彌陀佛功德,不能消除人的罪業,二者必居其一。

  2. 如果你說,以阿彌陀佛功德,能消除眾生過去世罪業,並不破壞佛法因果,那就好了!那你就不應當再拒絕信耶穌為救主了。因為祂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以祂一生的傳道作為,顯明祂是神成成了人身,住在我們人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比法藏比丘的傳說更可靠可足信。他的十架救恩功德,不是破壞律法,乃是成全了律法(太五17)。凡悔改相信的人無力量勝過罪惡(看上文「佛教徒對淨土的批評」第6)。信者何時接受救主,立即得著新生命,並非等到死後方往西方世界,乃是已有生命,已有永生,已有天國(約壹五13,約三21)

  3. 念佛往生,毫不容易。誰能一句頂一句念,中間不停,不生妄想雜念?況且臨命終時,精神昏沉,誰能一心不亂地念佛?如果那時方寸顛倒無主,就有隨業受報,投生餓鬼、地獄、牲畜三惡道的危險,你看可不可怕?故筆者勸人相信耶穌,惟有祂是完全的救主。一切救恩範圍,人所不能做救主耶穌都已替你我做「成了」(約十九30),耶穌一如四萬公噸的大輪船,你只要購票、上船,船就一路帶你經過大海勝過驚濤駭浪,平安送你到彼岸,不用你冒危險劃自己的小舟,或泅泳,企圖漂過不可知的大海洋了。

  4. 如果你相信淨土,而罪業果報未了,你縱然得到帶業往生,但經過一小劫、三小劫、十二大劫,要來東土投胎,償還果報。信耶穌的人則不同了,你的罪,是白白得到赦免((羅三24),是完全的赦免(賽一18),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我在前面所說與主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一個強盜,不是如此白白地蒙恩嗎?(路二三43) 又,路加福音十五章中,救主耶穌所說的浪子回家故事,不也是白白地蒙恩好例子嗎?一切蒙恩得救的基督徒,都能為您述說主耶穌救恩的偉大。親愛的朋友,接受耶穌為您的救主吧!

禪宗與福音~禪是謎、玄妙;福音是真實、生命

  佛學講座

  數日前我閱報,得知顏世亮老居士在大會堂九樓演講室演講「坐香參禪」,我與洪施德牧師同往聽講。準下午三時開始,人已滿座。顏世亮居士年屆古稀,曾從虛雲老和尚學禪,德高望重,見解無礙,故頗得香港佛教界的敬重。此次在大會堂公開演講,是由三個香港佛教團體邀請,出萬弘法布教。故在演講之先,邀請聽眾先跑香(跑香是在禪堂內靜坐之後,先結隊繞行的一種活動)。因為地方小,不能跑,只列隊行了二、三周便停止。

  大家坐定後,顏居士開始講禪宗靜坐的要理。顏居士年雖老,但聲音宏壯。先用英語講,後自己用依語譯出。他的言語扼要、中肯、聽來頗能引人入勢,他的演講術遠超過佛教法師講經。記得往年在滬上聽太虛法師講經,他老人端坐不動,簡直如老夫子在私塾中教書。聲音沒有抑揚,眼也不看聽眾,只看經本解說。此次我聽顏居士講,很是透徹有味。若不是我遇見耶穌,明白生命之道的寶貴,我也會如一般聽眾,五體投地佩服了。

  顏居士首先講無我的道理,說「我」(me)、「我所」(mine)是一切禍亂之源,是牢獄,一定要跳出,找到真我(myself)出來當家,他舉出人間糾紛,起頭是由於錯認肉體為我,遂生我見、我執。因為他人也有我,我見、我執,二人在一起就不能合一,三人在一起就要起衝突,一切名利、榮辱、得失,都是「我,我所」在做怪。比如施捨行慈善,本來是一美舉,但因我、我所,未能隱去,則佈施行善,只不過圖得大慈善家、善長仁翁的虛名而已。殊不知「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你存積功德之心去行善,就無功德可言。可歎三界之內,行善、作惡是非非,皆從我、我所而出。真是「開口錯,動念乖」,無法可治。諸君不要以「我」、「我所」為主人翁,認賊作父!必須明白「人我見」是邪見,此點看不通,就不能得自、得解脫。

  此後顏居士又指出破除人我見的方法,即是在當前一念著手。比如你一見黃君即怒(),這嗔怒之念從何而來?馬上追根查訪,「啊!原來是因他昨日請客未請我。」,「我」字作怪!我是誰?不過是五蘊和合而成。五蘊一散,不復有我。何必為此「假我」發怒呢?你如能認識你的假我,是麻煩,是無量劫來生死根源,決意拋棄它、打破它,那你就立即可見到真理了!老子云:「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至於無而至於道了。只要把「我」、「我所」,萬緣放下,直至絕對無我的地步。佛教的六祖說:「本來無一物」,立時即見本來面目了。按我解,「父母未生我之前」,「父母」即是「一念」,當你一念未生之前,那就是你本來面目。就要你著實在眼前一念上下功夫,一旦貫通,你就能頂天立地,如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了。

  絕對「無我」

  我說破除「我」、「我所」,以至絕對的「無」的境界(perfect nothingness),有人誤會為「真空的無」,「頑空的無我」,那又是死水。比方說這裡有一香板,有人硬說沒有,那是不對的,香板還是香板,不過不可以以「我」來判斷香板,而要以「無我」來判斷它。假我看空了,看無了,然後另外一個我(myself)才出來負責。不是說我無了,我對事便不負責了,一切「無」了,要知道你乃要負責,而且要負全責。到底是誰負全責?誰是真我(myself)?我說我是真我,你說你是真我,皆有「我,我所」為背景,其真就不真。「楞嚴經」云:「真非真,我欲無言」,二法對待,故「開口錯,動念乖」,須自證,而非口說的。講完後,顏先生請人發問題。

  洪牧師首先起立問:「你所說的自私的我,應該除去,但有人格的不自私的我,也要除去嗎?」

  答:「佛說『無我』,不能有我的。」

  此時筆者也起而問曰:「請問你是誰?今天誰在演講呢?」

  顏先生答:「我不知道。」

  我覺得這回答很有趣,因為他不能說:「是顏世亮。」又不能說:「是真我」,或「法性的我」,只能回答是一個謎:「我不知道。」令我想起梁武帝問達摩:「對朕者是誰?」達摩答:「不識。」所以我當時稱讚他:「你回答得好,答案很有趣。」在座的佛教徒都很高興,我因怕在座的基督徒受了迷惑,以為佛教高過基督教,當時有聖靈的感動,要我立時站起,指出禪宗的缺點,而且遠不如基督教。

  辯論重點

  當時我所辯論的,約有二點:

  1. 「無我」並非單單在佛教中才有,我國莊子在靜坐中說「吾忘我」,老子說:「吾之有大患者,為吾有身,若吾無身,吾何患焉?」基督教說:「犯罪跌倒之我,老我亞當,肉體,情欲,同釘在十字架上,重生得新生命。」犯罪之『我』要除去,這是一切宗教的共同看法,不是佛教所獨有。不過禪宗弄得玄妙,令人難懂而已。禪宗歸根究底,是不單無我,是什麼也沒有,弄到完全的虛無主義。

  2. 禪宗的大毛病,就是玄妙神秘,要人猜,本來面目是怎樣?念佛是什麼?秘不可說,說得常是牛頭不對馬嘴,令人如墮五里霧中。耶穌救世福音,非常清楚、準確、易解,從只要借著信,悔改、重生,就得新生命。保羅說:「如今不是『我』活著,乃是耶穌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你看,這是多麼清楚易於讓人接受的宣告!

  時間已到五點,別的團體又要借用此室開會,我們只得停止討論,我看出不少佛教徒不喜歡我起立辯論,可見還有「我,我所」在他們心內作怪,不過顏居士到底是有修養的人,他很坦白地說:「我對於基督教重生,生命的道理,未聽過,也不知道。」之後,一些基督徒,天主教徒,還有一位巴基斯坦人是普羅門教徒,和我在室外又談論一番才道別。

  ---------
  
  注一:禪宗的思想方法,就是打謎語,要人自己參自己悟,無人能告訴你,所能說的,只是謎面,令你如墮五里霧中。比方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答:「我在青一件布衫,重七斤。」你能明白趙和尚說的是什麼嗎?又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答:「蔴三斤。」你曉得為何洞山和尚如此說嗎?慧超問法眼:「如何是佛?」法眼答:「汝是慧超。」禪宗是從來不從正面回答問題的,它是一個謎,非自己猜不可。答案永遠不可說出,說出就是錯。近期「中國佛教」十一卷,第二期,十四頁,白雲法師寫的「禪林拾碎」中說...「禪宗千古不易,迄至於,禪宗病生多少把話頭而終命。淪昏迷無出期者,不知凡幾,誠令人慨歎!」這是佛教法師的自白。

  注二:耶穌的生命之道,不是謎,是可說明的,是實際的,對人生是實用的,耶穌說:「我來是叫人得生命,而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這是說:「人不單有肉體的生命,更有屬靈的生命。肉體的生命,有自私,是嗔恨、老、病、死等等缺點,但屬靈的生命是與上帝的性情有份,是屬天的,永恆的,這種屬靈的生命,在今世就可經歷的得到,一個人罪大惡極,只要他肯誠心認罪悔改,相信救主耶,他就可立刻脫去舊人(被罪咎沾污)變為新人(有上帝聖潔生命)

  救主耶穌住在他心中,這就是他的新生點他有這屬靈的生命,就自然有屬靈的生活,如喜愛聖經,喜愛禱告,遠離罪惡。這是很易明白的事,不是五里霧中的謎。參禪卻尤如在深廣黑洞中摸索,隨時還可能絆跤甚至喪命,信耶穌則是出洞口見明燈,一切疑難都易得解決。

  筆者衷心奉勸世人,如今不用再參禪避世了。「太陽出來,不再需要用蠟燭了。」(林語堂博士語)

佛教徒常問的一般問題~答佛教朋友的疑問

  許多佛教人士只看佛經,不明白基督教的道理,縱然有些人也看聖經,但多是不明就裡,充滿誤解的,記得在臺北某寺,一位法師在聖經上畫了許多記號,經筆者很長時間為他一一解答後,才除去他的誤解。我們基督徒遇到這種情況,必須忍耐、虛心,以智慧的言語,儘量解答別人的疑問,其實我們初信主時,心中也是有許多疑問的,若遇上熱心為我們講解的人,我們是很感激的。

  以下是我在佛教朋友中,常被問到的問題。

問:基督教道理太淺、上帝地位很低、天仍在輪回之中?

  佛教教義廣大精深,如豐富的食物,有各種美味,可供隨意選擇,而基督教道理太淺,沒有什麼可研究,就如你們所崇拜的上帝,在我們佛教徒看來,地位很低,你們信耶穌,信上帝,充其量將來亦不過能到天上,要知道,天仍在輪回之中,是靠不住的。(義大利僧羅迦蘭陀Ven. Loknatha)

  答:以上問題,可分為三方面:一是佛教教義精深,如豐富的食物,二是基督教上帝地位低落,三是基督徒縱然升到天上,天仍在輪回之中,是靠不住的。現筆者嘗試逐一回答:

  一、 佛教教義精深,如豐富食物

  佛教經書多,文字古,許多佛徒以此自傲,以為基督教經書少,只有聖經一本,而且文字是白話,太淺近,無古雅味道,其實這種見解,是極端的錯誤。佛經雖多,文字古,因此一般佛教徒終身不能閱讀研究,這正是佛經的流弊,其實以佛教人才的鼎盛,應該集合人力、物力,將古經整理一番,去其繁,撮其要,用通俗文字印出,這樣才是合宜的推廣。基督教經書,正有這種好處,它沒有結集三藏,把神學、哲學、倫理學、聖徒的議論,放在一起,叫信徒看了也不明白,有如背起難擔的擔子。基督教認為屬靈智慧的泉源,就在一部新舊約聖經,此外沒有人能加添什麼。而且這部聖經,主要是用各地方言的通俗白話譯出,雖有文言譯本,卻並不鼓勵信徒常用。佛經自漢唐流入中國,已千餘年,而聖經自馬禮遜開始譯為中文,至今不過百多年,流傳的普遍,力量的廣大,卻遠非佛經可比,這都是事實,是無法否認的,批評者以為文字膚淺,遂不屑看,殊不知義理深廣,並不亞於佛理,但肯定透徹的程度,實在超過佛經。

  二、 基督教上帝地位低微

  佛教朋友,對基督教的上帝,可說大都不肯深加研究,以為基督教上帝,就是佛教三界中的上帝,所以地位很低,比佛還要低四級,連大師如太虛法師也是這樣隨隨便便,實在可惜。現在請佛教朋友稍微忍耐,與筆者一同參考幾處聖經,看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三界天神嗎?

  1. 上帝是道(約一1)
  2. 上帝是真理(約十八37)
  3. 上帝是靈,是人看不到的(約四2124,一18,林前六16)
  4. 上帝是到處都在的(弗四6,約十七21)
  5. 上帝是永在、恒常、不變的(雅一17,提前一17)
  6. 佛教所謂三界天神,有許多位,而基督教上帝只有一位(約十七1,雅二19)
  7. 佛教所謂三界天神是隨業受報,有生死輪回的,而基督教上帝是向來就有,沒開始,也無終結,是永生的(啟一4,來一12)
  8. 佛教所謂三界天神,是眾生修福報修來的,而基督教的上帝,不是眾生,不是受造者,反是創造天下生命的生命之主(出三14)
  9. 佛教所謂三界天神,德行不完全,而基督教上帝是神聖完全,全無過失的(太五48)

  三、 天仍在輪回之中,是靠不住的

  這種誤解,與對上帝的誤解一樣,以為基督教的天,就是佛教的天,殊不知二者是不相同的。婆羅洲土人木寮是房子,紐約摩天大廈也是房子,名字相似,質素卻大異,基督教所說的天國,是永不震動的國(來十二28),信徒永久的家鄉(約十四2),樂園(路二四4243),是至高上帝的居所(來十二22),完全沒有輪回的必要。

問:十字架的贖罪道理不合因果的原則?

  基督教十字架的贖罪道理,是不可能的,因為它不合因果的原則。犯罪是因,受苦是果。人種了苦果樹,就沒有甜果子吃,必得吃苦果子,因果的定律,是不能推翻的,生死輪回是各人自己的事,父母妻子兒女皆不能代替,佛也不能代替,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若說我犯了謊,叫耶穌代替受苦,這完全不合因果定律,是不可能的。(了義法師問)

  答:基督教也曾論到因果的道理,但不是佛教三界因果輪回之道,加拉太書六章78節:「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欲撒種的,必從情欲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哥林多後書九章6節:「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約翰壹書三章4節:「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又羅馬書六章2123節:「你們現今所看為羞恥的事,當日有什麼果子呢?那些事的結局就是死。現在你們既從罪裡得釋放,做了上帝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以上所提的聖經,都是論到因果的關係。在基督徒看來,凡犯罪的,必吃沉淪苦果,人在這因果定律之下,實在是無法自救的。

  然而約翰福音一章17節帶來一個福音:「律法本是從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自從主耶基督犧牲十字架,設立救恩後,人類可以因著信祂,活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這種舍己代罰不是廢掉律法,乃是成全律法,不是廢掉因果律,乃是成全因果律。人信耶穌是因,自然收得救的果。中間曲折奧妙的道理,許許多人沒加以分析、思考,便不能明白。

問:基督教的愛很狹隘,只愛人類?

  基督教提倡的愛心毫不偉大,偉大的愛是出於佛教,才有圓滿的愛,因為基督教的愛很狹隘,只愛人類,至於雞鴨魚類,則隨意殺來以充自己的口福,佛教的愛顯得更圓滿,主張素食,愛一切眾生,因眾生都有佛性(美國佛教法師James I. Wagner)

  答:聖經記載過有四個人素食,但以理和他的三位同伴,但他們茹素,並非因相信畜類有靈魂。他們主張素食,乃是因為身為巴比倫國的俘擄,害怕巴比倫酒肉不潔,或會有祭偶像之物(但一16),吃下便是在信仰上有沾污。近代基督徒中,也有素食的,如張之江將軍,但他也不是以為動物有靈魂,不過認為素食適合他的體質而已。

  我們不反對素食,有些人太胖,應少吃肉類,多用素菜,但要知道,靈魂得救與愛心的問題,並不在乎飲食。吃肉無妨,不吃也沒有什麼害處,這在聖經哥林多前書八章8節也有一番論述。關公(關雲長)並未吃素,而且一生殺了不少人,佛教尊之為神,反之,牛羊兔皆吃草,並沒有人尊他們為神。有些人「口齋心不齋」,這倒是法利賽式嚴重的宗教問題(太十五120)

  擺在我們面前的大問題,乃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句話。佛性二字,差不多等於基督教所講的靈性二字,什麼是佛性?據佛教中人說,是覺醒,即諸佛所證真覺湛明的心性。無染無淨,離過絕非,不生不滅,不遷不變。迷此佛性,即為眾生,證此性,即成佛。至於基督教所說的靈性或靈魂,是從上帝所賦予,人的靈是有上帝形像,有真理、仁義和聖潔,可惜人類虧缺上帝的榮耀,失去上帝形像,不像上帝。人悔改信耶穌,重生,得新生命,是回復屬靈的永恆生命。

  上面所說的,二者有相同之處,不過也有不同的地方,佛教愛的對象包括眾生,而耶穌則單指人類,所謂眾生包括:胎卵濕化四類生物,人與禽獸、蒼蠅、蚊子,甚至蛆蟲,細菌,皆是眾生,都有佛性,都不可傷害,這是常令人惶惑的道理,我曾問過前述的羅迦蘭陀法師:

  「若有蚊子咬你,你打不打死牠?」
  「不打死,我吹去牠。」
  「假如你患瘧疾,吃不吃藥?」
  「我吃奎寧,一日三次。」
  「那麼,不是殺死瘧疾眾生?」
  「微小,看不見,可殺。」

  其實法師已違背了佛教教條,佛言「眾生平等,萬法唯心」。即使至微小的生物也是眾生,也不可殺。

  基督教只是承認人類有靈性,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23節:「願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pneuma,spirit),與魂(psyche,soul)與身子(soma,body)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這裡說出人不單有身子(肉體)、有魂(血氣、生命),也有最高的靈(上帝的靈)

  至於動物,則只有身子與魂。魂原文psyche,中文聖經中有時譯為血氣、生命、情欲,利未記十七章11節:「生命()在血中」,猶太人不可吃血,因為「生命在血中」。動物有肉體,有肉體的生命,屬血氣,屬情欲,但無最高的靈,惟人類有上帝的靈,有上帝的形像、樣式。(參看創一27,二7,五1,猶10,彼後12)

  一般人以為凡是活的動物,有情、有知覺,就有靈性,這是錯誤的,有情有知覺,有生命,有血氣,有情欲,卻不一定有靈性的。正如現代科學試驗指出很多植物對撫摸、音樂和人類的關心有顯著的反應,這是有生命,但不是「靈性」。

問:若上帝是仁慈的,為何創造一個這樣痛苦的世界呢?

  答:世界上任一切痛苦,都可說是由罪來的,罪是由人離開上帝、不信上帝,違背上帝而來的。上帝起初創造世界,一切皆是美好的,人類住在伊甸園(意:樂園)裡,享受上帝創造的萬物,人類犯罪後,必須離開伊甸園,失去了一切美好的享受,更帶來世界的不協調,和因此而來人生種種的苦難。

問:上帝創造世界,上帝又是誰創造的呢?

  答:這問題本身是不合邏輯的。上帝是創造主,若是被造,祂還算是上帝嗎?聖經說上帝名為耶和華,意思就是「自有永有」,是永存不變的。我有一次問法師,「真如」是怎樣有的?他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真如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的,那麼,真如尚且如此,何況宇宙的根源上帝呢?

問:上帝造人的問題?

  上帝六天造成天地萬物,說有就有,以土造人,吹氣在人(泥土所造)的鼻孔裡,就成了活的人,這些神話,幼稚得可笑,你們基督徒卻稱這是聖經,是真理,真奇怪。

  答:聖經記載上帝創造人的經過,的確非常簡單淺白,那是由於聖經的篇幅寶貴,所以採取簡潔、沒有一句多餘說話的筆法,其實此法經文內容非常有根據。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近代科學家告訴我們,人體內除了水份之外,主要的構成原料,就是土壤。可見「以土造人」的創造觀不只完全不可笑,簡直十分科學化和先進。筆者從創造的記載,綜合了七個重點,相信這是聖經作者希望透過故事表達的真理原則:

  1. 萬物是由上帝而來
  2. 一切皆是好的
  3. 宇宙與自然界萬物都有一定的律則要遵循
  4. 人有身體,也有靈魂
  5. 人有上帝的形像
  6. 男女同是照上帝形像造的
  7. 人有天賦責任管理萬物

問:上帝有人的樣式?

  上帝在園中行走,那祂豈不是有腿?上帝能說話,豈不是有口?上帝照自己的形像造人,上帝豈非有人的樣式?「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答:基督徒知道上帝是靈,祂能在異象中賜人經歷,但祂並不是物質的,約翰福音一章18節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四章24節:「上帝是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但聖經上常有形容上帝好象人一般說話,上帝向某人說話,比如亞伯拉罕、摩西、以賽亞,說他們如何聽見上帝的話,如何看見上帝的顯現,這些有時是超自然的異象,有時是擬人的描寫。

  至於上帝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並且造男造女,表明男女都有上帝的形像,意思是像上帝的性情樣式,英文是in the likeness of God (請看創五1)。在新約聖經說得更清楚,當一個人悔改信主,重生得新生命時,以弗所書四章24節說是「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回復了我們失去的上帝的形像。有上帝的形像,並非口鼻耳眼身酷似祂,乃是在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上像祂。歌羅西書三章10節說,「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祂主的形像。」形像是指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方面,而不是指口鼻眼耳色身,這是很清楚的。

問:基督教道理的缺欠,是沒有三世因緣……

  基督教道理的缺欠,是沒有三世因緣,只有今生和死後,沒有前生。如此道理說來,則上帝創造人不公道,有的貧,有的富,有的生來瞎眼,有的生下來幾個月就夭亡,有的俊美聰明,有的兇惡愚笨,若沒有前世因緣,則上帝創造不公道。不如佛教道理透徹,「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是有三世因緣的,今世作業,來世受報,今生受苦,前世作孽。

  答:基督教只講今生,只有今生的機會,死後就有審判,人不能說,我今生不修,來生再修,或說不怕死,過三十年(下一輩子)又是一條好漢,這是自誤的想法。基督教不單只有今生,且只有現在,「現在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是拯救的日子。」(林後七2)。人不能盼望來生再修,現在就要得救,因為不知道明天所要發生的事。

  至於人的生命不同,有的貧,有的富,有的夭亡,有的長壽,有的聰明,有的愚笨,並非上帝創造不對,此乃人種的遺傳,社會的演變,以及前述因罪惡帶來世界有災難、意外、痛苦、疾病等種種不如意的事,遂有如此種種區別。人喜歡把一切責任,推到上帝身上,而不加研究其原因。比方人有夭壽不同,這關係人的營養衛生。人有聰明愚笨之別,這關係父母遺傳,及後天的教育,人有貧富之分,這關係人的勤惰或社會制度的不公平,以上才是真正原因。佛教說富人是前生修的,所以今生該富,貧人是前生未修,所以今生該貧,人長壽健康,是前生修的,人疾病夭亡,是前生作孽,這是不肯探討事實原因,反偏向虛渺之說來做為答案,要知富人致富的原因,有的是投機取巧,囤積、剝削,有的是貪污,也有的是勤勞,節儉、儲蓄積累。貧窮之因,有的由於懶惰,不務正業,有的由於未受良好教育,有的由於社會制度不好,他的才能無法發展。若硬說貧人是前生未修,今生該受苦果,富人是前生修過,今生該享福報,這恐怕也不是開明的說法,因為貧者未必苦,富人未必樂。

  至於生來瞎眼、殘廢、夭亡,這大都是由於遺傳或衛生不夠完全,或父母有疾病貽害胎兒,或生下來後因後天病患,如天花、霍亂、痲疹、痢疾、破傷風而去世,不能說是他前生作孽,或說他父母作孽,這乃是一般醫藥衛生上或科學上的問題。一次有人帶生來瞎眼的少年到耶穌跟前,門徒就問:「這人生來瞎眼,是他自己犯罪呢?或是他的父母犯罪呢?」主耶穌回答:「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於是治好了瞎子的眼,這是基督教對人類疾病苦的態度(約九14),只要人尋求上帝,他必不被棄絕。

  我在香港大嶼山一寺中,遇一青年僧人,曾受過佛學院教育,有骨病,很瘦,我很願意幫助他到教會醫院醫治,因我亦曾患過骨病,夜難安眠半年之久,但服藥一周就好了。可惜這青年僧不肯,他說他的病是前生孽債,是醫不好的,情願在寺中天天跪拜佛像,祈求懺悔前生孽債。這樣的信仰,反倒變成有害的東西了,毀滅了他的青春,也延誤了他的健康。

問:一切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佛教、基督教都是一樣的?

  一切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佛教、基督教都是一樣的,你們不必勸佛教徒信基督教,向那些無宗教信仰者傳就可以了,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宗教,憑個人所喜歡的選一個信就好了。你說基督教有救主,基本信仰是因信稱義,人自己不能做好,我們佛教分十多宗派,超等智慧的人,可行天臺、唯識、禪宗,那是很有味道的,根基淺的人,可信淨土,也是靠他力,靠信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人只要一心念他的名號,即可往西方。好象你所說,釘在耶穌旁邊的一個強盜,一念祈求耶穌,當晚即往樂園一樣。

  答:以上問題,要分三點回答,一是一切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佛教、基督教都是一樣,二是淨土宗與基督教一樣,三是念佛與祈禱是一樣的。

  一、 一切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嗎?

  不少人這一句話,拒絕信耶穌,自以為足夠,殊不知道句話用於一般宗教是可以,但用於基督教則不對。基督教從不以勸人行善為工作,因為知道人不能盡善,基督教只勸人信耶穌,惟有信耶穌才能得救。若是傳道人從事勸人做好人,不勸人信耶穌的工作,那位傳道者是不懂福音的。

  基督教認為人類靈性沉迷已久,不能做好,不能自救。人心詭詐到萬分,壞到極處,誰能測透呢?(耶十七9) 在人的肉體中,沒有良善,雖然立志行善,可是行出來卻不由自主(羅七725),在人的心裡有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詐詭、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可七2123)。不可法利賽人,偽君子,以為不曾殺人,不曾偷盜,不曾姦淫,不曾酗酒、賭博,不曾犯罪,就以為自己無罪,如此,則滿街是聖人了!這實在是自欺,他的靈性是在沉睡中,人若不經聖靈的光照,這是看不見自己的可憐的。保羅是飽學之土,是法利人賽人,宗教界的領袖,他受過優良教育,他有濃厚的宗教背景,但他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一15),基督教並不是與普通宗教一樣,勸人為善,基督教只勸人信耶穌,惟有信耶穌能得救。

  二、 淨土宗與基督教是一樣的嗎?

  許多事從外表看,似乎是一樣的,可是內容卻大不相同。從外表看,佛教大乘淨土宗,重信心,靠他力,誦佛名號有如祈禱,手數念珠似天主教。我鄭重說明,淨土宗與基督教不同,內容大有分別。

  1. 二者都重信心,是不錯,但信仰的內容是什麼,卻是更重要。一個淨土宗的人,他整個信仰是佛教的道理,如六道輪回,三世因果,他信眾生皆有佛性,要持齋、燒者,他的人生是這樣,因為他的信仰是這樣。基督教的信仰是根據聖經,相信上帝為人類的父,萬物是為人類預備的,日月雲天,山水花鳥,都是慈愛的上帝,為祂兒女所預備,無論精神與物質,樣樣都豐富,基督徒樂觀,看人生有意義,因為信仰是基督化的信仰。外表看二者都重視信心,內容與結果卻大不相同。

  2. 基督徒信靠救主,淨土宗信靠阿彌陀佛,亦是仗他力,非己力,這是相同的,但所信靠的不同,因此人生受用亦大異,這是我們應當明白的

  A. 耶穌不是受造之物,與上帝原為一,祂的根源是永遠的,阿彌陀佛則是比丘修證,發願成佛後以四十八願度眾生,他們的根源是不同的。

  B. 耶穌成了肉身,在人類歷史上有祂的事蹟,是史實,而阿彌陀佛的事則是釋迦佛中所講出的故事,並無歷史可稽考。

  C. 耶穌不叫人脫離世界,只叫人脫離那惡者(撒但),而阿彌陀佛則叫人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對現實世界,則不生感情,事實上,我們不能脫離現實的人生,每日的生活,碰到許多問題,都可以思想並運用聖經原則找尋答案,有耶穌的人生經驗,可為我們的指南針,而淨土宗三經「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只講出世,西方極樂世界如何優美,與我們實際每天所接觸的生活,相隔天壤。

  D. 耶穌的福音,不單是說祂降世傳道,最要緊的是他甘心捨命,為人類的罪,釘在十架,設立救恩。聖經明記:「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人不要妄想上帝可以隨便赦免人的罪,為著慈愛,可以破壞祂的聖潔公義,若是主耶穌與釋迦一樣,講了許多博愛的故事,卻並無嘗過十架的苦杯,活到八、九十歲,因病而終,跳過了捨命代罪的一環,則基督徒也不能得救。

  三、 念佛與祈禱是一樣的嗎?

  這也是不一樣的。

  A. 佛教徒以念佛為功德,基督徒的祈禱並不是功德。

  B. 念佛是刻板、重複、沒有什麼內容的,一年一世仍是一句阿彌陀佛,而祈禱是隨祈求者的際遇、心情而變化,向上帝或傾吐心事,或禱求幫助,或讚美感謝,都是真誠和富有意思的。

  C. 最大分別是,念佛不能真正解決問的遇上什麼事,都不過只能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而基督教的祈禱,是為日常生活各種難題,求天父説明庇護,也是信徒需要決定行動和去留時,與上帝交談、求指引、賜力量的方法。

結論~十點總括的分別

  一九七年至一九五九年,當我在歐美旅行時,許多西方的基督徒朋友,時常會問我:「你為何不做佛教徒,而變為基督徒呢?」又如:「你在基督教中找到什麼,是佛教找不到的呢?」

  當時我已經給他們回答了,現在我想應該寫出來,讓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可以瞭解。

  我家祖先數代是佛教徒,雖然我和我全家現在都是基督徒,我仍然承認佛教多少有它的好處:

--佛教的優點--

  1. 佛教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佛教基本教義,所以佛教是勸人為善的宗教。

  2. 佛教教義,說有三世因果,勸人不可做惡業,以免受輪回沉淪的苦報,另外一方面,因為有前生的說法,今世受苦者,常能得到忍受的力量,以為是前生做了孽,故今生只得忍受,這也是佛教基本要道。

  3. 佛教教義指明人生在世,必須修心修行,人不是死了就完了,死了還要投胎,按人的善業、惡業,投入六道輪回。所以人生在世時,必須要修心、修行,修心、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種,可按各人的喜好去選擇,如淨土宗、禪宗、律宗等,各適其式,實在是一個高明的傳教方法。

  這樣,你可能要問我:「那麼你為何不繼續做個佛教徒,而改信基督呢?」

  或者問:「你在基督教裡找到了什麼,是佛教中沒有的呢?」

  佛教有它的好處,但不能與基督教相比,因為基督教不僅是一個更合適於現實人生的宗教,基督教乃是福音,乃是救恩。無疑,若是我無機會在心靈中看見耶穌基督,我現在一定是一位佛教法師,因為我自幼以至青年時期,皆熱心傾向佛教,雖然我現在年屆六十,仍然對佛教許多地方欣賞,至於我卻還是成為了基督徒,甚至是位牧師,以下我提出十點理由。

--基督教與佛教的比較--

  一、 佛教是拜多神,或無神,基督教是獨一至尊上帝

  世上絕大多數民族都有宗教信仰,連最落後的地方也有信仰,可見宗教影響人類何等深遠。一個人的思想、行為、人格都受他的信仰所影響,如果他的信仰是高超的,是真理,那個人的思想、行為、志趣、人格,也就轉變了方向。因此一個人選擇他的宗教信仰,與選擇一位妻子,一個丈夫,同樣地重要,也許甚至更為重要。

  我們知道佛教腐化後乃以水果、香燭供奉許多偶像,早晚叩頭跪拜,但可惜所跪拜的神不是真神,不要說偶像只不過是以泥塑木雕人手所造的,其實其它被信眾奉為神明的,大都也不過是以前死去的人罷了。近來新佛教運動,廢除了許多神像,單選出幾位著名的,如單單禮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等,但這些也都是死了的人,只是被稱為「神」,而不是天地萬物獨一至尊的神,我遇見不少朋友,故意誤會基督教上帝,只是佛教中眾多神祇之一,以自表佛教高超,不肯虛心研究,這是頗為可惜的事。

  按佛教觀音菩薩,菩薩位尚在修行,要再上進才可到佛位,阿彌陀佛,也不過是千萬佛中之一,佛教中的「神」,說起來,當推釋迦牟尼最為重要,但他不是創造主,以佛教的說法,他也只是比丘修成佛而已。他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佛教只是覺義,他從未說:「我是神,你們要拜我。」,在佛教中找不到基督教的上帝觀,徹底說來,佛教中沒有一人是神,佛、菩薩都不是神。

  一次一位佛教祖師丹霞,將佛像劈開焚燒,其餘僧人大驚,丹霞的意思是,偶像不是佛,我即是佛,我就是宇宙間最大最高者,可惜他不曉得他有人的軟弱,有疾病、痛苦、罪惡、死亡,人不是完全的。

  基督教承受清楚的上帝觀。古時先知多次多方曉喻各時代的人,我們在各民族文化中,宗教中,可以查到人類對上帝的認識,有深有淺。就在這末世,更借著從上帝來的耶穌基督曉諭我們(來一1),這位至尊獨一真神,是自有永有(耶和華意為自有永有,不是人修行而成的),祂是真理(約十八37),是太初的道(約一1),是「我是我所是」(I am who I am 出三14),在祂裡面有權威、仁慈、智能、聖潔、公義,是獨一至尊的真神(賽四十五18,創十七1,詩一四七5,約十七3),這樣一位上帝,才是人類應當敬拜的。(請參閱第二章「信佛可以找到上帝嗎?」一文)

  二、 佛教對於世界觀以為這是四大因緣和合,而非上帝創造,並無美好目的與計畫,基督教卻說,這世界是上帝所設計創造的,有美好的旨意在其中

  佛教朋友以為世界之成,是眾生業力所感,其中充滿諸苦,四大皆空,無得留戀的事物,基督教剛剛相反,認為世界是由上帝所創造,所設計,其中百物皆能表現出上帝所創造的偉大與智慧,世界充滿各種寶藏,可以使人類生活完滿。有各種的樹、花、鳥、獸、礦物、音樂、美術、陽光、空氣,人可以使用,可以欣賞,若是人類心靈眼睛開了,就可以發現上帝造物的奇妙,無論大至無垠的宇宙,小至不可見的原子,都奇妙無倫(詩十九)

  三、 佛教對人生的看法,是悲觀消極,基督徒對人生則是樂觀積極

  佛教朋友也許不肯承認佛教人生觀是消極的,但佛教看人生,就是苦,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總而言之,做人就是痛苦的。基督徒則不然,他們為人是樂觀的,他們樂於服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全世界,他們覺得越是能多服務,越是能榮耀上帝。

  四、 佛教教義要人逃避世界,基督教教義是要人進入世界

  為何釋迦佛要出家?原因是他看見了生老病死等苦故決意捨棄老父、愛妻及出生不久的兒子,夜半出城,逃入深山,落髮做修行人,以求清淨寂滅,後來影響了他的妻、子、姨母、表兄弟及宮女,也出家為僧為尼。他們為何要「割愛辭親」,出家為僧尼?這是因為佛教的教是如此,雖然後來佛教中,興起了大乘教義,人們可以在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但結婚生子女,仍然是導致三世因緣的根由,若真得要了生死成佛,還是以跳出紅塵為宜。

  基督教則不然,以為婚姻神聖,是上帝所設立,馬太福音十九章:「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二人成為一體。」因此基督徒不要離開世界,可以有婚姻,父、母、妻子,兒女的家庭生活,這是上帝的恩賜,基督徒在世界時,信靠順服,做上帝的兒女,離世歸天時,到上帝家中去,是心安理得的人生,耶穌在禱告中曾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叫他們脫離那惡者。」(約十七15)

  五、 佛教相信宿命論,基督教只尋求上帝的旨意

  佛教教義相信三世因果,以為今生富貴、貧賤、夭壽、禍福,俱系前生作孽或積德的業力所致,比如釋迦佛在世時,因乞來的食物不潔而生病,他就說,這是前生業力,原因自己前生是一醫生,故章給錯藥予病人,故今生得此果報。又當北國毗琉璃軍隊來滅釋迦族時,弟子請釋迦佛去救,釋迦又說:「這也是前世業力所感,我們無力挽回,在多年之前,毗琉璃軍隊,原是一池魚,被釋迦族人網來吃了,故今世成了人,來報仇的。」因此因緣,釋迦拒絕抵抗。又釋迦佛患有頭痛病,他告訴弟子說:「這也是定業,原因是釋迦族網池魚時,那時自己還是個孩童,見岸上有一魚在跳,遂持竿擊魚頭,故有如此惡報。」

  基督徒則不然,基督徒不信宿命論,只尋求何為上帝對該事件的旨意,而去遵行。基督徒如此思想,原因是救主耶穌是如此思想。一次有人帶生來是瞎眼的青年到耶穌跟前,門徒遂發疑問:「夫子,這人是生來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他自己呢?還是他的父母呢?」,耶穌不像釋迦回答無益於人又無根據的話語,他知道,可能是醫藥不昌明,接生婆不知衛生,致嬰兒瞎眼,耶穌只指出不是他自己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犯罪,從積極方面來說,應當思想如何救治這瞎眼人的失明痛苦,我現在要叫這生來瞎眼的人能看見,令上帝得榮耀。這是主耶穌的態度(約九)

  一次我與一位佛教領袖談道,我們的話沒有說完,分別時我說:「盼望下次,我們再有機會談談。」他說:「我們無緣,最好不談。」,我說:「我不管宿世因緣如何,我只尋求上帝旨意如何,若上帝要我與人談話,我是樂意去的。」(太二六39,羅十二2)

  六、 佛教以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平等的,基督教說,惟人是萬物之靈

  佛教「眾生」指四生,「胎卵濕化」,一切生物,如胎生的有人、狗、牛等,卵生的有雞、鳥等,濕生的有魚類,化生的有毛蟲,蝴蝶,這都叫眾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四生在六道輪回之中,有時為人,有時為雞,為牛,為豬,投入畜牲道,故佛教不殺生,不吃眾生肉,以免投胎時也要做牲畜,償還因果債務,也或者因為這些生物是祖先投胎,豈不是吃了祖先?這樣三世因果業力報應,佛教認為是真理,連佛也不能廢棄。故此,佛教徒常買魚鳥放生,有些生得奇異的豬牛,施捨在寺院中養老,不准人吃。

  基督教認為人與牲畜不同,人在被造時,賦有上帝形象樣式(指靈性,不是肉體上)。佛教徒常批評基督徒吃葷,不愛動物,只愛人類,但其實,佛教徒卻是太愛動物,反而不愛其父母妻子丈夫兒女,寧願出家,斷絕情愛。

  七、 佛教勸人修行,出發點是令人離苦得樂,基督徒勸人信耶穌,重點是叫人離罪得生命

  佛教徒修行,無論在家出家,持齋念佛,出發點是要離苦得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因為人生有許多痛苦,故發心修行,起初並不重視罪字。基督徒一開始信耶穌,就要認罪悔改,離開罪,要背十字架跟隨耶穌。不肯背十字架,就無冠冕,並不害怕痛苦,乃看罪惡為真正可怕。

  八、 佛教徒修行是靠己力,守誡積功德,自己救自己;基督徒明白人不能靠自己,只有信靠上帝的救恩

  這是耶佛兩個宗教最大差別處之一。當釋迦佛將去世時,弟子環立哭泣問:

  「佛離世後,當以誰為師?」佛答:「波羅提木叉(Pratimoksa,意誡律)是為汝等師,與我在世無異。」波羅提木叉意義是誡律,持誡是佛教修行第一要緊事,縱然淨土宗是靠念佛,也還是要持誡,釋迦佛沒有未曾對人說:「我能赦免你的罪,我能救你了生死。」佛教無救恩,是要人自己修的。

  基督教明白人不能靠持誡得救,保羅說:「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如今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看律法和先知為證,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細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三2025) 「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指耶穌)傳給你們的,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徒十三3839)

  九、 佛教教人要持齋吃素,基督教以為食物是為健康,並不關係靈性的事

  筆者生長於佛教家庭,自幼持齋,連雞蛋也不吃,原因是認為雞蛋中有生命,可以孵小雞。當我壯年時在社會工作,持齋對於我有很大不便,因為不能在公共膳堂吃飯,朋友婚壽宴席,也不能參加。我有一位嬸母茹素,她的子女皆不信佛,因此一家常因媳婦燒菜而有爭端。在日本的佛教徒,大膽改革,連和尚也寺中也吃起肉來,結起婚來,這自也許不符合佛教的教義,因為佛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三世因果報應,今生吃六兩,來生要還半斤。

  自從我改信耶穌後,方知食物並不關係靈性,只不過關係健康。我可以隨便入餐館吃飯,也可以隨意赴朋友的宴席。因為耶穌說:「入口的不能污穢人(的靈性),出口的乃能污穢人(的靈性)...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太十五120)「其實食物不能叫上帝看重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林前八8),「上帝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

  十、 佛教徒修行終極目的是進入涅盤,基督徒信主終極目的是得永生

  佛釋迦年老有病,臥在雙林樹下去世,依佛教的說法,他是進入涅盤。進入涅盤也就是佛教徒的修行目的,涅盤是印度文nirvana,意為「寂滅」、「圓寂」、「入滅」。

  進入涅盤後,到底是有,還是無,佛教徒中,議論不一,我曾試問過幾位法師:「當你進入涅盤後,還有你這個人嗎?」有的回答還有我個性,有的答沒有我個性了。有的設比方說:「當你有性如一滴水落入大性海中時,能分別出你是哪一滴水嗎?」有的反駁說:「雖然分別不出哪一滴水是你的,但一滴海的性質還是存在的。」,又有一人幽默地說:「個性在涅盤中,只可說,又存在,又不存在。」

  基督徒對此問題,有清楚的回答:「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這樣的永生,不是屬肉體及情欲的生命,乃是屬靈的,從上帝而來的生命(約一1213),這樣的生命不是死後方獲得,乃是在世時,在信主重生時就有了(約壹五13),雖然起初這生命是嬰孩,軟弱,戰勝不過肉體的試探,但人若有了這屬靈的生命,他就明白屬靈的事,曉得與上帝交通,就會漸漸強壯起來(林前二14,弗三16)

  * 這樣的生命,要結愛心、喜樂、和平、忍耐、恩慈、善良、信實、溫柔、節制等果子(啟二二2,加五22)

  * 這樣的生命,能勝過罪惡(約壹三9,弗二16)

  * 這樣的生命勝過疾病、刀劍、水火,並一切的痛苦(羅八3537)

  * 這樣的生命,是上帝經過耶穌基督而賜給人的,約翰寫信給信徒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自己有永生。」(約壹五13)

  永生不是死後方得,乃是人在現在,今生在世上信主的時候就可以得到的。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