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古代皇帝出家、敬佛的言論和事跡

古代皇帝出家、敬佛的言論和事跡

 

幾千年以來,佛陀的教法一直興盛不衰,並且世間上有很多地位高貴和知識豐富的人,捨棄了富可敵國的家產、顯赫的地位和權勢,精進地在佛的教法下修持。

在以前漫長的佛法傳播歷史中,有無數的高僧大德和護法居士,不顧自己的一切,在對各種邪知邪說的鬥爭以及佛法弘揚的各個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古今也有許多傑出人物如一些帝王將相,國家元首,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同樣崇敬佛法中的高僧智慧和高尚品德。

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認為,學佛是一種低層次的盲目行為。在末法時期的今天,出現這種想法,也不足為怪,但這顯然與事實不符,從歷史上看,印度、藏地、漢地的歷代帝王,對佛教都非常推崇。比如從印度聖境來說,樂行王、影勝王、阿百王三大貝拉王,以及三十七代暫扎王,都致力於弘法利生事業;在藏地從拉脫脫日王到極樂五代的赤熱巴巾的歷代國王,也都身體力行,弘揚佛法(詳細可參閱《青史》、《紅史》和《白史》;在漢地,自從西漢佛法傳入後、二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排斥佛教的國王只有三武一宗四位,其餘的都致力於佛教的弘揚。

現摘錄數則漢地皇帝,出家、學佛、洪法的事實,介紹如下:

◎北朝時,南朝的梁武帝,虔誠事佛,以佛法治國,並拜法雲、雲光、寶志三大高僧為師。他的皇后雖然美麗,卻嫉妒心強,又誹謗三寶,年輕時即死去,墮為巨蟒,託夢給梁武帝:請求超度;因此,梁武帝依據佛經,著成十卷懺法(俗稱《梁皇寶懺》,此書直至今天仍盛行不衰)。又在造完水陸大齋的儀軌後,梁武帝手捧儀軌,跪在佛前,極其虔誠地祈禱:「若儀軌合手聖理,則使佛前燈火不點自明,否則燈火仍舊黑暗。」說完拜下,剎那間,燈火通明。

又梁武帝在惠約禪師前,受了菩薩戒,當時向禪師頂禮時,請禪師向外保密。於是,禪師也合掌,入於淨瓶中,後又化為五彩雲朵,而出淨瓶。禪師也請武帝向外保密。梁武帝堅持日中一食,並從大乘菩薩戒出發,發心斷除酒肉,詔示全國僧人都斷肉食素,使素食成為流傳至今的漢地佛教一大優秀傳統。粱武帝還三次捨身寺廟,講經說法。

◎佛祖涅槃後,中國的漢武帝,開闢了西域交通。至南北朝時,梁武帝派遣幾個使者,至西域訪求佛法。他們隨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

梁武帝瀏覽了兩卷經文,就聲言要皈依佛門。他成了中國第一個信佛的皇帝。此人是蕭何的第二十五代世孫,俗名蕭衍。後來,他度了很多人出家為僧,建佛塔,造佛寺,塑像裝金。這還不算,他自己還披上袈裟,手持金缽,上座講《放光般若經》。儼然一個佛門大法師。

◎隋文帝小時,由智仙神尼,把綻扶養長大。後來在南京棲霞山造塔,回向智仙神尼,塔中銘文說:「菩薩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堅,敬白十方一切三寶…」。同時在全國各地落成了三十多座佛塔。各地都有瑞應奏聞,隋文帝感慨地說:「佛法重興,立舍利塔,必有感應。」隋文帝因為喜好佛法,又好食麻豆,故曾自稱:「恍然若覺自己的前身是出家人。」

◎二十多歲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小便受菩薩戒,與其父親唐太宗一樣推動佛教事業,禮敬玄奘法師等有道高僧,並經過辯論後決定,出家人不用頂禮國君。

◎唐肅宗在登基初,即請一百多位出家人,在行宮朝夕誦經,祈禱國泰民安。乾元年中,詔請密宗大師不空,於內宮建道場修護摩法,為皇帝授轉輪王七寶灌頂,並詔令天下:各州郡建立放生池,共建有81所。

◎中唐時的唐宣宗,在登位前,也曾出家多年。

◎明太祖朱元璋起義前,也做了八年的沙彌。

◎朱元璋的嫡孫建文帝,登基後,因被其叔父奪去皇位,而出家直至命終。

……如此事例,俯拾皆是,恐繁不錄。歷代貴為天子者,尚如是尊重佛法,今日諸不信者,憑甚麼認為學佛只是低層次的盲目行為呢?

◎安世高,原是安息國的太子,後把王位讓與其叔,自己出家為僧,於紀元148年來華,是中國佛教譯經事業的奠基人。

◎九華山地藏菩薩金喬覺,原為古新羅(即今韓國)的王子,於紀元741年,來華弘揚佛法。人們稱其為地藏王菩薩化身,故其駐錫地九華山,遂作為地藏王菩薩道場,而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五代時吳越王錢布繆(852932),小時曾受高僧洪堙指點,發達後見洪堙必跪拜,稱自己為弟子,並大興佛教,使人心向善,安居樂業。

◎唐代開國君主唐太宗,也曾感歎:「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將相所易為。(出 家當和尚是男子漢大丈夫的高潔行為,既使是帝王將相想做,也不是容易做得到的。)」

◎唐代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曾是七代帝王之師。

◎南宋皇帝趙顯,四歲時即登基,後來宋朝被元軍所滅。等到趙顯長到十八歲懂事的時候,由於親眼目睹了人生無常的幻滅的道理,作為一個堂堂的大宋皇帝,他並沒有去執迷於諸如復國之類的大夢,而是決心走上一條追求真理,徹底解脫的學佛大道。他毅然出家到了西藏的薩迦大寺,潛心於佛法的修證。這樣,不僅消除了當時元朝皇帝為絕後患、而想剷除他的念頭,並且他也從孜孜於佛法的修學中,獲得了超越世間的無上快樂,最終成為了藏漢佛經的翻譯大師。

西藏人民,至今還在懷念趙顯、這位佛門中的帝王高僧。

◎梁武帝出身高門,博學多才,著作等身,對儒學、佛學,尤其精通。他勤於政務,「冬月四更競,即起視事,執筆觸寒,手為皴裂。」

他能活到86歲,主要得益於儉樸的生活作風。受佛教的影響,他從來不吃山珍海味,只吃菜羹、粗飯,而且每天只吃一頓。他穿的是布衣,帽子三年一換,被子兩年一易。「後宮貴妃己以下,衣不曳地。性不飲酒,非宗廟祭祀、大饗宴及諸法事,未嚐作樂。」

他對臣下說:「朕絕房室三十餘年,至於居處,不過一床之地;雕飾之物,不入於宮,受生不飲酒,不好音聲,朝中曲宴,未嚐奏樂。日常一食,昔腰腹過於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舊帶猶存。」

身為帝王,梁武帝能夠捨棄幾乎所有的物質享受,過著一種粗茶淡飲的儉樸生活,不能不讓人佩服。

◎元朝的撒迦班智達、八思巴等,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國師。

譯介和維護佛法 成為偉人

歷史上有很多出家僧人,他們不僅以自己無上的悲願與頑強的精神,利益了無邊的眾生;他們不僅為自己的祖國,贏得了巨大的聲譽,為本國人民所欽敬,成為本民族歷史上引以為傲的人傑;而且也同樣受到其他各族人民的極大尊敬與愛戴,至今仍活在人們的心中,為各民族人民所緬懷紀念,從而成為各民族世代友好和文化交流的永恆動力。例如:

◎瑪辛達在《幸福的藍本》中,曾講過這樣一個偉大學者的故事:「第一批將巴利語佛教文獻,翻譯成英語的學者之一,是一位基督教著名神父的兒子。他選擇這項工作的最初目的,是要證明與佛教相比,基督教所具有的『優越性』。他的這個任務,雖然失敗了,但他取得了一個比他預期的還要大的勝利:他成為了一名佛教徒。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這個令人愉快的機遇,正是這個機遇,促使他從事這項工作,使數以千萬計的西方人,也因他而得以接觸到珍貴的『法』。這個偉大學者的名字,就是雷斯‧戴維茲博士。」

◎法尊法師,早年不畏艱辛進藏學習佛法:後從事藏傳佛教的研究與翻譯,為藏漢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本世紀著名的高僧弘一大師,早年曾留學日本,把西方的音樂、美術、戲劇等引進中國,曾以自己傑出的藝術才華而譽滿當時。正當他輝煌的藝術生涯和個人的人生,圓滿達到極為頂峰的時候,他卻毅然捨俗出家,潛心於佛學修證,成為著名律宗大德。弘一大師波瀾壯闊的一生事跡,被人們編成了電視連續劇。有四家電視台,爭相放演。

◎唐義淨三藏法師,在《西域取經》詩中寫道:

晉宋齊梁唐代間,

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

後者安知前者難;

遠路碧天唯冷結,

砂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

往往將經容易看。

◎唐代玄奘法師在印度求學時,受到印度舉國上下的尊敬。法師歸國時,二十萬眾人上街。唐太宗皇帝親自出迎,並請求法師出任大臣,被婉言謝絕。法師圓寂時,朝野送葬隊伍,竟達一百多萬人。人們讚歎玄奘法師為中華「民族的脊樑」。

◎歷代名臣如宋代的王安石、元朝的耶律楚材等,本身即是佛門居士,尊出家人為師。

◎歷代文人,如唐朝的白居易、王維、宋朝的蘇東坡、辛棄疾等等,也多與僧人交遊,從高僧大德超凡脫俗的氣質中,受到啟發,而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

◎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粱漱溟,在1987年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一語驚人,表示自己前世曾是一位禪宗和尚。

◎清朝歷代帝王如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都無比地恭敬出家僧人,他們都依止了高位大德,並拜玉琳、金剛戒等僧人為國師,順治皇帝在其《讚僧詩》中有「朕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卻紫袈裟。」意即前世出家為僧,只因一念之差,今世沒有承繼前志,而做了帝王,流露出了無限的懊悔之情。

◎在藏族歷史上,著名的赤松德讚等國王,也是對出家人至誠恭敬。

◎現在世界上,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等,國家元首,常對出家人恭敬禮拜,筆者(《佛教科學論》的作者)1990年,親見不丹國王深格王休,在上師晉芙彭措仁波切的面前,五體投地,恭敬頂禮,以示敬意。

這些有地位、有福份的國家元首,也對出家人如此恭敬,那更何況我們一般的人們呢?

◎清朝的君主大順治皇帝,也說過:「世間最貴者,莫若捨俗出家。」又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偉大的思想家、三民主義的開創者孫中山先生,也認為:「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又說:「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輔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維護民族一種最聲大的自然力。」



范仲淹修佛,使品德與文章,臻於至善至美

范仲淹是北宋王朝時期的宰相,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曾常問道於佛門高僧,受到過很多道風高雅的禪宗大德提攜,比如古禪師就曾寄偈相勉:「丈夫各負沖天氣,莫認虛名污自身,撒手直須千聖外,纖塵不盡眼中翳。」即教育勉勵他,大丈夫應該有沖天的氣概,莫要著迷於那些虛假的名聲地位,而污染了自己的高尚品德,更要以那種不著纖毫的大超越、大解脫的佛法,來時時刻刻地要求觀察自己,這樣就能達到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種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范仲淹能夠一生為官清廉,雖處高位而不驕,尤其是後來縱然身處逆境,而仍心懷天下百姓憂苦,在著名的《岳陽樓記》中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實是佛法裡無上菩提心中「隨處與誰為伴時,視已較諸眾人卑,從心深處思利他,恆常尊他為最上」的「自輕他重」和「自他交換」修法精神的真實體現。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