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儒學心法。大學解》



《儒學心法。大學解》
http://gzgjt.blog.hexun.com/30273418_d.html
張玉林
大學題解
  大學是實踐大自然無量虛空育化大氣天地萬物的真知。原始祖伏羲學大,一畫開天創文字,為文化之祖。學大真宗,炎黃繼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進而化之。文化鼎盛春秋,老子孔子萬民教之,曾參效之,程朱弘之,遍及中外。大之則化天下,近之則意誠心正身修,是人類解未知達致知之不二法門,是開發天賦人類妙智慧的真理。絕非一般學府哲理文學,實為明心妙旨,開發未來之大計。學而行之,妙用無窮。世界的永久和平,人類的大團結,必將為之用。此大學非校府學位之名稱,是中華民族正統文化之秘寶,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定理。
一章 孔子語

【原文】大學之道
【釋義】 "大學之道"。實證天地萬物、人類社會、大氣空間無量虛無、大自然萬源之源的源頭處達大學之道。道者路也,行者是自然天賦於人類之"明德"。老子謂之天地之中唯一的人人自我之大神,學大以此為體,學知為用。無量虛空的內在因素,聽之弗聞、視之難見。真空非空,神能通之。神通萬化,大徹大悟之人是大自然的究竟覺者,謂之神聖仙佛。迷信神聖仙佛者白癡,應自責。古廟與現今之紀念館同,乃尊其人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非神醫、保護神。轉化萬物者覺,被萬物轉者迷。
  學大首知道體。體者真空靈源一本散于萬殊之一,一者理性也、明德也。通達此理性者,是人得一為大人人"字之"丿"""喻肉體。""字上加理性""即為""。大學者,大人之學也。覺性悟真理謂之學。""字以陰陽理數為筆劃數。""為八卦,""為十二周天卦,""為陰陽理數,""為無極化太極之相,""為天地始分之相。"大學"二字,上為得一,下有了一,得一了一方為大學。自然一本散萬殊,萬殊仍歸一本。通達者萬事萬物一了然,了然無未知謂學大之大學者。
大學之道,天得一清,地得一寧,人得一可以成聖,故朱子謂大人之學。非當今大學、中學、小學之謂也。人人都有天賦之理性,賢者不增、愚者不減。自信、意誠者,皆能實踐大學之道。得一、了一萬事畢。
【原文】在明明德
【釋義】明德是道體。道之將行必知明德是真行者。明明德是天賦於人的妙智慧。道體複明,大學之道顯而易行。明者,理明透徹心自明。覺悟大自然無量虛空內在本質,知其變化之理,明其變化之本末,方知天地萬物變化源於不變之真空藏性。真空藏性即無極○。變幻無常之物,源於真空不變之無極○。明德是無極真空直系化生之一性,故明德能入真空之流,合之無極真空○,謂明明德。妙覺圓明一刹那,千差萬別一時通。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此外無二法。因此,明明德是萬聖之總綱。綱舉目張,大學之道行焉,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原文】在親民
【釋義】在親民是複明明德的自然法則。明德乃天賦於之明命,清靜無為、虛靈不昧。只因萬事萬類之煩欲、喜怒哀思悲恐驚之情欲障其明。其本永明。去汙除垢,洗心滌慮,即複明。明德是體,親民是用,體用一也。自參自悟自覺自尊自親者自新,自新則複明。所以明明德在親民。人類同親,天下同新。人類煥然一新,因此,""念作""
【原文】在止於至善
【釋義】至高無上,止于自然虛無真空。高上廣闊,止於天。萬類廣大物博止於地。山高莫過於頂,水深莫徹於底。通向大自然無量虛空唯獨明明德。只此一真,唯獨無偶。明德是小無極○。無生無滅、無始無終、無形無相,止於明德為至善。老子謂之金丹、黍米玄珠,孔子謂明德理性、知萬理通萬化。釋尊謂之牟尼寶珠、自性如來、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是天地之中樞,社會人生之大本。為人體萬機之母的靈機。靈機一動萬機從生,本此而立人造物質的科學社會,是人類一切的緣起處。故止于至善之明明德,萬事備矣。天下眾生皆有自然天賦之明明德,只要意誠心正身修,誠誠修煉,則能與一切聖賢同登至善之地。人類永久和平、至善團結。堯天舜日,太平盛世,至善圓明。致此,為止於至善。
【原文】知止而後有定
【釋義】定,明明德之始。明德是見聞覺知、思想意識、理智、智慧、妙智慧的天賦總能源,謂精神、心靈。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悟明德本質,方能定,易入大學之門。明德是無氣之靈氣,又稱妙明光、靈光。肉體本此靈氣育化而成人形。黃帝曰:"未有此體,先有此氣。"太陽光、燈光無靈感,無感應功能。燈是體,光是用,燈破光滅。靈光本體是光,功能作用還是光,只有一光,謂靈光獨耀。客觀物質萬象反映在靈光中,生見聞覺知的意識,而後心中有印象。能源並非大腦神經。大腦是無知無覺之物質,靠靈氣使之波動,只是傳導神經系統的中央司令部。如電源與電器設備的關係。若不損壞電燈,單純的毀滅燈光沒任何方法。靈光體用一也,都是光,唯獨無偶,千千不滅。故黃帝曰:"天地有質,此氣了無終始,謂恒性。"釋迦謂金剛不壞身。其本質定、靜、安。客觀諸多事物,生老病死離別苦,父母深恩、夫妻兒女重愛,喜怒哀思悲恐驚等欲念塵勞如遮蔽陽光之雲霧。明德本無動亂,人海航行,人的軀體為船,舵手是明德、靈光。舵手高明則靈機善辨、神速敏捷、當機立斷,乘風破浪,反之則人船休矣。
天塌地陷、海枯石爛,颱風洪水、地震戰爭皆屬外動,靈光、明德本自無動無損。對自然天地萬物變幻無常之道理透徹分明,方能定。這是知止而後能定的真正含義。
【原文】定而後能靜
【釋義】水本質清靜,雨、雪、冰、雹、霜、露外因所致。水本屬平,急流為湍、慢流為波、風吹為浪,其本質不變。社會人生,一覺覺萬千,一心應萬變,明德本自清靜,月影不礙水清、花影不礙鏡明。生老病死苦,不可抗拒之定律。喜怒哀思悲恐驚,不可避免之事非。明德透體玲瓏、本自光明、不染塵沙。靈光無氣無物,塵勞煩惱、千思萬縷,如何破其光壞其明?戲劇演員喜怒哀思、生死離別無真情,人類社會,是非難免,明明德者,可以無動於衷,即是真靜。寂靜山林、青燈古刹、環境清雅,燈紅酒綠、萬紫千紅、花花世界都系外境,與本來清靜之明德無關。萬事萬物反映在心靈中,就如同電影顯相在銀幕上,千變萬化之形相來則有,去則無。銀幕純白,靈光純明,本無變更。常清常靜,自心不動。無動靜之意識。意不入動靜之功態。不斷平常之思維。平常心,即是靜。吃飯穿衣睡大覺,心態平衡,自性如如,學赤子混沌之心,不參禪 、不打坐,就是功夫。念念不離求理悟真宗,即是常清常靜的靜思功夫。百無所思,心如槁木、頑石,靜之大忌!人之正常思維活動是天經地義的,是自如、自在、自然的。心靈感應客觀一切事物的思想意識應任其來去自由,停思斷想是大錯誤。靜乃動之極也,定乃亂之極也。
       動靜定亂不要管,    萬想千思任自然。
       有心入靜靜之障,    無心治亂是清閒。
       不思動來不思靜,    定靜就在兩者間。
       平常思想平常念,    勿把靜亂放心田。
【原文】靜而後能安
【釋義】靜而後能安,安爐立鼎煉金丹。爐者天地之熔爐。鼎者器也。塵欲之火,即天災人禍、水火刀兵、旱澇饑饉,生老病死離別苦、喜怒哀思悲恐驚、聲色貨利酒色財氣。假借塵欲之火煉金丹。丹者明德也。明明德者,不為之所動,安也。妙覺靈明之金丹誠誠求理悟真宗,悟天地萬物人類社會的本質、生死本末的來龍去脈。天地就如旅店形式,人好比來往旅客,運轉東西。人是暫存體、幻化身,百年後體化塵灰。萬有也終會轉化為空無。故天地萬物人身都有生滅,質變皆無。是自然虛無真空育化的陰陽五行之氣相交形成水火風土四大假合的物質世界,是有生有滅有始有終有質變的一個暫存世界。氣數盡,即變滅,這一個世界就永遠消失在永恆的自然中,一切無影無蹤。只不過是自然時空中的一刹那、一火花。明白天地萬物人生不可違抗的自然變化規律,悟透社會人生如幻,大智慧者必然安身立命。安,客觀是這樣;不安,客觀也是這樣;何必自生煩惱呢?唯有明理知命之君子才能安身立命,度過百年人生快樂時光,故稱其德綿綿。平安即是福,無事小神仙,神泰身自安。明德至善明天理,人類覺性有來源。天生人類天教化,唯有心靈能通自然本源。物理科學難通玄,只有覺觀知天意。大學至理開發人類心靈妙智慧,妙覺徹觀大自然,不在語言文字間。食物味道不親嘗,千言萬語也難談。古聖留下自然無為法,天賦人人自我理性通妙玄。無極真理獲實踐,方知人類真生命永恆于自然。實踐致此:不求心安心自安。妙不可言、樂在其中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開發妙智慧,未知靠覺圓。
【原文】安而後能慮
【釋義】知止定靜安慮是明明德的修心煉性、身心立行的功夫。靠天賦妙智慧悟真空妙理,真空內在的妙有真實是大自在,並非一般氣象物相內在的變化因素。故文化知識、科學物理是不能做得到的。不悟真空妙有,不能入大學之道。把《大學》倒背如流也沒有用,因明明德不在語言文字間。必須靠實踐真修。明德的定靜安這三點做不到,大道之行無法起步。一者三,三者一。一者明德之體,三者明德之用。求理悟真宗、圓成而後,才能真知妙中玄。這即是慮。這是人生必修之課。
       餘說妄語遭天譴,    若是胡說屍不全。
       只為蒼生同胞樂,    生命無假不輕談。
       無為真機尋真理,    莫把生命視等閒。
        天大地大生命大,    生命永恆在自然。
【原文】慮而後能得
【釋義】大學之慮,非塵思凡想。是自我天賦妙智慧深思極慮大自然無量真空緣何而生?悟自然大氣天地萬物之造化玄機、蒼生萬類根由何起、源由何生?三思九思少,萬想千思不為多。悟無上、慮無量,萬類同歸無極鄉○。大徹大悟羲皇祖,先天後天萬物統一文王理。老子說,虛無至大,大氣天地萬物盡包藏。孔子說,自然萬物是同體。曾參論,大學至道天下平。人類果如此,世界永和平。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釋義】天地中間的自然物質,根源于自然無量真空內在因素之藏性。真空內在陰陽五行之藏性,自然變化為五行變易之氣,五行變易之氣相交轉化為陰陽交易之物質。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是五氣之化身。氣的形式千變萬化。氣"可以轉化為光體、氣體、液體、固體。服裝設計者,心裡先有看不見的服裝式樣,後有化成實物的服裝。看不見的服裝有多少連設計者也不知。不設計則無,設計之則源源不斷。先有蛋後有雞,萬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數學○是宗,依宗而變,前無始,後無終。天地有始有終,人有生有滅,物有質有變。天地生命有限,因資源有盡。大地養一切生命,虛空養育大地,虛空依何而生?悟此本末終始謂之大學。由明德自悟,達萬事萬物一了然。明自然天地萬物的本末終始,大學之道功圓果滿矣。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釋義】伏羲、炎黃、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老子、孔子、釋迦、孟子皆是明明德於天下者。萬古千秋光明照耀人類前進,是自然天地的永明燈。古聖賢行自然之道,體天地好生之仁德,繼天立極。對人類親如同胞。今人應效法聖賢走向永恆的大光明。借助古聖賢之明,點燃人人自我心燈。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當即明智生輝,人類人人自知自明,明遍十方界,明明德於天下矣。
【原文】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釋義】人類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有堯舜大德,湯武宏恩舜好問而好察而言,失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五風十雨,麥收雙禾。麒麟在野,鳳凰鳴山。"鼎盛春秋,太平盛世,國泰民安。有道之明君,明明德於天下。治國決定於仁德至善之有道明君。故君為臣綱,綱舉目張。明明德之君,民之楷模,民不治自治。君敬臣忠,定國安邦。父慈子孝家合,心地光明身修。
【原文】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釋義】治國齊家修身,外王之綱要。正心內聖之功夫乃外王之真基也。不立此基,一切無從談起。心是真明命。江山可棄、社稷可丟,真明命不可昧。釋迦放手江山守明命,張良棄大臣守一心,順治棄江山守一性,呂祖丟進士守元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曇花一現永無蹤,真明命永恆自然中。正心是大學之宗旨。社會人生,幻夢百年。真幻不識,無真聰明智慧也。不明正心不識真。萬物資源由大地生,大地一命養育萬命,天覆地載萬命生。能盡物之性,就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可知天矣。知地知天不知空,空藏妙有的真理弄不通。生萬物的源頭處是空。空含化物的變化因素,是五行之氣化成形。青葉、蓮花、蓮子、藕是污泥之中五氣結晶之物體。青葉木氣,蓮花火氣,蓮子金火二氣,蓮藕金氣。木酸味,火苦味,金辛香味。第一個雞蛋是大地母體五行之氣所化,內含雞叫聲與雞形體。進化後,雞生蛋,蛋再生雞。種子遺傳因素,一蛋能轉化無數雞,一粒穀種轉化糧無數,一本散萬殊,是無極○自然能。唯心唯物歸宗無二理,若說有二隻悟現象沒悟宗○。絕對真理萬變不離宗。無數真理之總合皆是此○生,即無極。物格致極歸真空○。致知緣起于天賦明明德的妙智慧。地球的生命有極限,皆因為資源不再生。地球已生存幾十億年非科學實踐結論,只是一個推測。五十年來江河水減少過半,地下水下降了幾層,事實勝於雄辯,實踐真理才能鑒別分明。科學儀器測不到的不等於沒有。心中內含的服裝、論文、數學、詩詞有多少連本人都說不清。而看到的則非永恆存在。現時世界幾十億人,百年後全混在大地的泥土中。風本身是看不見的。風沙塵不起,誰知是有風?通過物質現象悟本質。空能生有有歸空。空永恆、物轉化,物質不滅空再生。周而復始無了日。自然天地萬物不知何時生?真理無窮盡,了然法法通。格物、致知、意誠、心正,是明明德的實踐功。
【原文】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釋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類萬事萬物皆順應自然的、自在的規律發展。凡是不符合自然的即是本末倒置。先治國後齊家,未之有也。先齊家後修身否矣!"壹是"即絕對真理、無第二個方法。黃帝曰:"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本固枝榮,根深葉茂。自然發展規律由無到有、由小到大,自修明明德、順應自然才能明明德於天下。"物格"的含義是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尋根到底,探源達頭。不知地球依何而生,怎知地球生存幾十億年?!前無古典可考,今無科學實踐鑒證,這是負責任的說法嗎?說人是猿進化的,那世界有多少種人,就必先鑒證有多少種猿!還有人說狗是狼進化的,那小巴兒狗是什麼狼進化的呢?物類繁多,不知其源起,不知自然天地育化生人的真理,如何能作好人體科研?不知本焉能知末?生命尋根、天地探源,未研究人先研究天地。因為先有天地後有人。先研究天地怎麼生的,再悟人怎麼生的。枝葉花果由樹根生,有根沒有適合的土壤不能活。有土無水也不能活。萬類生命之根、包括人類與野生動物,全紮在地球土中。地球生命之根紮在哪裡呢?人,父母未生前不知道,百年後變滅也不知道。人生必竟歸何處呢?大學的格物是生命知根,天地知源,對無量虛空獲真知。並非一般的科學物理。"格物"第二個含義是革去聲色貨利、酒色財氣的誤人之知,而轉化成對無為真理的真知。知過去、現在與未來。而後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此謂致知的大學者。正心是由個人之一性、由小到大。這就是本自然規律的物格、知致、意誠、心正的內聖功夫。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至極○真理。
         人者人人不知根,   不知生死之戶門。
         生從何來死何去?   就知自己是個人。
伏羲、炎黃古聖先賢是親身實踐致知格物的大覺者。今人應效法祖先,開發妙智慧,實現美好未來世界。

二章 釋明明德

【原文】《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釋義】此章為古聖先賢尊重伏羲、炎、黃的真宗正教。三位古聖賢效法原始祖的聖理明言,留明言于後人,是光明正道,明明德的法典。今人當尊重正統、正宗的民族文化寶典。樹明明德之明心走向未來。克服一切已私貪欲的污垢塵沙之念,複天良、獨慎之正念,方能明明德,即克明德。利已不利人的私心全放下,無一分人私欲,天理流焉。黑暗除去光明現前,即是顧天之明命。克掉切身利益,勿局限於家庭小圈子的一切利益,行至善之道、體天之仁。效天好生之德,法古聖賢之明明德。即是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三章 釋新民
【原文】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釋義】新民即是脫胎換骨。念念不離天良自性的清靜自如自在之心,悟自然人生的真道理。不被燈紅酒綠迷失本性。樹仁德至善之心。求真理、悟真宗,修明明德。念念不離自性,一絲不苟。即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持之以恆,始終如一,死守天良至善之心。心不被聲色貨利所迷。去汙除垢、天性純潔、複還心地光明,即達到作新民的目的。周朝是商之諸侯舊邦。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文王武王周公,體天之德,繼天立極,行自然之仁善。全家人同心同德以身作則,仁德感化萬民。文王視民之痛如自己之傷痛,嚴自己、寬庶民。生活高於民,視為不平等之過。湯武宏恩、堯舜大德,名留千古。周朝舉國上下樹明明德為教化、自教之本。周朝天下八百年,所以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以神道設教,祭天地、禮神明。孝順父母和睦鄉鄰,萬民修心向善。體天好生之德,君民同樂。倡天下蒼生靈性同母之無極○,謂之神。非神話小說之神。其他之神皆是人間的大覺者,皆是人生父母養育之人,人即是神,神即是人,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傑。迷信之事無半點。愚人自迷而已。古聖賢稱無量虛空之無極○為神,因其玄中妙、妙中玄難測,民謂之神啦!大而化之謂之聖,即真知真空內在變化因素之人傑。聖而不可知之謂之神。天地萬物神聖仙佛盡在無極○中。無極是自然天地至尊、至仁、至善、至道、至德之萬靈之母,萬象盡包羅。無極無所不極,無所不用其極。君子行自然無極之大道教化萬民,所以說:"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四章 釋止於至善
【原文】《詩》雲:"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釋義】首都是立國之大綱的所在地。綱舉目張。對民而言,對外交而言,國都為中心。萬民之眾未必視國都為至善之地,而只是當作發號施令于萬民的中央所在地。封建王臣有伴君如伴虎之畏,想天高皇帝遠。有道明君之國都大德光明,萬民仰之。無道昏君之國都大制森然冷漠,萬民遠之懼之,非至善之地,實乃是非之地。鳥有靈犀,止於高深之山、密集森林以防天敵與捕獵者,鳥思安善,知其所歸。至聖先師以忠恕之大悲心,由衷感歎人類連鳥都不如!只知保全臭皮囊的安逸,卻不知道它是一個無知無覺的假體,只是真生命--明德的舍宅。為貪欲的享受而犧牲了自然賦予人類千千不滅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明此心才是人的至善之地,是萬金難買、江山不可易的無價秘寶。大覺者痛乎心肝、感歎萬分!一個自知自明者對先聖之歎能當作耳旁風麼?!聖語不虛妄,名利轉眼空。不解聖賢義,埋沒古人心。周朝文王、武王,繼天立極之有道明君,周公繼之。文王、武王、周公是聖賢組合的一個家庭,實踐綱常倫理,是人類之典範。非僅教化中華民族之一地,故周公大禮遍行宇宙、直貫古今。天子心純天理,賦有天之尊容,心靈高上廣大無邊。故真天子百靈相助,大將軍八面威風。文王俱圓滿功德相,其後人周穆王俱三十二化身相。唐堯眉分八彩,虞舜二目重瞳,文王生四乳。至善仁德誠於中,德相威儀形於外。文王、武王、周公是實踐大禮之楷模,故說:"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君臣父子與國人交之大禮古今中外效法行之。 
【原文】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釋義】生長在山青水秀之地的翠竹,不與大樹比枝榮,不與百花爭豔麗。青青本自在,潤鮮本自得,高雅自清閒。比喻有德之君子,心清本來靜,純潔自安然。求真理如切如磋,悟真宗如琢如磨。精通再精通,剖析再剖析,圓明再圓明。圓明獲圓通。
【原文】"瑟兮僩兮 ,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兮!"
【釋義】一個真知真生命的人,意本天良,思不妄為,正心修身。行天理體人情,遠燈紅效忠誠,進仁德戒酒綠。樹君子仁善之風。達已及人,民德豐厚。至樂獻與天下眾生,仁德至善傳於後來人。
【原文】"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釋義】此修道之法要。先學後修乃成道之法寶。實踐力行,悟真空妙理,切磋琢磨,精而不懈,則入大學之道、入無為之大法。無為無所不為,無極無所不用其極,至善之止盡矣。立志自琢磨。必然成大覺。
【原文】"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釋義】明明德者實踐切磋琢磨功夫,複圓明。心地光明、神態自如、安祥自在,現圓滿功德相,萬人敬仰。體天地之仁德,行自然之光明大道。發妙智慧光,普照眾生心房之暗。一燈點燃萬盞燈。一人明、人人明,明明德於天下。止於妙覺圓明之至善,歸宗於無極○。所以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原文】《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釋義】周文王、武王有道之明君、仁德之聖主。頌伏羲、炎黃祖聖之無極大道,述堯舜禹湯之聖德。親其道、賢其德。宏恩聖典于萬民。周朝八百載大德傳天下,萬古永流傳。今人懷念古聖賢,更應效法古聖賢,留德于後人。小人非俗說之壞人,指的是尚不知明德之理的人,他們無法介入大學之門。此等人作為社會人生而言,走正當的謀生之路,生財取之有道,樂社會人生之樂是正常的。不遇明師指點,怎知還有超越社會人生的自然之樂呢?他們可能為名利而終此一生!誠為同情、可濟之人也。 
五章 釋本末
【原文】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釋義】一個以明明德教化萬民的國家,沒有人告狀。因為國泰民安、豐衣足食。民能自智、自覺、自教。因為沒有情由申訴。此謂民治。本末沒倒置。真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從明明德根本上教化萬民,而民從之。本末完善,舉國上下明明德。萬眾同心同德,君民同樂,現太平盛世、光明世界。
六章 釋格物致知
【原文】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釋義】明德存在決定意識,這是獨一無二的真理。任何物質不生思想意識。物之形象反映在明德體中,謂之見。見形象表面之真切,而後生意,再識物,這是第一個認識。因不見其內,切磋琢磨、剖析內在、認識本質,這是明德本俱之智慧。據不同物質,立名分類知萬物。通過知物之本質根源而知明德識明德,謂自知自明。此謂知本。再知明德之來龍去脈,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始終本末盡知,窮理盡性,返本還源,透徹分明,清晰了然,實踐致知,一直到無源可窮、無根可挖、無宗可尋、無極可求,止於此無極○,此謂知之致也。致此明者,是真明明德,非文化知識之知。 
五章 釋本末
【原文】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釋義】一個以明明德教化萬民的國家,沒有人告狀。因為國泰民安、豐衣足食。民能自智、自覺、自教。因為沒有情由申訴。此謂民治。本末沒倒置。真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從明明德根本上教化萬民,而民從之。本末完善,舉國上下明明德。萬眾同心同德,君民同樂,現太平盛世、光明世界。
六章 釋格物致知
【原文】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釋義】明德存在決定意識,這是獨一無二的真理。任何物質不生思想意識。物之形象反映在明德體中,謂之見。見形象表面之真切,而後生意,再識物,這是第一個認識。因不見其內,切磋琢磨、剖析內在、認識本質,這是明德本俱之智慧。據不同物質,立名分類知萬物。通過知物之本質根源而知明德識明德,謂自知自明。此謂知本。再知明德之來龍去脈,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始終本末盡知,窮理盡性,返本還源,透徹分明,清晰了然,實踐致知,一直到無源可窮、無根可挖、無宗可尋、無極可求,止於此無極○,此謂知之致也。致此明者,是真明明德,非文化知識之知。 
七章 釋誠意

【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釋義】誠其意者,首在認自本心,識自本性。知心是妙智慧體,明體而達用,真信達真誠。認識不透,無真知。覺悟不透,不能入門。因其信不堅、意不誠,要誠其意是自欺也。貪欲感其心,愛欲勞其神。欲愛之心放不下,達誠意是自欺也。知人生如幻,厭社會家庭,想世外另有桃源,厭社會人生如臭是自欺也。急求大學之道,愛大學之理,窮之不舍,惜如命。愛不釋手而放棄一切,意為之好好,是求之太過急也。大學者,內聖外王之模範。緊了崩,慢了松,不緊不慢才成功。顧聖不顧凡,早晚也得完。顧凡不顧聖,早晚也沒命。大學成就自然誠誠,非意識之厭煩與好好。實踐真理者是真誠意。即慎思、理明、達實是真行者。盲目急於求成過之,精進勿懈怠。大學是培育人之典範的指南針。當何行、大智慧者自明。誠意完全是從心意下功夫、開發天賦妙智慧之行馳。理明透徹心自明者一達,非一朝一夕之速成。誠意的基礎功是:純誠無二念。千思萬慮,彼伏此起,一念接一念,思萬物、生萬象、慮萬事、應萬變,精神集中,此即是一念純誠的誠意功夫。一個心一個念都千差萬別,繁瑣複雜的豆腐賬,帳目才能清晰,了然萬念空。這就叫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獨立思考功夫。即是:"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即安而後能慮。不明定靜安慮本質者可能出現不正常的心態意識,把慮當成是自心不安靜、當成是胡思亂想。慮是一念,慮千差萬別不同的事,並沒有二念從生。意生亂念是二念生,起心即是妄,有二即非真。慮之一念純是正常思維活動。生二妄念,即想停止思維活動達到空寂無念是慮之患。患者臭也。不理他,讓念來去自由,即無好無臭的自然之道。還自然本來之一心一念,唯一無二是慎獨。此即誠意也。這就是黃帝的"獨立守神",老子的"抱元守一",孔子的"執中貫一",釋迦的"萬法歸一,一性圓來源於誠則靈,靈則明的誠意功夫。心明妙智慧開,正大光明之心現前,這就是意誠而後心正。心如草木頑石、什麼都不想是誠意之大忌,是正心之大患。文王窮理盡性達天命,大舜執中精一萬法通,達摩全憑心意下功夫。不思不得,所以慮而後明明德。
【原文】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已,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釋義】社會人生,成家立業,功名利祿,光宗耀祖、人前顯貴、蒸蒸日上之心人皆有,這是正確的。但應素其位而行,士農工商各盡其職、不越乎其外。而且上進之心不甘人後是正確的,絕對能步入光明大道。否則,身敗名裂、家破人亡。人見利不見害,魚見食不見鉤。人見利忘義,奸巧險惡。老子說禍福無門由人自招。此章從內心開刀,慧劍斬斷內心世界之殺盜淫酒妄。土壤再適合、心不生不良種子,惡果自然不生。船到江心補漏難,馬到臨崖收韁晚。上欺祖、下滅子,遺臭萬年,實乃不修誠意正心之過也。不殺無兇犯相,不盜沒賊相,不邪淫沒有奸相。酒本無罪,不理智者生醉鬼相。一切由心生、由心造。正心圓滿功德相,獨立思考去汙除垢,顯光明做君子。跳舞本身沒錯,也是一種正常的社交活動,心邪意亂遭奸殺。男做君子,女做貞女,平安無事。君子慎思之。非禮勿視、言、聽、動,不犯四非即無罪,別做事後諸葛亮。君子之風,明明德之舉。自樂不忘天下人。暮鼓晨鐘喚同胞,盡是靈山一脈人。誠意正心民族寶,實踐真行品德高。孔子在魯國三月不知肉味,心不在焉,視而弗見,聽而弗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誠其意也。孔夫子一念純誠,通天徹地了真空,曰:萬物同體○。誠意即是靈純,即明心。所以誠則靈、靈則明,即明明德於天下矣!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釋義】自我虛靈不昧之明德本自靈光,亦稱妙智慧體。簡稱慧光、慧根、慧命。以自光照貪欲塵勞之蔽光之物,謂自照,謂之返觀內照。用自慧光除掉邪念濁想,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因明德虛靈不昧之明光能普照三界十方,能自悟、自尊,能自覺、自照,比喻十目視。十手指是圓明返照透徹分明。神明神自威,所以其嚴乎。自明無雲霧,如一輪明日,光明廣大,普照大地,明遍空間。明明德之慧光,光同百千日,能與無量真空合而為一,此光遍滿無量虛空。明德自明能映太陽光,清晰可見,所以與日月合其明,與天地合其德。天地包羅萬象,明明德能包天地。天大地大沒有人的心靈大。心靈又名法身,法身 遍法界,圓融無礙,廣大無邊。所以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無一分人私欲,天理流焉,複一性之○明獲圓通。故君子必誠其意。
八章 釋正心修身
【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釋義】此章節,把心洗得一乾二淨,達到複圓明而後才是真正的身修。心是一身之君主。所以說正心、在正心、在正心。義在純其心養其性。心不純,修身不徹底。身有喜怒哀思悲恐驚,根子在心上。心不與身當家作主、失去了真主宰。不是身不正,是心不正。念念不離心,即是修心。前念、此念、後念歸無念,即是正念。此謂正心,即是一心無二之明明德。至此謂靈純。純者心無二,正心之致也。致此,見聞覺知的六根之意識返本歸圓○,謂六根圓通。心不在客觀物質現象上,故說心不正焉,視而弗見,聽而弗聞,食而不知其味。正心圓明矣。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九章 釋修身齊家
【原文】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釋義】 萬丈高樓平地起。萬築基於千,千築基於百,百基於十,十基於一,一基於萬丈高樓之地基。天下平、國治、家齊、身修、心正。心正為基。萬丈高樓層層負責,地基不牢固,再高也毀之一旦。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根本亂,上上之層再負責也沒用。正心者平天下之大本。萬法由心生,心通法法通,心圓法法圓。人的思想覺悟是有不同。待人以誠,感人以德。天下蒼生萬靈一本。天下人當同胞,萬物同體。站在大自然統觀萬物,何分東西南北中。天下眾生本一體。無地球,人類無矣。大徹大悟,理明透徹,齊家容易。否則,一家七十二個心眼,已私為本、各自為政。責已勿責人,感化家合。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破已私,克自利,他人內心服矣。兒女與父母只是一段兒女情長,時至各自分西東,兒女明命是自然賦給的,非父母私有。重在男女平等,要善待他們靈魂投爹娘的情長。不平等對待有傷天理。平等,父母之德行矣。山中能有千年樹,世上難尋百歲人。一次見面一次老,人有幾時為弟兄。女兒是他人之媳,他女是您家之媳。不平等對待虧天良自性。仁德之心失矣。父母兄弟姐妹天倫樂,夫妻兒女相聚有幾時。忠厚傳家久,仁善萬年常。至極真理不明,不能心正,心不正不能身修,身不修不能齊家。社會人生大本理為宗○,離此理,人類的大團結,世界的永久和平,未之有也。 

八章 釋正心修身
【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釋義】此章節,把心洗得一乾二淨,達到複圓明而後才是真正的身修。心是一身之君主。所以說正心、在正心、在正心。義在純其心養其性。心不純,修身不徹底。身有喜怒哀思悲恐驚,根子在心上。心不與身當家作主、失去了真主宰。不是身不正,是心不正。念念不離心,即是修心。前念、此念、後念歸無念,即是正念。此謂正心,即是一心無二之明明德。至此謂靈純。純者心無二,正心之致也。致此,見聞覺知的六根之意識返本歸圓○,謂六根圓通。心不在客觀物質現象上,故說心不正焉,視而弗見,聽而弗聞,食而不知其味。正心圓明矣。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九章 釋修身齊家
【原文】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釋義】 萬丈高樓平地起。萬築基於千,千築基於百,百基於十,十基於一,一基於萬丈高樓之地基。天下平、國治、家齊、身修、心正。心正為基。萬丈高樓層層負責,地基不牢固,再高也毀之一旦。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根本亂,上上之層再負責也沒用。正心者平天下之大本。萬法由心生,心通法法通,心圓法法圓。人的思想覺悟是有不同。待人以誠,感人以德。天下蒼生萬靈一本。天下人當同胞,萬物同體。站在大自然統觀萬物,何分東西南北中。天下眾生本一體。無地球,人類無矣。大徹大悟,理明透徹,齊家容易。否則,一家七十二個心眼,已私為本、各自為政。責已勿責人,感化家合。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破已私,克自利,他人內心服矣。兒女與父母只是一段兒女情長,時至各自分西東,兒女明命是自然賦給的,非父母私有。重在男女平等,要善待他們靈魂投爹娘的情長。不平等對待有傷天理。平等,父母之德行矣。山中能有千年樹,世上難尋百歲人。一次見面一次老,人有幾時為弟兄。女兒是他人之媳,他女是您家之媳。不平等對待虧天良自性。仁德之心失矣。父母兄弟姐妹天倫樂,夫妻兒女相聚有幾時。忠厚傳家久,仁善萬年常。至極真理不明,不能心正,心不正不能身修,身不修不能齊家。社會人生大本理為宗○,離此理,人類的大團結,世界的永久和平,未之有也。 
八章 釋正心修身
【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釋義】此章節,把心洗得一乾二淨,達到複圓明而後才是真正的身修。心是一身之君主。所以說正心、在正心、在正心。義在純其心養其性。心不純,修身不徹底。身有喜怒哀思悲恐驚,根子在心上。心不與身當家作主、失去了真主宰。不是身不正,是心不正。念念不離心,即是修心。前念、此念、後念歸無念,即是正念。此謂正心,即是一心無二之明明德。至此謂靈純。純者心無二,正心之致也。致此,見聞覺知的六根之意識返本歸圓○,謂六根圓通。心不在客觀物質現象上,故說心不正焉,視而弗見,聽而弗聞,食而不知其味。正心圓明矣。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九章 釋修身齊家
【原文】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釋義】 萬丈高樓平地起。萬築基於千,千築基於百,百基於十,十基於一,一基於萬丈高樓之地基。天下平、國治、家齊、身修、心正。心正為基。萬丈高樓層層負責,地基不牢固,再高也毀之一旦。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根本亂,上上之層再負責也沒用。正心者平天下之大本。萬法由心生,心通法法通,心圓法法圓。人的思想覺悟是有不同。待人以誠,感人以德。天下蒼生萬靈一本。天下人當同胞,萬物同體。站在大自然統觀萬物,何分東西南北中。天下眾生本一體。無地球,人類無矣。大徹大悟,理明透徹,齊家容易。否則,一家七十二個心眼,已私為本、各自為政。責已勿責人,感化家合。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破已私,克自利,他人內心服矣。兒女與父母只是一段兒女情長,時至各自分西東,兒女明命是自然賦給的,非父母私有。重在男女平等,要善待他們靈魂投爹娘的情長。不平等對待有傷天理。平等,父母之德行矣。山中能有千年樹,世上難尋百歲人。一次見面一次老,人有幾時為弟兄。女兒是他人之媳,他女是您家之媳。不平等對待虧天良自性。仁德之心失矣。父母兄弟姐妹天倫樂,夫妻兒女相聚有幾時。忠厚傳家久,仁善萬年常。至極真理不明,不能心正,心不正不能身修,身不修不能齊家。社會人生大本理為宗○,離此理,人類的大團結,世界的永久和平,未之有也。 
十章 釋齊家治國
【原文】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釋義】 一國萬家,萬家一國,至善之理一也。君乃萬民之綱,萬家之家長也。綱舉目張,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三綱領謂宗旨,離之則舉國上下一切雜亂無章。君為臣綱、君為父綱、君為子綱、君為身綱、君為家綱而後方能為國綱。萬人之上,上行下效。以綱傳綱,層層樹三綱領八條目,家齊國治,即"壹是"無二法。家者,父母夫妻兒女兄弟姐妹之一體。合而一,分而眾,一者眾,眾者一。團結和睦家齊。每個一,以三綱領作起,一身作則,眾能合一。自尊,尊人。自愛,愛人。自親,親人。人責我,我心不平。我責人,人心不平。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過是我,功是他。克已者,人心寬自心平。待人以誠,感人以德,家道興。三千之中惟人貴,天地之間道德尊。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家齊由個人興起。人人要俱一個赤子之心。赤子無一切心,天性良善,人人以天良之心行自然之道,必然家齊國治。赤子原始祖第一代人也,謂人之初,非指嬰兒。天賦赤子真明命即赤子之心。天真無邪性本善。保天真之性,意誠心正則保。守天良自性不偏不倚謂之中。未有先治國後齊家者,未有先學養子而後出嫁。齊家治國,婚嫁養育,天賦于人類自然本能,非文化知識之能。天下人類人人都可致達大學之道。
【原文】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無諸已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釋義】 仁,人者仁也。人喪此仁非人也。仁是人的天良自性之明德、真生命,是自然虛無真空所賦之理性。有高度的機智靈敏度,有反映反應的視聽功能。見聞覺知之能源,又名靈光。覺觀萬物萬象,辨別萬物萬象之理。能覺悟粗理、精理、細理、微理、玄理、妙理。真空妙理之妙中玄,又名理氣。此氣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萬靈合其吉凶。通此理氣者,是仁的真知者,仁者行仁。即以天地良心辦事,天良不可丟,仁德不可失。邪正、善惡、愚智、仁善、道德之人古今皆有。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人類人人必明仁德之舉。否則,仁善道德的統一不可能。此章重在興仁立德,言傳身教。重在把自覺,自教放於首位。道之在行,不在言。今古之人,做人的大道理都要明白。而真明白的人,是意誠心正的身修者,是實踐妙智慧、不昧天良本性的真君子,人類齊家治國,誠可望也。此章說的是過去,但是大學三綱領是永恆的真理,永無更。要使人人覺悟,必須因地、因時、因人教化人。否則齊家治國是不可能的。
【原文】《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釋義】 女兒出嫁是家中大事,父母必使之終身幸福。儘量做到盡善盡美,一家老少高高興興,這樣才算美滿婚姻,能作為千萬家的女兒婚事的楷模。使家家學習,而後可以教國人。兄弟之間,兄對弟寬厚、親愛象對待父母的那種心情。弟敬重兄象待父母那樣尊敬。同胞親、手足親,相親相敬如一人。兄喜弟喜,兄痛弟痛。二心即一心,同心同德,宜兄宜弟之典範,而後教化人間諸多兄弟,而後可以教化國人。一國之君,萬民敬尊。萬人之上,必然心中有光明正大之至道,行之必然有大恩大德,不配天地怎為天之嬌子?怎做天子。不尊九五大禮,怎稱得起九五之尊的萬民典範、舉國上下之楷模。必有功於世,有德於人。留得美名在人間。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十一章 釋治國平天下
【原文】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釋義】 君國之綱領,領導眾生走向光明正道,最終實現大光明世界。君首作楷模。上孝,孝敬天下眾生之父母。上悌,和天下兄弟姐妹手足情義深。上恤,愛天下鰥寡孤獨似同胞。體靈源天地好生之德,順應自然天地,至仁至善之道,乃有道明君。萬民本俱天賦之自覺、自智、自尊、自愛之明德,自然能效法君王,愛天下眾蒼生。民能自覺自智,人類不治自治,國治天下平。君,萬人之上,以天下蒼生為上,不以為自高自上,固自然蒼生靈源一母,四海之內皆兄弟,萬類蒼生盡同胞。同一個無極體○。以天下眾生為尊榮顯貴。不自尊自大,不以自我顯貴在萬人之上。不自榮耀顯赫,富麗堂皇,做光明正大仁德聖主,即高上皇之天子。作勤儉樸素受苦王。願天下眾生人人為享樂王。即至親、至善、至仁的仁德王。不以天下蒼生為下,敬老扶幼。肩平為兄弟姐妹。即平等太平王。做天下眾生之一員,不做獨裁專制之獨夫和孤家寡人之獨霸獨佔王。即是量大義廣大德王。與天下蒼生如一體,同甘共苦,不把民之奇珍異寶霸為己有,願與蒼生同舟共濟,同歡樂,同親愛,同心同德,做自如自在自自然然的自在王。達太平盛世,君之願也,人類的大團結永久的和平即將到來。人類的理想必定會實現在人類人人的面前,美好的未來本如此。
【原文】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釋義】 此已所不欲,勿使於人,將心比心,待人以誠,感人以德,自然達道致中和,眾生之心平矣。否則人負我,我不服,我負人,人亦不服,夫子之道即忠恕,忠恕之心不違仁,做任何事不能違背仁德喪天良。否則真理虧,遺臭萬年。及早回頭登覺路,只有後德能留於兒孫。財者末也,德者本也。
【原文】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矣。《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釋義】 有道明君,美好歡樂的宗旨,是建立在道德仁善的萬民之樂。千歡萬樂不能離開仁德至善之宗旨,是為了萬民歡樂。紂王的美好歡樂天下怨。暴則亡,無德則失。國之當朝首相,萬民之上,君之眼耳,民之口舌,替百姓說話,代表君王看看聽聽百姓的口與舌說什麼。欺皇帝,騙百姓,瞞君愚民,天理難容,報應迴圈,迴圈報應絲毫不能錯,紂王沒失德以前,天下之民尚能容之,失德以後也還能容。武王原諒他。紂之忠臣勸他修德政,被他殺戮,為盡忠于紂王,死而無怨。但人容天不容。姜太公會八百鎮諸候,為民伐紂,武王大德宏恩感動萬民心,對暴君大志不改其德,臣不伐君,請紂王改過重修德政。情願稱臣,不願奪前君之天下。是紂王自取滅亡,武王是大德者,天與之,民歸之,而得天下。
【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亦悖而出。
【釋義】 君子之德,行大仁之風範,論高尚推眾人,低下是自己,賢者是眾生,愚昧是自己。高明是群眾,暗淡是自我,功是他,過是我。他負我我不負他,吃苦該我,享受該他。頌先聖廣大無量功德,觀自己微小至極不足道,始祖古聖賢光同百千日,已微如螢火之光。恨自我不能光宗耀祖。觀眾生丈六神威,觀己三尺病夫。對人寬責已嚴,明德化自心,做事體天心,真誠對眾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對人財物之貪念不生。觀人生一世就是夢,睡夢好醒,睜眼夢難覺,皇帝也是空來空去,只是佔用的物質財富珍寶數第一。皇帝做的是德不是江山,江山是自然的,也不是人類的。人類眾生本來就是流水。人海之水只是源遠流長。皇帝是水波之浪頭,波與浪只是水的形式不同,也是只見流下去不見回來濤。從此皇帝百姓永無蹤,流過去再流上來。這叫一潮天子一潮臣,一代江山一代民,皇帝也拿不走,百姓也帶不去。用妙智慧觀透戲劇舞臺中的演員角色,即使是真皇帝,也只是一場戲而己。如果連續上演三萬六千天戲,百姓之家誰能比。大徹大悟是天子,大明大覺做皇帝。自然界中,只有仁德至善是真的。諾大的地球,誰也拿不去,釋迦順治放手返自在,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宏恩大德,永貫後世。流于後人大德基,永遠流在仁心裡。大德江山萬年基。
【原文】《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釋義】惟命,即真生命。而此處說的天子之國運,即江山明命,明則繼續,不明則與之後明者,自然天地萬物非人類私有。德在有,德失無。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善寶,即明德天賦秘寶。人以真寶換取珍寶,而不惜明命,天下竟有這種虧自然天賦大本的傻男癡女。人任何東西失之不可惜,千萬不要失去仁德。不孝有三,無後德是比天還大的事。大德萬古永流傳,光宗耀祖。依賴後代兒孫是否靠得住?不孝有三沒有後德實在是可怕,桀紂、曹操、秦檜,皆不孝有三之後代。德大才是隨身寶。金銀珠寶隨身爆,人財兩無依。所以仁親以為寶。
【原文】《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釋義】此節要領,國君用臣重在德。即便才學差點。考分重其德。忠誠即(斷斷),善良寬厚,即(休休),忠誠善良寬厚之君子。能忠於國,愛於民,為國納賢,取其德能任賢為親。不閉塞賢路,君子可為重臣。能為國之棟樑。尚有文才出眾,學富五車之臣閉塞賢路(媢)嫉妒後生之真才實學,任親為賢。欺天子壓後賢,國之賊也,禍國殃民不可用。所以君主納賢臣,仁德者為本,才高八斗者為末。
【原文】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釋義】仁德君主,賞罰分明。對奸佞邪惡之臣,為了國泰民安不允許其居住在國中央所在地,要流放到四野邊疆,人煙稀少之地,使之無條件再禍國殃民。治國之法度,為民之安居樂業而定。君清民順。國家的權奸佞誤之輩,任人唯親,行誤國之道。良臣不舉,賢才不納,拉幫結黨營私,圖謀造反,必遭殺身之禍。明君俱慧眼,不聽讒言奏。敬愛賢才,臣自忠。替天行大道,忠臣良將萬民歸。國泰民安天下輝。
【原文】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釋義】開發大地海洋空中等資源,人多勢眾,進度快,不消極不怠工,不貪污浪費資財,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以仁善之心,大德天良之情懷,關心萬民之勞苦,付予美滿完善之報酬。民安君樂。仁者以財發身。財源來自大地,蒼生人人有份,此乃天賦人類之生機。獨夫稱孤道寡之酷者,占為己有。保自生機,貪眾財。苦眾生,以身發財,大德失矣。天下怨,江山不久長。上樑不正下樑歪。不正己,焉能正人。人者仁愛,智者自智。教人者先自教,國之民眾,人海之萬舟,財是水,無水不能行舟,國富民強,民富國強。國富民財聚,民富國財散。萬民真樂,君之安也。
【原文】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釋義】有道明君,為國選道德仁善真君子,賢臣一言興國,奸佞一言喪邦。治國大綱,教民先教臣,教臣先樹仁德典範,仁德能興國,大義能參天。臣能敬民,必能忠君。品級有上下,仁德必平等。上壓下者革,貪財傷眾者廢。下賢者當舉,大德者樹萬民之典範,聖君自樹國綱。萬靈都是自然所化,君有何特權對萬靈不平等呢?天下眾生皆大地母親親生。君有何特權以上壓下?!當體自然忠恕慈悲之心,愛惜萬靈蒼生。自然至愛,萬靈平等。當體大地母親之懷仁,愛天下眾生。縱然是殺的不良之盜,天良,獨慎那一個不是他父母嬌生。感化為本,制裁為輔,寧挽其心不廢其體,廢其體不挽其心,仁德至善之天良有愧,莫負自然蒼天好生之德,救靈性為本,回心向善有益於國仁。無量大過難得悔,無量大善救天賦人類的仁德之心,至仁至善大德明君,天下蒼生萬靈福,太平盛世唐堯虞舜出,人類的大團結,世界的永久和平自然來。


 
自心生信誠智靈     認自心者自知明
靈與萬物源一本     萬物了然法法通
天地萬物同一母     一母本是虛無○
大徹大悟覺悟○     由○到萬自慧通
大學全憑妙智慧     語言文字只知形
學悟真空玄妙理     天地萬物空化生
悟透物質極源處     格物致知人本能
靈明心照三千界     意誠心正覺靈明
純誠無二一念通     致知大學天賦能
正心修身妙覺功     一念純誠永無更
念念不離自覺性     圓明只在念念中
已明人明大學道     天賦明德照人明
齊家治國自身正     正心修身先自明
誠德之心待大眾     他非我非都不平
真誠待人大團結     仁德立世天下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