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淺析哲學的心靈學基礎







從物質到心靈的曆程
淺析哲學的心靈學基礎

http://74.125.153.132/search?q=cache:5-EsXfpgkvsJ:www.geocities.com/reexz/3level.doc+%E5%BF%83%E9%9D%88%E5%AD%B8&cd=139&hl=zh-TW&ct=clnk&gl=hk
張心言
試圖對所有已知現象做出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統一的解釋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是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默默地進行著的一件工作。遠古時的人們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上帝和鬼神就是這種天性的表現。古希臘的泰勒斯提出世間萬物都是由水所造成。赫拉克利特認為任何事物都能轉化為火而火也能轉化為任何事物。阿那西美尼認為一切都是由氣聚集而成。畢達格拉斯認為萬物都是數。恩培多克勒提出:大自然不可能只由一種元素組成,基本元素是不變的但是它們的組合卻可以千變萬化,並認為萬物是由土、氣、火與水共同組成。德莫克裡特提出,任何事物都是由許多被他稱之為原子的更微小單位所組成而原子是永恆不變的。釋迦牟尼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種元素所構成的複合體。老子則提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現代物理學家們不僅認為原子是可分的,物質是可以轉化為能量的,空間是有結構的,甚至設想宇宙也可以起始於。人們提出的這些觀點和理論雖然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真真假假,但推動他們去探索和創造的那種內心深處的動力卻不分時代,地域,種族或文化傳承而總是同樣的。思考哲學性質的問題和進行哲學性質的思考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東西,是人特殊本能的一種普遍和永恆的表現。
雖然可以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藏著一顆哲學家的心靈,但最終要成就為哲學大師卻不容易,需要的不僅是對客觀萬物的統一理解,不僅是對主觀自我的統一理解,更根本的還是對這二者統一的理解。統一客觀萬物與主觀自我的認識過程並不一定異常艱難但卻必定是一個表現為黑格爾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曲折過程,如果將這些階段分為三種狀態來看,亦可以稱為三種心靈境界。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處於該過程的第一階段或者稱為對現象的肯定層次。在這一層次上的人們與現象並排而立,都把現象或者對心靈環境的意識當作是一種,一種與心靈本身的結構特點和功能活動毫無關係的存在。這一層次包括了上述的古希臘哲學家們,包括亞里斯多德,早期的斯多葛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英國的培根,以及洛克,貝克萊和休謨等。他們的哲學有些被稱為唯物論,也有些被之稱經驗主義。
唯物論只承認物質存在,與其相反的哲學稱之為唯心論,則只承認精神存在。多少年來唯物論反對唯心論的爭論就像是唐吉科德與風車搏鬥一樣,其實大多數唯物論者並沒有真正懂得唯心論者所說的“精神”是什麼,也同樣不知道自己所說的“物質”是什麼。作為辯證唯物主義創始人之一的恩格斯說:唯物論就是承認物質是本原的,是第一性的,而精神則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質派生的。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也再次肯定了這個定義。如果這一定義並不是說物質和精神是兩種在本質上完全不同的東西,如果一切都是物質而且精神也是物質,那麼說“世界是物質的”或者說“世界是精神的”就沒有什麼不同的了,說“物質決定精神”也就講不通了;那麼就必須承認不僅物質可以產生精神,精神也可以產生物質;那麼就無法排除精神產生和存在于人的心靈和人體以外的可能性;那麼就無法否認其它物質起源於精神的可能性;那麼,堅持說物質的第一性和精神的第二性,至少也是對一元論的背離,在本質上,是一種哲學二元論。
也有少數人能夠從這第一個層次再進一步,把現象的看破。在他們那裡,現象由真變假,或者在現象的背後有真實的存在,或者僅僅在現象的對面有真實的存在。其中包括古希臘的巴門尼德,柏拉圖和法國的笛卡爾等,在西方哲學中被稱為理性主義者。巴門尼德把現象斥責為幻覺,認為,儘管現象千變萬化,存在著的事物本身卻永遠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笛卡爾曾這樣描述自己從第一向第二層次轉變過程中的感受:一切迄今我以為最接近於真實的東西都來自感覺和對感覺的傳達。但是,我發現,這些東西常常欺騙我們。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賴那些哪怕僅僅欺騙過我們一次的東西。”“外部世界對我們認知的幫助是這樣的不可信賴,那麼,我們的主動感知活動和思維是怎樣的呢?這些活動也常常出現在夢境之中,使得我們無法確切地區分。因此,我不得不懷疑,整個的世界是否僅僅是一個夢幻。”“一切真理的源泉都是仁慈的上帝,但卻難保沒有一個既神通廣大又狡猾欺詐的惡魔,用盡它的巧計聰明來矇騙我。我願假定,天空、大氣、土地、形狀、色彩、聲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過是那欺人的夢境的呈現,而那個惡魔就是要利用這種錯覺當作陷阱,來騙取我的輕信。”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一書中有這麼一個著名的比喻:在一個洞穴中,有一群囚犯手腳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動。他們背對著洞口,面前有一堵牆,身後燃燒著一堆火。在那面牆上他們可以看到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其它事物的影子,於是便認為這影子是真實的東西。後來,其中一個人掙脫了枷鎖,出了洞穴,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向其他人解釋說,那些影子其實都只是虛幻,但是其它囚犯卻不相信他,認為他愚蠢,並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從這第二層次看來,現象不過是真實存在的影子。
其實從以現象為真的層次進到以現象為假的層次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讓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看:在一個晴朗的仲秋之夜,一輪明月當空,第一層次問道:現在我看見的月亮難道不是一個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嗎?第二層次回答說:不對,所謂的客觀存在必須是不與你的心靈相互依存的存在。以月亮為例,你說你看到的月亮是圓的,其實它並不是圓的;你看到月亮發出柔和的白光,其實它並不發光;你看到月亮靜靜地掛在空中,其實它在以高速運動著;你看到月亮有陰晴圓缺的變化,其實它本身根本沒有這些變化。你心目中的月亮就是由這些一些現象綜合而成,但所有這些現象都不是月亮本身所固有的,不論它們存在與否都不會影響月亮本身的存在,既然如此,那麼你所說的這樣一個月亮怎麼可能是一個純粹的客觀存在呢?怎麼能說沒有心靈的創造在其中呢?如果我們心目中的月亮不是一種純粹的客觀存在,那麼再想一想我們知識中所有那些實體,從宏觀宇宙,空間和星體,生物和無生物,社會和自我,一直到微觀粒子和能量,有哪一個不包含心靈的因素在其中?又有哪一個是純粹的客觀存在呢?

上圖中你可以看到兩個等邊三角形,其中前面一個比後面的更明亮,是不是這樣呢?而實際上圖中既沒有畫出任何三角形也沒有什麼亮度的區別。由此你可以理解,在意識中的東西並非純粹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該圖為義大利心理學家Gaetano Kanizsa 1955年發表於Rivista di Psicologia 49 (1): 730

還有更少數人能夠從這第二個層次再進一步,同時既超越唯物論又超越唯心論,而且站立在二元論或多元論的對面。對於這個層次上的人們來說,現象本身既真又假,既不真也不假。如同德國的謝林所說:“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靈魂與物質世界——都是一個‘絕對存在’的表現。”“自然是肉眼可見的精神,精神則是肉眼看不見的自然。” 從哲學的這一層次來看,客觀存在與主觀存在是本質上完全同一的。任何現象,任何關於現象的概念、認識和理論都既不是客觀世界也不是主觀世界所固有的,而都僅僅只是人的心靈和心靈環境彼此向對方轉化過程的中間產物,僅僅存在於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人所具有的一切知識,包括所有的科學、數學、邏輯學或哲學上的概念、公式、定律和理論等等,都是這樣一種中間產物,都是心靈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都既不是純心靈的也不是純心靈環境的,因而,並沒有什麼能夠脫離人心靈或者脫離心靈環境而存在的知識、自然定律或宇宙法則。只要沒有人的心靈,即使心靈的環境依然存在,這些知識、定律和法則也都將不存在。例如,如果沒有人心靈的存在,也就不會有“1+1=2”的存在;如果沒有人心靈中記憶的功能活動,也就不會有因果關係的存在。人的一切作為也都是這樣一種中間產物。例如,如果沒有高能物理學家們的心靈,也就沒有他們在加速器中發現的那些基本粒子。
古希臘的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這可以說是歷代經驗主義者們和當代科學主義者們的基本信條。這句話也可以是正確的,如果他同時補充說萬物也是人的尺度,因為不僅萬物不能脫離人而獨立存在,而也不能脫離萬物而獨立存在。普羅泰戈拉所說的也可以理解為人的心靈,因而也可以說,世間萬物中都含有人的心靈,而人的心靈中同樣含有世間萬物。一個人的心靈不僅等於他的自我同時還等於非我,或者說,心靈不僅不等於非我,更重要的是,也不等於自我
如果承認人的心靈與大自然中其它存在之間並沒有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那麼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是不同非心靈之間的關係,或者是不同心靈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心靈與非心靈之間的關係。在不同心靈之間的關係中,大自然是一個或多個客觀心靈,對應于一個主觀心靈,都既具有遺傳記憶又具有獲得記憶,相互交流,相互作用,雖然彼此不同卻沒有本質上的差別。而且,每個主觀心靈都不獨立存在,都與特定的客觀心靈相互依存,就如同釋迦牟尼所說: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 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在時間和空間中應該存在著極多不同的主觀心靈以及與它們相互依存的客觀心靈,人的心靈和相應的客觀心靈只是其中的一對,人的全部知識和所有作為都僅僅只存在於這個“一對”之中。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康得所說的本體其實就是意志,因此,不僅人具有意志,一切存在著的物體也都具有意志,世間萬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或方向性都是意志的表現。泛意志論對於本體的認識應該是錯誤的,然而在對人的意志以及心靈的認識上,這一理論的深刻和徹底不僅遠遠超過笛卡爾的本體二元論,更為當今的屬性二元論者們所望塵莫及。
笛卡爾被很多人當作近代哲學的起點,他的哲學雖然高於第一層次但卻沒有超越第二而進入這第三層次。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正當我要相信這一切(現象)都是虛假的時候,我發現有些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那個正在進行思維的我;由於我思,故而我在這個事實超越了懷疑論者一切最極端的懷疑,我將把它作為我所追求的哲學中的第一條原理。” 其實,不論是我思還是,與所謂的虛假的現象相比,都只有來源的不同而沒有本質上的差異,都同樣是意識,而意識中的並不思維。現象為假的絕對化和思維本體為真的絕對化,必然使得對客觀外界和主觀自我的認識從兩個相反的極端雙雙進入不可知論的死胡同,這是很多第二層次上的哲學的共同誤區。當主觀和客觀分而為二時,不論我們以那一個為基礎去認識另外一個,所得到的都依然只是虛幻,而只有在它們的統一之中,才可能得到真實的存在。
要超越二元論就必須登上哲學的第三個層次,要登上哲學的第三個層次則有賴於對客觀和主觀的統一理解,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對心靈的理解3,然而對心靈的理解卻偏偏是歷史上很多著名哲學家的弱項。在柏拉圖看來,任何從感官得來的東西都是荒誕無稽的,都是一些永恆不變的理念或模式的影子。亞里斯多德卻認為,正好相反,這些理念或模式不過是事物的影子,是事物的共同屬性,因而也就不能先於事物本身而存在,不能在事物之外存在。既不同于柏拉圖也不同於亞里斯多德,笛卡爾則說,我們都天生具有對於完美實體的概念。這些概念,例如一個與圓心等距的完美的圓在自然界裡是找不到的,因而都只存在于我們的心靈中。雖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笛卡爾都並非完全錯誤,但他們的理論中所暗含的對心靈的理解則都是不正確的。從哲學的第三個層次來看,不論是柏拉圖的理念,亞里斯多德的共性還是笛卡爾完美實體的概念都既存在又不存在於事物本身,或者說,它們只存在于心靈與環境的連接之中,既不純粹在環境中也不純粹在心靈中。
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也都同樣不是純客觀的存在。例如,在一個不能為心靈所感覺到或作用到的世界中絕沒有任何事物長或短,長短僅僅是二個客觀事物在主觀中連接的結果。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中所說的任何對立或同一也是如此,都只存在于特定的心靈和心靈環境之間。
明代王守仁說:“心外無物,但是如果在心靈以外真的是一無所有,那麼別人的心靈存在於哪裡呢?如果心外無物,心內和心外的區別自然也就沒有了,心與物的區別同樣也就消失了,那麼如何確定心是心還是物呢?如何確定心在自己之中還是自己在心之中呢?如何確定這個心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呢?
洛克否定人擁有與生俱來的,不經過經驗就可以獲得的知識,認為如果沒有來自感官的經驗,人的心靈就會如同一塊空白的板子。他不知道,心靈中不僅有獲得記憶還有遺傳記憶,而遺傳記憶就是一種先天的知識。如果沒有遺傳記憶,作為後天知識的獲得記憶將完全無法生成;如果沒有遺傳記憶,即使有獲得記憶也不能導致任何心理活動。其實,不僅在心靈中而且在組成人體的每個細胞裡都含有先天的知識,否則細胞核裡的三到四萬基因是什麼呢?誰又能說得出,基因中的先天知識與獲得記憶中的後天知識之間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呢?否則一個受精卵如何能發育為一個嬰兒呢?否則人體的百萬億細胞之間如何能分工又合作呢?否則為何嬰兒一生下來就會吃奶呢?否則為什麼那些先天腦發育不良的人雖然感官的經歷與周圍的人相同但心靈中依然空空如野呢?
洛克和笛卡爾所說的“精神”或者王守仁所說的其實只是意識,而意識只是存在于心靈中的一種能量產物,心靈中多種不同能量中的一種,是心靈全部組成中的一個部分。作為對白板論的補充,洛克說,心靈還是一個會以意識思考的東西。但如果仔細想一想,又有誰能說得出來他自己是如何在意識裡思考的呢?又有誰能說得出來他是如何到記憶中去搜尋所需的資訊呢?我們甚至說不出我們在意識裡做了什麼事來抬起自己的手臂其實意識本身到真是一個白板,唯一的功能只是顯示心靈工作的能量產物,卻不是產生這些產物的心靈工作過程本身。笛卡爾認為,精神與物質最根本的不同之一就是前者能夠思維而後者不能。他所說的精神其實只是意識,只是一種狀態,而思維卻是一個過程,意識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能量環節,因此,意識雖然可以在思維過程中,思維過程卻不完全在意識中。
薩特提出存在先於本質因此人並沒有天生的本質或者說本性必須創造自我創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質。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一下並不難發現,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後天獲得的習性和遺傳而來的天性的共同表現。天性是心靈中遺傳記憶的功能表現而習性則是獲得性記憶的功能表現,在心靈的功能活動中前者是後者的起點和方向而後者是前者的展開和發揮,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和界限而後者是前者的昇華和完美,前者決定了後者的本質而後者則決定了前者的形式。更合理和積極的說法應該是:與其它任何動物都不同的是,人的行為主要是其心靈中獲得記憶的功能表現。
人到底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呢?其實不論是“我”,我的“意志”還是“意志的自由”都只是心靈工作的產物,無論這些產物的內容如何,在生產這些產物的心靈本身中既沒有作為實體的“我”也沒有我的“意志”,因此自由意志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對我來說至少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在人的意志與產生它的那個心靈的關係中是絲毫沒有什麼自由可言的。
存在主義者的議論都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任何一個個人都是一個在時間上突然出現的,在空間上可以獨立存在的實體。這樣一個實體的概念卻一定不會為黑格爾所贊同。在黑格爾看來,在一個整體中的任何部分都是不完整的,因而都不能完全獨立地存在,我們直接感覺到的任何獨立存在其實都不過是一種幻覺。那麼也就是說,在人類社會中任何個人都不是一種絕對獨立的存在,都不僅在時間上是他人生命的延續而且在空間上也是他人生命的組成部分。從對心靈的認識上來看,因該是黑格爾更有道理一些。首先,每個人的基因都來自其父母,因此心靈中的遺傳記憶是其父母的延續。其次,心靈中的獲得記憶也並非全部是自我創造,大部分是與他人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作用的產物,因此又是他人的延續。再其次,不論是遺傳記憶還是獲得記憶都仍然是人出現之前大自然中各種相互作用的產物,因此又都是整個宇宙發展變化的延續。
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認為,精神和物質並不是本質上完全不同的兩種實體而只是同一實體的兩種不同屬性。從對心靈的認識來看不同屬性幾個字所含有的便是他的一元論依然不徹底的地方。
德國哲學家康得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得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這種理性則是天賦的。康得的十二個範疇在本質上是對心靈工作原理的一種理解,這一原理概括來說就是心靈中的遺傳記憶和獲得記憶與心靈環境的相互作用,但是其中只有遺傳記憶可以說是天賦的而獲得記憶卻不是。
對現象本質的認識可以更精確地歸結為對實體和相互作用的認識。在不同哲學體系中,存在可以僅僅等於實體,或者僅僅等於相互作用,或者等於實體加上相互作用。從與心靈的關係來看,相互作用是心靈環境和心靈的遺傳記憶之間的關係,而實體則是心靈環境和心靈的獲得記憶之間的關係。或者說,通過遺傳記憶與心靈環境的相互作用,心靈只可能得到現象,而通過獲得記憶與心靈環境的相互作用所得到的才是實體。
古希臘的阿那克西曼德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種具有無限屬性又不受限制於任何屬性的東西。這麼說是有些道理的,因為我們所知道的任何屬性都是相對的,都是一種相互作用,都取決於環境,取決於作用的對方,取決於物體內部的狀態和變化。雖然在任何具體的相互作用中都僅僅表現出極少,至少是有限的屬性,但從可能性上來說,任何物體都具有極多,如果不是無限多,的不同屬性。在當代心靈哲學中有一個被稱之為屬性二元論的學派。這一派人的基本觀點是:在本質上相同的實體之間可以存在著本質上不同的相互作用,其中一部分相互作用可以歸結為物理屬性,另外一部分則是心靈屬性。他們所謂的心靈屬性絕對不是科學屬性,因為任何科學上的屬性都是在本質上相同的實體之間的本質上相同的相互作用。但那也不是萊布尼茲所說的屬性,因為在萊布尼茲的二元論 “本質上不同的實體,並不相互作用,彼此之間也就沒有什麼屬性可言。那麼所謂的“心靈屬性”又是誰與什麼之間的相互作用呢?是否在世間萬物中,萬物的任何宏觀或微觀層次中,都並存著物理和心靈屬性呢?又如何能證明心靈屬性最終不是物理屬性呢?
在對於心靈的理解上,當代Reductive physicalism不完全正確的地方正是emergent materialismnon-reductive physcialism有一定道理的地方:任何整體都可以表現出其組成成分所沒有表現出的屬性;然而Reductive physicalism正確的地方又正是emergent materialismnon-reductive physcialism的錯誤之所在;任何整體的屬性都是組成部分屬性的綜合表現。
所謂的epiphenomenalism不過是格令克斯的倍頻學說和萊布尼茲的身心平行論的發展。當初追隨笛卡兒的二元論者們問他們自己:既然精神和物質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那麼一個精神性的心靈與它所在其中的那個物質性的人體何以能夠相互作用呢?心靈何以能夠感受人體又何以能夠支配人體呢?為了解決這個麻煩,格令克斯提出了一個倍頻學說,萊布尼茲提出了一個身心平行論。這兩者的意思大致相同,都是說,心靈與人體之間並不相互作用,心靈的變化與人體的變化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身體的活動之所以似乎受心靈的支配是因為上帝預先將人心靈的變化和身體的活動調節得完全同步。這也就是說,當愛因斯坦在心中創造出相對論時,他的手恰巧也在紙上寫出了相對論的論文;當貝多芬的耳疾發展到最嚴重程度時,他的心靈中恰巧也不再有外部世界的聲音。如此荒謬可笑,這就是二元論將心靈絕對精神化而將人體絕對物質化所得到的惡果。Epiphenomenalism雖然排除了上帝的影響,但卻要求心與物之間存在著更極端的因而也是更荒謬的巧合。
在屬性二元論的代表人物查莫斯提出的“意識難題”中,意識不僅能感覺而且能思維,不僅能記憶而且能回憶,不僅具有意志而且能支配身體行動。其實意識本身並不能做任何上面所列舉的事情(9)。將這些能力都加給意識,使得意識成為心靈中的神靈,生物體中的非生物主宰,當然難以再用科學理論來解釋它。在本質上,這就如同當生機論(vitalism)說,存在著一種不可能為物理定律或化學反應所解釋的生命力時所犯的錯誤。又如同當舊約全書的作者們把創造人和世界的能力都加給耶和華時所犯的錯誤。
並非僅僅只是在心靈哲學中,而且在任何哲學體系中都含有對人心靈的理解,或者說,這種理解是任何哲學體系都不會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對哲學來說是這樣,對科學理論來說也是這樣,對心靈的理解也是任何科學理論都必然含有的成分。只要含有錯誤的心靈、心靈成分或心靈的屬性,任何科學理論對自然現象或現象之間關係的解釋一定是不可靠的或者是有限的。例如,控制論的開創者維納說:“資訊就是資訊,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不承認這一點的唯物論,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從而提出了一種資訊與物質和能量並列的三元論,並普遍為當代科學家們所接受。那麼按照他的三元論,心靈本身又是什麼呢?是資訊還是物質和能量呢?或者既不是資訊也不是物質和能量呢?如果資訊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那麼心靈必然也不是物質或能量。由此推導下去,不論心靈在本質上是否為資訊,所得出的邏輯結果都將同樣荒謬可笑。從對心靈的理解來看,雖然資訊可以存在,但卻不能與物質和能量並存。又例如,分析心理學創始人佛洛德提出一個“潛意識”的概念並認為思維不僅可以在意識中也同樣可以在潛意識中進行。其實意識只是思維活動的一個能量環節,整個思維活動是一個經過意識環節到非意識環節,又由非意識環節回到意識的迴圈過程,既不可能單獨在意識中進行也不會僅僅在非意識中進行。再例如,近年來對瀕死體驗的調查報導成為科學界的熱門課題和話題,認為是發現了心臟停止跳動後靈魂離開人體的科學證據,其實瀕死體驗只不過再次證實了現象的相對性。
總而言之,不論是對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還是對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不理解心靈的人對大自然必有所誤解,不理解心靈的人對家庭社會民族或國際關係必有所誤解,不理解心靈的人對自己必有所誤解。


參考文獻

1 本文中關於心靈學方面的引述,請參考:X.Y. Zhang, The Unification of Universe, Life and Mind (2008), www.geocities.com/reexz/en.doc
以及:X.Y. Zhang, The Simple Essence of Consciousness (2009), http://www.geocities.com/reexz/nc.doc
2.本文中關於各哲學家的引述,請參考:羅素 著,何兆武,李約瑟 譯,《西方哲學史》;馮友蘭 著,塗又光 譯,《中國哲學簡史》,以及《斯坦福哲學百科》,《維琪百科》和《不列顛百科》。
3.本文中關於當代心靈哲學的引述,請參考Chalmers, David J.: Facing up to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J.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 1995, pp. 200-219以及《心靈文庫》, http://consc.net/mindpap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