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大師讀心經》
《心經》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字數最少的佛教經典,也是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佛教經典。
《心經》歷代的譯本共有十四種,在大正藏中共收錄了八個不同的漢譯本。雖然各個譯本的文字表述不同,但內容基本一致,義理沒有差別。各種譯本中,流傳最廣的是玄奘大師的翻譯本,共二百六十字,言簡意深,朗朗上口,便於誦記。
目 錄
《大師讀心經》 第一部分
《心經》,全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羅馬字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也稱《般若波羅蜜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摩訶,意即偉大的;般若,譯為智慧;波羅蜜多,即到達彼岸,完成智慧。心經則為“首要之中心教義”,故全名譯為“完成至高無上智慧的首要法門”。
• 前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英文版】
《大師讀心經》 第二部分
大顛幼年即心遠塵俗,後與藥山、惟儼同拜惠照和尚為師。惠照是禪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懷讓的弟子,受法後居韶州曹溪山寶林寺,創立曹溪派系,成為南宗之祖。此派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鑽研頗深。大顛在西岩削髮受戒,從惠照處獲益不少。
• 大顛禪師注心經 —— [唐] 大顛禪師
• 大顛禪師注心經 —— [唐] 大顛禪師寶通述
• 【大顛禪師】
《大師讀心經》 第三部分
淨空法師講過非常多的大經大論,除了淨土經典之外,也常講般若經及其他大乘經典。淨空法師對各種大乘經典中所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洞悉空明,他說:“佛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 [民國] 淨空法師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 【淨空法師】
《大師讀心經》 第四部分
太虛法師主張人乘佛教為佛教的基礎。他認為,處此科學發達時期,依聲聞行果是要被詬為消極遁世的,依天乘行果是要被謗為迷信神權的。因此,依人乘行果,完善人格,進一步修習大乘菩薩行果的覺路。太虛法師的佛教人生觀,換句話說,就是人間佛教思想。太虛法師一生解行並進,著作等身。對於想要深入佛法妙理和修證的行者,或者是欲對佛學作深入研究的學者,太虛法師的著作都是非常珍貴的參考指引。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記 —— [民國] 太虛法師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記
• 【太虛法師】
《大師讀心經》 繁體版 精讀本
《大師讀心經》 第一部分
前言
《心經》,全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羅馬字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也稱《般若波羅蜜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摩訶,意即偉大的;般若,譯為智慧;波羅蜜多,即到達彼岸,完成智慧。心經則為“首要之中心教義”,故全名譯為“完成至高無上智慧的首要法門”。《心經》屬於《大品般若經》六百卷中的一節,乃大乘佛法之深法、《大般若經》之心髓。全經只有一卷,可謂言簡而義豐,詞寡而旨深。
相傳《心經》寫於西元前1世紀的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古國名)境內,西元222-254年,月氏和尚支謙將它譯成漢語,這也是歷史上最早的《心經》漢譯本。《心經》歷代的譯本共有十四種,其中流通最廣的是玄奘大師的翻譯本。玄奘的譯本,共二百六十字,闡述五蘊、三科、四諦、十二因緣等皆空的佛教義理,而歸於“無所得”(不可得),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證得菩提果。由於經文簡短,便於持誦,流行甚廣。近現代,玄奘的譯本又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
除了玄奘的譯本,還有失譯本《摩訶般若波羅蜜神咒》,舊題《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傳為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所譯。現存異譯本有六種:
唐摩揭陀國三藏.法月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闕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智慧輪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宋西天三藏.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玄奘譯本、失譯本和敦煌本為“小本”,只有正文;其餘為“廣本”,有序、正、流通三分。
《心經》的現存梵本有在尼泊爾發現的廣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種傳寫摩刻小本。日本手抄貝葉梵本,為609年以後所作。另外,在我國的敦煌還發現了《心經》的七種譯本,其中,廣本與藏文大藏經所收錄的《心經》相同。
《心經》的注疏相傳有兩百餘種,僅中國撰述即有四十餘種。印度提婆的《心經注》、唐朝新羅僧人圓測的《心經贊》等都是著名的《心經》注疏本。
所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人生在世,為什麼煩惱總是緊緊跟隨?怎樣才能祛除煩惱,讓浮躁的心沉靜下來?或者,你念誦一遍《心經》就可以馬上找到答案。佛經上說,念誦《心經》的功德,不亞於念誦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歷代的修行者都通過反復念誦佛經得到殊勝的加持,各家各派更是將之列入朝暮課誦。佛教中以《大般若經》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經典,而《心經》即是將此經典濃縮成最精簡的佛教根本思想。
誦讀《心經》可以瞬間拋開煩惱,讓心變得寧靜,這種寧靜可以生出一種力量,這個力量就是智慧。淨空法師說:“佛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的真相。”佛法,也可以觀照我們的人生。《心經》的經文極其簡短,很方便人們隨時誦記。我們可以在反復的誦讀中,漸漸開啟智慧,漸漸領悟宇宙的真相、人生的真諦。
同道新文圖書公司策劃出版的《大師讀心經》,精選了古今十位高僧講解《心經》的文章。這十位高僧有著極高的佛法造詣,並在佛教歷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他們將為讀者朋友們深入淺出地詳解《心經》的奧秘。我們由衷地希望,通過本書能讓讀者朋友對《心經》有個全面的認識和瞭解。同時,在經文的誦念,佛法義理的學習、理解中,以微知著,照見生命的通達與和諧,從容面對這紛擾繁雜的世界。想要進一步交流的朋友,可撥打電話010-84991561,或發送電子郵件至ttodonews@與我們聯繫。謝謝您的閱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玄奘法師 譯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編者
2010年1月21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英文版】
THE HEART OF PRAJNA PARAMITA SUTRA
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核心
When alokiteshvara Bodhisattva was practicing the profound prajna paramita, he illuminated the five skandhas and saw that they are all empty, and he crossed beyond all suffering and difficulty.
Shariputra, 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 emptiness; empti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form. Form itself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tself is form. So, too, are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and consciousness.
Shariputra, all dharmas are empty of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not produced, not destroyed, not defiled, not pure; and they neither increase nor diminish. Therefore, in emptiness there is no form,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or consciousness; no eyes, ears, nose, tongue, body, or mind; no sights, sounds, *ells, tastes, objects of touch, or dharmas; no field of the eyes up to and including no field of mind consciousness; and no ignorance or ending of ignorance, up to and including no old age and death or ending of old age and death. There is no suffering , no accumulating, no extinction, no way, no understanding and no attaining.
Because nothing is attained, the Bodhisattva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is unimpeded in his mind. Because there is no impediment, he is not afraid, and he leaves distorted dream-thinking far behind. Ultimately Nirvana!
All Buddhas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attain Anuttara-samyak-sambodhi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Therefore, know that prajna paramita is a great spiritual mantra, a great bright mantra, a supreme mantra, an unequalled mantra. It can remove all suffering; it is genuine and not false. That is why the mantra of prajna paramita was spoken. Recite it like this: Gaté gaté paragaté parasamgaté bodhi svaha!
《大師讀心經》 第二部分
大顛禪師注心經 —— [唐] 大顛禪師
大顛幼年即心遠塵俗,後與藥山、惟儼同拜惠照和尚為師。惠照是禪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懷讓的弟子,受法後居韶州曹溪山寶林寺,創立曹溪派系,成為南宗之祖。此派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鑽研頗深。大顛在西岩削髮受戒,從惠照處獲益不少。
大顛禪師注心經與眾不同,他不是從字面到字面的慣用解法,而是通過自身修持體驗證悟出的結果,文中大顛徵引了大量的禪宗公案,以禪解經,別有意趣。大顛是修一心禪的,所說的話,讓人感到驢唇不對馬嘴,但沒有極高的修為,說不出這種禪機,因為覺悟太低是很難證悟到這一步的。
大顛禪師注心經 —— [唐] 大顛禪師寶通述
夫《心經》者,未曾舉起,已是分明,何須注解!然而世尊出世,現種種相,談說種種法。五事施化,五種立題,廣辟玄門,誘導群品,於第五時說此般若最勝大經,有唐玄奘三藏奉詔譯成,流於此土。盡六百卷,談空一味,顯法多門。於其數中,最簡要者,五十四句,計二百六十字。其文大直,反成難曉,豈欲傳諸達道,庶幾接引初機。若能對己返照,窮究見聞,先取見性,次第入頓,後無凝滯,終到牢關。設或未然,且聽末後句。
【摩訶】
梵語,此翻為“大”,又雲“平等”。
世間最大,莫過虛空。《金剛經》雲:“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所以灌溪道:“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大道無邊際,虛空難度量。”
雪峰道:“仰望不見天,低頭不見地。”雖然恁麼廣大,誰知有一物,更過於此。且道是甚麼物?還識這個麼?太虛雖廣,不能包其體;日月雖明,不能喻其光。達摩雲:“寬則遍法界,窄也不容針。”庵雖小,含法界,放開大者無外,收來小者無內。藏山於澤,藏舟於壑,藏天下於天下。若從這裡會得,萬象森羅,情與無情,皆同一體。方通道:“滿目青山無寸樹,極目綠水絕波瀾。”光明洞耀,照徹十方,譬如千日,放大光明。古人道:“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盡大地是個法身王。”經雲:“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豈不見。”雲門道:“一條柱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去了也。”山河大地從什麼處得來?若從這裡,一一明得便了。芥子納於須彌,須彌納於芥子。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神通自在,出沒自由。或現大身,滿虛空界;或現小身,微中極微,細中極細。拋向諸人面前,打鼓普請看不見!
會麼?海底金烏天上日,眼中童子面前人。
【般若】
梵語,此翻“智慧”。
愚癡之人,不見自性,造作粗惡,用事無智,生遭王法,死墮阿鼻。若能轉愚為智,用事聰明,具大福德,知因識果,令人恭敬,不受貧苦。若有人反思從前,所做過惡,逐日忙忙,不覺不知,愚癡顛倒,忽然自醒,念念生死,末後何歸,有大苦惱。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捨不得苦。杳杳冥冥,前路暗黑,魂識紛飛,無家可歸。依草附木,饑渴苦惱,親戚不睹,莽莽蕩蕩,憂愁之苦。或在地獄,一日一夜,千死萬生。或墮畜生,久受困苦,無人救濟。長劫受苦,忽能自覺,晝夜反思。塵劫以來,前種種苦,但受無常。親近知識,發大智慧,見自本性,頓悟無生。反前愚癡,智慧福德,皆歸空寂。神通妙用,治生產業,治世語言,同歸般若。轉凡成聖,自知當作佛,是心是佛,生極樂國。念念慈,常談般若,濟諸貧苦。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江為酥酪。一切諸法,無非佛法。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方通道:“無眾生可度,無三界可出,無涅槃可證,本來具足。”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經行及坐臥,常在於其中,為人自肯,決定無疑。說此難信之法,稀有之事,悟者方知。
更參末後一句,始到牢關。如何是末後一句?
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波羅】
梵語,此翻“到彼岸”。
迷者此岸,悟者彼岸。經雲:“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若迷本性,三業昏暗,六根內盲,妄認四大、六根為己。此是眾生顛倒,認賊為子,迷自本性,輪轉生死,即在此岸。出殼入殼,輾轉不覺。改頭換面,長劫受苦,無有休息。若一人反真歸源,窮理盡性,親見本來面目,頓悟無生,便登彼岸。一得永得,一悟永悟,更不復生,輪回永息,生死永斷,做一個物外閒人。任性逍遙,寂然快樂,名曰“極樂”。
如何是極樂?
除是我家親弟子,誰人肯向裡頭行。
【密多】
梵語,此翻“極則”也。
“密”者,和也;“多”者,諸法也。“密”之一字,喻於太虛,能包於萬法,萬法盡在太虛之內。眾生一性放開,亦能包於太虛,太虛亦能合於種性。太虛為體,萬法為用。太虛之中,森羅萬象,情與無情,總在太虛之內。眾生佛性,亦能包合於太虛。太虛之內,有八萬四千恒河沙異類種性,俱不可說,盡在眾生一性之內。一性喻於密,密能均和,和合為一;一性為密,種性為多,故曰“密多”。
【心】
“心”者,是眾生之本源。一切諸法,同歸於心。萬法是心之異名,分為八萬四千,廣則無窮無盡。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所以道:“眾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
又道:“現前一心,本具千法,舉心動念,具大總持。”從上祖師,以心傳心,以心印心。五千四十八卷,八萬四千法門,多種方便,皆從此個字流出。將須彌做筆,海水為墨,書這一個字,猶不能盡。人人盡有這一個字,所以不能自見,說亦不信,須是親見,方能信也,喚做一字法門。眾生不信“是心是佛”,佛有多種方便指眾生見自本性,未能見者,須是一一分明指出。
教中道:“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須是親見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須是親見般若。
夾山道:“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須是親見祖師意。
又道:“目前無法,意在目前。”
又道:“道在瓦礫,道在尿屎,道無乎不在。”
又雲:“唯一緊密身,一切塵中現。”
又道:“見色便見心。”眾生只見色,不見心。為何不見?只為識性昏暗,六根內盲,不覺不知。若能窮究,步步行行念茲在茲,磕著碰著,忽然親見,名曰“見性”。此性,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須是左顧右盼,回頭轉腦。瞻之在前,忽然在後。處處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若能如是會,方得契如如。此性無形無相,於不見之上親見,於親見之上不見。離種種相,見自本性,是名“妙道”。
二祖問達摩:“乞師安心?”達摩雲:“將心來,我為汝安。”二祖雲:“覓心了不可得。”達摩雲:“為汝安心竟。”二祖於此大悟,得無心之道。
會麼?若得心空皆及第,凡聖原來共一家。
【經】
“經”者,徑也,是眾生修行之徑路。驀直便行,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切忌當頭,舉心動念,便墮泥犁。
要識此經麼?五千四十八卷,皆從此經出。豈不見,僧問雲門:“如何是學人一卷經?”雲門答曰:“舉起甚分明。”又問:“僧念什麼經?”僧雲:“念《維摩經》。”雲門雲:“我不問你念《維摩經》!念的是什麼?”若從這裡會得,出息不涉萬緣,入息不居陰界,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這一卷經,人人本有,亙古亙今,只為眾生不悟,所以信之不及。何也?此一卷經,流浪多劫,迷背此經。忽然有人,一言下頓悟,方通道:此經不從外得,自知從己流出,聲聲不絕。“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然雖如此是,不可依樣畫貓兒。何也?須親見此經始得。
【觀自在菩薩】
若信於此,但去靜坐。坐令極靜,舉心動念,有一無位真人,常在赤肉團上,出出入入。這裡親見此菩薩,悠游自在。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一刹那間,周遍沙界。十方遊歷遍,不見佛行蹤。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於不見中親見,於親見中不見。若從這裡見得觀音菩薩,應物並隨形,何曾欠少。起坐鎮相隨,同起復同倒。同歡同笑,同叫同鬧。
會麼?眼裡聞聲方始知。
【行】
“行”者,修行也。欲行千里,一步為初,看這一步從何而起。若知起處,便知生死之根源。
古人道:“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豈不見,石霜問石頭:“舉念不停時如何?”石頭:“咄!雲是誰舉念?”石霜於此大悟。但如此體究,念念不離於當處。凡舉心動念,語言、三昧,自觀從何而出。
古雲:“何不自聞聞。”方通道,從佛口生,從佛口出。
古雲:“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寶公雲:“未了之人,聽一言。只如今,誰動口。”
經雲:“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諦觀聲聲,從自己流出。念念不絕,十二時中,常讀是經。叫佛一聲應一聲,本來面目太分明。若能如是,喚做返本還源。
如何是源?水流源在海,月落不離天。
【深】
“深”者,徹骨徹髓處也。
古雲:“為道損之又損。”但去靜坐,日夜反照,照盡髑髏,五蘊頓徹,絲毫不掛,如父母未生相似,燒了一般,貼體汗衫都脫卻。反求諸己,廓然無我,自然到家。
古雲:“不是不歸家,家貧歸不得。”谷幽深遠,無人能到。
古雲:“去年窮未是窮,今年窮始是窮。去年窮無卓錐之地,今年窮,錐也無。”若能如是,方知“無舌人能解語,無手人能行拳”。
【般若】
“般若”者,梵語“智慧”。
大凡為人,須有智慧。若無智慧,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不信此語,外道聰明,無智慧。若是大智之人,知有生,便知有死。當自坐觀,生從何來,死從何往。若有人,發此一念,便能親近知識,抉擇生死之法。若不如此,但信此語:“世間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古雲:“若一人反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殞。”若要明末後一著,但將《龍牙頌》仔細冷觀。學道先須且學貧,學貧貧後道方親,一朝體得成貧道,道用還如貧的人。如此悟去,世間將不去,唯有一空身,是大安樂。
會麼?撒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
【波羅】
梵語,此翻“到彼岸”。
迷者輪回轉,悟者輪回恝。若要到彼岸,須是自生智慧。譬如渡河人,河深難得渡,須用橋道、船車、木排、竹筏多種方便,佈置盛載,過此深河,前多種方便之物都無用處。見性悟道亦復如是。又譬如盲人求醫,路遠不能自行,須假人牽,兼手中有杖。無此二物,終不能到。既到醫師處,為他點開眼目,便見光明,其杖與牽人,都無用處。頓悟涅槃正路,亦復如是。未得見性悟道,須用作福,福至心靈,須假坐禪行道,看讀聖教,看話下語,一切頓悟。從前多種方便,有為之法,盡是閑傢俱,留與後人看。目開之人,渡河之者,來去自在,一過永遠,一悟永悟,更不復迷。得兔忘睇,得魚忘筌,得意忘言,做一個物外閒人,十二時中,諸聖鬼神,要見無由。一切聖賢覓蹤跡,皆不可得。此是已到岸者。故雲“波羅”。
會麼?及盡玄微妙,回程月下行。
【蜜多】
梵語“無極”,又雲“究竟”。
故“蜜”之一字,喻於太虛能包萬法。譬如眾藥,其味不同,用蜜勻和,同歸一味。諸佛性空,亦能充滿於法界,包含一切。異類種性,會源歸一。識得一,萬事畢。如何是一?吾道以一貫之。
洞山道:“二十年要打成一片不能。”得到這裡,方知佛法平等,無有高下,回歸一體,無佛可做,無眾生可度,一體同觀,故曰“蜜多”。
【時】
“時”者,正見之時,一無可見。亦無過去、未來、現在,與虛空平等。上無攀仰,下絕已躬,圓頓之位,皆不可得,玄之又玄,等無有二,共歸一時。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此五蘊因執色身有我,故長劫輪回。若就今生人身,依此修行,常自返照,照見五蘊淨盡,清淨本然。淨裸裸、赤灑灑,沒可把。四大五蘊,名字皆不可得。古人到此,名曰“蘊空法”。
西天賓王問師子尊者曰:“在此做什麼?”尊者答曰:“在此蘊空。”王問:“得蘊空法否?”尊者答曰:“已得蘊空法。”王曰:“求師頭得否?”尊者答曰:“身非我有。豈況頭乎!”
僧問岑和尚:“二鼠侵藤,如何淘汰?”岑曰:“今時人須是隱身去。”僧雲:“如何隱身?”答曰:“道者還見奴家麼?”
肇法師雲:“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舍利弗見天女,問:“何不變卻女身去?”天女答曰:“我十二年覓女身,了不可得。教我變個什麼?”祖師到此田地,皆得蘊空之法。
鏡清和尚住院三年,本院土地,要見師顏不能得。
弘覺和尚住庵,天廚常送食。及再參洞山后歸庵,天神三日送飯到庵,不見庵主。庵主只在庵中,為甚未見?參!
從上祖師皆得圓頓之法。這裡一一透得荊棘過,萬象之中獨露身。為人自肯,乃方親到這田地,自然休歇,自然放下,如紅爐上一點雪。
良久,雲:會麼?只見六龍爭戲舞,誰知丹鳳入雲霄。
【度一切苦厄】
若不得五蘊空,依舊墮落生死界。既墮生死界,再受輪回苦。
老子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有身皆是苦。”
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若要無苦,直須返己自照,照盡髑髏本來清淨,須是親見本來面孔。
要見本來面孔麼?今古應無墜,分明在目前。
會麼?舉頭鷂子過新羅。
【舍利子】
“舍”者,離也。“利子”者,舍中之主也。
四大五蘊,身如客店,主人暫住。主人既離,屋舍倒壞,利子常存。
藥山道:“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又道,“大千俱壞,這個不壞。”
還識這個麼?獨超三界外,更不戀娑婆。
【色不異空】
以心觀境,境上有空,見色便見空,心即是空。
眾生法性只在目前。應物顯形,長者長形,短者短形。方者方空,圓者圓空,白者白空,黃者黃空,小者小空,大者大空,遠者遠空,近者近空。反觀自己,是色,色即是空,應現種種相。種種相,即是空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寶公道:“有相身中無相身。”
會麼?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
【空不異色】
色與空一種,凡夫見兩般。諸佛菩薩,常行平等智,不生分別相。三世諸佛、菩薩亦是空,二十八祖、六代祖師亦是空,四聖、六凡亦是空。上至諸佛,下至螻蟻,各各本來總是空。只為眾生執著,不知是空。迷己逐物,隨物流轉,不能歸一。機見不同,有色有空,墮落二見。若人於此,廓徹悟空,平等身心,內外無餘,不見空色,不被物轉,平等法界,何更有二。
會麼?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色即是空】
眼是色不能見,只是真空能見。耳是色不能聞,只是真空能聞。鼻是色不能嗅,只是真空能嗅。舌是色不能說,只是真空能說。身是色不能覺觸,只是真空能覺觸。腳是色不能行,只是真空能行。手是色不能行拳,只是真空能行拳。無眼能見,無耳能聽,無鼻能嗅,無舌能談,無腳能行,無手能行拳。意根有名無形,分為八萬四千。見聞覺知,總歸六根,遍身互換,神通妙用。
古雲:“通身是,遍身是。”會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異,真空妙理。所以道:“色可色,非真色;空可空,非真空。”總歸大空、畢竟空、自性空、本性空、空空、不可得空……,二十空門原不有。
且道到這裡,似個什麼?常憶江南三月裡,鷓鴣啼處百花新。
【空即是色】
諸佛菩薩,見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無二。有情、無情,著相分別,見種種相,隨聲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覺。聖賢不見有色有空,內外無分別,常自寂滅相,光明動耀,遍周沙界。安色空二字,俱不可得。
會麼?亦無空,亦無色,布袋和尚逢拾得。
【受想行識】
因有眼故,便受其色。因有色故,便受其想。因有想故,便受其行。因有行故,便受其識。因有識故,便有六根。因有六根,便有六塵。因有六塵,便有六識。因有六識,共成十八界。因有十八界,便有四大、五蘊。因有四大、五蘊,便起六十二見,便起八萬四千差別相。隨聲逐色,流浪生死,終無止住。若要生死斷、輪回息,但從一根照破,令四大、五蘊淨盡,廓然無我,當下空寂,直下承當。空劫以前自己,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無所寂,唯見於空,空無所空,八萬四千,塵勞妄想,一時頓息。此時,人亦空,法亦空,二相本來同。
會麼?佛祖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
【亦復如是】
既無我故,萬法皆無,總歸於空,喚做萬法歸一,不落第二見。到這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動念即乖,安排即錯。文殊與淨名,對談不二。如何是不二?不得動著!動則三十棒。
會麼?百舌未休枝上語,鳳凰那肯共同棲。
【舍利子】
諸漏已盡,已歸寂滅。求出三界,天地不能拘。迥超法界外,自在更無憂。名曰“舍利子”。前解釋竟。
【是諸法空相】
從上諸佛,一味談空,只為眾生,直下是空擔負不行,起百種方便,種種假名,引導有情、無情,皆歸空寂。若信未及,但去靜坐,反照照見,五蘊實無所有,自然人空。既得人空,其法亦空,人法俱空,自然休去歇去。
經雲:“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到這裡,自然放下,無佛可做,無生死可斷,無涅槃可證。圓頓之位,等覺、妙覺④之地。若更有絲毫可證可修,則墮生死界,永劫受沉淪。若能徹底無依無倚,直下承當空劫,圓陀陀,光爍爍。
會麼?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者,全談理性。有生有滅,全談事相。此語直言直說眾生具足法身。虛空之體,亙古亙今,不曾生、不曾滅,不變、不移,無去、無來,無舊、無新,湛然常寂。四大五蘊從他虛生虛設,於自己法身,總無交涉。和光塵不染,三界獨尊。此是長劫虛空不壞之身。經雲:“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
會麼?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海水無痕。
【不垢不淨】
亦說眾生本來具足法身。眾生法身清淨,無瑕、無染、無汙,不長、不短,不方、不圓,無濁、無淨。壞不得,燒不得,染汙不得,如世界如虛空,如蓮花不著水。心清淨,不垢不淨,長劫如然,如水中月。
要見麼?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不增不減】
虛空之體,迢迢空劫之身,增不得、減不得、壞不得。在聖而不增,在凡而不減,如如不動。上乘菩薩信無疑,中下之士聞之必生怪。
會麼?喚作一物即不中。
【是故空中】
清淨本然。棒打虛空空不痛,刀斫虛空空不斷,繩縛虛空空不住,火燒虛空空不著,箭射虛空空不穿,雨打虛空空不濕,典賣虛空不值錢。
會麼?欲言言不及,山東河北好商量。
【無色受想行識】
虛空之體,安色空不受色,安聲空不受聲,安受空不受受,安想空不受想,安行空不受行,安識空不受識。六道四生,一切假名,都無所受,纖塵不立。清虛之理,畢竟無身,行如鳥道,坐若太虛。十二時中,佛眼覷不見。
為甚覷不見?錦鱗在深處,白鷺不知蹤。
【無眼耳鼻舌身意】
有此六根,隨順眾生之說。諸佛具大慈悲,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幻滅幻,非幻不滅。不滅者,是眾生本來具足法身。“法身即非法身,是名法身。”
法身有名無形,要見法身麼?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全體起用,全體法身,非是六根、四大、五蘊。見聞覺知,切忌妄認。四大、六根,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盡是假名。引導眾生,須是親見法身,若得親見,轉凡成聖。
豈不見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雲門曰:“花藥欄。”僧雲:“便憑麼去時如何?”雲門雲:“金毛獅子。”雪竇頌雲:“花藥欄莫顢頇,星在秤方不在盤。便憑麼太無端,金毛獅子大家看。”
僧問大龍:“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龍曰:“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祖師一一為眾生指出,若親見自己法身,萬劫不受輪回。
要見法身麼?是何顏,剔起眉毛著眼看,擬議之間隔千山。
【無色聲香味觸法】
此六塵,皆從一根上起,但去一根,反照從何而起?若識得起處,知根本生。反照根本身,非我有我身。既無十八界,頓然清淨。觀身無身,觀法亦然,總歸空寂。更去靜坐,觀過去所作,現在所作,多種聲色香味觸法,安頓何在?既無所有,猶如昨夢。我心本空,罪福無主。何者是罪,何者是福?諦觀心是本來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三祖乞二祖懺罪,二祖雲:“將罪來,我與你懺。”三祖雲:“覓罪了不可得。”二祖雲:“懺罪已竟。”三祖於此大悟。
會麼?對坐不相見,光影照驢面。靜坐絕纖塵,虛空不通線。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十八界,因執有眼界,而連累十八界,是諸惡業。但去眼根,反究虛假,六根皆歸敗壞,總無真實。靜觀四大,都無實義,為虛空之體,長劫不壞之身,湛然常寂,亦無修證。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無散無亂,孤明獨照,猶同秋月。圓陀陀,光爍爍,普天匝地照徹十方,山河大地不能隔礙。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無無明】
開發眾生,人人盡有無明,起多種差別,百種煩惱。常取六根,起十八界。心處六情,如鳥投網,造眾惡業,如蛾赴燈。出殼入殼,輾轉不覺,流浪經劫,皆因無明而起。因有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皆由無明為始。於此忽然親見無明,降伏令死,死中更死,萬緣俱息。諸漏已盡,永斷煩惱,根本既除,三毒自滅。一切眾生,不識無明惡毒緣起,因被所累,歷劫受苦,忽然自覺,無明起處。朝打三千,暮打八百,直教大死一回,末後再蘇,欺君不得。
一僧問投子:“大死的人,卻活時如何?”投雲:“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於此直截根源,掃除心地,不見有身。身盡無明盡,塵垢盡除,萬劫塵沙之罪一時頓消,輪轉生死一時頓脫。
古雲:“刹那滅卻阿鼻業,了得萬法本來空。”如何是本來空?“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於此一一明得,轉凡成聖,轉無明作佛。
【亦無無明盡】
有身即有無明,有無明即有三毒。因有三毒,起三惡業,三業昏暗,背覺合塵,不覺不知。若能轉三毒作三德,轉六根作六神通。於此一一轉得,轉凡成聖,凡夫即是聖人,聖人即是凡夫。若轉不得,凡夫被物所轉,百姓日用而不知,終日忙忙,無本可據。若能轉得,會萬物歸於自己,終日忙忙,那事無妨。終日吃飯,不曾咬破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掛一縷絲。終日為,未嘗為。如此轉得,混融魔界,居塵不染塵,在欲而無欲。身心一如,內外無餘。須是打成一片,與空劫齊,形影不存,纖毫不立,體露堂堂。才有纖塵,遍界空生,即墮生死。但去反觀自己,不見有身。我身既無,無明亦無。
經雲:“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只這“佛”之一字,亦不可得,覓元字腳,亦不可得。
古雲:無卓錐之地,喚做了事的人,喚做無心道人。“莫道無心雲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且道隔那一重關?
會麼?一片白雲橫穀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乃至無老死】
既得無明盡,便無老死。諸佛修行,只到無身處。身既無,生死何有?佛不見身,是佛見。
經雲:“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④,即是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名菩薩。”眾生顛倒,被目前幻景所惑。行影變動,隨物流轉,因執人我,妄心不滅。迢迢塵劫,人我不除,執著聲色,墮落生死,對治⑤目前,亦有生滅。若是見性之人,目前無法,亦無眾生。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⑥,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一體同觀,萬法歸一。到這裡,生則從它生,老則從它老,病則從他病,死則從他死。若是到家的人,不見有生死,亦無生滅。
古雲:“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天堂地獄,六道四生,一切幻化,於大徹底人,總無交涉,自然全身放下。“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且道死了燒了,向甚麼處去?
會麼?無影樹下,嘯月吟風。無縫塔前,安身立命!
【亦無老死盡】
學道之人,如剝芭蕉,去一重又去一重,直得去盡,無下手處,反本還原,得五蘊空,如未生相似,燒了一般。到空不空處,脫體全忘,不存蹤跡,通身手眼,不立纖塵。名字不可得,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頭陀苦行,一時頓脫。如枯木,如死灰百不會的人。
古雲:“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若更說生、說死、說因、說果、說心、說性。“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方到無生死之地。人法俱忘,復是何物?
會麼?木人半夜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歸。
【無苦集滅道】
小乘之人,日夜精進,六度萬行,心外求法。免此四諦,出三界,免輪回,無有是處。諸佛為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不以小乘法濟度於群生。大乘之者,學無為法,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在於閑處,收攝其心,端然不動,觀一切法,皆無所有。反觀四大,有身非覺體,無相乃明真,自知空寂。今知空寂,頓脫淨盡,無功之功,長劫不壞,如如不動,湛然常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己,來世得做佛。定慧力莊嚴,無迷無悟,無苦無藥,無集無滅,無道無德,無慧無癡,“本來無一物,明鏡亦非台”。到這裡修證即不悟,染汙即不得,一直超入如來地。
要見如來麼?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無智亦無得】
此句反照自身,常不可得,豈有得乎?亦無人亦無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一切聖賢如電拂。到這裡如賊入空屋,得無所得。離種種見,脫體無依,自性清淨,實無一法可當情。“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無得無失,無進無修,燃燈佛無一法授記。胸次才有絲毫有得有失,我能我會,我悟我達,我聰明我智慧,有道有德,盡是增上慢的人。我不除,皆隨生死。若是真實的人,總不如此,自有出身之路。
如何是出身之路?昨日有人從天臺來,卻過南嶽去。
【以無所得故】
修行人到這裡,入圓頓之位。眾生因何流浪?不能出期只為不曾見性,鮮於智慧,不能廣知無量空義。胸次學解,誤卻本心。從門入者,不是家珍。眾生被其幹慧,廣覽義理,蠱毒人心。蘊在胸懷,成增上慢。
古雲:“才有纖毫,即是塵。一翳在眼,遍界空生翳。”若不銷,不出門知天下事。翳若消盡,始知庵內人,不見庵外事。須是參究到空劫齊,不落第二見,歸根得旨。才有所得,執著人我,我慢不除,生陷地獄。雲光法師講得天花亂墜,貪嗔不改,墮落堰牛。西天長爪梵志,講得天帝釋、閻老來聽法,免地獄苦,不得騰空,見佛請益,聞佛方悟。若要超佛越祖,須是念念空寂。世間幻化,一切客塵、太虛之體,聲色不存,如世界如虛空,是了事安樂清淨道人。
要見清淨道人麼?因我得禮你,衲僧眼見鬼。朗州山,澧州水。
【菩提薩埵】
了得人空,名曰“菩提”。了得法空,名曰“薩埵”,人法俱空,名曰妙覺。四果小乘,著相修行,精進苦行,修無漏④,斷塵沙惑,果行圓滿,得四果阿羅漢。如獨跳,神通狹劣,墮在聲聞辟支佛,不能接物利生。若不見性,萬劫不能成佛。若要入圓頓之位,須是見性。若得見性,反掌之間,轉凡成聖,自然機緣,悟佛三昧。無師智、自然智,多種方便,度諸迷悟,同到彼岸,更不受生。教外別傳,不勞寸刃,入圓覺無礙法門。
如何是無礙法門?此去西天十萬餘。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此中間六個字,依此前種種解說,得大智慧,最尊最勝。悟性般若,天上天下,無有及之。
古雲:“千日學慧,不如一日學般若。”般若通透,大光明藏,如人入海,轉入轉深。開佛知見,入佛知見,悟佛知見。有大神通,種種變化,種種方便,應現種種相。隨機利物,引導群迷,同到彼岸。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體用雙行,渾融歸一。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動靜言談,句句平等,不落第二。一體同觀,平等真法界,無眾生可度,豈有差別?脫體無依,果行圓滿,名曰“蜜多”。三世諸佛,被思大和尚,一口吞盡了也。
會麼?破鏡不重照,落花難上枝。
【心無掛礙】
到此悟真空妙理,廓徹太空,清淨本然。如來與一切眾生,平等性空,於諸修行,實無有二,超過礙無礙境。
古雲:“心同虛空界,示得虛空法,證得虛空持。”無是無非法,外清淨、內清淨、內外清淨,外空、內空、內外空,當體即空。天地未有,先有此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太始太初,太微太極,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五目不睹其蹤,二聽絕聞其響。
六祖雲:“我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無人識得,若親見一回,超過佛祖。出三界,不輪回,為人自肯、自信,自能保任,得無礙法,決定無疑。”
會麼?三歲孩兒抱花鼓,八十老翁滾繡球。
【無掛礙】
經雲:“汝何不見吾不見之地,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雲何非吾?達諸法相,稽首如空,無依無倚。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蒲。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於此總無障礙。東去無窮,西去無極,縱橫自在,無去無來。幻景不能所拘,本源自性天真。長劫不壞,清淨之體,無去無來,無變無異,故曰如來。
要見如來麼?南有天臺,北有五台。
【故】
“故”之一字,圓滿極則。不可說,不可說。說亦不得,因說不得,故曰“故”。即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無有恐怖】
悟得性空,東西不辨,南北不分,不受明暗之所拘,不與萬法為侶。來去無伴侶,佛眼不能睹。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游涅槃路。上天之仰無窮,入地去之無極。山河石壁,地水火風,於此來往,總無隔礙。不動道場,一刹那間,周遊法界。側掌行千里,回程轉似飛,陰陽不能遷變。四聖六凡,拘系不能得,千聖不奈何。無掛、無礙,長劫如然,喚做自在大覺金仙。格外超佛越祖之久,決定無疑。究竟圓覺,遍十方故。
要見此人麼?白頭童子智猶長,半夜三更渡渺茫,任運往來無間斷,不須船子與浮囊。
【遠離顛倒夢想】
若要遠離,先斷貪欲,及除愛渴,愛為根本。發心修行,先取見性,愛欲自除。眾生輪回,顛倒不息,從過去劫中,不信般若,流浪生死。至於今日,被幻境所惑,貪著五欲,業識茫茫,日夜顛倒,被此幻身,三業昏暗,不覺不知。忽然自覺無常,知此過幻,念念變滅,頓然覺悟,即知此身,畢竟無體。
古雲:“聖人無己無固,無必無我,無依無倚,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無淨無穢,無立無作,無生無滅,無住無默,無言無說,絕思絕慮。”一切語言道斷,心行處滅。實無可得,得無所得,其道常存。朝聞道,夕死可矣!死了燒了,無饑無渴,無寒無熱,無起無倒,無睡無眠,無六根無九竅,無四百四病,無八萬四千蟲,永無顛倒夢想。若不如此悟去,清淨界中,才一念閻浮,早過八千年。會即刹那間,不會塵沙劫。死死生生,轉轉不覺,睡長夢而不醒,萬劫顛倒而無止。顛顛倒倒,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夢醒又夢,如夢幻泡影,流轉世間,夢中說夢,終無了期。若有人打得徹,透得過,永免顛倒,夢幻頓斷。
且道向甚麼處去?千聖覓他蹤不見,全身隱在太虛中。
【究竟涅槃】
反究此身,本來無此四大,迷己逐物,認賊為子,妄認四大六根為自己。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者,認四顛倒,自不覺知,不能解脫。忽然自醒,於此日夜不離當念,自覺自照,照盡五蘊,從塵劫以來,本自無有,廓然頓空,實無我相,如圓覺性。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古雲:“若悟無人我,逍遙出六塵。”
“竟”者,盡也。窮盡之法,廓徹無己,萬緣頓息,內外無餘,湛然常寂。“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全身放下,離四句,絕百非,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故曰“涅槃”。
如何是涅槃?咫尺之間,不睹師顏。
【三世諸佛】
過去、未來、現在。過去莊嚴劫,一千佛。三世三千佛,更有窮劫佛,不可說,不可說。數量不可窮,但去靜坐,觀過去、現在、未來皆同一體,如虛空。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觀身寂滅,永不斷滅。若人於此頓悟,直下承當,迢迢空劫,盡在如今。於光動地,人法皆忘,不見過去、未來、現在,究竟到盡、無盡地,即是空空。我、無我、我我尚不可得,空色亦無,三世自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不落空。
要見三世諸佛麼?鎮州蘿蔔猶自可,青州布衫更愁人。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此句是三世諸佛之母,從此流出十方諸佛。依此句修行,果行圓滿,成等正覺。離此句修行,雖經多劫,又守勤苦,有希望成道,屬小乘法,墮在聲聞、緣覺、辟支佛。有為之法,終不成就一切聖果。須常精進,存有所能,依般若波羅蜜多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行更無過此,最上極則,果位無上正真。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圓頓上乘。若外別修行,過此法者,無有是處。此是教外別傳,世尊最後拈花,迦葉微笑,正法眼藏,吩咐於摩訶大迦葉。
此法親見自性,不容授記,圓頓之位,獨孤標法。參善知識,憑師指示,有緣契悟圓頓,教沒人情。若有思心傳授,是外道法。有吩咐,有傳授,有得有失,有教有授,盡是外道邪見,生死根本。三世諸佛、六代祖師,自修自證。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若有一法授記,不名釋迦。若被人教壞,急需吐卻,大凡為人須從自己流出,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上根之人,一聞千悟,具大總持。中下之機,多聞多不信。說此難信之法,稀有之事。
會麼?月下樹無影,日午打三更。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梵語,“阿”之言無;“耨多羅”言上;“三藐”言正;“三菩提”言真。此名無上正真,又雲成等正覺。此四個字須是親見,見道方修道。五千四十八卷,說此四個字,窮不能盡。過去諸佛,說亦不能盡。三世諸佛一切賢聖,皆依此四個字,修證盡歸聖果。三世諸佛、初發心,求此四個字,各得果位,圓成等覺、妙覺。末代眾生若依此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三藐三菩提法,廓然頓悟,親見無上正真,自知當作佛,直超聖果。
要見無上正真麼?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過去諸佛慈湣眾生,百種智慧方便,隨機利物。泥龕塑像,黃卷赤軸,一切語言,說因說果,但以假名字引導於有情。天堂地獄,諸佛位次,三賢十聖,緣覺聲聞,四聖六凡,次第接引。忽然自悟,見自本性,超過諸佛位,一直超入如來地圓頓之位,不立名字。若不見性,向外馳求,終不成就。
悟,有年有月有日有時,因甚麼事,發明此事?學道先須有悟,由若不如此,離文字外,行住坐臥,火急自究。一旦頓悟,同修同學,同悟同證,同契同道,諸善上人,同歸一處。若自學解,就人馳求,各執外道邪見,生死各路,隨業受報,不可共語。
豈不見須菩提,塵沙劫前修行,直至釋迦會下,只得解空。第一方等會中,《金剛經》請問“四句偈”,廓然頓悟,涕淚悲泣,自歎雲:“前所慧眼,未曾聞此經。”三世諸佛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經?
要識此經麼?西瞿耶尼,北郁單越。
【是大神咒】
此咒亦是眾生具足心咒,亦是眾生心地法門。得此法門,有大神通,拘邪立正,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江為酥酪。一毫端上,顯寶王刹,一微塵裡,轉法輪。信手拈來,亦能殺人,亦能活人。此神咒,舉心動念,外道魂驚。反真歸源,魔宮震動。如來秘密神咒!
要識此咒麼?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是大明咒】
心光發現!此咒照天照地,爍破乾坤。此咒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光明洞耀,普照十方,包含法界。大光明藏過於日月,無處不照,是大明咒。
要識此咒麼?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來。
【是無上咒】
此咒最上,更無過者,是諸咒之王。此咒第一,將別神咒過於此咒,終不能及。一切萬法,無不出於心咒。無能越者,是無上咒。
要見此咒麼?杖林山下竹根鞭。
【是無等等咒】
此咒無邊際,不可比。況將諸咒,比並此咒,終不能得。此咒世間稀有,說此難信之咒,須是親見此咒。為人自肯,不可說,不可說。
要見此咒麼?麻三斤,兩腳駱駝藏北斗。
【能除一切苦】
佛意慈湣眾生,墮在娑婆,流浪經劫,受苦無窮,種種方便,救度眾生,同歸極樂。世尊自歎雲:“吾過去劫中,曾作大身,積骨如須彌,吃娘乳如大海水,未說種種身。”佛大慈悲,出現於世,救度群迷同出火宅,為眾生貪著五欲,無有出期。若有人諦信達摩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念茲在茲,忽然見性,自知當作佛,是心是佛。求出火宅,永免輪回,更不受生。自信一去不回頭,直待彌勒下生,隨機利物,應現種種相,種種方便,化度群生。從上諸聖,久受勤苦,方得見自本性。心心念念,處處逢渠,且道末後向甚麼處去?
會麼?處處逢歸路,時時復故鄉。古今成現事,何必待商量。
【真實不虛】
一切諸佛,說此神咒,度脫有情,真實不虛。不異語、不誑語,“證實相、無人法,刹那滅卻阿鼻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唯此無相之相,是真實之相。大千俱壞,此相不壞。為甚不壞?為同大千。壞與不壞主元在,欲識庵中不死人,豈離而今這皮袋。皮袋定壞,此主不壞。古雲:“古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
經雲:“我有無價寶珠,系在衣裡。日夜推究,忽然而見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然雖如此,見道易,守道難。
要見此珠麼?朝看雲片片,暮聽水潺潺。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此句結前,多種方便。語言總歸於一,具大總持,同歸一心之法。
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迷者呼為情識,死後受輪回。悟者為秘密神咒,得無生法。如來有密語,迦葉有密藏。悟此神咒,若人專心受持,功行圓滿。常持此咒,鬼神遠離,諸天寂聽常歡喜。
要見此咒麼?不在外,不在內,不在中間與內外。且道在什麼處?
會麼?上大人,丘乙已,諦聽諦聽!
【即說咒曰】
重舉四揭諦,維護持經人,不離其側。四揭諦順念逆念,世間一切,所求無不果遂。
會麼?雨過莓苔潤,春來草自生。
【揭諦揭諦】
反觀自己頓空,空中更空。不見有空,萬緣頓息。過去所作一切善惡,幻化五蘊蕩然淨盡。塵勞妄念一時頓除,太虛之中絲毫不掛。“揭諦”者,人空。又“揭諦”者,法空。人法俱空,二空全忘。故曰“揭諦、揭諦”。
會麼?不勞懸石鏡,天曉自分明。
【波羅揭諦】
到空無所空,生死永斷,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故曰“波羅揭諦”。
會麼?月上中峰頂,還應過別山。
【波羅僧揭諦】
此是諸佛清淨境界。五欲塵勞,污染不得。混融魔界,異類中行,龍蛇混雜,凡聖同居。逆行順行,聖賢莫測,反本其源,歸根得旨。故曰“波羅僧揭諦”。
會麼?自從泥牛鬥入海,直到如今不見蹤。
【菩提薩婆訶】
“菩提”是初,“薩婆訶”是末。
發菩提心,勇猛修行,日夜為道,行頭陀行,精進苦行,漸漸修進,永無退轉。久守勤苦,忽然悟道,達本性空,即是菩提。超出三界,了無所了,得無所得,蕩然清淨,極樂之所,善說無窮,故曰“薩婆訶”。
看讀至此,廓然頓悟!涕淚悲泣,喜極則悲。若能如此,欲報佛恩,廣開印施,續佛慧命。若不醒悟,不遇知音者,徒勞話歲寒。
更有末後一句,未敢分付!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
大顛和尚解心經全文完
【大顛禪師】
大顛禪師(732~824),俗姓陳,諱寶通,祖籍河南穎川。
唐開元末年,大顛出生於潮州(今潮陽市)。幼年時即志慕雲林。大曆中,與信豐人藥山、惟儼同到潮陽城西郊的西岩,拜惠照和尚為師。不久與師弟惟儼同遊南嶽衡山,參拜石頭和尚,悟禪機。貞元初前往龍川羅浮瀑布嚴禪居。到了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大顛才移居潮陽,帶領門人善覺、玄應、智高等在潮陽縣動山開闢白牛岩。後因遠近各地前來求為門徒的人越來越多,白牛岩太淺窄,容納不下眾多徒眾,便在貞元七年(791年)到距離潮陽縣城25公里的幽嶺下,新建靈山寺,弘揚曹溪六世禪風,弟子千余人,自號大顛和尚。
長慶四年(824年),大顛圓寂。他的墓塔就在靈山寺左邊。
大顛著作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義釋》及《金剛經釋義》,又曾自寫《金剛經》一千五百卷,《法華》、《維摩詰經》各三十部,藏之山中。《金剛經釋義》及自寫經已無存。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有日本續藏經本和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大師讀心經》 第三部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 [民國]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講過非常多的大經大論,除了淨土經典之外,也常講般若經及其他大乘經典。淨空法師對各種大乘經典中所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洞悉空明,他說:“佛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此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是淨空法師在美國淨宗學會上的演講。文中淨空法師從淨土宗的修行立場告訴我們“般若經所說五蘊皆空的總綱領與念佛求生淨土有重要關係”,並告誡我們:“我們現在雖然對於般若經論有相當理解,切莫自滿,理雖頓悟,事須漸修,自己的毛病習氣能否斷除,在日常生活中,財色名食睡,見色聞聲,能否不動心,幻相現前,如有一絲毫愛惡之心,就不能出離三界。任何法門必須斷煩惱才能超越輪回,唯念佛法門可以帶業往生,只要伏著煩惱,即可出離三界,伏比斷容易。文殊普賢在華嚴會上教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採用這個法門,可知選此法門乃真有智慧,是上上乘頂尖人物的選擇。修淨土法門,不但自己能成就,而且還要勸有緣的同參道友,在一生中圓滿完成佛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淨空法師於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諾市淨宗學會講《心經》,為期一周。承張德聲居士惠賜錄音帶七卷,恭聽之後,摘要筆記,匯成斯篇,供養讀者。
各位同學:
今天我們有這麼好的機緣,在美國淨宗學會與大家研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殊為慶倖。古大德常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世尊一代傳教,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的時間最長,占了二十二年,《般若經》的分量也最重,可見佛法教學是以般若智慧為主。有些人誤會,認為修淨土者往往疏忽了般若智慧,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在《阿彌陀經》中可以看出,世尊為宣揚這個法門,於諸大弟子中,特別揀選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菩薩眾中特選大智文殊大士為對象。如非真有大智慧很難接受這個法門。因此智為能度,對淨宗說非常恰當。
歷代翻譯《心經》共有十四種,常見的有七種,此次採取流通最廣的玄奘大師翻譯本。在中國,各家各派皆選《心經》列入朝暮課誦,可見其在整個佛教中其所占的地位。茲以時間關係,雖不能詳細解說,但一定會把精要之處提出來向大家作一個簡報。
經題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八個字,可分四個段落:一般若,二波羅蜜多,三心,四經。般若是梵語,古印度的言語,翻成中國話,意思是智慧。在翻經規別方面有五不翻:
一為秘密,如咒語,皆音譯;
二為含多義,在中國找不到適當的詞彙,如婆伽梵,此名相含多義;
三為中國無,如閻浮提,樹名,中國無此樹;
四為順古,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為尊重,如般若。
通常說般若有三種,第一為實相般若,真空之體,即真實的相狀;第二為觀照般若,乃實相之用;第三為文字般若,詮釋言教,整個佛經皆屬文字假若。
般若的別名很多,如真性、實相、首楞嚴、中道、畢竟空等等。佛說出如此眾多名字指一件事,目的是不讓我們執著名相,叫我們體會真實的意趣。《大智度論》上有一首偈: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
此偈非常重要,說明佛為眾生說經,建立許多名相術語的因由。通常“般若”譯做智慧:智是照見,知俗諦;慧是揀別,照真諦。換言之,曾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鑒別的作用。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總之,照了一切法不可得,通達一切法確實無有障礙,乃真智慧。
羅蜜多——波羅譯為彼岸,蜜多譯為到。合之即彼岸到,若依中國的文法應為到彼岸。其意義如中國人的成語“到家了”很接近。如畫畫功夫純熟,他的功夫到家了,也就是究竟圓滿之義。般若波羅蜜多即“究竟圓滿之智慧”,與一般所說的聰明智慧有差別。梵文之到彼岸,古人批註中說,把生死比做此岸,把涅槃比做彼岸,有般若圓滿的智慧才能離開生死,證得大涅槃的彼岸。佛在經論中常提到,凡夫修行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其時間用劫算而非用年算。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來都曾經聞法修行,才能有今天的善根福德因緣,聞到世尊所說究竟圓滿的*。我們既有過去生中無量劫修行,何以還未成佛?因為佛說三大阿僧祇劫是由小乘初果須陀洹算起。過去生中雖有修行而未證初果,其修行時間都不能算,修到初果才算不退。從此再經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曆一個阿僧祇劫,此時道力微,被煩惱伏,名遠波羅蜜。由初地至七地,曆第二個阿僧祇劫,道力增長,有能力伏煩惱,名近波羅蜜。由八地至十地曆第三個阿僧祇劫,道力盛,禪定智慧能力增強,盡伏煩惱,名大波羅蜜。在四教中屬於別教。
心字是中文,自古以來解釋心字之文甚多,但以心為六百卷《大般若經》之精要一語最為圓滿。《心經》為《大般若經》之綱領,所以稱為大般若之中心,亦比喻人的心臟,至為重要。最後經字是通題,佛所說的言教,經弟子們續集成文,皆稱為經。古來大德解釋經字,常用貫、攝、常、法四字。貫是貫穿所說之義理,換句話說,每部佛經都是一篇有系統的文章,從頭到尾一直貫穿下來,絕無雜亂,攝為擺持所化之眾生,使讀者百讀不厭,如磁鐵吸針一樣。常是古今不易,法是遠近同遵,確實超越時間與空間,即今人所說之真理。
本經是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大師是河南偃師人,姓陳名褘,十三歲在洛陽淨土寺出家,貞觀三年到印度求學,曆一百二十八國。當時西域與印度均未統一,有許多小的國家。留學到中印摩揭陀國那爛陀寺,此項古跡到現在依然存在。他受業於戒賢論師及勝軍居士,他的老師發一僧一俗。貞觀十九年回國,三年去的,往返共十七年。大師世壽六十五歲,圓寂於唐麟德元年(西元664年)二月初五。由印返國後翻經十九年,翻成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分量之多為譯經師之冠,對中國有最大的貢獻。所譯經典均收入《大藏經》。這部《心經》是大師於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終南山翠微宮翻經院譯的。過去南京金陵刻經處楊仁山老居士曾把大師所譯經典刻版流通。該刻經院曾送我一全套,我把它收藏在達拉斯佛教會501樓上。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即觀世音菩薩,中文譯此菩薩名字有兩種,翻“自在”是表智慧,菩薩有究竟圓滿的智慧,於法自在;翻為“觀世音”表菩薩大慈大悲,循聲救苦。此二名各有取義,表明菩薩自行化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是修行,曆事練心。凡夫心不清淨不平等,菩薩是覺悟的人,在一切順逆境中修清淨心平等心,以究竟圓滿的智慧,行甚深境界的般若。深對淺而說,在經教中有淺深二種,第一類人空般若,破除我執,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此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三乘所修的,謂之共般若,賢首家稱為大乘始教。
第二類法空般若,不但人我空,法我亦空。更進一步,破了法執,不但見空,又見不空,此與前面三乘人所見所悟的不同,稱為不共般若,亦即圓教初住以上菩薩所證的,教下謂之實教菩薩,包括大乘的終教、頓教、圓教。
觀自在菩薩所證的即深般若波羅蜜。
照見是功夫,智慧的運用,修行的樞紐。為三智用,此三智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亦即智慧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的見解與看法就屬於智慧。
第一種空觀深者,能斷見思惑,顯一切智,見真諦,真諦即哲學家所說的本體。
第二種空觀深者,能斷塵沙惑,顯道種智,見俗諦,就是對法界自然現象完全發達明白。
第三種是中觀深者,能破無明,顯一切種智,見中諦。
一切智與道種智是一不是二,前面兩種的觀照均偏在一邊,未達到圓融。等到觀照功夫深了,知道一切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對宇宙人生之真相完全明白,無絲毫疑惑,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見到中諦。
五蘊即萬有,分為色、心二法。色法即物質,一切物質皆以色為代表;心理精神方面的以心為代表,心分為四類,受、想、行、識。受是前五識,想是第六意識,行為第七末那識,識是第八阿賴耶識。
色法是物質,物質是眾微聚,眾是因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為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說明五蘊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講眾微是比喻,說明所有物質都是由眾多微細分子聚合的。現在科學儀器進步,可以用顯微鏡看到原子電子以及基本粒子。《金剛經》講所有物質皆為一合相,由分子組合成為一切物質,佛的五眼圓明比我們用顯微鏡觀察還要來得準確。
佛說基本物質有四種特性,謂之四大,即地、水、火、風。地大代表物體,它雖然小到肉眼看不到,而確有其物體之存在。火大代表溫度,水大代表濕度。科學家有另外一個說法,說它帶陽電稱為火大,帶陰電稱為水大。它是動的稱為風大。四大是代表基本物質的四種特性。
本經最重要的修行宗旨即是經文第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蘊中色蘊包括一切物質現象,精神方面有受想行識。五蘊皆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皆無自體,乃真實相,真實相是空相。空的意義有四種:
(一)空無義: 因緣所生,皆無自性,自體不實,畢竟皆空,此義易懂。
(二)虛空義: 無粗相有微妙色,有名無實,一法切均如此。
(三)心空義。
(四)法空義。
心空是一絲毫染著皆無,經論中說:離群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才能觀察到諸法真相。因一切法相有體空,一切法了不可得,空為諸法之實相。《金剛經》所說,如夢幻泡影,形容至於恰當。一切事實真相看清楚,一切苦難就消失了。因一切苦難皆由迷惑、顛倒、妄想、執著而來,妄想執著帶給我們無量無邊苦難。事實真相明白,妄想消除,執著永斷,一切苦難就遠離了,此之謂度一切苦厄。
諦觀身心,但見五蘊。諦是仔細的意思,觀是用智慧去觀察,身是色蘊,心是受想行識,在五蘊中求人我相了不可得,無量劫來虛妄的我執即可破掉。一切煩惱皆由我執而起,我執空,煩惱即斷;煩惱斷,求六道輪回也不可得。小乘四果羅漢,斷見思煩惱即超出輪回,分段生死就沒了。再觀察五蘊,蘊從緣生,亦無自體,緣生無性,求五蘊相也不可得,法執也盡了。法執產生於所知障。障礙了菩提涅槃,所知障盡了,菩提涅槃自然現前,變易生死也沒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義就是這幾句話,可謂一語道破。為什麼一般人對於這種意思難以領會,因為無量劫來,妄想、執著太堅固了,必須勞世尊以二十二年時間說出此事實真相,我們才能接受。上來所說是般若修學的宗旨,下麵要詳細說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真相,便於我們觀察。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此段經文說明五蘊皆空的道理,空不當做無講,如果空是什麼都沒有,就不難懂,不需要世尊用二十二年時間來解釋。難的是不離色相以瞭解空義,也不是色相消失說它是空,而是講空有同時,空與有是一回事。世人的觀念空與有是對立的,有不是空,空不是有。如說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很難使人瞭解。般若講空,是即色之空,謂之真空,即空之色,稱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為色是四大組合的現象,空是般若真空理,法空是中道第一義空,絕不是偏空。本經五蘊皆空是主題,下面色不異空四句是批註。一切諸法,世出世法,皆為一合相,皆是幻有,皆無自性。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佛)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此四句合起來看,即《心經》的四句話。佛所講的色、空、名、中道,皆說一回事,我們不能領會,把這四項看做四件事情,不知佛說的是一樁事。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若細說之,把色換成受想行識就行了,受不為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其餘依此類推。
第一句色不異空,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體,色是一切現象。現像是依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體既不可得,相當然亦不可得,是從假入空,照了實性。第二句相反,空不異色,盡虛空,偏法界,一切現象均是由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是從空出假,照了因緣。下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兩句是空假相即,說明它是一不是二。一法如是,法法如是,無一法例外。佛在《華嚴經》中說:“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又說:“一毛孔中轉*輪。”如色空不相即,性相不相即,如何可能有此奇妙現象。如此事實後,佛在經中所說種種不思議境界均可以接受。
《般若經》所說五蘊皆空的總綱領與念佛求生淨土有重要關係。從前我在台中蓮社求學時,李老師對我說,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蓮社有二十多萬人,真正念佛往生者不過三五人而已。他說的非常保守。據我所知,台中念佛往生的人相當可觀,如果說每萬人中有三五人,乃接近事實。但是這個比例仍然很小。何以念佛人多而往生者少?其關鍵就是看不破放不下。《般若經》能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故對經典不得不重視。我們的身心都不是真的,身體有老病死,刹那變化,均屬假有。心理方面,受想行識,念頭刹那生滅,我們都能體會到。保持念頭不失叫“三昧”,又叫“作定”。定功不過是一個念頭的相續相而已,定的境界有得必有失。世間四禪八定,非想非非想天能持久到八萬大劫,定功不失,而八萬大劫之後還會失掉。自性本定無生滅,沒有入定出定,如《楞嚴經》所說的“首楞嚴大定”。“性定”與“修定”完全不同,性定不是修來的,哪一天照見五蘊皆空時,性定在即現前。我執若空,煩惱障沒了;法執若空,所知障沒了,自性本空自然現前。此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凡夫無始劫來,我執習氣非常重。古德說:“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根性利、善根厚的人,在理論上可以接受,如果要把境界轉過來,還要有相當時間的修行。理與事是一不是二,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心中時時提起觀照功夫,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一切人事物皆是諸法空相,把自己無始劫來錯誤的見解思想,逐漸在般若智慧光明中淘汰得乾乾淨淨,這是真修行。《華嚴經》末後一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一個曆事練心真實修行的好榜樣。多思維,多體會就能斷煩惱習氣,看破放下。然後對於彌陀的願行,才能肯真實的體會,決志求生淨土,這一生中自然能有成就。般若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極大的利益。
五蘊的根源是重疊生起的,一念不覺把真如自性轉變為無明業識。這些話要仔細聽,不可思維想像,一想就錯了。如說:今天陰天,太陽被雲層遮蓋著了。細心一想,太陽比地球大若干倍,焉能被雲層遮蓋?真如自性永遠不會變成無明業識,無明業識就是一念不覺,謂之無明本。
真如自性起作用,在作用上帶上這個東西,如同眼能見。眼是自性,戴上眼鏡,仍然可以看到外面境界,眼睛透過眼鏡見到外面境相,叫做無明業識,又叫第八識。眼鏡是否真正妨害了眼睛呢?並沒有。此中關係要搞清楚。一有識就是阿賴耶識,所以有行,一有行才有想,一有想才有受,一有受才有色,這是從五蘊上講,從八識上講,就是“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說法雖然不一樣,意思是一樣,同樣說出事實真相。世間人不瞭解,以為是有一個神明在那裡安排,他不曉得大自然的演變是有一定次序的,如人穿衣服,先穿內衣,再穿外衣。*時先脫外衣,逐漸到內衣,次第不能錯亂。迷的時候先有無明,發展到粗相,回歸自性的時候,先由外面下手,先除色蘊,然後次第再除受想行識。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日常用功有很大幫助,對一切色法不執著,對自己的色身以及世界一切人物皆屬色法,均可放下。進一步受也能放下,不再追求享受,苦樂憂喜,能隨緣而不攀緣,隨順眾生, 隨喜功德,心地平等。順境不起樂受,逆境不起苦受,受即放下了,其餘想行識依此類推。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佛在本經將一切法歸納為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此段經文第一句“諸法空相”,“諸法”即包括此四大類。一切法都有一個共同的意義在,即不生不滅。生滅是現象而非事實,本無忽有曰生,現象消失為滅。若深入觀察,不過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之幻象而已。本經指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不生不滅的說法很難體會,若進一步解釋,只好舉個例。小朋友玩的積木,把它堆成一棟房子,其相宛在。再拆開來,房子沒有了。聰明人一看到這種現象就覺悟,相之有不是真有,其滅亦非真滅。因其本來沒有,緣聚不是真有,原本就不生,緣散之後,當然它也沒有滅。科學家觀察一切萬物,告訴我們物質不減,能力不滅,這與佛經所說一切法不生不滅非常接近。凡夫見一切法有生滅,執著在假相上,對於一切法之形成過程完全疏忽,於是墮落到生死輪回。凡夫著有,無量劫來內心存有這種錯覺,牢不可破,對事實真相很難接受。佛不得已隨順俗諦而說,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本經是隨真諦而言,如來五眼圓明,觀察宇宙人生真相,為我們如實而說。整個般若之綱要,言簡義豐,與諸大乘經、《華嚴》、《法華》一樣圓滿。假如徹底瞭解經中之真實義,即不難認得無生法忍。
“不垢不淨”,染著曰垢,離開污染謂之淨,此指四諦因緣,苦集滅道而言。“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凡夫流浪生死謂之垢,聖者斷盡見思,超越三界謂之淨。這是佛對於執著性空,厭離幻相的人而說的。說到實相理體,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淨。雖被惡緣所遮蓋,而性本不垢,複為善緣所熏習而性未嘗淨。
“不增不減”,乃對菩薩的開導。通常大乘法易於產生錯誤觀念,道力增長,煩惱減少,斷見思證四果羅漢,定慧增長,證得圓教初住,權教菩薩對於現象很認真執著。佛在此地告訴他們此現象亦非真實,所以說無智亦無得。智是修行功夫,大乘經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說明不增不減。我們常說:“菩提增長,煩惱減少。”這話好懂,何以說不增不減?我們說增減是從相上說的,佛說不增不減是從性上說的。性是空相,煩惱性是空相,菩提性也是空相。從性上說,並無增減、垢淨、生滅;從相上說,一切諸法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
佛說:“隨流認得性。”這句話非常重要,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真性中的真相確實如佛所說,在真性中無凡聖、修證、因果這些事項,顯示般若之本體。
禪家有一句話說的好:“諸見脫落,獨露真常。”就是這個境界。另外可以從一個比喻體會,真空實相如摩尼寶珠,當在本體,十二處十八界視為寶珠所現的光與色,因為能現許多不同光彩,所以為貴。寶珠之體是不變的,也不因色現而生,亦不因色不現而滅。其體如如不動,色相有生有滅,體無生滅。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意思完全相同。
本經一開始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不但無色,亦無受想行識,亦無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亦無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乃至意識界。這些都是法相,空是講法性,法性上無此等虛妄相。六祖在開悟時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又說:“本來無一物。”說明自性本體,清淨無為,諸佛與大菩薩所證的即是此事,凡夫之迷亦迷此事。蘊處界這些現象,迷了時候才有。為什麼有迷?為什麼迷了就有這些現象?此乃嚴肅問題。在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向世尊提出此一問題,世尊有很巧妙的答覆。諸位如欲知其詳,請查閱《楞嚴經》第四卷經文。明瞭即開悟,否則仍在無明殼中。一定要自悟,如被別人說破,就把自己的悟門關閉了,以後很難開悟。所以真正善知識不會把問題說破,他會誘導你豁然大悟,此教學方法之善巧。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此肯定的說,即等於此經所說:是故空中無色,無五蘊,無十二處十八界。相是有,性是無,性中既無,相有也不是真有,此關鍵之所在。以第一句作一說明,空中無色,即今天所講的物質,物質在感覺上是有,是假有、幻有、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如真有就有妨礙,細心觀察,不難得到真相。如真有,理與事、事與事,皆有妨礙。如看電影,銀幕是空的,什麼都沒有,雖然現出畫面,並無染著。
性為銀幕,沒有生滅、染淨、增減,而畫面有生滅。明白之後,心地清淨,叫做開悟。心中不再有妄想、執著、取捨、得失,離開一切虛妄想執想執著,恢復自從的本體,自性是本來有的,所以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即佛之知見,念佛人如明白這個道理入此知見,即是經上所說的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可知事實真相對念佛人來說非常重要,若是明瞭就是*見性。心是相,即諸法,諸法是心變的,阿賴耶變的;性即此地講的空,自性的本體。心是本體,心是作用,見性即*了。*見性之後,不再有妄想執著,凡聖的見解也都沒有了,說性說相,皆不可得,何況諸法,本來無一物,正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不起心,不動念,一切現象現前,清清楚楚,此人即是佛菩薩。有人說,既然*見性,見性成佛,又何必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應即佛果地所證境界,根性利的人可以體會而不易證得。雖能體會而煩惱習氣未能劇斷,在一切境緣幻象中,還是會起心動念,仍有可能墮入輪回。不但凡夫,連大菩薩都怕墮落,於是華嚴會上大菩薩們都發願求生西方,如此看來,焉能輕視淨土法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這一段說明世尊善巧的教學,前四句講十二因緣,末一句講四諦。十二因緣與四諦是佛教最根本的教義,說明生死輪回之事實真相。十二因緣總共有十二條,謂之十二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條迴圈不息,形成三世輪回現象。前二條屬過去世,無明是因,因無明而引起的一切作業是行。有過去之因緣才有今生之果報。從識到受,這五條是今生果報。十二因緣中所說的無明非大乘經中所說的根本無明,而是枝末無明。根本無明破了就成佛,枝末無明破了只能斷見思煩惱,證小乘辟支佛果。無明是迷惑,有錯誤思想見解,才有錯誤的行為。行即造業,造業必受報,受報必來投胎,投胎即是十二因緣第三個識,識俗稱靈魂。他來投胎,真正因緣是無明與行,父母屬增上緣,投胎要找有緣的父母,子女與父母之因緣不出四類:報恩、報仇、討債、還債。有這種恩怨債務才生在一家。投胎之後在一兩星期之內,什麼都說不上,給他一個名字叫名色,名是說他有精神,色是說他是物質,以父精母血為身體,此刻尚未長成人的形狀,世人謂之胎盤。在母腹中逐漸長大,眼耳鼻等逐漸形成,名為六入,即是胎兒。觸是的母體出生,與外面世界接觸。初生嬰兒二三歲以前,只有觸,沒有受。當其有苦樂憂喜的感受時即是受。有苦樂之感覺,必生愛憎,故受緣愛,有愛必為取捨,故愛緣取,因妄取故即成業有。此愛、取、有三條是今生的因,有今生之業因,必有來生之果報,故有緣生,生緣老死。此是十二因緣運行之過程。昔日農村兒童往往到七八歲時還能保持天真,只有觸而無受,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今天一兩歲的小孩即能察言觀色,已喪失了天真,很可憐。佛說投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引業,引導眾生到什麼地方投生,過去生中曾修五戒生人道,修十善生天堂。同樣是人而生活享受遭遇迥不相同,屬於滿業。最重要的是今世修行,對愛、取特加防範,若先由愛上斷,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反過來叫“還滅論”,為何有老死,因有生;為何有生,因為行業。一項一項往上推,十二條中如有一項斷掉,輪回就沒有了。我們今生能下手修行的只剩三條——愛、取、有,只要斷一個,六道輪回就解決了。生死業因即是愛,愛不重不生娑婆。貪愛五欲六塵,貪愛名聞利養,什麼人能真正看得破放得下,就超越六道,永脫輪回。如不能在愛上斷,在取上斷也行。對一切法不取不舍,不舍是順受,不取是不造業。隨緣了舊業,不更造新殃。至於從有上斷,只有諸大菩薩再來人,與眾生合光同塵。如眾所周知的濟公活佛,不拘小節,不守清規,不守戒律,好像愛取有都有,其實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乃上上乘真實工夫。凡夫只能在愛取上下功夫,愛取有是無量劫來的習氣。今天初聞佛法,瞭解事實真相,而境界現前,毛病習氣又來了,見到順逆境界又生愛惡之心,貪嗔癡慢,自私自利,念頭一起來,要緊的是覺悟,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一切念頭就對了。
四諦是“苦集滅道”,此四字亦說兩重因果。苦是現在果報,集是過去的業因,滅是修行人未來證得的果報,道是現在修學的因緣。簡言之,諦是確有其事,佛說三界皆苦,三苦八苦,此處不必細表,初學的人往往不以為然,因世間快樂事很多,為何說是苦呢?世間樂事可以變成苦,謂之壞苦,而苦事不會變成樂,可見樂不是真的。要緊的必須知道為什麼要來做人,輪轉六運。佛觀察得透徹,人生為酬業而來,造善業得福報,造惡業受苦果,這是事實真相。看他人享受,自己受罪,認為上帝佛菩薩不公平。存這種思想,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造惡業,一定要對因果律深信不疑,改善自己的思想行為,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改造自己的命運,但這不是徹底解決之道。
這樣做,今生來世可能得大福報,但不能保證生生不造罪業,如福報享盡,惡報又現前,必墮三塗,要根本解決,必須超越輪回。修道證果,果是滅,滅煩惱,滅妄想,滅執著,滅六道輪回。在四諦中最重要的是修道,修出離生死輪回之道。佛在經論中說了許多修行法門,門門皆可成佛。我們每人根性不同,迷悟、習氣、染汙亦異,如選擇的法門不適合自己的根性,勉強去學,耗費精力而得不到效果。
我們現在雖然對於般若經論有相當理解,切莫自滿,理雖頓悟,事須漸修,自己的毛病習氣能否斷除,在日常生活中,財色名食睡,見色聞聲,能否不動心,幻相現前,如有一絲毫愛惡之心,就不能出離三界。任何法門必須斷煩惱才能超越輪回,唯念佛法門可以帶業發生,只要伏著煩惱,即可出離三界,伏比斷容易。文殊普賢在華嚴會上教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採用這個法門,可知選此法門乃真有智慧,是上上乘頂尖人物的選擇。修淨土法門,不但自己能成就,而且還要勸有緣的同參道友,在一生中圓滿完成佛道。
佛說五蘊達因眾生迷色法輕,迷心法重。五蘊包括色法一、心法四。十二處恰好相反,眼耳鼻舌身屬色法,色聲香味觸法屬色法,色法說十一條,意根屬心法只一條,這是對色迷的重,對心迷的輕的人說的。還有一種人,色心迷的都重,佛說十八界,六識是心法,六根中之意根是心法,其餘五根是色法,六塵是色法。在十八界中色法講了十一個,心法講了七個。佛說法是應機而說,活活潑潑,實無定法可說。
【無智亦無得】
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是能觀之智不可得,無得是所證之理亦不可得。能觀是空,所觀之境界亦是空。此義很深,凡是熟讀楞嚴之人多少能體會其義。在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向世尊提出一個問題,即無明到底從那裡來的?世尊對他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語道破。有智即無明之根本,如有能證之智,有所證之理,能所未亡,無明即不能斷絕,所以無智才是真智,無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圓滿的自性,能證之智也沒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能證所證,俱不可得。佛說法是對治我們的毛病,因眾生執著一切法皆有,以為一切法相皆是真實。從此,錯誤的觀點產生錯誤的想法與做法,即分別執著,有取捨得失,此皆屬空相。佛說空確是事實真相,並非假設,使我們瞭解事實之後,知道諸法空相,於一切法的幻想、分別、執著,便可一切放下,執有之病即可消除。但是空也不能執著,空也不存,此說到究竟處。智得也是緣生之法,亦為自性,亦不可得。下麵經文顯示般若修學之大用。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所得故。”此句總結前面所說,一切法相不可得,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修學的方法四諦十二因緣,智與得均不可得。身心世界萬緣放下,妄情盡了,真就顯了。掛礙即牽掛,有我執起煩惱障,煩惱障障性,心不清淨,不自在,不解脫,造業輪轉。有法執起所知障,所知障障慧,不了自性,不達性相,縱然斷了見思,出三界,因有法執,也只能屈屬於小乘,不能成佛,所以障大涅槃謂之礙。一切眾生錯認了四大、六塵、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執著我見我所,於是才有六道輪回。菩薩依究竟圓滿的智慧,即依般若波羅蜜多,看清楚事實,心中無有障礙,不再有妄想執著。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功夫又進一層。世間人最大的恐怖是生死,遠離恐怖即是了斷生死出三界。
生死輪回之由來,一切經論中說之最詳。確因迷惑顛倒,造善惡因,感得三界果報。凡夫不知此事實真相,恐怖心時時即刻縈懷於心中。華嚴說恐怖有十八種之多,不必一一細表,般若經中說的很明白,離開我法二執即無有恐怖。遠離顛倒,顛倒是無明、是錯亂。經中說四種顛倒,常樂我淨。凡夫不知世間無常,亦不知世間的樂是苦因。貪圖樂受自然生起三毒煩惱。樂不如苦,佛教我們以苦為師,在苦悶時,易於警覺,時刻想出離。著迷在愛欲中,愈迷愈深,難以自拔。凡失執著身體為我,不知其為四大假合,四大亦空不可得。凡夫身心都是污染,自己並不覺得。現在人心污染比從前不知道嚴重多少倍,心中充滿人我是非,貪嗔癡慢,此之謂顛倒。
夢境是妄想變現出來的,其根源是五蘊:色蘊是堅固的妄想,受蘊是虛明的妄想,想蘊是融通的妄想,行蘊是幽隱的妄想,識蘊是顛倒的妄想。《楞嚴》卷十中說得很清楚,凡是有妄想的人皆有夢,夢的現象亦有種種不同。日有所思,夜必有夢。另一種是無始習氣,也有鬼神來托夢的。
遠離顛倒夢想才能達到究竟涅槃,“究竟”是圓滿佛果所證,菩薩雖不圓滿而能分證。“涅槃”是梵語,最常見的譯作滅,四諦中苦集滅道之滅。滅是滅煩惱。小乘的涅槃是滅見思煩惱,不究竟,稱為“偏真涅槃”。大乘菩薩所證,不但見思斷了,塵沙斷了,無明也破掉幾分,稱為“究竟涅槃”。從初住到等覺有四十一個階級,品品分證,如來果地的大涅槃不是一下子得到的。此名詞又翻為圓寂,圓是圓滿,寂是清淨寂滅,見思、塵沙、無明都斷了。圓是性德圓滿開顯了,佛說圓教初住菩薩只破一品無明,其作用即與如來果地上相彷佛。《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用“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的修學方法,證入圓教初住,即可隨類化身,在諸佛刹海,普度眾生,可知“究竟涅槃”有圓寂的意思。功德圓滿謂之大涅槃。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從初住到等覺位,菩薩位已圓滿了。再往上去,“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處告訴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菩薩依般若智慧能證到等覺,一切諸佛也是依般若智慧證到無上菩提,無怪乎佛說般若二十二年。
佛法修學是戒定慧,般若是慧,常言說:“因戒生定,因定開慧。”般若要從定中得到。般若不在經裡,不在佛的言語中,亦不在思維想像中。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中給我們一個啟示,看經聽法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是思想研究,不可想,一想就落到意識中。如不用心意識,就是自性起用。自性起用,般若才現前,此理很深。菩薩知道諸法空相,故能遠離妄想執著,以清淨心照見諸法實相,自然契入究竟涅槃。再進一步說,真正平等覺知諸法的真相,徹底究竟明瞭,這能明瞭的即是無上般若智慧。不得已說了這一個名詞,其實性相之中都沒有名言。不過用這些名相作一個引導,由此契入真實。故在因稱它為智,在果上稱它為覺。果達到極處,加一個“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此為尊重不翻。正是無有一絲毫偏邪,等是與一切諸佛所證的平等,雙照二邊,轉八識成四智,證法空而悟真如。真是法性,如是法相。古德為了使人容易理解起見,常用金作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做真心,器比做法相。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一如,改稱真如,此諸佛如來真正清淨的覺悟。如此一切諸法的實相(真相)完全覺了,稱之為菩提。古德有一簡單解釋,完全瞭解(證悟)契入,證得真如、實際、法性的道理,可以說證得法界事實真相,佛為其建立一個名稱謂之菩提,此名相之由來。又說“不可破壞,不可分別,謂之菩提”。又說“法真如性,無顛倒性,亦謂之菩提”。從種種解釋,體會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滿的精義,佛是以般若而證得佛果。由此可知般若精髓,解悟尚且不易,證悟更難。正因其難,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在西方建立極樂世界,作增上緣,叫我們到那裡去修學圓滿的般若波羅蜜多,若無圓滿智慧,如何能不退轉?定功尚且有退,唯有真實智慧才能達到不退轉,古德說得好,西方最殊勝的緣就是西方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有他們關懷照顧,決定可以圓證大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段經文從“故知般若波羅蜜多”至“是無等等咒”,是讚歎般若法至高無上,末後兩句是讚歎修學所得到的功德利益。佛菩薩都是依般若法門證得菩提涅槃,般若的功用實不可思議,無法稱說。最後以咒語來讚歎它,咒是願的意思,為四種陀羅尼之一。陀羅尼有總特之義,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使善法不失,惡法不生。亦有明的意思,即光明智慧,能除一切障礙,能滅除五蓋。
咒又有密語之義,密不是秘密,佛法無秘密,是神秘、是深密。佛在講經時有許多眾生凡夫肉眼見不到,如天人、天龍八部以及鬼神,咒語中也有他們的語言。佛說經之後,通常以他們的語言略說一遍,他們覺得有親切之感。咒又有真言義,能顯示說法實相,真實不虛。顯說不能叫真言,顯說一般人聽了之後,常用意識心分別想像,反而障礙真實意趣。密說就不會有這些副作用,因為聽不懂就不會思維想像,反而容易得清淨心,超越一切戲論,見到諸法實相,因之稱為真言。陀羅尼又含四義:
法、持所聞法,經無量時,永不忘失。
義、於諸法能分別邪正是非善惡,悉知無量意趣。
咒、總持咒願,神咒非常靈驗,總持無量義。有的能呼風喚雨,役使鬼神。現在有些失傳。與鬼神溝通,第一要誠,第二咒的音要正確。
忍、安忍,成就堅固的修行,於所聞法,得精進忍,不為境緣所動,贊不喜,罵不憎。
大神是具足不可思議強大神秘的陀羅尼。能除一切障礙。障礙有三大類:見思、塵沙、無明。神咒有力量破除此三重障礙。大明是咒的別名,明是光明清淨。佛在楞嚴會上放頂上光明,光中化佛送出五會楞嚴神咒,以大光明破眾生無始劫來的癡暗,能照破無明,破除黑暗。無上是最殊勝,無等等是一切諸法都不能與它相比,把這個般若智慧讚歎到了極處。菩薩依它成就了究竟圓滿,三世諸佛依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可見四句讚歎非常恰當。就淨宗修學而言,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仔細觀察,此一句佛號即是咒語,完全是梵文音譯,確實是大神咒,它有不可思議無比神力。過去灌頂大師說:凡夫常常想消除業障,業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經法懺法都不能消掉時,念“阿彌陀佛”可以消掉,可知這一句佛號就是大神咒。
《楞嚴經》上說,大勢至菩薩與五十二同倫,向佛自述往昔得道因緣。此五十二指菩薩的位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共五十二位。換言之,大勢至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就是用一個方法,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簡單容易,直捷穩當。此一句佛號能斷見思煩惱,破塵沙無明,這不是大神咒是什麼?大勢至這一類的人物,就用一句佛號斷盡了四十一品無明圓成佛道,我們沒有一絲毫懷疑。隋唐時代諸大德們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法作一比較,公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一切經中之王。再將《無量壽經》與《華嚴》作比,認為《無量壽經》才是真正第一經。《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導歸極樂,才達到究竟圓滿。華嚴會上的法身大士們到最後如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修行的就不圓滿。《無量壽經》自始至終均是宣揚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它是華嚴的歸宿,一切法身大士的結局,與華嚴相比,就把華嚴比下去了。
《無量壽經》有九種譯本,夏蓮居老居士擇其中最好的五種原譯本編成現在的《無量壽經會集本》。經文分四十八章,大家都知道在四十八章中以第六章為第一,詳細述說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介紹西方依正莊嚴。四十八願中以那一願為最重要呢?古大德幾乎公認第十八願為核心,第十八願說的是十念必生。重重比較,認清楚,六字洪名是無上法門,是整個佛法的精華,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上神咒,其功效能除一切苦。
苦的種類很多,簡言之,有三苦、八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是苦苦的細說。八苦中生老病死,任何人均逃不過。身處有求不得苦,眾生有無盡的欲望,求不得就苦了。有愛離別苦,人、事、物,往往稱心如意的偏偏要分手離別。有怨憎會苦,不喜歡的人、事、物想離開,偏偏離不開。五陰熾盛苦就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像猛火一樣的燒著,不會心靜。五陰熾盛是因、是造業,感受前面七種之苦。此處還有壞苦,一切色法物質會壞會變,是無常的;還有行苦,心中念念生滅不停。一切法歸納為色心二法,壞苦是對色法說的,行苦是對心法說的。
佛說戒定慧三學,戒學教我們克制,要一切忍耐,這是修學的基礎。功夫深一層即得定,定能伏煩惱,心中清淨平等,但還是不究竟。總目標是般若智慧,慧若開了,苦就滅了。佛說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定不能轉,慧能轉。般若智慧現前,能把無始劫來所有煩惱習氣轉化成大菩提。佛菩薩以此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無盡的智慧德能原來是由煩惱變化而來的,所以煩惱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與涅槃是一不是二。除苦除得這麼圓滿究竟,真實不虛。般若法門歸結到一句萬德洪名上,更顯示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能持名號之人。不僅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諸經稱之三昧之王,實在這一句名號乃究竟圓滿的大般若。在無壽經中可找到證據,世尊對彌陀之稱讚,稱之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也是十方三世諸佛如來之讚歎。如此乃能肯定彌陀名號是“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段經又是結顯開密,本經共有二百六十個字,最後三十一個字是密說,前面是顯說。密說即佛門中常講的咒語。咒以不翻為原則,咒語有五不翻,這是唐朝玄奘大師譯場所立的規矩:
(一)咒語是佛的密語,只有佛明瞭,等覺以下菩薩均不知其義。
(二)咒語每字每句均有無量義。研究大乘經時,知道顯說的經文亦含無量義,法味無窮,久讀不厭,何況如來神咒。
(三)咒中有許多鬼神名號,佛呼喚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並不完全包括世間語言。
(四)咒亦為諸佛的密語,如軍中口令。誦咒無往不利,一定能得諸佛護念,龍天保佑。
(五)誦咒蒙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神力加持。
有如此許多意義在其中,故玄奘大師以存其音不翻其義為準則。密為深奧難言之義,佛法中絕無秘密可言,凡是秘密必有不可告人之處,如果心地清淨,正大光明,哪有秘密可言。佛法是深密,義理深,非淺根人而能理解,故稱為深密。因其為理太深,若非上根利智,即不對他說,不過有時也透露一點消息。
經論中說到修持,勸大家讀誦為教法之一。讀誦時往往一面讀誦,一面思維經中意趣,如是則心不得清淨,思維想像研究探討都落在第六意識,決定障礙了開悟的門徑,很難成就三昧。自古以來解悟者多,證悟者少。證悟要由定慧契入,而老實人可由讀誦得到三昧,大開圓解。所以說,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中人以下習氣很重的人,展開經本就會望文生義,此類根性的人讀經不如念咒,念咒不明其義,故不起分別妄想,容易得到三昧,此密法修學的殊勝處。
玄奘大師不翻密咒,我們也不必勉強解釋。古大德亦有解釋者,如前清灌頂法師在其楞嚴經批註中,對楞嚴咒有詳別的解說,密咒變為顯說,是否如法則不敢說,不過諸大德們仍以不解釋為宜。許多經典,顯說之後仍有密說,密說還是解說顯說中要義,不過言辭簡要,故又翻為總持。因此只要瞭解顯說就夠了,密是顯之密,顯是密之顯。咒語最重要的音要正確,所以密宗非常重視大師口傳。
《心經》介紹到此地已圓滿。佛希望一切眾生快速圓成佛道,並不希望我們聞法之後,修三大阿僧祇劫,此並非佛之本願。世間為父母者,希望兒女經歷小、中、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完成學業。也有父母希望兒女是天才兒童,不需要經歷這求學歷程,十三歲即得博士。佛菩薩對眾生亦如此,希望有上上乘人,不必經歷菩薩五十二個階級,在一生中即能成佛。這種人就是有念佛的根性。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神咒,不僅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亦都包括在內。所以它是第一神咒,第一個大總持法門。盡虛空,遍法界,無論什麼根性眾生,周到彌陀名號,沒有一個不得度。即使五逆十惡亦能得度。有人說佛既有如此大能,為什麼不把世間苦難之人一齊度脫?答案是這些苦難之人不肯接受佛的教誨,不能依教奉行,與佛無緣,佛不能度無緣之人。這個念佛法門是給善根、福德、因緣均已成熟之人修的。無量壽經上說,睹阿闍王子等聞佛介紹西方淨土,發願將來成佛亦如阿彌陀佛。此念頭在心裡,但未說出。佛有他心通,知道他的心意,告訴大家,過去生中阿闍王子曾供養四百億佛,聽到此法只生歡喜心,而未發心求生淨土。今天我們聞此法門即生信心,一心持名求生淨土,比阿闍王子的善根福德因緣多多了。知道西方世界確實殊勝,一心一意求往生,這個福德太大了。一往生即頓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得到阿彌陀佛果地上的成就。佛號如非圓滿秘密神咒,如何能令業報深重的凡夫,在短短期中,盡伏無量業障,往生佛國。
佛教大德,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者不少。民國以來一位是江味農居士,一生用四十年時間研究《金剛經》,完成了一部《金剛經講義》。《近代往生傳》有他的小傳。還有一位周止庵居士,也用四十年時間研究《心經》,寫成一部《般若心經詮注》,已印了許多版。這兩部書對於法相名詞的批註,至為詳備。過去李炳南老師在大專佛學講座,即採用《金剛經講義》作教材。專心念佛,真正能得到般若真實智慧。顯說是叫我們開智慧,幫助滅煩惱障。
密說是叫我們把分別、妄想放下,恢復清淨心,滅罪除障,是大福德。在修學中最怕妄想、執著。《楞嚴經》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又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一句佛號念到底,放下身心世界,大般若即現前。
一九九四年四月記於美國西雅圖市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2月15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幼居福建建甌。抗戰時,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抗戰勝利後,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1949年赴臺灣,服務於實踐學社,公餘之時研讀經史古文,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及佛學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十三年,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獲得深刻啟發,不僅熟通佛教各派經論,對於儒學、道家和*教等其他宗教學說也廣泛涉獵。於眾多典籍中,對佛教淨土宗著力最多,成就也最為輝煌。
淨空法師曾任臺北圓山臨濟寺書記,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南普陀佛學院教師,中國佛教會設計委員、弘法委員,東方佛教學院教授兼教務主任,松山寺大專佛學講座講師,中國內學院院長,中國文化學院教授,中國佛教會大專院校佛學講座總主講,天主教東亞精神生活研習所教授,華藏法施會會長,華藏精舍住持,華藏佛教圖書館導師,華藏淨宗學會會長暨佛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美國達拉斯佛教會會長,新加坡淨宗學會導師,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澳洲淨宗學院院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董事主席;並被格里菲斯大學、南昆士蘭大學、印尼夏利悉達亞都拉回教大學授予榮譽博士。淨空法師於海內外宣導促進成立“淨宗學會”,提倡專修淨業,專弘淨宗。
【大師版權說明】
淨空法師主張:放棄對一切人、事、物的佔有和控制,學佛才算沾到邊兒。所以他自己垂範,放棄對版權的佔有和控制,並說:“我的所有弘法作品都不要版權。”
《大師讀心經》 第五部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記 —— [民國] 太虛法師
太虛法師主張人乘佛教為佛教的基礎。他認為,處此科學發達時期,依聲聞行果是要被詬為消極遁世的,依天乘行果是要被謗為迷信神權的。因此,依人乘行果,完善人格,進一步修習大乘菩薩行果的覺路。太虛法師的佛教人生觀,換句話說,就是人間佛教思想。太虛法師一生解行並進,著作等身。對於想要深入佛法妙理和修證的行者,或者是欲對佛學作深入研究的學者,太虛法師的著作都是非常珍貴的參考指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記
太虛法師述
經者,本萬古不磨之真理,發為永久不易之定論也。經是通名,般若波羅蜜多心是別名。
般若,梵音,譯曰智慧。但世智世慧,恒為不正的、虛妄的、染汙的,而即心自性的佛智慧,離過絕非,為正當的、真實的、清淨的,非漢語智慧二字之義所能賅,故仍名般若,以示揀別。
吾人本心,圓明寂照,無非般若,祗以無始無明,虛妄習氣,互相熏發,故見聞覺知悉流逸於現前六塵境界,執此虛妄之相,複生虛妄之想,以妄緣妄,輾轉顛倒,恬不為怪。若能反觀自省,銷歇虛妄相想,觀察此現前六塵境界中所有之森羅萬象全是虛妄,妄原無體,其本體即如來藏心妙真如性。譬若大圓鏡體,寂靜明照,隨緣現象不失其真,而物象之紛然雜陳者,雖非鏡體而仍不離此鏡體別有存在;般若智光,亦複如是。
般若分三:一、文字般若,凡以名相而示者,如大地、山河、虛空、人物,其顯發者皆本心之妙相是;二、觀照般若,凡能明瞭而知者,如勝解、正定、善念、淨信,其現起者皆本心之妙用是;三、實相般若,此離言絕慮,為人人本有真心之妙體。
波羅蜜多,梵音,譯曰到彼岸,或到究竟。彼岸之義,以吾人輪回於生死海中,從生死之此岸,達到不生不死──涅槃之彼岸也。究竟,有成就、圓滿、永久之義,吾人在人間世,如謀衣、謀食、謀國家、謀社會,種種營求,無一可達究竟之目的,皆非究竟;到究竟者,一得永得,即達到彼岸之謂。就一時一事言,如吾人此時在此講經,此一部經講完時,亦得言究竟。
心有數義:一、肉團心,凡人以心居一身之中,生命相關,血脈相系,遂以為此肉團心有了別作用,其誤謬處不待煩言。二、慮知心,凡人思慮了知,必有所思所知之相,但其相若有若無、若起若滅、若往若來,皆是虛妄,無一真實;故真實之心並不在此。三、集起心,謂宇宙萬有集積於中,遇緣而起者也。吾人往昔見聞之事物,今一憶及,能了了如在目前,正此心之作用。譬若大海波濤,一遇風緣隨時湧起,然起滅無常,有無不定,亦非不生不滅常住真體。四、真實心,即本心真實之體,常住不變,平等周遍;凡慮知心之所慮所知,與集起心之所集所起之法,皆為本體顯現之差別相。譬若大海水自性澄淨,而一切洪濤細浪,無非海水之變現相用而已。
般若波羅蜜多,合譯曰智慧到彼岸,或智慧到究竟。世人之所見聞覺知者,皆非究竟,皆是此岸,以無明愚癡為之障礙故也。如夢境中顛倒錯亂,皆睡眠昏迷之障礙,特在夢中不自覺知耳。此無明愚癡,蔽覆深厚,非借金剛般若之力不能破除,一旦以般若智打破無明,即渡生死流而到彼岸,所謂“般若波羅蜜多”也。人當沉淪生死苦海,不思出離,正如破篷濫船飄流大海不能自主,日在風濤險惡之中而偷安旦夕,試一猛省,當急回頭!“人生一大夢耳!”此語亦熟聞之,凡所作為,皆可作為如夢如幻觀。人既因真心迷惑而有此人生之夢境,但能發明真心,則可覺悟而到彼岸。能發明此真心者,非般若智不可,故有般若則能發明真心,達到彼岸。此般若波羅蜜多心,所以合為一經之總名也。
人遇善知識得聞佛法,了然有悟,仍慮知心之作用,其不能遽然與真實心相應者,正無始來無明虛妄習氣之集起心有以障之。於此須起觀照般若,反照集起心,打破其生夢之迷源,久之久之,豁然開朗,方能轉迷為悟,轉妄為真,而般若波羅蜜多之真實心自得顯現。
又心有譬喻之義,般若經多至七百餘卷,本經在般若經中,能總持一切。譬如人身中之有心,以心為總要機關也,故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三藏十二部,經籍甚夥,而般若波羅蜜多,可為群經之心經,亦通。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有考察研究之義,如觀念、觀想、觀慧,均在心上考察推究,不僅屬於眼目作用也。本心上能照之智,照了一切,如燈光之普照,鏡光之遍映是。
自者,自己;在者,常在;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菩提譯覺,薩埵譯有情或人,合講即觀察自己常在而得覺悟之人也。所謂自己者何,外而山河國土,有情無情;內而身體形骸,五臟六腑,何一是我之自己?世人多謂身體為自己,試思組織身體之成分,不外地、水、火、風四大:骨肉爪發之堅質屬地,汗血精液之濕性屬水,流動屬風,冷暖屬火。四大和合而身生,四大分散而身滅,其所謂為自己者,果何在耶?夫真實的自己,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無往無來,即般若波羅蜜多之真實心,人人本有,非從外來,自己常常實在,自己常常不覺,正如貧子身藏如意寶珠而不自知,向人乞食,一旦經人道破,方始覺悟,即時取出作用,即時便成大富,不幾笑曩日苦向外求之為多事乎!故能觀到自己常在便是菩薩,不能觀到便是凡夫。本經即觀自在菩薩本自身所覺到修到者,向舍利子顯示而普益群生也。觀自在菩薩,又名觀世音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即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功行甚深之時也。
五蘊,又名五陰。蘊,積聚義;陰,覆蔽義。謂積聚身心,蔽覆本性也。一曰色,質礙義,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眼、耳、鼻、舌、身之五根皆是;並包括種種意義,無論顯色形色,凡宇宙萬有之物質現象均含在內──虛空亦在內,故曰色蘊。二曰受,領受義,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受,意根之受,識藏之受。受有三:樂受、苦受、不樂不苦受也。三曰想,想相也,其範圍更為廣大。四曰行,行為也,有遷流不息義。五曰識,了別義,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之外,更有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也。又簡單分為二法:色屬色法——物質;受想行識屬心法——精神,故色心二法,統括世間之物質精神有為生滅等法無有剩餘。
照見五蘊皆空者,觀自在菩薩當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其本心覺照周遍圓滿,如日光照臨,無幽不燭,無暗不破,凡世間一切有為虛妄及生滅不實之法,無不當下銷沉,悉歸空寂。但言空者,空其虛妄不實之相而已,一切法體,即如來藏真心,無可空故。苦厄者,生死煩惱也。依五蘊虛妄,而有種種生死煩惱,今所依之五蘊既空,則一切苦厄無不度脫。此觀自在菩薩自身證明之理,而結經人特表而出之也。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以下對人顯示,故呼舍利子而告之。舍利子亦名舍利弗,為佛之大弟子。舍利,譯鶖,其目最利;母名舍利,子以母名,故曰舍利子。
色為五蘊之首,舉一以概其餘也。現前形色最難破除,如吾人平常執身體為我,以明明有我之身體在也。然試為逐一觀察,其身體中之屬於地者為我耶?屬於水、火、風者為我耶?全體為我耶?一部為我耶?腦質、神經、五臟、六腑為我耶?如一一為我,則我亦多矣!若指人之形狀為我,其形狀由少而壯、而老,時時變遷,亦不可名為我;以數十年相續不斷為我,則數十年前或數十年後,何以無我?況時間變化無常,有何自體?至此種種推求皆無可得,於是人將轉計曰:所謂我者,非指身體我,能受苦受樂受暖受冷,是能受者方可為我;遂舍色蘊而計受蘊為我。不知能受者,對於所受者而言,所受者忽苦忽樂、忽有忽無,虛妄無實,全無自體,則能受之我豈得真實?況事物未受以前與既受之後,我何所在?再三推想,又以能想相者為我,而想蘊之見起矣。但想因一人或一事或一物而起,未想以前豈非斷滅?若因想一人為一我,想一事或一物又各為一我,所想者多至無盡,而我亦多至無盡耶?或人複計曰:想是虛妄,固不為我,今吾人之實在行為,則不可不謂為我矣!而行蘊之說起,謂人作善作惡,其中有一種力量,此能作者即我。不知所作善惡,亦有為虛妄之法,可見能作者定非真實之我。窮究到底,色、受、想、行,概不與我相涉,人將以了知色、受、想、行,種種非我者決定為我,此計識蘊為我也。但所了知者,毫無邊際,於所了知之中,既多方求我而不可得,則能了知者,又何能獨自為我?此五蘊法無我,經言早已詔我矣。然宇宙萬物,何一非五蘊而成?有情之有身心無論矣,即無情如草木土石,雖無受想行識,亦有色存。若說五蘊皆空,將世界人物一無所有,嗚乎可?不知言空者,非吾人眼前見到之空,見到之空是與不空相對待,亦屬色法;所謂空者,謂空其假相之實有,雖有假相,而實體常空也。必知此義,方可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數句。
菩薩發本心之光明,照見五蘊皆空,並非言除去大地山河之外,別有一處名空;凡宇宙萬有,無非和合連續對待之假相,真體顯時,相皆空寂,故曰色不異空。然空並非斷滅,亦非頑空,即是性色真空,為色蘊之本體。本體上雖無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等相,而此等假相,正依本體而立,為本體之顯現,故曰空不異色。譬如水上波浪,波浪取其形狀而言,其全體不異於水;宇宙萬有,正心上所起之波浪也。水體上原無種種波浪之相,若有此相,波浪滅則水應滅,今水體不滅,可見波浪皆是空相也。世人於有相處執色,無色處執空,故先破其異見,既知色空無異,更當進一步言色空是一非二,是絕對的,非相待的,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猶之波浪即水,水即波浪;既知波浪即水,不必滅波浪以求水,水即波浪,不致昧水以逐波浪也。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如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空,空即是受。餘仿此。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諸法,分類甚多,即五蘊諸法。空,即五蘊皆空之空。相謂實相,即般若波羅蜜多心。合言之,此諸法皆空之實相也。
吾人見有根身,見有世界,見有眾生,故有種種生滅,今五蘊皆空,故無生滅之相。又五蘊生則空滅,空生則五蘊滅,今蘊空為一,空相不離諸法,諸法即是空相,更無生滅之可言;如水波同體,何生何滅?真心本無垢淨,因有生滅等法為之障蔽,為之染汙,而垢生焉;如鏡體本來光明,為塵所蔽,不能顯現耳!今既明五蘊本來無有,本無生滅之垢,故又曰不垢不淨。增減者,謂五蘊法有為增,五蘊法無為減,真心生為增,真心滅為減;但五蘊本無,真心常住,並無有生滅,又何有增減,故終曰不增不減。此不生不滅,不但於般若波羅蜜多心見其如是,即現前一切生滅諸法,觀其自性,即為不生不滅之真實心體,亦無生、滅、垢、淨、增、減之可言。生滅等相既空,故能度脫一切苦厄也。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空相之中,全體即真,故無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等法。無,即空義。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也。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此五根非指外現之浮根塵,乃能發生見聞覺知之功用,所謂淨色根也。意根能想過去未來,即思想心、分別心,此心所依託之根,即意。前五屬色法,意屬受、想、行、識之心法。五蘊既空,故六根亦空。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也。色、眼識所見者,顯色、形色等是;聲、耳識所聞者,一切音聲是,如流水聲為無意義,說話聲為有意義;香、鼻識所嗅者,香、臭等是;味、舌識所嘗者,酸、甜、苦、辛等是;觸、身識所覺者,冷、熱、滑、澀等是。法、意識所分別者,名極普遍,凡意識所緣到之處,無論為有為無皆是。法有一分屬色,一分屬心,一分非心非色,其餘五塵概屬色法。五蘊既空,故六塵亦空。十八界者,上之六根、六塵、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故曰眼界乃至意識界也。界者,界限義、種類義,此十八種類各有界限,作用不同也。由上以推,根、塵、識三,皆不外五蘊法,皆無自體,故一切皆空。
六根、六塵──統名十二處;加六識成十八界,為凡夫所有法與四聖相共者。以下乃出世三乘之法。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十二因緣,緣覺所修之法也。一曰無明,煩惱通稱,即惑;二曰行,善惡行為,即業。此二指過去之因。三曰識,入胎最初之一念;四曰名色,胎中心色;五曰六入,胎中六根;六曰觸,出胎時之觸境;七曰受,領受現前塵境。此五指現在之果。八曰愛,貪愛;九曰取,取著;十曰有,由愛取之惑,生後有之業。此三指現在之因。十一曰生;十二曰老死。此二指未來之果。凡人生死死生流轉不息。皆由無明而起,故流轉門曰: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即經言無明乃至老死也。若欲解脫生死,斷其根本,亦須先將無明滅盡,故還滅門曰:無明盡則行盡,行盡則識盡,乃至生盡則老死盡,即經言無明盡乃至老死盡也。
十二因緣,乃推五蘊之至詳者。五蘊既空,故十二因緣亦空。或謂:解脫生死正出世聖人之法,似無可空者。然依有生死可解脫者,亦屬凡夫心量,若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本無生死,何有解脫?故一切無之。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此聲聞所修之法。苦、集、滅、道,曰四諦。諦,謂真理。苦諦,即人生真實之苦。但苦是結果,其因為集,由貪嗔癡所造之殺盜淫業,集積最久,一旦潰發,遂受無限之痛苦;正如一滴之水,積蓄沖決,終成江河也。吾人應知苦之結果,非天所定,非人所與,由我自作。苦既由我自作,亦可由我自滅,是為滅諦。但業已造成,滅之匪易,必有滅之之道──道有門徑方法等義──方可,從此道修行,是為道諦。修道以滅苦,其極果則成阿羅漢。但苦、集之所依者,仍不外五蘊法,五蘊既空,則苦、集無所依附,既無苦、集,又何有滅、道二諦耶?故曰無苦、集、滅、道。
智有俗智、真智,明四諦之智,俗智也。明滅盡苦集而證無苦無集之境,真智也。得者,得真實理而證無生無滅之涅槃也。今四諦既空,則無能明四諦之智,既無能得之智,又何有所得之涅槃哉?故曰無智亦無得。
前空中二宇,貫至亦無得止。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所得故句,承上起下也。承上者,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智亦無得,皆無所得也。蓋行人若有所得,則有能得所得二相為之對待,是有二法,不能成般若波羅蜜多心也。譬如眼本清淨,入一浮塵適成障蔽。起下者何?一有所得,在圓明真心另添一物,正為修行之大障。以無所得故,菩提依般若波羅蜜多而成佛道也。凡人所依者,皆虛妄相,由此而有虛妄想像,執有所得則不能得者多矣!菩薩所依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其心清淨圓融,故無掛礙。掛礙者,如見不出色,聞不出聲,六根功用各別,不能圓通,如蠶在繭,總難自由!何也?以有所得故也。凡事得一種,即有一種掛礙,如人賴衣食生活,為得衣食之故,必生出種種營謀,即有種種掛礙,若不欲得此,則種種掛礙皆無由而生。又人在世間,有種種危險,日在恐怖之中,此恐怖又因掛礙而起。如人依地而住,遇水則不能通行,故行江海必用船舶,由此遂有種種恐怖;又種田人,以耕種為生,一遇水旱等災,則恐怖無已,若無生計上之掛礙,則無恐怖矣;又兵荒病疫時代,不能安生樂業,以人依社會故不得免此恐怖耳。執身體為我,則以身體之掛礙,而有或病或老或死之恐怖,若不執為我體,則泰然自得,何憂何慮?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此日常淺近之事,皆足證明其理也。且此中之理更為廣大者,凡人以妄想心取妄想法,因妄想之掛礙,其恐怖更自無窮,特人習焉不察而不自覺耳!遠離顛倒夢想,如參禪念佛,心不散亂,夢境自無,人在夢中皆以夢境為實在,吾人在人生之夢中亦然;當知吾人所有知識,無不從昏迷中來,自投胎以至出生,全為昏迷時代,不儼然睡中不知不覺乎!始於昏迷者,必終於昏迷,而其間數十年,雖半知半覺,亦不過以妄取妄,何嘗有覺悟明瞭之一日,究竟仍當終歸於不知不覺之中。但行人如能常作如夢觀,不於眼前夢境而生執著,則貪嗔癡三毒漸次斷除,去覺悟之時必不遠矣。吾人起心動念,皆起於昏迷,從昏迷而起者,無非夢境,夢境本是虛妄,夢中認為實在,醒來方知顛倒,迷妄為真,迷無為有,迷虛為實,顛倒之甚孰有逾於此者乎?人每以佛學為空,亦在夢中顛倒之列。人向來執為實在者皆是虛妄,但此虛妄亦依明覺真心而起,減一分夢想,即增一分真覺,一層一層漸次修證,所謂遠離顛倒夢想也。天、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皆有夢想,唯菩薩能生覺悟,故得遠離;迨到覺悟圓滿,夢想全無,則法界虛空皆悉銷殞,所謂究竟涅槃也。涅槃譯曰圓寂,吾人心體本具之功德,向為夢想所障蔽,遠離夢想,則功德無不圓滿,妄念無不空寂,故曰:究竟圓滿,究竟寂滅。菩薩到究竟涅槃,即成佛道,故繼之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謂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而成佛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曰無上正等正覺。正覺揀別凡外,凡阿羅漢、辟支佛皆有正覺,但非平等普遍正覺,祗自覺而不覺他;菩薩自覺覺他,可謂正等正覺,然非究竟圓滿,還是有上。唯佛方能徹底覺悟,故名無上正等正覺。
本經注重在無所得三字,有所得則一無所得,無所得則無所不得。妄想一空,真心*,故諸佛菩薩,悉由此道而成。但此事皆人人本分內事,非過去諸佛菩薩所能獨得,特世人本身具足無量功德,不知反觀自性依教修證耳!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咒者,一種有力量之言語,能成為事實也。神者,謂有妙力,能令不能解脫者而得解脫,不能成就者而得成就,故曰大神咒。大明者,照見五蘊皆空之智,非若世人逐年閱歷所得之智可比。般若之智,能明無量世界所依之無量眾生,悉皆燭照無遺。無上咒,以此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上之者。無等等者,等於無等之義。無等者,無比也,即究竟涅槃,而佛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究竟涅槃相等,故曰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謂真實能除一切苦也。一切苦者,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等。平常除苦之法亦多,如賑濟災荒、佈施貧苦,只能除一時一部分之苦,而不能永久普遍使脫苦海,即不得稱為真實不虛。蓋一切苦源,皆起於顛倒夢想,得般若波羅蜜多,能除迷啟悟,遠離夢想,故一切苦一除永除,究竟真實,究竟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咒,即所說之音聲能總持一切,表示一切,固不可譯,亦不必譯也。此中名字言說,即般若波羅蜜多義。上所說者為顯,而咒為密。顯說者,以一種道理表示於人,而咒則為法之真體,不容解說。如醫生治病,開方與人者,顯也;不說明藥方,僅與丸藥令人照服者,密也。咒之密義,包含世出世間善法無不圓滿,並具有極大神力,人能常久持念,即依般若波羅蜜多而起無量不可思議功德。是般若波羅蜜多,誠吾人真常之法身慧命,較之生命,尤關緊要。
民國九年(1920年)十月在漢口黃州會館講
【太虛法師】
太虛法師(1889~1947),民國四大高僧之一,以宣導人間佛教而著稱,俗姓呂,名淦森,法名唯心,號太虛,浙江崇德(今併入桐鄉)人。
太虛法師十六歲入蘇州小九華寺披剃為僧。出家後即往寧波天童寺依寄禪和尚受具足戒,嗣往永豐寺就歧昌和尚學經。越歲複住天童寺修禪學佛,時與閩僧圓瑛、會泉為同參,相與參究禪學。
宣統元年(1909年)隨寄禪和尚參加江蘇省僧教育會,並在南京從楊文會居士學《楞嚴經》,後又從蘇曼殊學英文。三年後赴廣州弘揚佛法,被推為白雲山雙溪寺住持。
民國元年(1912年),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太虛從廣州返南京創立中國佛教會,鼓吹“佛教復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制度。由於他的“佛教革命”言行受到一些守舊派的反對,乃入普陀山閉關潛修佛學。閉關兩年間,太虛深研佛學法相唯識諸宗經論,旁及中、西哲學諸論著,法學精進,深有所得。民國五年(1914年)出關後,即赴臺灣、日本考察佛教,進行講學。
民國七年(1918年),太虛從日本回國後在上海與陳元白、章太炎、王一亭諸名士創立“覺社”,主編《覺社叢書》。翌年改《覺社叢書》為《海潮音》月刊。月刊持辦三十多年,從未中輟,成為中國持辦時間最長、普及影響最廣的佛教刊物。
民國十七年(1928年),太虛往南京講學,並籌備創立中國佛學會。是年秋,會泉法師鼓勵並資助太虛出國考察講學,遍歷英、德、法、荷、比、美諸國,宣講佛學,並應法國學者建議,在巴黎籌設世界佛學苑,開中國僧人跨越歐美弘傳佛教之先河。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戰爆發,太虛為抗日救國奔走,呼籲全國佛教徒行動起來,投入抗日救國運動。因其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元旦,國民政府授予他宗教領袖勝利勳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17日,太虛於上海玉佛寺圓寂,荼毗後得舍利子三百餘顆,廈門分得舍利多顆,次年由弟子蔡吉堂、許宣平、虞愚等為其建舍利塔於虎園路半山堂。
太虛為現代中國佛教愛國、愛教的僧伽楷模,他不僅為愛國護教作出重大的貢獻,對培育僧才、整頓僧制更是不遺餘力。太虛一生創辦或主辦的佛教教育學院有閩南佛學院、武昌佛學院、世界佛學苑、重慶漢藏教理院、西安巴厘三藏院、北京佛教研究院;創辦的佛教刊物有《海潮音》月刊和《覺群週報》等;組織佛教團體有世界佛教聯誼會、中國佛教會、中國佛學會、中國宗教聯誼會、世界素食同志會等等。抗戰勝利後,太虛受任為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
太虛的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等,後由其門下弟子編輯《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