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三教勸善





三教勸善



  中國是地域廣大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著各自的原始宗教信仰。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宗教是道、釋、儒三教,道教和儒教產生於中國本土,只有佛教來自古印度。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經過與中國的儒、道思想互相碰撞、衝突,在傳播過程中又不斷與當地的固有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徵的中國各民族佛教文化,並在保存其精髓和特質的前提下,逐漸演變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因此可以說佛教也已經由外來文化轉化成了中國自身的文化,從而逐漸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為主的中國傳統文化格局,與諸子百家一起支撐起了華夏文明這座萬世不朽的大廈!眾所周知,世界上凡是宗教都帶有一定的排它性,都認為只有自已的教義才是教化百姓的濟世良方,道、釋、儒三教亦不例外,因此難免有相互抵毀和排拆的地方。但三教在勸人向善,淳化風氣這一點上卻超越了宗教所具有的排它性,一致以弘揚人性中最美好的忠、孝、仁、慈來作為自已教義的基本核心,真正達到了三教合一殊途同歸。三教之所以能夠被中國大多數的封建帝王所接受,正是在於它們能夠對社會起到潛移默化的道德規範作用,之所以能夠被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廣大民眾所接受,在於它們充滿哲理的語言,能夠啟迪世人的智慧,解答人生的困惑,而且能夠作為人們精神的寄託,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三教之積極意義還在於都主張通過自身的刻苦修練來達到覺悟人生,超越自我,在自身努力做到超凡脫俗的同時還要不忘通過傳經佈道來勸人向善,自利利他。三教的最終目標就是共同創造一個沒有戰爭、壓迫,沒有饑餓、貧窮,沒有痛苦、煩惱,甚至沒有生老病死的和諧平等之美好世界。

  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道德感化教育的,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提出為政之道不但要道之以政,齊之以刑而且還需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漢代司馬遷也曾說過:法施已然之後,禮禁未然之先。提醒人們不應忽視道德約束的作用,認為用道德的力量來規範和約束人心,可以使人心思善,從而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而三教在宣揚道德、淨化人心、穩定社會等方面的確起著法律所無法起到的作用。中國歷代統治者也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大都非常重視。遺憾的是至今仍有人對三教有著片面的認識,甚至利用西方科學來反駁三教為人們建立的精神世界,認為三教思想就是封建迷信。也有的人因襲前人對三教偏激的一種說法,認為三教就是出,入,逃。對中國社會發展有著消極影響,並且妨礙了中國近代社會發展進程。指的是出則道,也就是將道家希望以退為進來達到無為而治的良好願望,看成是只顧自已出世逍遙的消極哲學,忽視了道教教導世人慈愛儉樸、退避柔斂的社會貢獻。指的是入則儒,將儒家學以濟世,積極參與社會政治的高尚之舉曲解為鑽營仕途的入世之道,從而貶低了儒教崇尚教學的積極意義;指的是逃則佛,將佛家以解脫世人生死之苦,度化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為已任的妙法宏願,認為是對現實的逃避,是迷信虛無!對此,人們若能以平常心來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就不難發現這些都是對三教的偏見誤解,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完整仔細的閱讀幾部三教經典,就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三教對人們思想境界產生的巨大震撼力!

  不可否認,自三教產生以來,每當人們面對天災人禍惶恐不安之際,總會求助於三教的精神力量來給予心靈的安慰。而每當社會穩定、物質豐富,面對歌舞昇平物欲橫流之際,人們又往往會流于逸樂不思進取,甚至於道德淪喪。這時,同樣需要三教的精神力量來幫助找回人們心中失去的平衡。特別是當今社會,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響,一切以經濟為主,使得三教對人們的精神約束顯得蒼白無力。有人就是因為從不懂道家的退避忍讓,到不顧儒家的禮義廉恥,直至不信佛家因果報應,最終違法犯罪,害人害已!因此,若能夠學一點三教經典,一定會使我們平和心境,增長智慧,確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閱讀三教經典從狹義上說能為人們破迷開霧引導人生,從廣義上講還能起到安定人心和諧社會的良好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現在還是有許多人願意修習三教,只是對於浩如煙海的三教典籍不知從何處下手。有鑑於此,為方便初學者瞭解三教大概意思,本中心編輯了這本《三教勸善書》。目的在於抛磚引玉,希冀更多有識之士共同來研習三教,弘法利生。有感於佛教宣導的慈悲為懷眾生平等,本書著重介紹了佛教常識,希望能夠幫助願意修習者找對門路,由淺入深,學經悟道。並借此向各位推薦前人總結的三教《十三經》,供大家選讀:

佛教十三經:《遊行經》、《聖諦經》、《涅槃經》、《金剛經》、《壇經》、《阿彌陀經》、《彌勒經》、《文殊經》、《普賢經》、《大乘密嚴經》、《妙法蓮華經》、《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勝鬘經》,稱為佛教十三經

道教十三經:《道德真經》、《南華真經》、《沖虛真經》、《周易參同契》、《抱樸子內篇》、《老子想爾注》、《老子中經》、《黃庭經》、《太平經》、《玉皇經》、《黃帝陰符經》、《清靜經》、《悟真篇》稱為道教十三經

儒教十三經:《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稱為儒教十三經

希望有緣之人能夠隨緣選擇幾部自已喜愛的經典來閱讀,如能夠認真仔細地閱讀,一定會得到難以想像的收穫。須要注意的是,學習經典必須持之以恆,俗話說:出家如初,成佛有餘。學習經典不但要找對門路,銳意進取,而且還要持之以恆,不退初心。只有這樣才能夠登堂入室洞察精微,並從中受益無窮!

以下為大家簡述一下三教的基本理念。

一、道教

  道教簡稱。起源可追溯到殷商之前的原始社會,道教最早將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巫術禁忌、鬼神祭祀等民俗信仰兼收並用。但最主要的是受易經八卦的影響,至春秋戰國期間已基本發展成熟,後世尊奉老子為教主。道教將宇宙間的萬物看成是一個整體,認為都是由陰陽合一的所產生,而這個氣就是。老子《道德經》上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教主張修心養性,清靜無為,效法自然,返璞歸真,通過不斷修煉,最終解脫世俗煩惱。超然物外,得道升天,成為逍遙自在的神仙。道教表面看似與世無爭,其實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深諳百姓生活之苦,希望統治階級能效仿天地,給予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主張通過以退為進來達到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而《道德經》不但被奉為道教寶典,並且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部以道家的眼光來解讀宇宙、社會和人生的哲學之書,其影響早已遍及全世界。而由道教所產生的一些方術之士在冶煉和醫蔔風水等方面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亦是不應被忽視的。

二、儒教

  儒教,簡稱。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被後世尊奉為聖人的孔子所創立。儒教主張以誠待物,宣揚仁義道德,提出有教無類,宣導勤奮學習。推崇以仁、義、禮、智、信作為世人應該遵循的準則,並以之來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以致中庸作為做人之最高境界。依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來增長見識,格物致知。通過謙恭守信,見賢思齊來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培養作為君子的德行。儒家還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作為大丈夫的標準。儒學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孔子傳授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它還包括社會普及教育,儒家認為大至治國、平天下,小到安身立命的本領,都可以通過學習來取得,積極鼓勵學以致用。教導讀書的士子不僅要有以天下為已任的遠大理想和抱負,而且還應善養浩然之正氣,培育寬廣的心胸。通過勤奮學習,做到既能夠藏器於身,待時而用,又懂得樂天知命,隨遇而安。無論在朝在野,始終以積極的態度來參與社會政治,從而真正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最終實現家齊、國治、天下平的最高目標。

三、佛教

  佛教,簡稱。來自古印度,是古印度一位名叫悉達多的太子創立的。他目睹眾生生、老、病、死,感歎世事無常,毅然放棄自已高貴的王位及奢華的生活。歷盡苦難,經過多年的修煉和思索,終於在菩提樹下證悟得到宇宙過去未來和人生究竟解脫的大道,由他肇始的宗教被稱為佛教。而他因此成為釋迦族的聖人,即號為釋迦牟尼,也就是佛陀。佛教以慈悲為本,宣導眾生平等,無論是男女老幼還是富貴貧賤,乃至於胎、卵、濕、化四生及天、人、修羅、地獄、鬼、畜六道者,佛陀一以平等慈悲之心度化之。佛教傳入中國後,豐富和充實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促進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表明了佛教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相對中國本土的道教和儒教而言,佛教適應並且照顧到了中國最底層的勞苦大眾,也正因為佛教為普通百姓大開了信教的方便之門,才使得佛教能夠在中國普遍傳播。

  有趣的是,作為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道、釋、儒三教,也和中國其它傳統文化一樣,都不約而同的請來作為自已的形象代表,都認為只有才是最聰明正直大公無私,而且至高無上神聖威嚴不可侵犯!因此,天也就成了三教勸人向善的共同點。儒家認為做人要講天理良心,凡事都要順天而行,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道家認為人應當效法天地順應自然,不可傷損天地之和氣,要做到和塵同光才能夠與天地同老隨自然長久,否則必遭報應、受天譴;佛家同樣認為天堂是美好的世界,並指出人有過去世、現在世和將來三世,人如果在生前多做好事,大限終了之時西方佛祖阿彌陀佛會來接引靈魂上天堂去享天福,相反要是生前壞事做多了,死後靈魂會被罰下地獄去受種種痛苦。對此,可姑且認為是古人缺乏對自然認識的原因,但卻不可否認三教對人們精神起到的勸道和約束作用。當今社會科技發達,資訊傳播方便迅速,世界上各種宗教之間都在有意無意之中互相影響、碰撞,相互吸收利用。因此,無論修習哪一教,都離不開其它知識的補充,其實在中國百姓的心中,早已很難將三教分辨清楚了,所以只要能夠自律自強,做一個有益於社會大眾的人,就不枉佛陀菩薩、聖賢先哲們的一番良苦用心了。總之,三教提出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不僅有助於提高與人為善的道德覺悟,有效的緩和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能為人類樹立良好的道德規範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作出獨特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