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三界五行:心經能消災解難

《心經》是佛經中最廣為善信熟悉而又廣泛應用。《心經》可以令人淨化思想、增加智慧、消除煩惱、有益身心,也可以用作鎮宅安居。香港人與佛有緣,很多佛堂、禪院、菩提素食館、善心人士都印製《心經》,免費贈給善信,共結善緣,同沾佛恩。雖然《心經》只有二百餘字,但字字珠璣,經常唸誦,如暮鼓晨鐘,令人心清、氣定、腦活、神通,能卻病、消災、解難。

有人會認為《心經》很難明,很多讀音都不識,看不明,唸不順,怎麼辦?方向宇說,心經心經,用心來修持的經,最重要是有心,如何解讀反而是其次。因為《心經》用二百餘字包涵佛法所有智慧,即使是道行高深的大法師也須花畢生精力解讀、覺悟。天天唸誦,時時研習,分分鐘都有新的啟發。至於讀音,由於有部分是根據梵音譯出,由古印度語譯成大唐官音、再轉成國語、又轉為粵語,難是難的,但再難也難不過唐三藏取西經,唐三藏當年取西經,靠的不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沿途保護,所靠的其實是《心經》。

三界五行:唸心經百毒不侵

《心經》傳入中國有十多個譯本,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唐三藏的譯本。此譯本很易識別,因為經文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唐三藏俗家姓陳,出家法號玄奘,唐太宗貞觀三年隻身往西域,道路崎嶇,虎豹橫行,行至中途在山洞打坐度過艱苦一夜。天亮時,玄奘發覺有一苦行老僧入定,於是上前施禮問安,老僧授以二百多字佛經一卷,告之凡唸此經,險阻變坦途,豺狼虎豹、牛鬼蛇神、百毒不侵。玄奘依法勤唸此經,終於取得大小乘經律論六百餘部,對中國佛教發展有大功德,沿途所唸的便是《心經》。唐太宗御賜法號三藏,尊為唐朝第一僧,即唐僧,唐三藏便是這樣被尊稱起來的。

唐太宗建寺廟、佛塔,讓唐三藏專心翻譯從西域取回來的佛經,唐三藏因為親身體驗《心經》的好處,盡早譯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經第一句本身是「觀世音菩薩」,但「世」字犯了皇帝李世民的姓名之忌諱,唐三藏巧妙以「觀自在」代替「觀世音」,信觀世音得自在、平安,多好!

三界五行:到達彼岸的智慧

唐三藏譯本的《心經》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梵語原音讀作PRAJNA,般若是較為接近的國語譯音,粵音有多個注音,波惹、帕拉惹是較常見。為方便記憶,暫且照字面讀作般若亦無妨,但必須謹記,般若在梵語的意思是智慧,般若智慧是大智慧,是至高無上,教人放棄執着,無執、無我、無相的是全能、萬能大智。
所以,以往又叫《般若心經》,研習令人增加智慧,產生解脫人生所有煩惱的能量,既然如此,又何必為個別讀音而煩惱?方向宇問大家一個問題,有兩個人,一人大徹大悟,通透理解《心經》內涵,但讀音又未必太準確;另一人能掌握較好讀音,但卻未能明白箇中含義,你說哪個人較有智慧呢?

波羅蜜多,梵語原音讀作PARAMITA,波羅蜜多是較為接近的國語譯音,粵音讀作帕拉藐陀、波羅多都可以,甚至讀作波羅蜜多,但要明白,波羅蜜多的意思是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是到達彼岸的智慧,是觀音度眾生的經文。

三界五行:淺釋《心經》

坊間所傳之《心經》,有些版本無標點符號、無注音,亦無詳解,除非參加佛教講座,有法師或導師解讀,否則很難無師自通。而即使有導師講解,但有些字的讀音也不統一,解釋亦無統一,善信可由淺入深,慢慢領悟。方向宇今日刊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最常見的版本,用幾天時間淺釋及注音,方便讀者研習。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行深,即是功行極深,佛光所到之處,照耀五蘊,原來都是空的。五蘊,是佛家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的簡單歸納,即是色蘊、愛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一段的主要啟示,是觀音菩薩功行源,告訴我們世上一切都是空的,看見的、感受的、想像的、行動的、認識的,都是空虛的、變幻無定的、不實在的。一切苦厄的產生,是看不透五蘊皆空,看透了,一切苦厄便解脫了。度,超度、解脫。這就是觀音慈航度眾生的真理。

三界五行:如何理解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是大眾耳熟能詳,俗世認為色、情、性、慾都是無益,甚至將「空」解作「凶」,作為一個警惕未嘗不可,因為「酒乃穿腸毒物,色乃削刀之鋼刀」,「色字頭上一把刀」,孔子更是「護苗」的先行者,《論語》明確指出:「少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而「色即是空」四字,查佛經原來是《心經》第二段的重心所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解讀《心經》,上述這二十七字真言至為重要,反覆說了四個色字、四個空字,可見,「色即是空」佛家修為中是何等境界。此「色」並非單指色情與性慾,而是包含一切有形有相的實體,以及一切物質的形態。我們所見的金錢、房屋、香車、美人,以及感受得到的名譽、地位、權力、學問,雖然是存在,但卻存在於「空」之中。舉一例子,水是色、空是河,水乾,河就空。又例如健康是色、身體是空,身體垮台,健康亦不存在。所以,色與空是沒有區別,不異乃相同的意思。
三界五行:舍利子是智慧第一

《心經》的第二段與第三段的開首都是舍利子,舍利子可以是佛,也可以是物。如果是佛,便是佛祖,或者是佛祖的首座弟子舍利弗。如果是物,便是法身舍利與生身舍利,法身舍利即佛祖所說的佛法經典,生身舍利即佛祖火化後留下的固體物質,香港人應該對佛祖舍利子有所認識,因為曾來香港展出。《心經》中所呼喚的舍利子,是指佛祖的首座弟子,他持戒多聞、智慧敏捷、善解佛法,是佛祖最信任的弟子,被稱為「智慧第一」。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到達彼岸智慧的核心經典,所以,在第二段、第三段的開首呼喚舍利子,祈求增加智慧與能量,度一切苦厄,超越苦海,到達智慧的彼岸。

第三段是全經的重心,是核心中的核心,「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如何解讀,容後再談。

三界五行:看化便無煩惱

《心經》第三段講「五蘊皆空」,指出萬物的空性。第三段進一步闡釋萬物的空相,也即是經中所說的「諸法空相」,空相就是「六不」,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我們用眼見到的顏色、用耳聽到的聲音、用鼻聞到的香氣、用舌嘗到的味道、用身感到的觸動、用意想到的方法,既實際存在、曾經擁有過,但又不存在,最終都成空。

例如我們所見的日出日落、月出月落,其實只是由東邊運行到西邊、不生不滅。即使人的生死,也只是人類的感覺與意識,其實在宗教中,只是前世、今生、來世的不斷輪迴,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安返天家,重返上主懷中。又例如一件衣服,洗之前、洗之後,衣服本身沒有實質改變,只是我們見到乾淨,便覺得乾淨。又例如個人財富,出生、離世時,都是空的、一無所有的,即使靈魂上了天堂,放在棺材的陪葬品也不能隨身攜帶,也即是我們常說的數字遊戲、數字增減而已,最終只是不增不減。所以,我們用心解讀、覺悟,就是看化了,無苦厄、無苦惱。

三界五行:六根清淨靠空無

「六根清淨」是佛門基本修行,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佛家稱之為六根界。六根對應的是六塵,即是色、聲、香、味、觸、法,合稱為六塵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合稱六識界。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合起來,就是十八界,人生要消除苦惱、困厄,這十八界都要做到空、無。所以,佛門又名空門。

雖然《西遊記》是小說,但也根據唐三藏取西經的歷史作為藍本,作者對宗教認識很深,唐三藏的首徒法號悟空,便是覺悟十八界皆是空的。而惠能和尚憑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頓悟,從寂寂無聞、無文化的小子,承繼南宗衣鉢,成為六祖。
《心經》非常簡潔,從「五蘊皆空」到「諸法空相」、從「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到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然後以一句「無限界,乃至無意識界」概括。我們再用心翻看上文,就明白由六根界之首眼界乃至六識界之末意識界,原來都是無的,也即是五蘊皆空。

三界五行:心經教人無老年死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像《心經》所講世間一切都是空、無,人生豈不是很悲觀、很空洞、很無意義?

其實並非如此,《心經》教導我們正確看待人生,引導我們走更健康、愉快、充實、有意義的路,讓我們超然脫俗看透人生。
《心經》的核心是「色即是空」,色是有,空是無,換言之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任何事物都有這樣的正反兩面,陰陽互抱,危機並存,禍福相倚。用俗世現代最常見論調,便是危中有機,機中有危,居安思危,處變不驚。

接下來的一段有更多「無」字:「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單從字面看,便應該更易明白以上的解釋,因為「五蘊皆空」、「諸法空相」,「色即是空」而又「空中無色」,六根、六塵都是無的、空的,於是,虛懷若谷,心寬了,人就自在,單是「無老死」,不把人生最害怕的老與死放在心中,你說《心經》妙不妙?

三界五行:破執破迷就有快樂

有「五蘊皆空」的覺悟,就不再執着於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於是,就「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即是不明朗、癡暗,無無明,即是不會不明朗,不會癡暗,沒有無明,就不會有無明的消失、盡頭。

無老亦無死,既然不存老、死的問題,也就沒有老、死的終結。無明與老死,是世人最害怕,但在菩薩境界,無明與老死卻不存在,「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佛家不說死,只說圓寂、涅槃、往生。既然不滅除生死,也就不必害怕生死,應該在生死中超越生死。

「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是佛教四諦,苦是生死報,即世間苦果;集是煩惱業,即世間苦因;兩者合起來是世間苦果因。滅是涅槃果,道是菩提道,兩者合起來是出世間的樂果因。悟透《心經》的般若智慧,世間與出世間的四諦都是空的,所以「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大乘菩薩求智慧去證佛果,但此句卻告誡信眾,無智,不執着,不迷信,因為一切都是空無,無所得。

三界五行:解開心結的經典

《心經》度人不迷信、不執着,不迷信就不癡妄,不執着就無煩惱,所以,《心經》是解開心結的經典。

俗語有云「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結是自己繫的,解心結的最佳人選是自己,佛家稱為「自度」,即是自省、自悟、自覺。讀好《心經》不但可以解開心結,也不會再自己綑綁自己、嚇自己、折磨自己。學習《心經》,再德高望重的大法師講解詮釋,也只是度你入妙法之門,要再精進就靠自己,反覆誦讀、思考、反省、覺悟。讀經不要怕困難,在現實生活中用《心經》到達彼岸的智慧去解決困難,力求做到無我、無智、無得,就不會貪、嗔、癡。於是,進入「心無罣礙」的境界。

請看《心經》餘下妙句:「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菩提薩埵是菩薩的全稱,埵,粵音讀作多,罣與掛同音同義,心無罣礙,即心中無牽無障礙,於是,不再恐懼,與不平靜、妄想、固執告別,超越生死。

三界五行:跟唱片學唸經

《心經》乍看起來很深,但只要用心學習,勤力唸誦,就不難。
因為《心經》由淺入深,當你虔誠唸出全經第一句:「觀自在菩薩」時,觀音菩薩就開始度你脫離苦厄,然後通過對「空」、「無」反覆認知,就有足夠智慧一段一段進階,到最後三段就較易理解:「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初學《心經》善信,唸到這三段可能覺得有點難,加上大多數字都唸梵音,最後一段是頌讚到達彼岸智慧的梵文咒語,唐三藏忠於原文,並無翻譯,就是希望信善對《心經》、對佛陀更有親切感,如果覺得讀音不易掌握,可以以CDDVD學習,中港台都有僧侶、歌星灌錄。

三界五行:最至高無上的神咒

《心經》是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所以,經文多次呼喚菩薩、佛號。最先稱呼觀音,求觀音度一切苦厄;接着兩番稱呼舍利子,求佛祖首徒舍利子給予智慧,參透看化「空」與「無」;後來請「三世諸佛」保佑,三世,即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諸佛是十方世界的佛陀,已有成就的是過去世,包括佛祖、阿彌陀佛、觀音、普賢……恒河沙數諸佛。正在現世說法弘佛的是現在世。而佛教將永遠流傳下去,未來世一定會出現無數佛陀。三世諸佛依照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到達彼岸的智慧,都會成佛。
「阿耨多羅」,即無上。「三藐三菩提」,即是正等正覺。耨,粵音讀「紐」;藐,粵音讀「滅」。「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因為死後知道三世十方,不論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陀都是依據般若波羅蜜多去說法,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神力無比;大明咒,智慧光明,破除愚痴黑暗;無上咒,佛教至最高無上的修為;無等等咒,是任何法門都不可與之相比的咒。

三界五行:歡歡喜喜唸心經

《心經》每唸到最後一段,頌讚智慧、感激佛恩的時候,心境便豁然開朗。心中有佛,有三世諸佛,佛光在心中照耀,五蘊皆空,一切都成為化境,所有心結都解開。此時最好想着佛祖、觀音,以及自己熟悉、崇敬的佛陀、菩薩,這樣唸經便更加歡喜。
此段差不多全是梵音:「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大意是:「當我們唸讀到達彼岸智慧的心經時,便等於這樣說:『去吧,去吧,向智慧彼岸出發,自我普度,也普度他人,一齊向智慧彼岸出發。眾生醒覺,快些得到至高無上的智慧。』」

揭諦,意思是「去吧」,用普通話唸與梵音相似,粵音可跟普通話,或讀「架爹」,也可照字面讀廣東話。波羅是「彼岸」,也即是「智慧彼岸」,粵音讀「帕羅」或「波羅」都可以。僧是大眾,粵音讀「生」。菩提是「智慧」、「醒覺」,普通話與梵音相似,可跟普通話讀音,也可讀粵音,薩婆訶是「快些啊」的意思,粵音可唸「薩波啊」。

三界五行:消災解難好法器

《心經》是很好的風水擺設,只有二百多字便包涵了佛家全部智慧,有《心經》在便與佛祖、觀音、舍利子、三世諸佛同在。佛光普照,能除一切苦難災劫厄運,令人心境平和、身體健康、家宅安寧。

《心經》有印刷品、書法、陶瓷、石刻、玉雕、金牌等形式的工藝品,豐儉由人。其物質價值並不重要,最珍貴的是收藏者、擺設者對《心經》的了解及按照佛法智慧修行。

中國歷史上多位好皇帝都崇拜《心經》,例如唐太宗、康熙,唐、宋、清代不少書法家都奉皇命或應高僧之邀,用楷書敬錄《心經》,康熙更御筆親題。內地、日本都有人把這些秀麗、灑脫,而又莊重的墨寶製成陶瓷花瓶、水杯、筆筒或其他器皿,供與佛有緣的善信收藏。用《心經》花瓶養觀音竹、滴水觀音、富貴竹等長青植物,供奉佛陀、菩薩,非常恰當。以《心經》水杯盛清水供奉觀音及諸佛,清雅虔誠。用《心經》筆筒來插筆,或盛水養觀音竹、富貴竹,放在文昌位或書桌,能增加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