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佛教的喪禮儀式


佛教的喪禮儀式
 
 
 
壹、一生大事
 
善導大師專於淨業,感四方歸向淨土。有人問善導大師曰:「世間之大事,莫過於生死。呼吸之間,便落後世。如果正念一失,又將受六道生死之身。雖聞和尚開示西方淨域念佛之法,但唯恐病重死至之時,一念把持不住,心識散亂,又入歧途。同時又慮家人,重於凡情,哀痛嚎呼,擾動正念,失卻正因。尚希和尚慈悲,方便開示,俾得脫離沉淪之苦。」
 
善導和尚回答說:「凡人臨命終時,應一心求生淨土。不得貪戀娑婆,不得貪戀財產家緣,不得怕死。當自思惟,我今業報之身,多受苦痛,不淨惡業,交纏繫縛,捨之唯恐不及,有何可貪戀者?若能捨此業報之身,往生淨土,受無量樂。且得見佛聞法,獲得究竟解脫,實是稱意之事。如脫弊衣,而換珍服。所以應放下身心萬緣,莫生貪著。」
 
看善導大師這段話,我們應該知道,臨命終時,須是視死如歸,莫生貪戀之心。若一念不捨,則不得往生。所以平時不可只圖安逸享受,否則便無厭苦求生之心也。
 
善導大師又說:「若有病患臨身,無論輕重,當念一切無常。唯有西歸,究竟寂樂。應一心不亂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並且須囑家人,及一切看病人,但助我念佛。不得談論凡情緣務,及一切閑雜之事。亦不須軟語安慰,道是病情無妨,安心靜養等語。應讚歎西方,提醒病人念佛。」
 
經云臨命終時,遇善知識。云何為善知識?云何為惡知識?須知勸病人念佛,助其念佛者為善知識。如果問諸家緣後事,是非長短,乃至啼泣哀哭,嗟歎懊惱者,皆惡知識也。善導大師又曰:「及至病重,無常將至之時,一切人等,應一時高聲念佛。不得悲泣嚎哭,直至氣絕,身體冷卻,方可舉哀。但亦不得高聲,盡哀而已。」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是誰都免不了的。無論親緣眷屬、親戚朋友,一旦事急臨頭,只要將這幾句話告訴他們,便不致舉止失措。希望有心人,能將善導大師此語,展轉相告,致令眾人,皆知遵循也。善導大師言,若有明解淨土之人,為病者說極樂情形,彌陀功德,頻予策勵,則更佳矣。若能如此,患者往生,必無疑慮。
 
大師並再三叮嚀曰,此是端的要急之旨,當信而行之。
 
有人問曰,對於病者,求醫服藥,可不可用呢?大師答曰:「此但論用心而已。有病應借醫藥因緣,不妨自求盡心。但應知服藥只能醫病,不能醫命。若命已盡,服藥豈能奈何?」古德有云,小病可服藥求愈,大病只宜念佛求往生。如果疾已成不治,仍服藥求愈,便是貪心。不但醫藥無補,反生貪著,障乎往生。
 
有人問曰,問神求禱若何?大師回答得極妙:「人命長短,生下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世人迷惑,反更求壽,殺害眾生,祭祀鬼神。但增罪業,倍結冤讎,反損壽矣。大命若盡,小鬼奈何?空自慞惶,必無所濟。切宜謹之。當以此文帖,安堂前吃食之處,及往來要路之間。令時時見之,常記於心。免於命終之時,臨危之際忘失。」
 
又有人問,平時修念佛人,臨終念佛便得往生。如果平生不曾念佛者,臨終念佛,還得往生否?大師答曰:「此念佛法門,無論僧俗,乃至不念佛人,只要臨命終時,至誠懇切,念南無阿彌陀佛,皆蒙佛接引往生極樂。」
 
大師並且說:「余多見世人,於平常時念佛禮拜,發願往生。及到病患臨終,但只怕死,都不見一心念佛。當知生死事大,切須謹慎。如果一念蹉跎,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如此緊要叮嚀,願我淨業同修,均應牢記莫忘。
 
(本文節錄自智諭法師《蓮鄉集》第一頁「臨終正念西方去」)
 
貳、助念
 
一、助念的意義及重要性
 
「臨終」,是病重而即將面臨死亡,時間可能幾點鐘,也可能拖上幾天。人既然出生,那就不能不死。從生到死的過程中,又不免(老)病。生老病死中,由病而走向死亡,往往最最折磨人。身體上的(病)苦,阿羅漢也是有的。佛在涅槃那一年的三月安居中,病已相當沈重。後來,在與阿難前往拘屍那的途中,受純陀的供養,引發了重病。如經上說:「重病發,迸出赤血(赤痢),生起近於死亡之苦」(《南傳》《長部》《大般涅槃經》)。學佛不是希望修到免除身體的病苦,而是學習如何「身苦心不苦」。阿羅漢且成就甚深禪定的,臨死也不是沒有身苦,只是能安住於正念正知,忍苦而心意安詳。
 
對臨終者而言,除身苦以外,心苦是最大的煎熬。如人在中年,自知病重而不免死亡,想到上有老年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兒女、中有恩愛的夫妻,那種難以捨離的愛念繫縛,是苦不堪言的。而豐富的資產、正在成功的事業,眼前一片光明,忽然黑暗來臨,那又是怎樣的失望與悲哀!若已衰老殘年,屬於自己的眷屬、財富、事業、權力,早已漸漸消失,世間是不屬於自己的了,或許臨終時心苦會少些吧!但不論少壯與老年,都不能沒有「後有愛」,難免會想到死亡以後的情況。善良的人可能好一些;以殺、盜、淫、妄為生、不惜損人以成就自己的,現在其身將死,前顧茫茫,恐怖的陰影,各種形形色色的幻境,如電影般從心上掠過。這是被愛所繫縛、為業所影響。比起身體上的病苦,心苦的嚴重性,是局外人所難以想像的!
 
臨終者受身苦心苦的交迫,苦惱無邊,生者應該給予安慰,雖然安慰的方法與程度不同,卻是一切宗教所共有的。釋迦佛的時代,知道某比丘、某長者病重了,會有比丘(也有佛親自)去探病:安慰他、勉勵他,開示佛法的心要,使他遠離顛倒妄想,身心安定。這就是「助念」,幫助臨終的病人,使他憶念三寶而心得平安。佛法在流傳中,難免因時因地而演化,但原則是相同的。唐義淨(西元七一年)所譯的《無常經》,附有《臨終方訣》。教病人對佛像而起觀想(念佛);使他發菩提心;為病人說三界難安,歸依菩提,「必生十方佛剎土」。教病人禮佛菩薩,願生淨土,懺悔,受戒。如病太重了,「若臨命終,看病餘人但稱佛名,聲聲莫絕」。如命終時見佛菩薩來迎,病者「便生歡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亂,正見心生,如入禪定」。這是當時印度大乘佛教的助念法;「助念」,是病重到命終,使病死者身心安定的方便。「臨終助念」,是佛教安頓病死者的行儀。
 
(以上取材自印順法師《華雨集》第四冊,一八六 -- 一九頁文)
 
淨土法門由於強調以願力求生淨土,修行者臨終的心念是成就與否的關鍵,因此「助念」的運用更顯得格外重要了。為他人助念不但可幫人成就淨業,對自己來說,可能也是上了具體而有力的一課。
 
往生是大事,應及早預作準備,以免因家人處理不當,影響臨終正念。平時可將自己的意願,明白囑咐家人,交代清楚;也要多發心為臨終蓮友助念,學習、累積往生資糧。如此可保臨終正念分明,往生淨土無障礙。
 
二、蓮友須知
 
參加助念時,應注意儀容整潔,最好穿海青。須準時到場,並禁止閒談嘻笑。
 
蓮友助念純屬發心,不可接受喪家之酬勞、禮物及飲食招待(茶水除外)。若家屬欲供養三寶,請其親自送達。
 
避免介紹殯儀事項,若家屬主動詢問,由助念會之幹部出面說明。
 
蓮友進入病危者家中,不可隨意檢視其衣物,或東張西望,或任意進出其他房間。
 
蓮友如有意見希望向家屬表達,或家屬有事相詢,可由帶隊蓮友代表發言或回答問題。
 
三、家屬須知
 
重病者住院期間,家屬可事先詢問院方往生室(助念室)之使用情形,以便助念時利用。並詢問是否有佛學社團,以便取得臨終關懷之種種協助。
 
病者預備於家中往生之注意事項:
 
可善巧告知病情,令病者有往生及交代後事之準備,最好能預立遺囑。
 
可請病人所敬重且善說法要的有德長者,安慰開導病人,勸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妥善處理病者之疼痛問題,可向臨終關懷居家療護申請協助,以免處理不當,影響病者臨終前之正念。
 
病者臨終前,應先找醫師作診斷;往生後,請醫師開立死亡證明。(若病者是經由院方告知送往家中預備往生者,其死亡證明可向主治大夫申請開立。)
 
親緣眷屬,不可向病者作軟愛、難捨之語,不應臨床揮淚,擾亂病者正念,累其墮落。
 
為病者助念期間,乃至氣絕以後,切勿哭泣。應以至誠念佛代替哭泣,以助亡者往生西方。
 
命終後八小時內,最好不要移動、沐浴、更衣,以免使亡者痛苦,喪失正念。如慮時久,關節僵硬,可用毛巾,沾淨熱水,圍於臂肘、膝彎,再以熱水淋洗,即可軟和。
 
病者往生後,十二小時內,非不得已,不要送入冰庫。二十四小時內不要埋葬或火化。
 
後事的準備,如:決定土葬或火葬?由何人具名印發訃文?是否成立治喪委員會?整理病人隨身衣物、購備棺木……盡量事前計劃,免得病人往生後手忙腳亂。
 
祭祀應以素菜為之。
 
家屬到寺院作功德,當作布施想。若請出家人作佛事迴向,也不可有商業交易的想法,否則會失去佈施及以佛事拔濟亡者的意義。
 
應於門口張貼布告:「嚴制」(男眾)或「慈制」(女眾);佛教徒則可用黃布條寫「南無阿彌陀佛」,並張貼佈告:「吾家信佛,家嚴(慈)往生,承蒙諸位親友蒞臨弔祭,但請上香念佛,可不必問話,不燒紙箔,不延請樂隊、花車。」
 
四、申請助念之條件及須知
 
請求助念者,須先徵得家屬同意助念,亦須配合助念儀軌,共同參與助念;若家屬極力反對助念,請勿勉強申請。
 
病者經由醫療人員判斷,已呈謝世之兆時,即可先行助念,並向講堂助念會申請協助。
 
淨苑各講堂之助念會會員,依該助念會規章辦理。
 
淨苑法師本人及其父母、祖父母往生,由輪職總務組之講堂助念會會長調配助念班次。
 
若在醫院病危者,可移往往生室或太平間助念;亦可考慮提前回家助念。
 
五、如何助念
 
助念時機:原則上從呈謝世之兆開始,到往生後八小時為止。
 
助念時,單念「阿彌陀佛」,只敲引磬,不用其他法器,亦不念誦其他經典。
 
臨終之時,或坐或臥,側臥、仰臥,皆隨其便,不可強制。
 
場地佈置:
 
方桌一張,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像、香爐、供佛的小水杯三個、紅色蠟燭、香、鮮花、水果等,並準備助念蓮友坐的椅子數張。(附圖參見下頁)
 

 

 
 
 
佛像方位最好放在西方(若情況不允許亦不勉強),應在病者視線可及之處。
 
供養佛像之香燭,其煙不宜過濃,以免影響病者呼吸。
 
最好不要燒「腳尾錢」,若家屬堅持,則以不影響空氣流通為宜。
 
助念者到達病家時,若病者已垂危,只由一人佈置場地及蓋陀羅尼被,餘者作完簡單開示後,即可為病者助念。
 
助念人數:每班以二至五人合念,至多不超過十人;每班助念以二小時為宜。
 
不同助念班次,結束助念離開時,可私下迴向,儘量維持八小時內念佛聲不斷。
 
病者家屬,最好能加入助念。並推一人代表與助念會溝通,以免障礙助念儀式之進行。
 
助念時,念佛音調要隨眾和諧。
 
若申請者已有其他團體在助念時,則蓮友可直接於佛前問訊,並依次就座加入助念。念佛音律隨順即可,不要執著自己慣用的音律。
 
開示:由法師或助念會代表一人負責,視情況開示,切莫頻頻開示。
 
念佛時只用引磬,不用木魚,引磬之音量以能引導助念為原則,不需太大聲。念佛之速度宜緩且字字清楚。
 
助念任務終了之後,遺體沐浴、更衣、移動,及其眷屬哭泣等事,可任行之。
 
六、助念內容
 
(一)開示佛法
 
臨終助念的開示可幫病危者提起正念,堅定求生淨土的決心。不管病者神識是否清楚,都要對他說法安慰,勸導一心念佛。因為雖然身不能動、眼不能看、嘴不能說,但是心卻還是清楚的。即使已斷氣,神識仍可能認為自己還活著,而守著遺體不肯離開。
 
開示原則:
 
引發善念:舉出病者生平的具體善行,但也不必誇大其詞;若不熟悉病者往事,可向其親友略作詢問。
 
令其知苦莫貪著(厭離娑婆)。
 
示皈依處(欣往西方)。
 
助念前開示:
 
範例一:(謹供參考)
 
「某某居士,現在請你聆聽幾句佛法。人生一切苦多樂少,特別是身的病苦,心的煩惱苦,更是令人難以忍受。大悲世尊,為了令眾生能離此娑婆極苦之地,介紹西方一個無憂惱處,彼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只要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信願求生彼國,即能蒙佛接引。往生彼國即能永脫生死輪迴,乃至成就無上佛道。如今,你多生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有這麼多的大德居士,來為你求往生淨土而助念。現在請你提起正念,跟隨大眾稱念佛名,求阿彌陀佛哀憐攝受,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吧!」
 
範例二:
 
「某某居士,現在請你聆聽幾句佛法。佛說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必然的現象。所以,生不一定可喜,死也不一定可怕。你一生信奉淨土法門,終生持戒念佛,是阿彌陀佛的忠實追隨者。如今是你一生用功成敗的關鍵,佛有大願力,只要誠心持名,念念求佛接引,阿彌陀佛一定會來迎接你,若能依願往生彼國,這是何等幸福的事!現在,用你一生中所做一切善事的功德,求生淨土,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範例三:
 
「某某居士,你一生奉獻給家庭、社會,成就社會大眾,又能禮敬三寶,歡喜佈施,這是很大的功德。從你生病以來,遭受很大的痛苦,應該更能深刻體會到人生是苦的道理,貪著色身的安樂是不可能的。惟有極樂世界只有快樂,而沒有眾苦,念佛求生西方,才是徹底解決痛苦的方法。現在大眾來為你助念,你能念就小聲地跟著我們念,若不能跟著出聲,請聽著佛號,心裡跟著默念,什麼都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彌陀佛,接引你往生西方。」
 
往生八小時內之開示:
 
範例一:
 
「某某居士,現在你已經離開這個世間,這也正是你覺醒的時候了。貪著色身,只會為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苦難,唯有放下執著,全心皈依阿彌陀佛,求願往生彼國,才是究竟安隱之處。一時的努力,可以免億劫輪迴之苦,現在請繼續用功,持念佛名,求佛接引吧!」
 
範例二:
 
「某某居士!你這一世的生命已經結束,接下去的生命要靠你自己來決定了。如果你不想在六道裡輪轉受苦,就趕快一心一意的念佛求往生吧!念佛時要把過去所有好的、不好的事統統拋開,家中子孫財產統統放下,絕對不可有一絲一毫的貪戀。如果起心動念,就會阻礙你往生西方之路。西方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只要能夠往生,就能永遠脫離輪迴,而且可以迴入娑婆,乘願再來度你的六親眷屬。某某居士!萬緣放下,至誠懇切的求阿彌陀佛先接引你去西方吧!」
 
迴向前的開示:
 
範例:「某某居士,我們以此誦經念佛功德,祈請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手持蓮台來接引你,想你必能蒙佛接引。願你更發菩提心,不違安養,迴入娑婆度眾生,畢竟無上佛道才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如果現在你尚未往生,就請你再提起正念,持佛名號,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吧!」
 
(二)念佛助念
 
若時間許可,可按以下之程序進行: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一卷,文見第九九頁)
 
往生(三遍)
 
讚佛偈
 
六字佛號,轉四字佛號。
 
若情況緊急,作完開示後,可直接念佛(從「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開始)。
 
(三)迴向
 
助念完畢,作最後開示。
 
唱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
 
或者
 
願以此功德,迴向○○○(亡者姓名),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參、喪葬儀式
 
佛教的喪禮儀式,以莊嚴、如法為原則,配合契理契機的教化,福資亡者。但是,為方便四眾弟子有喪葬的儀式可循,而且為改善社會風氣,兼具教化之功能,所以將儀式簡化,列於下文,以供參考。
 
一、浴亡
 
至少十二小時以後方可浴亡。浴身前要先觸摸遺體,確知是否已全冷。
 
檀香水(檀木加水煮三至四小時)泡成陰陽水洗浴。
 
先洗臉、洗腳、洗下半身,下半身先穿衣,再洗上半身。
 
亡者穿著新衣物。換下之衣服另外包起來,出殯時與亡者往生後所使用之物品一起帶到火葬場火化。
 
浴亡更衣之後,可移至大廳(或送殯儀館存放),遺體四周用線牽圍,再掛上黃布緯縵。遺體頭在內、腳在外(以表示對亡者的尊重),在緯縵前頭,設置小靈堂。
 
二、設牌位及小靈堂
 
(一)牌位的寫法
 
蓮位上頭寫「佛力超薦」或「彌陀接引」、「往生西方」的任何一式均可。下端則寫「蓮位」、「之蓮位」、「往生蓮位」均可。
 
(二)牌位範例
 
父母
 
佛力超薦顯考(或先父)陳公○○△△(法名)優婆塞往生蓮位。
 
佛力超薦顯妣(或先母)陳媽張○○△△(法名)優婆夷之蓮位。
 
祖父母:
 
彌陀接引顯祖考(或先祖父)陳公○○△△(法名)居士往生蓮位。
 
彌陀接引顯祖妣(或先祖母)陳媽張○○△△(法名)居士之蓮位。
 
兒女:
 
往生西方亡兒陳○○△△(法名)優婆塞往生蓮位。
 
往生西方亡女張○○△△(法名)優婆夷之蓮位。
 
夫妻:
 
佛力超薦先夫(亡夫)陳公○○△△(法名)優婆塞蓮位。
 
佛力超薦先室(亡妻)陳媽張○○△△(法名)優婆夷蓮位。
 
兄弟姊妹:
 
彌陀接引先胞兄(弟)陳○○△△(法名)居士往生蓮位。
 
彌陀接引先胞姊(妹)張○○△△(法名)居士往生蓮位。
 
亡友:
 
往生西方先友(亡友)陳○○△△(法名)居士之蓮位。
 
六歲以下的嬰兒及幼童: 佛力超薦亡兒(女)張○○往生蓮位。
 
(二)小靈堂
 
小靈堂須預先設置,等到入殮後才正式啟用。
 
小靈堂所使用之物品一律不可用作供佛物,可用助念袋中的物品。
 
小靈堂之牌位供法:備香爐、燭台(電器亦可)、清水一杯(薦食時六菜一飯或水果三、四樣)、鮮花一或兩束。每天早晨清理更換,保持簡潔、新鮮、清爽。
 
附圖:小靈堂薦食及用物擺法(若有點燈,則可不必點蠟燭)
 
(參見下頁)
 
 
 
 
 
白或黃燭  臥香爐  白或黃燭
 
香爐
 
           
 
  
 
  牌位  
 
   
 
 
 

 
三、入殮(入龕)及封棺(鎖龕)
 
注意事項:
 
入殮封棺前,必須取得死亡證明書。封棺儀式須通知親友參加,尤其應禮請長輩主持入殮,以免事後發生紛爭。
 
入殮儀式時,可於小靈堂前供飯菜、花果。
 
曾皈依三寶,受過五戒、菩薩戒者,入殮時可穿海青。可將戒牒、皈依證、念珠等置於棺中。
 
參加儀式者,當服裝整齊,於靈前兩側排班。
 
流程:
 
蓮池讚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彌陀經,往生咒。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心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養真言。
 
彌陀讚(亦可省略)
 
懺悔偈(三遍,維那一句大眾接唱一句)
 
開示:禮請主法者說法,主法者振錫三下或拂塵接云:「某某聽……(法語)。」再振一錫,云「鎖」或「封」。
 
鎖龕:接唱六字佛號,維那帶領大眾繞棺並瞻視亡者(一匝或三匝)。經小靈堂牌位前,大眾次第拈香致意。
 
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
 
家屬禮謝主法者一拜,禮謝各蓮友一問訊。
 
四、移靈
 
維那領眾至靈前灑淨(楊枝淨水,大悲咒)並移靈。
 
五、告別式
 
(一)式場佈置
 
宜肅穆、莊嚴、高雅、樸素,不用鼓樂喧鬧。
 
出殯路線圖、行程表,須事先公告於式場明顯處令眾周知。
 
除式場佈置外,另須準備小花圈一只、水果一盤、拈香爐、親友座椅及音響。
 
(二)告別式佛事
 
蓮池讚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心經(一卷)往生咒(三遍),甘露水真言,普供養真言。
 
彌陀讚
 
主法者說法(司儀呼:禮請主法者說法)
 
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
 
 利用休息時間收祭品。
 
(三)家祭
 
 故○○居士家祭典禮(男用)
 
家祭開始
 
孝眷就位(跪於前面兩旁)
 
禮生就位
 
孝子主祭、孝眷陪祭
 
上香、獻花、獻果
 
禮生退
 
讀祭文(重要記事:念法名、內外號、籍貫、生歿年月日、功德、事功、經歷、遊歷、著作、眷屬等)(無則免)
 
向遺像行三跪拜禮
 
孝眷拈香(念佛,拈香後跪於前面兩旁)
 
禮成
 
 
 
 故○○居士家祭典禮(女用)
 
家祭開始
 
孝眷就位(跪於前面兩旁)
 
請外家祭拜(孝子前往拜請)
 
禮生就位
 
上香、獻花、獻果
 
讀祭文(無則免)
 
拈香(孝眷一一拜答)
 
孝子主祭、孝眷陪祭
 
上香、獻花、獻果
 
讀哀章(無則免)禮生退
 
向遺像行三跪拜禮
 
孝眷拈香(念佛,拈香後跪前面兩旁)
 
禮成
 
(四)公祭
 
 故○○○居士公祭典禮(男女通用)
 
典禮開始
 
遺族入席(跪於前面兩旁)
 
與祭者(來賓、親友)入席
 
全體肅立(全體為○○○居士默哀一分鐘或念佛五分鐘,默哀畢)
 
介紹亡者生平事蹟
 
遺族代表致謝(遺族起立面向親友,謝後復位)
 
公祭開始
 
禮生就位
 
某某單位公祭
 
主祭者就位
 
陪祭者就位
 
上香
 
獻花
 
獻果
 
讀祭文(無則免)
 
向遺像行三鞠躬禮(一、再、三)
 
孝眷叩謝
 
禮成
 
主祭者退
 
陪祭者退
 
公祭結束
 
禮生退
 
親友拈香:未參加公祭者拈香(司儀先說明拈香次序。會場要寫牌語標示清楚先後次序)大眾一起念佛,六字佛號聲中令眾次第拈香,法師、家眷、講堂蓮友、其他。拈香後煞板。
 
禮成
 
六、出殯、送殯
 
(一)隨即起靈者
 
若於告別式後,隨即起靈赴火葬場所或土葬墓地者,先由主法的法師或居士說法起靈。
 
開示佛法:
 
範例一:
 
「某某居士,現在請你聆聽幾句佛法:凡夫世界的心理現象生滅無常,生命現象生死流轉,物理現象成住壞空,所以無有一法是永恆不動的,唯有生滅滅已,解脫生死,才是永久的安樂。所以勸你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
 
範例二:
 
「某某居士,今天是你色身告別娑婆世界的日子,你的親緣眷屬以及共修蓮友都前來相送。佛法說因緣生因緣滅,世間無不散的筵席,說一聲再見,希望我們將來在西方淨土見面;道一句珍重,期待你乘願再來,慈航普渡。放下!放下!四大苦空無常,此時往生,正好解脫。念佛!念佛!懇切稱念彌陀,求生極樂,畢竟了脫。」
 
(說法者稍停數秒鐘後,大聲唱:「起靈!」)
 
起靈後,若主法者不送殯,家屬須禮謝主法者一拜,禮謝大眾蓮友一問訊。
 
親屬扶柩隨同靈車,知友隨後。
 
(二)單獨舉行起靈者
 
若單獨舉行起靈、移靈儀式者,主法者及大眾蓮友率同往生者家屬列隊於靈前誦經念佛。
 
主法者領眾向上一問訊。
 
心經(一遍)。
 
往生咒(三遍)。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開示佛法(內容同前)。
 
(三)送殯順序
 
亡者為法師之送殯行列
 
 
 
佛像
 
七寶如來49支幡)
 
引導法師
 
遺照
 
牌位
 
棺木
 
送葬法師
 
居士
 
 
 
出班
 
 
 
戒定真香
 
 
 
 
 
 
 
佛像
 
七寶如來49支幡)
 
法師
 
遺照
 
牌位
 
棺木
 
送殯眷屬
 
親屬
 
 
 
(四)注意事項
 
送殯時不宜鼓樂及電器擴音機於沿途喧鬧,以免妨礙居民寧靜,可於靈車內及隨車念佛,或輕聲播放佛號錄音帶。
 
勿沿途撒「買路錢」,不但有礙環保,而且紙錢飛入路旁人家,也會令屋主不悅。
 
七、火葬、土葬
 
(一)流程
 
主法者率眾列隊,向上一問訊。
 
家屬合掌列隊於靈前兩側。
 
誦經念佛:
 
心經(一遍)。
 
往生咒(三遍)。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開示佛法:
 
「某某居士,現在為你的遺體火化之前,(若為土葬則謂「現在為你的遺體覆土入穴之前」),請你聆聽幾句佛法: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生之際,用虛幻的色身,一面還報,一面修善;捨報之後,將無用的遺體,化為灰燼,還歸四大。幻生幻滅,寂滅最樂。如今你當放下遺體,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稍停數秒鐘,大聲唱:「燒!」土葬者則云「埋!」)
 
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二)供品
 
燭:供佛一對。供靈位一對。
 
水果:供佛四果。供靈位四果。(要帶供盤)
 
香:供佛、靈位、每人上香用。
 
華:供佛一對。供靈位一對。
 
(花瓶必須分開,帶去之花燭香皆不帶回)
 
(三)火葬之入塔
 
供品與火葬時同。
 
入塔時,派幾名參加即可,其餘人員可先回來。
 
八、安蓮位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心經(一卷),往生咒(七遍)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六字佛號……四字佛號
 
開示:(有無皆可)
 
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不退菩薩為伴侶」
 
九、做七、百日、週忌
 
人若作了惡業,臨命終時境界不好,即為其作福,仗三寶威力來救拔他。若已經死了,怎麼辦?《地藏本願經》說:「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這應該於七七日內,為他修福、佈施、念佛、迴向,令他遠離三惡道苦,生於人間天上。為什麼要在四十九日內,為他作功德呢?中國佛教徒,也是逢七天做「七」,四十九日叫做「滿七」,這要解釋一下。原來人的壽、煖、識都離開了身體,叫做死,這即是精神作用完全停止,身體內熱度消失,命根斷絕,才是死。人死後,有些即刻受果報,有些經過一段時間,才受果報。如果作五無間惡業重罪的,死後立刻墮地獄,前一念死,後一念立刻下地獄,中間一念的距離都沒有,即成無間獄。生天亦是這樣,若作重善業,此一念死,下一念即生天。若生人間、畜生、餓鬼等,大多數經過一段時間。那時,雖然死了,另有中陰身起。人死了以後,下一次當生何處?若還生為人為畜等,大抵不能立即受果;從死後至再受生這一段時期,名為中陰身,這是過渡時期的過渡形態。此中陰身,七天死一次,死後於第二念中立即再受另一中陰身。可能在第一天,第二天,就受後生果報,但最久的經過四十九日的七生七死,即決定受生。換言之,此七七日中,還是過渡階段,還未真正受生,這過渡時期結束後,一定要受為人為畜或墮落地獄的果報。當這下一生的業報還未現前(過渡時期)時,要廣修眾善。如果要墮落畜生道的,在中陰身時期,還未受畜生果報,此時為他修善作福,還可以轉變。於七七日中作佛事,並不限於頭七或二七的日期,而是四十九天內都可以作。
 
(本段文章節錄自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一 -- 七頁文)
 
 
 
流程:(謹供參考)
 
阿彌陀經或心經(一遍)(第九九頁)
 
往生(三遍)
 
蓮池讚:「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
 
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
 
十、除靈
 
主法者及大眾蓮友就位列隊
 
往生者家屬列隊於供桌前側
 
誦經念佛:
 
心經(一遍)
 
往生咒(三遍)
 
讚佛偈
 
念佛數分鐘
 
開示法語:
 
「接引先靈到西方,紅蓮台畔禮法王
 
 仰仗三寶加持力,往生淨土應萬邦」
 
迴向
 
十一、合爐
 
往生蓮位焚化後,將其名字寫在祖先牌位上,並將爐灰取一小份至祖先香爐中,此稱為「合爐」。
 
十二、往生所需物品
 
西方三聖像:告別式1
 
阿彌陀佛像:助念用2
 
香環爐:1
 
香爐:佛像用1 靈堂用2(共3
 
檀香末、塔、環
 
檀香爐3
 
打火機3
 
燭台2
 
紅蠟燭4
 
黃蠟燭4
 
引磬3
 
念佛、肅靜字裱各1
 
蓮華燭4
 
紅管燈1
 
四字佛號錄音帶4
 
黃布縵、衣夾
 
念佛、肅靜字裱各1
 
助念喪儀手冊9本
 
九品蓮圖2
 
助念時刻表1
 
助念輪值表1
 
毛巾:洗臉、浴亡用2
 
陀羅尼被1
 

 
肆、遺囑
 
遺囑,通常指人在逝世前所遺留的心願言辭,或為使自己的最後意思,在死亡後能發生法律效力,而依法定方式所為之無相對人之單獨行為。
 
現今社會上有許多遺產的紛爭,皆源於未在生前預立遺囑,不懂得預立遺囑的重要性。所以,以下列出幾點注意事項,提供參考。
 
一、遺囑通則
 
無行為能力者及未滿十六歲者不得為遺囑。
 
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之範圍內,得遺囑自由處分遺產。
 
二、遺囑種類
 
()自書遺囑:
 
書寫遺囑全文,記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如有增減,塗改,應註明增減塗改之處所及字數,另行簽名。
 
只能「親自簽名」,不能「蓋章」或「按指印」代替。
 
()公證遺囑:
 
指定二人以上見證人,在公證人(無公證人,則由法院書記官,或僑居地領事)面前口述遺囑意旨,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一同簽名。
 
若遺囑人不能簽名,則可由公證將其事由載明,用「按指印」代替。
 
()密封遺囑:
 
於遺囑上簽名後,將遺囑密封,於封縫處簽名,指定二人以上的見證人,向公證人提出「可由法院書記官或僑居地領事擔任」,陳述其為自己的遺囑。
 
如不是本人自行書寫,須陳述繕寫人姓名、住所,由公證人於封面記明提出之年、月、日及遺囑人所為的陳述,與遺囑人及見證人一同簽名。
 
()代筆遺囑:
 
遺囑人指定三人以上的見證人,在口述遺囑意旨時,由其中一位見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及代筆人的姓名,由見證人全體及遺囑人同時簽名。
 
若遺囑人不能簽名,應以按指印替代。
 
()口授遺囑:
 
遺囑人因生命危急或其他特殊情況,可選以下之一做口授遺囑:
 
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的見證人,在口授遺囑意旨時,由其中一見證人,將該遺囑意旨,據實作成筆記,並記明年、月、日,與其他見證人一同簽名。
 
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的見證人,並口述遺囑意旨,遺囑人姓名及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口述此遺囑是為真正,以及見證人姓名等,全部予以錄音。將錄音帶現場密封,並記明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在封縫處同行簽名。
 
口授遺囑,應由見證人之一或利害關係人,於為遺囑人死亡後三個月內,提經親屬會議認定真偽。如有異議,得聲請法院判定。
 
三、遺囑見證人
 
下列之人不得為遺囑見證人:
 
未成年人。
 
禁治產人。
 
繼承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
 
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直系血親。
 
為公證人或代行公證職務人之同居人、助理或受僱人。
 
四、遺囑效力
 
自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
 
遺囑無效或拋棄時,其遺贈之財產仍屬於遺產。
 
五、遺囑的執行
 
遺囑人得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
 
未成年人及禁治產人不得為執行人。
 
遺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並未委託他人指定者,得由親屬會議選定之,不能由親屬會議選定時,得由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指定之。
 
有封緘之遺囑,非在親屬會議當場或法院公證處不得開視。前項遺囑開視時,應製作記錄,記明遺囑之封緘有無毀損情形,或其他特別情事,並由在場之人同行簽名。
 
六、遺囑的撤回
 
遺囑人得隨時依遺囑之方式,撤回遺囑之全部或一部份。
 
前後遺囑有相牴觸者,其牴觸之部份,前遺囑視為撤回。
 
遺囑人於為遺囑後所為之行為,與遺囑有相牴者,其牴觸部份,遺囑視為撤回。
 
遺囑人故意破毀,或塗銷遺囑,或在遺囑上記明廢棄之意思者,其遺囑視為撤回。
 
繼承人之特留分,依左列各款之規定:
 
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二分之一。
 
父母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二分之一。
 
配偶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二分之一。
 
兄弟姊妹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三分之一。
 
祖父母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三分之一。
 
以上僅就民法繼承篇有遺囑之部份規定略作說明。欲究詳情者,仍請參閱民法繼承篇第三章遺囑(自第一千百八十六條至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條)之規定。
 
七、遺囑範例
 
(一)出家眾(慈航法師)遺囑
 
慈航身無半文,身後事一切歸靜修院住持料理,眾信徒幫助。
 
慈航一切經書衣物,全歸靜修院住持保存,學僧徒眾不得爭執。
 
在未回大陸前,彌勒內院所有學僧照常安住,由靜修院及護法會維持。
 
請道安法師及律航法師為彌勒內院永遠導師,指導學僧一切。
 
請白聖法師代我付圓瑛老法師法派七人自立;印海;嚴持;妙峰;常證;會性;真性為曹洞宗傳法。
 
圓寂後不發喪,不訃聞,不開追悼會,凡起龕或安葬,莫請法師封龕說法種種儀式。
 
遺體不用棺木,不用火化,用大缸跏趺盤坐於後山,三年後開缸,如散壞則照樣不動藏於土,如全身,裝金入塔院。
 
圓寂後,一切禮懺放燄口超薦佛事莫做,唯念大悲咒及觀音聖號。
 
後山紀念堂如禪堂然,四圍大樁凳可趺坐,中間佛龕,遺像在後面。
 
關房照樣,不可搬動,派人照應香燈茶水,可在內念《法華經》禮懺。偈曰:「空手而來,空手而去,來來去去,永無休歇。」
 
中華民國四十五年夏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晨四時慈航遺囑
 
 
 
 
 
(二)在家居士遺囑
 
我之所有儲蓄金銀寶物、不動產,依照生前所囑辦理;捐獻佛教團體或慈善機構部份,務請照辦。
 
病重時不要送醫急救打針,保持原狀,不要用力摸我、動我,八小時內不要急著沐浴更衣。
 
不要哭喊、講話,請大家一齊稱念「阿彌陀佛」名號。
 
通知法師或蓮友助念,若逢七日之期,有心紀念者可以到寺院作功德,請僧超薦。
 
辦理後事不要重派頭,一切從簡,真為我好者,請以佛化奠禮來處理。
 
停放遺體時,請幫我沐浴更衣,穿著海青,皈依證、縵衣放置身旁。
 
請全家茹素,隨力布施,造福眾生。
 
人生本無常,死亡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如蝶破蛹、如鳥出殼,進入另一個更光明祥和的世界。所以切莫過度哀傷,應該體悟人生無常,知及時修行,佈施造福。
 
 
 
(本節文章,主要取材自佛光山《佛教》叢書之七《儀制》二六四 -- 二七八頁文,及鍾昌宏著《癌病末期安寧照顧 -- 簡要理論與實踐》文)
 

 
伍、臨終關懷的簡要理論與實踐
 
「臨終關懷」並不是消極的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透過對死亡的認識,讓病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進而坦然地面對死亡。希望家屬能對臨命終人給予種種的協助,如舒適的環境、整潔的衣單、調和的飲食、疼痛的控制、心靈的輔導,乃至以莊嚴的佛號引導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再者,關懷的對象,更應擴及其家屬,如何有效給予實質及心靈的幫助,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對哀傷者之照顧
 
留心觀察親友之情緒及行為舉止。
 
事前關懷可減輕親友痛失親人的憂傷,工作人員與家屬保持聯繫並給予安慰。
 
讓哀傷者有說話的機會,毫無禁忌地講及與逝者有關的事情。
 
讓哀傷者回憶,看舊照片,回味歡樂與艱辛,使他們獲得心靈的安慰。
 
千萬不要說一些空洞,甚至會傷害哀傷者的陳詞濫調,如「時間會醫治一切」,「出去旅行會幫助你忘記」,「不要再想那麼多」等等。
 
時間或許會減弱哀痛,但永遠不能消除哀痛,傷痕總會留著,應使哀傷者重新振作,而不是用消極方法幫助他們暫時忘憂。
 
使用鎮靜劑或抗抑鬱劑只能給哀傷者短暫的安慰,不宜長期持續給予此類藥物。
 
讓哀傷者與有相同經歷者互相傾訴,互相幫助及扶持會有益處。
 

 
 
 
失去至親:何去何從?
 
一、對至親死亡之立即反應
 
震驚、感覺麻痺、空虛、一切漆黑達數日至數週。
 
二、哀傷反應
 
情緒反應:或想真正大哭一場,表現憂傷、內疚、孤寂、無助、痛苦、退縮、失望、憔悴、孤獨、紊亂、自憐、被遺棄、憤怒。
 
生理反應:感覺麻木,喉頭嚥哽、呼吸不順、胸口悶痛、噁心、疲弱、消化不良、失眠、血壓不穩、視力模糊、頭痛、體重減輕、抵抗力差、內分泌失調、無力、空虛感、腹瀉或便秘、性冷感、頭暈目眩等。
 
心理反應:因失落感而自覺混亂、自卑、思想難以集中、感到非真實、虛無、難以控制、缺乏安全、後悔、內疚、害怕、恐懼、不公平、找尋逝者、追憶及想念逝者,甚至午夜夢迴難以入眠,更以為自己精神已有問題。
 
精神反應:可能對神及人憤怒,可能暫時放棄或改變信仰,可能對神更相信,找尋生命與死亡之意義。這些感受及反應如潮水起伏不定。
 
三、處理與幫助
 
工作效率可能慢下來,因為注意力難以集中,會影響工作能力。
 
情緒起伏不定,可能感到絕望,不再像以前的樣子;與人相處上可能發生問題。
 
需要家人及朋友不斷關懷及支持,去接受身份改變之事實。
 
不要羞於在親友面前痛哭、發怒,表達您的情緒。
 
讓親友知道您若講述逝者生前事蹟是對您有幫助的,追念往事時,更需要別人的分享。以後的歲月仍然需要別人的關心,以安慰自己的孤寂無助。
 
若別人很想幫助您,就盡量的接受吧!
 
假如您有年少的小孩,不妨請親友幫助支持他們。
 
在能力範圍內做想做的事。
 
接觸一些有同樣經驗的朋友,或許能給予您有效的扶持。
 
記起您以往在面對困難時的能力,不要低估自己,您是有能力去超越這困難時刻的。
 
重建對生命的信念,例如:
 
操練身體的機能,可增加您的體力,幫助你從焦慮中復原過來。
 
寫下您的感受及經驗,這樣會幫助您表達或發洩情緒。
 
認識哀傷過程,您越認識它越能幫助您自己。
 
伸手助人。很多時候,當我們幫助別人之時,也是幫助自己。
 

 
 
 
孩童面對臨終與死亡的問題
 
一、孩童對死及哀傷之一般態度
 
小孩也會想到死,會擔心心愛的人及動物之死,大人應幫助小孩對死亡有正確的觀念,認識死亡是作為生命循環的一部份。
 
小孩學會講話,遲早會問及死亡之事,但在年紀稍長時,才能明白死亡含意。
 
在親人去世時,小孩可能表現冷漠的樣子,甚至使成年人吃驚。接受死亡的事實,就如生活的現實,需要時間與經驗而成長。
 
五歲至八歲小孩在談話間可能表示要殺死自己的父母,其實他們只是希望父母暫時消失,不管他們。
 
死亡不能迴轉的事實,對小孩而言太深奧了,但不要向小孩說:「爺爺要睡到永遠。」因為他可能從此害怕睡覺,害怕自己也會永遠消失了。也不要說:「上帝帶走了爺爺和他一起住。」因為孩子可能會擔心自己也會被帶走了。
 
二、對哀傷的反應
 
稚齡兒童會把死亡看成一種魔法的懲罰,而非生命無法避免的終結。
 
當至親去世,小孩可能認為是因為曾對死者心存惡念之故。尤其對兄弟姊妹去世時。此時小孩會特別聽話以扭轉形勢,想令死者復生。
 
小孩也可能表現惡劣,以求刺激他人來罰自己,減輕內疚感。
 
其實小孩是傷心,但常採用特別方式,以配合自己對死亡之看法。
 
三、困擾的反應
 
年紀較大孩子也會因曾經憎恨死者而產生內疚,也可能有異常行為來反應焦慮。
 
不管小孩的年齡及反應,應鼓勵公開討論死亡之事實,不應隱瞞、不理或敷衍,因為小孩不會就此停止思想死亡及臨終事實。
 
小孩對死亡存有好奇,而非害怕,雖然無法求知準確的答案,但很想知道別人之感受。也把死亡看成是轉變、發展及新生命必經之階段。
 
當雙親有人離世,小孩會追問為何不見了,他要求實話,否則會擔心活著的爸爸或媽媽對他所做的承諾,可能也會永不兌現。
 
學齡兒童也常像大人忍受心靈傷痛,以致情緒低落,心神不寧,成績低落,應當趕快聆聽、關心及支持。
 
哀傷會添加壓力,但追憶長輩卻有好處,表示去世的長輩對他們的影響力仍存在。看相片與閒談提起去世的長輩仍為有益。
 
四、失去了兄弟姊妹
 
當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兄弟或姊妹時,他最需要的是更被體諒和愛護。
 
父母必須明白自己的哀傷,會忽視還活著的孩子,甚至可能帶來悲慘的結果。
 
五、兒童的喪親之痛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反應,也有不同的影響。
 
會因家長的情緒而更加受苦,哀傷期更長。
 
兒童能應付一時的情緒波動,性格也不會因哀傷而導致偏差,但若與活著的長輩有長期不平衡的關係,則可能造成深遠影響。例如喪父不對孩子成長構成禍患,但若母親太過佔有孩子,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期,便難以如常人脫離父母了。
 
六、孩子面臨死亡之際
 
當孩子病重,保密絕不是上策。孩子因愛父母,不讓他們擔心,而變成不向父母傾訴死亡的恐懼。通常父母強顏保持樂觀,而不願正視孩子懷疑自己快要死的事實。
 
有些醫護人員錯誤地給予虛假的安慰,當孩子直接或間接問及自己的病時,常改變話題或假裝沒聽到。
 
父母在面對小孩臨終,不一定要向孩子說出全部真相。如果孩子沒有懷疑瀕臨死亡,仍無知地表現快樂時,不妨讓他們維持如此。
 
如果生命猶存,不必讓孩子過於擔心,他求生的意志全賴於生命的樂觀程度。
 
七、與孩子交談
 
當孩子清楚知道死亡將來臨,能和父母談論臨終經驗,分享各自的感受,對父母及小孩都有實際助益。
 
孩子可與父母重溫舊事,分享內心世界,父母亦可滿足他的需要,分享生活中寶貴的時刻。
 
父母與孩子間之關懷體恤不一定用言語表達。有時孩子會直接詢問醫護人員,以避免父母回答之難。應依孩子心理狀況,幫助孩子平靜度過最後一程。
 
開明的家長比較保守者更易處理此危機。
 
八、死前一刻的恐懼
 
兒童最大的憂慮是死前一刻的恐懼而非死亡本身。
 
兒童對死亡的觀念大部份來自電視節目,以為死是血腥、暴力與痛苦。因此,必須解釋死通常是平靜的,而非痛苦的。死後如何,雖無從知曉,但可保證的是親人對他的愛與追憶是仍存在的。
 
真正的幫助是如何用體諒、愛心與精神去正視問題,讓父母與孩子不會因彼此的誤解而虛度珍貴的時刻。
 
任何事物都不能減輕哀傷,已盡最大努力為孩子生活,是可以減輕父母哀傷的內疚感。
 
九、父母在孩子死後的需要
 
父母最需要的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傾聽懷念那逝去愛兒的經驗與感受,其次才是其他的幫助與支持。
 

 
 
 
探視臨終病患應注意事項
 
一、應做事項
 
挑選適宜時間多探視病患:先電話詢問家屬情況,挑選時間作適當的探視。
 
以最平常對待的方式去接觸病患:如果可能,不要吝於親臉頰、握著手、拍拍肩膀等示意方式。
 
靠近病患坐下,消除他的孤獨感。
 
談些您平常在說的事情:不要先提他的疾病,除非他主動願意說。
 
以同理心體恤的精神慰藉病患,記住同情會使人變為無能。
 
病患最懼怕疼痛、死亡及不適症狀,必須傾聽及分擔恐懼,請勿轉移話題。
 
坦誠對待及關心病患。
 
讓病患說出不安的感觸,幫助回想過去美好的回憶。
 
為病患及家屬禱告及祝福。
 
視病患情況決定停留時間:見患者疲倦,焦躁不安,不舒服,頻視地板、天花板,閉上眼睛,就是該告辭的時候。
 
在適當時間及情況寄慰問卡、打電話或送花與水果禮物等。
 
二、應禁事項
 
勿談病患之症狀與病情,如此只增加病患恐懼。
 
勿推薦治療與用藥,如此會產生對醫生之不信任。
 
勿以教導者自居。病患有問題,鼓勵他與醫生及專業人員溝通。
 
盡量不要讓病患養成依賴性。除非他要求或真的無法動,否則只要提醒及建議就好。
 
 
 
(本節主要取材自鍾昌宏著《癌病末期安寧照顧 -- 簡要理論與實踐》,六七頁以下)
 
陸、附錄 -- 各項喪葬儀式之唱誦內容
 
一、念佛助念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乾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梨槃陀迦、難陀、阿難陀、羅畝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俱羅、阿麴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頗梨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頗梨、車磲、赤珠、馬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脙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粊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往生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鹹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轉四字佛號「阿彌陀佛」。
 
助念完畢,作最後開示。唱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或者)
 
願以此功德,迴向○○○(亡者姓名),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二、入殮及封棺
 
(蓮池讚)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快板三稱,煞板)
 
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見第九九頁)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往生咒 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變食真言 三遍)
 
南無薩縛怛他噈多。縛嚕枳帝。唵。三跋囉。三跋囉吽。
 
(甘露水真言 三遍)
 
南無蘇嚕婆耶。怛他噈多耶。怛姪他。唵。蘇嚕蘇嚕。缽囉蘇嚕。缽囉蘇嚕。娑婆訶。
 
(普供養真言 三遍)
 
唵。噈噈曩。三婆縛。伐日囉斛。
 
(彌陀讚,亦可省略)
 
彌陀佛大願王,慈悲喜捨難量,眉間常放白毫光,度眾生極樂邦,八德池中蓮九品,七寶妙樹成行,如來聖號若宣揚,接引往西方,彌陀聖號若稱揚,同願往西方。
 
(懺悔偈,三遍,維那一句大眾接唱一句)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司儀云:「禮請主法者說法。」主法者振錫三下或拂塵接云:「某某聽……(法語)」。再振一錫,云:「鎖!」或「封!」。
 
接唱六字佛號,維那帶領大眾繞棺並瞻視亡者(一匝或三匝)。經小靈堂牌位前,大眾次第拈香。
 
(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家屬禮謝主法者一拜,禮謝各蓮友一問訊。)
 

 
三、移靈
 
維那領眾至靈前灑淨(楊枝淨水,大悲咒)並移靈。
 
(楊枝淨水)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壽廣增延 滅罪消愆 火燄化紅蓮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
 
 
 
(大悲咒)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南無阿利耶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 菩提薩埵婆耶 摩訶薩埵婆耶 摩訶迦盧尼迦耶 唵 薩皤囉罰曳 數怛那怛寫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利耶 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南無那囉謹墀 醯利摩訶皤哆沙咩 薩婆阿他豆輸朋 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 那摩婆伽 摩罰特豆 怛姪他 唵 阿婆盧醯 盧迦帝 迦羅帝 夷醯利 摩訶菩提薩埵 薩婆薩婆 摩囉摩囉 摩醯摩醯利馱孕 俱盧俱盧羯蒙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摩訶罰闍耶帝 陀囉陀囉 地利尼 室佛囉耶 遮囉遮囉 麼麼罰摩囉 穆帝隸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 阿囉參佛囉舍利 罰娑罰參 佛囉舍耶 呼盧呼盧摩囉 呼盧呼盧醯利 娑囉娑囉 悉利悉利 蘇嚕蘇嚕 菩提夜菩提夜 菩馱夜菩馱夜 彌帝利夜 那囉謹墀 地利瑟尼那 婆夜摩那 娑婆訶 悉陀夜 娑婆訶 摩訶悉陀夜 娑婆訶 悉喻藝 室皤囉耶 娑婆訶 那囉謹墀 娑婆訶 摩囉那囉 娑婆訶 悉囉僧阿穆佉耶 娑婆訶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娑婆訶 者吉囉阿悉夜 娑婆訶 波摩羯悉陀夜 娑婆訶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娑婆訶 摩婆利勝羯囉夜 娑婆訶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南無阿利耶 婆嚕吉帝 爍皤囉耶 娑婆訶 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耶 娑婆訶
 

 
四、告別式
 
(蓮池讚)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快板三稱,煞板)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見第九九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往生咒 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變食真言 三遍)
 
南無薩縛怛他噈多。縛嚕枳帝。唵。三跋囉。三跋囉吽。
 
(甘露水真言 三遍)
 
南無蘇嚕婆耶。怛他噈多耶。怛姪他。唵。蘇嚕蘇嚕。缽囉蘇嚕。缽囉蘇嚕。娑婆訶。
 
(普供養真言 三遍)
 
唵。噈噈曩。三婆縛。伐日囉斛。
 
(彌陀讚)
 
彌陀佛大願王,慈悲喜捨難量,眉間常放白毫光,度眾生極樂邦,八德池中蓮九品,七寶妙樹成行,如來聖號若宣揚,接引往西方,彌陀聖號若稱揚,同願往西方。
 
主法者說法(司儀呼:禮請主法者說法。)
 
(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五、出殯、送殯(單獨舉行起靈者)
 
主法者及大眾蓮友率同往生者家屬列隊於靈前誦經念佛。
 
主法者領眾向上一問訊。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往生咒 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起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轉四字,煞板。
 
開示佛法。
 
起靈後,若主法者不送殯,家屬須禮謝主法者一拜,禮謝大眾蓮友一問訊。
 
親屬扶柩隨同靈車,知友隨後。
 

 
六、火葬、土葬
 
主法者率眾列隊,向上一問訊。
 
家屬合掌列隊於靈前兩側。
 
誦經念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往生咒 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開示佛法
 
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七、安蓮位
 
流程同前項「火葬、土葬」,開示有無皆可。
 

 

 
參考資料
 
(依筆劃順序)
 
台中佛教蓮社印行,印光大師、弘一大師著《臨終三大要、人生之最後合刊》。
 
台中佛教蓮社編印《助念生西須知》,1997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華雨集第四冊,正聞出版社,1989
 
西蓮三峽講堂助念會章程。
 
西蓮土城講堂助念會章程。
 
西蓮板橋講堂助念會章程。
 
西蓮桃園講堂助念會章程。
 
西蓮淨苑《往生儀軌》。
 
西蓮樹林講堂助念會章程。
 
佛光山《佛教》叢書之七《儀制》「喪葬禮儀篇」,1998
 
往生前後的處理(西蓮三峽講堂)。
 
法鼓山農禪寺編《佛化奠祭手冊》,東初出版社,1994
 
法鼓山農禪寺編《助念及喪儀》,東初出版社,1993
 
鍾昌宏著《癌病末期安寧照顧 -- 簡要理論與實踐》。
 
釋智諭著《蓮鄉集》,西蓮淨苑出版社,198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